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对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6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较低[(62.78±11.09)分vs(66.37±8.30)分,P<0.05)],适应性差[(42.12±8.31)分vs(53.67±7.20)分,P<0.01],缺少相应的灵活变通性,僵硬-松散型分别占27.47%和5%,(x2=12.64,P<0.01),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多种家庭变量相关,适应性(Beta=0.769)和年龄(Beta=-0.193)对家庭亲密度有预测作用;亲密度、娱乐性、性别(Beta值为0.628,0.184及0.142)对家庭适应性有预测作用.结论 精神分裂症家庭存在家庭功能失调,应针对其家庭特征进行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2.
探讨宁夏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特征及现状。临床连续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94例(年龄16岁),以地区、性别比例匹配正常人126例,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肇事肇祸评级及精神分裂症分型量表进行调查。除适应性实际得分外,其余变量两组间均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与患者年龄有线性关系,适应性与决策地位有线性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家庭亲密度会更好;患者参与家庭决策的方式越融洽,家庭适应性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翠海、八卦岭社区收集的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展开调查,并比较同期收集的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相应资料。结果FACES Ⅱ—CV评分观察组实际及理想亲密度,实际及理想适应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道德宗教观、知识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矛盾性因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性、亲密度、组织性、情感表达、娱乐性、成功性、独立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家庭功能相对较弱,缺乏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需积极行家庭功能的干预,以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调查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大部分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在社区 ,这些病人 ,包括对药物治疗反应很好的病人 ,即使在坚持服药的情况下 ,由于其社会功能的缺损 ,也很可能病情复发而再次住院。对于承担照顾病人的家属 ,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 ,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来研究采用家庭干预措施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干预研究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随机选择本市社区 110例家庭病床病人 ,分为研究组 60例和对照组 5 0例 ,并配对其主要照料家属。所有患者均曾住我院治疗 ,年龄 2 0~ 60岁 ,病程 12月以上 ,符合ICD 10和CCMD Ⅱ精神分…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而家庭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良好功能的家庭可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本文就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的评估及家庭干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桃芳  蔡效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223-223,225
目的:研究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两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结果: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其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部分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在社区,这些病人,包括对药物治疗反应很好的病人,即使在坚持服药的情况下,由于其社会功能的缺损,也很可能病情复发而再次住院.对于承担照顾病人的家属,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来研究采用家庭干预措施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干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方法按性别将131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男性组患者72例,女性组患者59例。采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Disease FBS)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两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状况。结果 131例患者家庭负担明显,男性较女性更明显;主要涉及家庭经济、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日常生活、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躯体健康等方面。结论因精神分裂症为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反复住院,疗效差,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直接和间接给家庭导致了巨大的疾病负担。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明显增加,尤其是男性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更容易受到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比女性患者明显,家庭经济负担更重,男性患者家庭成员的躯体健康更容易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量化手段调查研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需要,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应用问卷对1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调查,按非常需要、需要、不需要3个等级评定自己对每个条目问题的需要程度.结果 根据各主题需要的选择人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家庭需要的重要性排序,对"本次住院期间是否获得了自己想获取的一些需要"的选择为:选择"非常满意"56例(28.6%),选择"满意"112例(57.1%),选择"不满意"28例(14.3%).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不能只治疗患者本身的精神疾病,还需要把他们的家属作为治疗的对象,共同进行干预,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以免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王玉  张红卫  岳东春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65-1066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影响。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经治疗达临床痊愈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家庭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于1年时评定两组的复发率、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结果:研究组在复发率上低于对照组,在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改善方丽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抗复发和社会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降低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服务形式。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对社区2 2 5名精神分裂症进行历时二年的干预对照研究。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PANSS减分率和家属的 SAS总分减分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平均每户干预家庭年投入 36 0元 ,其直接与间接成本比对照组减少 416 .19元 ,复工增加收入比对照组多6 33.75元 ,效益成本比值 (NB)为 3.0 4。结论 家庭干预是降低精神分裂症康复直接、间接、隐性成本和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12.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家庭防治、康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家庭康复的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 1 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采用有关量表观察 ,并对其中 90例研究组患者重点实施家庭康复指导。结果 研究组经 1年的观察 ,患者干预前后的Krawiecka症状量表分 (1 2 35± 5 99,7 38±5 99)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 (SDSS)总分 (7 1 8± 1 52 ,5 65± 1 83)及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 (MRSS)分(82 72± 2 3 44,53 93± 2 8 0 9)、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表 (PRDS)的总均分 (76 84± 2 3 95 ,51 0 0± 2 6 94)与对照组相比各总分或残疾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 (P <0 0 1 )。结论 利用社区精神卫生资源分区划片实施家庭防治康复措施 ,对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昱  邓雷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0+124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各129例,单纯药物组仅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联合治疗组则辅以家庭干预,疗程12个月。生活质量评定采用GQOLI评定,症状改善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GQOLI评分及各维度分显著提高,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BPRS评分显著降低,与单纯药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家庭干预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邱浩英  张程赪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1993-1995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和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EFS—CV)对60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与正常组对照显示:其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因子分高于父亲(P〈0.05或P〈0.01)。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和控制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父亲过度保护与母亲拒绝否认,及母亲过度保护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之间呈负相关(r≥0.6)。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一定作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家庭护理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按照自制的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后统计2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健康教育知晓率、疾病复发率情况,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较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情况。方法: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B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5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进行评定,从家庭的角度评价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FBS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休闲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4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高(均↑60%),家庭成员生理健康、家庭关系两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低(均↓40%);农村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城镇患者(P〈0.01),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城镇患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造成严重的家庭和经济负担,应作为干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家庭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将居住在农村家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延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不变,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在入组前及开展家庭干预后9个月末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两组患者社会支持度的变化。结果:治疗9个月末,研究组SSRS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好的家庭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支持度的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于侠 《中国民康医学》2014,(18):108-10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出院后每周2次、每次3045min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方面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通过GQOLI量化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前,其GQOLI量化表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家庭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GQOLI量化表中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生活质量整体评价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院外延续护理的效果,为开展院外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患者出院后,采用个别和集体家庭干预的方法,向其家属宣传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强化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多关心安慰患者,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干预前后对家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测试,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试。结果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前后,家属SCL-90各因子分和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活质量除生理领域、精神支柱外其它各项目均明显地提高(P〈0.05或P〈0.01)。结论院外延续护理干预改善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了家属的认知水平和对患者的照顾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