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目前清镇地区妊娠期妇女微量元素缺乏隋况,为孕妇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孕妇全血进行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期妇女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8.58%、25.15%、42.68%、1.89%、40.03%。结论清镇地区妊娠期妇女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以钙缺乏最为普遍,铁、锌次之。因此应加强妊娠期妇女钙、铁、锌的合理补充,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东区妊娠期妇女体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分析导致微量元素缺乏的相关因素和综合防治措施。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对来我所就诊的妊娠期妇女静脉血进行铜、锌、钙、镁、铁浓度检测。结果缺铜占1.44%,缺锌占5.54%,缺钙占10%,缺铁占16.72%。结论应注意妊娠期妇女体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不足引起的不良后果,重视孕妇在妊娠期营养素的摄人,注意均衡膳食,合理搭配,科学合理的补充微量元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杭州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孕期孕妇全血中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为孕妇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分别按孕周和孕龄将孕妇分组,以健康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锌、铜、铁、钙、镁5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孕妇整个孕期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与对照组相比,铁和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铜和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锌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怀孕年龄分组后,发现不同年龄妇女妊娠期内均易缺乏铁和钙,缺铁率为16.13%~19.52%,缺钙率为23.14%~30.45%,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钙缺乏越来越严重,31岁~45岁孕妇组中钙缺乏率最高。结论杭州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孕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妊娠期妇女应定期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根据自身孕龄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母体和胎儿双方需求,提高优生优育几率。  相似文献   

4.
厉君  刘根贤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52-5153
目的:了解全血中微量元素Cu、Fe、Zn、Ca在妊娠各期的含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28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液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妊娠妇女主要缺乏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其缺乏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铁、锌、钙的缺乏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应根据不同孕周,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钙、锌。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6,(11):1715-1716
目的分析佛山市孕中期高龄孕妇体内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的水平,为高龄孕妇孕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及必需元素的补充。方法选择我院孕期检查的孕中期高龄孕妇100名为研究组,同期孕中期适龄孕妇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两组孕妇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水平测定。结果孕中期孕妇高龄组较适龄组全血必需元素铁、钙、锌、镁水平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铜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组孕中期孕妇全血铁、钙、锌缺乏率较适龄组孕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铜及血镁缺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佛山地区孕中期高龄孕妇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以铁缺乏最为普遍,钙为第二、其次为锌;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其水平对高龄孕妇的饮食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和个体化的膳食营养指导,对存在食量少、挑食、偏食的孕妇行为予以纠正,对缺铁、钙、锌的孕妇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来补充,以提高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兰州市育龄妇女孕前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及有害元素水平,为指导妇女孕前合理补充各元素及合理饮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门诊进行孕前检查的1070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其进行全血铜、铁、锌微量元素和钙、钠、钾、镁常量元素及有常元素铅的含量检测(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征得受试者本人的知情同意)。结果 1070例妇女孕前钙、铜、锌、铁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其中钙缺乏发生率最高,占52.90%(566/1070),其余铜、锌、铁、钠缺乏依次为22.90%(245/1070),12.15%(130/1070),7.66%(82/1070),0.37%(4/1070),钾、镁缺乏不明显,铅超标达7.48%(80/1070)。结论孕前妇女存在一定比例钙、铜、锌、铁缺乏及铅含量超标。妇女孕前需常规检测和补充微量及常量元素,以避免孕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不同年龄孕妇微量元素的全血含量,为孕妇合理安全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6620例年龄20~39岁健康孕妇,按孕期分为早孕组2530例和中孕组4090例。分别进行血铜、锌、钙、镁、铁含量检测,选取相同年龄范围2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作对照组。结果:在早、中孕期,孕妇血镁、钙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铜高于对照组(P0.05),锌、铁低于对照组(P0.05)。早、中孕期26~36岁及≥36岁年龄段血铜水平高于≤25岁年龄段(P0.05),孕中期≤25岁段血铁水平高于26~36岁及≥36岁年龄段妇女(P0.05)。早孕、中孕组血铁低水平比率分别为16.1%和27.8%,与对照组(1.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早孕、中孕期分别有5.8%、9.6%的孕妇血锌水平低,高于对照组(2.5%)(P0.01)。早中孕期妇女血钙低水平分别占4.97%和4.96%,高于对照组(2.5%)(P0.05)。结论:宜根据孕妇不同孕期不同年龄阶段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母亲和胎儿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孕妇体内5种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该地区孕妇在不同孕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掌握该地区孕妇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按孕周将720名孕妇分为早孕(小于12周)、中孕(13~27周)、晚孕(大于28周)3个实验组,112名正常体检妇女做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孕妇及对照组妇女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血清中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结果 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钙、铁、锌的缺乏率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随着孕周的变化,孕妇微量元素钙、铁、锌的缺乏情况也有不同.孕妇体内铜、镁的缺乏状况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妇是微量元素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指导其合理饮食,根据血清测定结果,必要时,孕中期额外补充一定量的铁剂和钙剂,注意含锌食品的摄入,以保证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摄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前广东河源地区儿童体内钙、铁、镁、锌、铜、铅6种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2554例儿童进行钙、铁、镁、锌、铜、铅6种微量元素检测,并按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6~7岁、7~8岁八个年龄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广东河源地区儿童钙、铁、镁、锌、铜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0.16%、37.35%、42.66%、26.76%、0.33%,其中血铅的中毒率为1.60%。除镁外,钙、铁、锌、铜缺乏率和铅中毒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铁、镁、锌、铜5种元素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铅的含量在5~6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2.60%。结论:河源地区儿童镁缺乏最为严重,其次为铁和锌,铅中毒较少。提示各级政府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应加强儿童保健,加大儿童微量元素监测力度,做到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江区孕期妇女微量元素含量,指导孕妇合理补充及合理饮食。方法:应用LK98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112例妊娠妇女全血微量元素铜、铅、镉、锌、铁、钙、镁等含量,分析微量元素缺乏的种类及发生率。结果:112例孕妇中缺锌26例(23.21%);缺铁23例(20.54%);缺钙11例(9.82%);缺镁9例(8.04%);缺铜5例(4.46%)。另有铜过量1例(0.89%);铅过量4例(3.57%);钙过量4例(3.57%);镁过量4例(3.57%)。而镉不缺乏也不过量,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右江区孕期妇女血液内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锌元素和铁元素,表明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在孕期保健和饮食营养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空港地区535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空港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方法:对535例6岁以下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全血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受检儿童锌、铁缺乏率较高,钙、铜含量偏高。结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圳市早孕妇女微量元素含量,指导孕妇合理补充。方法:应用元素分析仪,监测105例早孕妇女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铁、钙、镁、铅、镉等含量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正常妇女10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微量元素缺乏的种类及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铜、锌平均含量高于对照组,钙、镁、铁则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缺锌发生率均较高,达21.90%和23.81%;研究组缺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铜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深圳市早孕妇女以缺铁、缺锌、缺铜为主,缺钙者不多,通过饮食补充微量元素是最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末梢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980例儿童末梢血锌、铁、钙、铜、镁含量。结果:980例儿童锌、铁、钙3种微量元素缺乏比较普遍,锌缺乏率19.5%,铁缺乏率16.1%,钙缺乏率15.2%。铜缺乏率2.0%,镁缺乏率2.1/%。在年龄上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检测微量元素很有必要,有利于临床及时指导儿童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可以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丽水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5种微量元素,对本地3个年龄段1428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中,锌总缺乏率最高,达到19.05%,且3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16.80%,钙总缺乏率较低,为3.64%。结论:丽水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0周~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清与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 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罗氏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10例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血清的钙、镁、锌、铁、铜含量,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新生儿脐血血清中铁、钙、锌含量高于孕妇血清(P0.05);临产孕妇血清铜含量高于新生儿脐血血清(P0.05);新生儿脐血血清与临产孕妇血清中镁的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吾尔族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血清与汉族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血清钙、镁、铜、锌、铁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血清微量元素铁、钙、锌、镁的减少,铜的升高可能导致妊娠期疾病的发生。②无论孕妇机体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病理状态下,均需首先保证胎儿对锌、铜、铁、钙、镁的需要。③孕期应定期监测微量元素,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钙、锌、铁,从而减少妊娠期疾病的患病率,保证孕妇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孕孕妇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博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BH5100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谙仪检测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孕孕妇与健康女性组比较,两组间中孕组铜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锌、钙、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保门诊0~7岁儿童指血5种元素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BH 5 100型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保门诊575例0~7岁儿童指血铜、锌、钙、镁、铁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儿童锌、铁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7岁组除外),钙含量0~岁组正常,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镁含量在正常范围,仅1例儿童铜缺乏。男童、女童间铜、锌、钙、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组儿童5种元素含量不同,婴儿期锌、铁缺乏明显,应定期为儿童做微量元素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尤其在婴幼儿期应注意补充锌、铁,合理补钙。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孕妇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深圳市孕妇在不同孕期血清微量元素变化规律。方法 :按孕周将 6 4 8名孕妇分为早孕 (小于16周 )、中孕 (16~ 2 8周 )、晚孕 (大于 2 8周 ) 3个实验组 ,132名正常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孕妇及对照组妇女血清微量元素含量 ,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血清微量元素值。结果 :孕妇在早孕期血清铜含量及铜 /锌比值显著升高 ,并随孕周增加进一步升高 ;血清锌、钙、镁含量则显著下降 ,并随孕周增加进一步降低 ;血清铁含量在早孕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而从中孕期开始显著下降。随着孕周的增加 ,缺乏锌、铁、钙、镁的孕妇比例也升高。结论 :深圳市孕妇早孕期起即应注意锌、钙、镁元素的补充 ,中孕期起应注意加强铁营养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杨晖  魏元姐  李胜德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371-4372
目的:了解兰州市安宁区孕产妇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为孕妇合理地补充血清微量元素提供膳食指导和保健服务。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不同年龄、不同孕期孕妇间各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城乡孕妇间各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州市安宁区妊娠期孕妇不同年龄、不同孕期间微量元素含量存在着一定差异,应加强孕妇铁、钙、锌的合理补充,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使体内微量元素含量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厦门市部分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各年龄组铜、锌、钙、镁、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E AA 80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1550例12岁以下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本市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以缺铁最为严重,占8.64%,其次,缺锌为7.93%;3岁以下缺钙者较少。结论:儿童为生长发育较快时期,易缺乏铁、锌、钙等元素。对婴幼儿要倡导营养、全面、合理的饮食,要根据情况对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要有侧重地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