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是肠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功能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显示NLRP3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相关,NLRP3炎症小体可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其功能缺陷可能导致对溃疡性结肠炎易感.NLRP3炎症小体有可能成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指克隆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同时也包括一些其它非传染性的肠道炎症,是一类以免疫应答失调导致持续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IBD的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身上,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因素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了过度的免疫反应而最终导致了肠道炎症。IBD传统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副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对免疫因素在IBD发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日益深入,不断出现着一些针对IBD发病机制的新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 ,其发病与环境、感染、遗传、免疫因素有关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细菌感染是一种促发因素 ,炎症性肠病有遗传性并发现了与其可能有关的易感基因 ,异常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的发病机理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又有不同特征 .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其发病与环境、感染、遗传、免疫因素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细菌感染是一种促发因素,炎症性肠病有遗传性并发现了与其可能有关的易感基因,异常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的发病机理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又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其发病机制主要和免疫、遗传、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发现其发病与肥大细胞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感染和免疫相关.IBD病变主要累及肠道,有时可出现多种肠外表现.治疗以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为主.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肠道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及免疫等因素有关。固有免疫作为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免疫调节的首道防线,其在IBD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炎症性肠病与固有免疫调节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IBD的发病机制,也为IBD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慢性肠道疾病,其病灶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主要累及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据流行病学统计,UC的发病率呈逐步增高的趋势,而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元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与UC相关的基因、细胞因子以及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是慢性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的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主要包括环境、遗传、肠道微环境和免疫等因素,其中肠道免疫系统紊乱所致肠粘膜持续性慢性炎症在UC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病例,本文系统论述了 UC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内镜、影像、实验室检查以及 UC的治疗和预后,重点阐述 UC的病理学形态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背景:基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因素的研究发现,其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易感性基因响应肠道微生物内环境及其他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既可引发对机体固有免疫、特异免疫的保护和耐受,又可引起慢性炎症。 目的:分析近10年溃疡性结肠炎与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中的发生、发展相关性。 方法:以下列检索词:溃疡性结肠炎,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ulcerative colitis,epigenetic,DNA methylation,Histone modification,miRNA,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 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的28条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与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主要是易感基因与内、外环境因素相关,受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所介导的沉默。基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可作用在机体先天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易感个体体内的环境因素改变引发的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正常菌群的免疫耐受失衡.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而免疫学因素是UC研究中的热点.已经证实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结肠黏膜的炎症免疫反应,与UC的发病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细胞因子的放射免疫分析在UC诊治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中,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在炎症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国外初步研究发现,人类原肌球蛋白亚型5(hTM5)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上皮细胞的一种抗原,可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产生相应...  相似文献   

13.
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的发生和发展与溃疡性结肠炎(UC)密切相关。CAC发生、发展和恶性变相关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与相关蛋白通路、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微环境和Toll样受体(TLRs)相关通路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特征为可能涉及整个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或进行性炎症。由于目前对UC发病机制的了解有限,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尽管确切的病因仍然不清楚,但包括个人遗传易感性、外部环境、内部肠道微生物群和宿主免疫应答在内的4个因素是造成UC发病的原因,而有证据表明UC可能由遗传易感个体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异常和持续免疫反应造成。近十年来,有关UC患者的遗传学、肠道菌群和免疫力研究兴起。因此,课题组将全面综述一系列新发现,并更新这3个领域的重大进展。这些新发现将为UC的病因研究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周联  周成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2):1161-1164
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以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包括感染性肠炎、中毒性肠炎、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自身免疫性肠炎以及慢性非特异性肠炎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炎症性肠病主要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IBD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发病率约为50/10万人,在亚洲国家近几年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多见。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认为本病可能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如感染、免疫、遗传及精神心理等,其中免疫因素对IBD的影响是研究较为深入的一个方面,多篇文献报道炎症性肠病患者体内防御素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防御素作为机体黏膜免疫的重要介质与IBD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难治性、易复发、有癌变倾向的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一直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为担忧的远期并发症。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监测及预防。本文将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肠道有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食物蛋白质等异物,而且肠道恶性肿瘤发生频度比其他器官高,故肠道被认为是最前线的免疫器官,是强有力的防御机构。肠,尤其结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部位,因此肠道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与遗传因素、机体免疫失调、环境因素 (如饮食) 和肠道菌群等因素均密切相关。目前普遍认为饮食因素和肠道菌群均是IBD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而饮食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肠道菌群的改变也能影响饮食的作用效果。本文主要讨论饮食、肠道菌群以及饮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IB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一般认为本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外,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发生与复发有一定关系。因此.有人提出精神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诱发因素。但是,精神因素中哪些因子是促发的病因,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运用文森克个性且表,对本清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初步探讨。1对象与方法1.1观察组为1994~1997年确诊的病人。材料来源于上海曙光医院、龙华医院、瑞金医院、华东医院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入组条件: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并径结肠镜检查确诊;有反…  相似文献   

20.
心理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外 ,心理因素对本病的发生与复发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心理因素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之一或重要的诱发因素 ,因此 ,将本病列入心身疾病范畴加以讨论。然而 ,心理因素中哪些因子是促发本病的病因 ,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艾森克个性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 ,对其心理因素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组 为 1 994~ 1 999年确诊的病人 ,材料来源于上海曙光医院、龙华医院、瑞金医院、华东医院和承德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