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德辉  王文军 《医学综述》2009,15(6):880-882
下腰椎植骨融合术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内镜下手术以及近年出现的经皮操作经直肠后间隙行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3种方式,3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但减压彻底;内镜下手术创伤小,但与传统手术相比,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长;经皮操作经直肠后间隙行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对路旁组织、椎旁组织及脊柱结构的损伤,其局限性是手术适应证较窄。但随着脊柱基础研究的发展,微创手术是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滑脱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接受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3)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植骨融合情况.(4)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54.6±35.7)min、(657.5±140.8)mL、(149.4±32.4)min、(621.3±154.3)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麻木、3例螺钉偏外、2例椎弓根断裂;研究组1例切口感染、1例下肢麻木、1例螺钉偏外、1例椎弓根断裂,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0%,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7%、80%,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12.3±4.6)分、(5.4±1.6)分,结果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椎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术后并发症低,植骨融合佳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谭峰 《求医问药》2014,(3X):4-5
目的:比较用椎间植骨术与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将此10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两组。A组患者应用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96%)虽然高于B组患者(8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思(P>0.05)。同时,A组Ⅱ度峡部裂性滑脱和退变性滑脱患者(共9例)的植骨融合率(100%)高于B组Ⅱ度峡部裂性滑脱和退变性滑脱患者的植骨融合率(75%),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A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4%。B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8%。A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虽然高于B组患者,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相差不大,但针对>Ⅰ度的退行性滑脱或真性滑脱患者来说,其应用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术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来安徽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21例, 采用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 术后随访观察滑椎复位情况及椎间植骨是否融合.结果 12例优, 8例良, 1例可, 优良率为95.2%;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滑脱椎体全部复位;812月后椎间植骨基本融合;术后1周、3个月及1a腰椎滑脱率均显著低于术前 (P<0.05) ;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 (P<0.05) ;滑脱角度均显著低于术前 (P<0.05) .结论 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融合效果。方法 112例患者,共171个节段,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23例(其中11例为术后复发),不稳定型椎管狭窄4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46例(其中39例合并椎管狭窄)。术中均采用椎弓根固定系统辅助,在植入自体棘突骨条的同时,均辅以椎间自体微粒骨植骨。结果 术后随访1-5年,平均2年2个月;术后骨性融合时间及节段数:6个月内33个节段,12个月内86个节段,18个月内30个节段,24个月内12个节段,36个月内4个节段,36个月后未见骨性融合6个节段。3年内融合率达96.5%。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假关节形成。5例出现固定螺钉轻度松动,但未出现断裂及再滑脱现象。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绝大多数患者恢复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功能评定结果:优46例,良55例,可11例,差0例,优良率为90.2%。结论 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椎体间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腰椎峡部裂性滑脱29例,腰椎退行性滑脱20例;按照Meyerding分度标准: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26例。对照组49例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腰椎峡部裂性滑脱30例,腰椎退行性滑脱19例;按照Meyerding分度标准: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27例。对照组采用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89.80%)高于对照组(63.26%),P<0.05;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腰椎评分标准(JOA)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 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吕志华  邹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51-15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66例伴有明显双下肢神经症状的成人腰椎滑脱患者,根据椎体融合方法的不同分成治疗组36例(椎间植骨)和对照组30例(后外侧植骨),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椎体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后路充分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髂骨植骨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Fan Y  Wu ZH  Zhang JG  Liu Y  Qiu GX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4):574-578,F0003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脊柱植骨融合兔模型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接受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后的32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降钙素组和对照组。降钙素组的16只模型兔每日肌肉注射1IU·kg-1·d-1降钙素,对照组不给药。分别于术后第1、2、4和8周进行X线检查和标本采集。对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植骨融合的病理过程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结果植骨融合术后第1周以骨吸收和血痂形成为主;术后第2和4周可见较多软骨组织形成且矿化程度不均匀,软骨组织渐向骨组织过渡无明显界限;术后8周可见骨组织分布广泛。术后第4和8周降钙素组的组织学进程快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Emery评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F=265·44,P<0·001);降钙素与时间具有正协同作用,从第2周起降钙素能使Emery评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F=22·43,P<0·001)。不同时间点BMP2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性(F=1186·54,P<0·001);时间和药物因素对促进BMP2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F=13·14,P<0·001)。结论软骨内成骨是植骨融合过程的主要成骨形式,降钙素可能通过促进BMP2的表达使植骨融合加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临床效果。方法给予研究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给予对照组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随访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则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对比P>0.05,提示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疾病患者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医学综述》2013,19(11):2011-2013
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滑脱、退变性腰椎失稳、椎间盘源性疾病等)常须行腰椎椎间融合术,近年来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间融合术(TLIF)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传统的后路腰椎间融合手术相比,TLIF对神经根及硬模囊的干扰较少,从而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进步,微创TLIF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该文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方式、优势与不足、问题与展望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陈巨鹏 《中外医疗》2009,28(18):22-22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杆系统结合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对我院2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杆系统结合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80min;术中出血量50—3000mL。无脑脊液漏、感染。无融合器沉降、移位、假关节形成、断钉及椎弓根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椎弓根钉杆系统结合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即时稳定性好,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腰椎间盘翻修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12月~2010年10月间,我们应用TLIF技术进行治疗的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和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医源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00~190分钟,平均150分钟,出血量200~750ml,平均390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8.6个月,末次随访临床结果优15例,良3例。结论:应用TLIF手术进行腰椎间盘翻修手术,不但简化了手术操作,而且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钟家云  黄其裕  赵德兵 《广西医学》2010,32(9):1043-1045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建立椎弓根螺钉通道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下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技术进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21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0 min,出血量平均220 ml,住院时间平均22 d。21例患者随访2~58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术前为(7.5±1.8)分,术后降至(2.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westry功能指数术前为(46.2±3.8)%,术后降至(2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kai分级优良率95.2%。结论微创PLIF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多裂肌萎缩和腰背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本院行单节段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的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ULIF组和MIS-TLI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总失血量)、肌酸激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ULIF组手术时间长于MIS-TLIF组(P<0.001),但手术后住院时间低于MIS-TLIF组(P=0.022)。ULIF组术后48 h引流量、总失血量均低于MIS-TLIF组(P均<0.001)。ULIF组术后第1、3天肌酸激酶(P均<0.001)、C反应蛋白(P<0.001,P=0.002)、白细胞介素-6(P=0.003,P<0.001)均低于MIS-TLIF组。ULIF组术后第1、3天D-二聚体与MIS-TLI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7,P=0.683);ULIF组与MIS-TLIF组术后均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ULIF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与MIS-TLI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47,P=0.578,P=0.538);ULIF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MIS-TLI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32,P=0.797,P=0.619)。结论 ULIF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与MIS-TLIF术式疗效相似,且具有出血少、炎症反应轻、肌肉损伤小的优势,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内收治的96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并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放性手术合并腰椎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根据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CT扫描重建检测以及腰椎动力位的X线片检测,了解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术前、手术后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实验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另外,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较长。结论:经过对所有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手术出血少、疼痛轻,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后单侧内固定的手术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均给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机分为单侧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4例)和双侧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4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二组患者的椎间隙曲度、融合率以及JOA评分、MACMAB疗效评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研究表明,单侧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可取得与双侧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仅观察组术后服用独活寄生汤,对比观测两组术后椎体高度、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差异。结果 各时点两组椎体前缘、中缘、后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椎体前缘、中缘、后缘高度均显著上升(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6、12个月两组椎体前缘、中缘、后缘高度均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腰痛程度VAS评分和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腰痛程度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