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ky椎体成形器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4例(39椎)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椎体扩张,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填充物重建骨折椎体,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与Cobb角的变化。结果随访2~10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73分变为术后0.85分,手术前后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1.8%。结论Sky椎体成形器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矫正后凸畸形,需谨慎操作,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疼痛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疼痛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脊柱压缩骨折133例(187椎).结果 133例术后24 h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1 d可下地行走,3 d出院.术后第2天常规行X线复查,2例3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少许渗漏,未见神经压迫症状.随访9~24个月,未诉明显疼痛,X线片示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前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为7.9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3.1分,随访6个月时平均为2.8分,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疼痛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创伤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8月~2006年2月,采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由创伤引起的脊柱压缩性骨折23例34椎。所有患者椎体后壁完整,术前均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置人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用骨水泥进行充填。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4h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1d可下地行走,3d出院。术后第2天常规行X线复查,2例3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少许渗漏,未见神经压迫症状。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8.34±3.25)mm和(20.51±1.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4.40±2.56)mm和(19.66±1.28)ra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缘的平均高度分别为(23.78±1.89)mm和(24.57±2.0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提示伤椎前中部高度恢复明显。后凸畸形纠正范围13^o-26^o,平均19^o。23例随访17—36个月,平均24.3个月,未诉明显疼痛,X线片示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随访12个月时的平均VAS评分分别为7.9分、3.1分、2.8分,后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性老年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4.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Skv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或球囊扩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5例238椎(其中Sky组20例,球囊组45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的椎体前缘、中线、后缘的高度及术后后凸畸形纠正范围.术前的临床所见及随访结果 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疼痛视觉模糊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65例术后24 h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后凸畸形纠正范围11~26°,平均17°.随访9~46个月,平均24.8个月,患者诉明显疼痛,X线片示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最后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Sky组与球囊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及球囊扩张PK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但球囊对于一次治疗多椎体病变更为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5.
Sky骨扩张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病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8例均经椎弓根途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2.5~4.2ml,分布均超过中线。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为(8.7±1.1)分,术后第3天为(3.5±2.0)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术前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7.51mm,术后为20.60mm。8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Sky骨扩张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初步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9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像学测量方法.[方法] 随访2006年3月~2007年6月本科以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9例35椎,行术前后侧位X线片测量及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后骨折椎体中线M与后缘线P比值,骨折椎体中线M与下位椎体中线NM比值,及骨折椎体前缘线A与下位椎体中线NM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3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术后疼痛缓解明显,VAS评分为1.88 ±1.49;主观治疗满意度为90%;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显示无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术后下地站立时间为(14.65 ±15.71) d ,支具保护时间为(56.00±23.23) d;局部麻醉耐受程度100%;1例出现无症状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结论]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术前后侧位X线片骨折椎体前缘线A及中线M与骨折椎体后缘线P及下位椎体中线NM的比值为有效的影像学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郑伟东  李亮  赵云鹤 《中国骨伤》2008,21(6):405-406
目的:探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18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椎体扩张,使用PMMA作为填充物重建骨折椎体,手术前后观察疼痛缓解程度(VAS法)变化,并对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45-110min,平均65min。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15例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7±1.1)分,术后3d平均为(2.5±1.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时VAS平均为(2.2±1.2)分。结论: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满意,且操作简便、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椎下一位相邻椎体高度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4月采用美国Kyphon公司提供的微创器械及特制球囊,对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85个椎体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分别测量患者骨折椎体下一位未骨折椎体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高度,以及患者腰背部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n=70)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VA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8.39±1.14分,下降为术后一周的3.42±1.81分,最后随访时的2.67±1.28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前、术后复查X线片示下一位未骨折椎体的高度未发生明显形态学变化,椎体前缘与椎体后缘高度比值(Ha/Hp)术前(0.953±0.010)与最后随访(0.926±0.031)时点的比较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中线与椎体后缘高度比值(Hm/Hp)术前(0.931±0.019)与最后随访(0.894±0.059)时点同样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椎体后缘与对照椎体后缘比较(Hp/Hp+1)术后(0.956±0.033)及末次随访(0.949±0.039)与术前比(0.963±0.029)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患椎下一位未骨折椎体术后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畸变,即高度轻度减低,但并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没有明显的再骨折迹象。但对于此类患者应该进行术后的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友  王德义 《中国骨伤》2010,23(6):466-467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男10例,女16例;年龄59~78岁,平均70岁.T114椎、T1210椎、L112椎、L23椎、L41椎.观察椎体高度恢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26例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6±0.2)分下降为(2.0±0.3)分;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34±3.25) mm和(20.51±1.34) mm(P<0.05),中线高度分别为(14.36±2.56) mm和(19.66±1.28) mm(P<0.05).未发生骨水泥渗漏到椎管现象.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10.
脊柱压缩骨折微创治疗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00年5月~2002年10月分别采用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治疗脊柱压缩骨折43例69椎,分别为椎体后壁完整的疼痛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及椎体血管瘤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先经双侧椎弓根或椎弓根旁置入导针或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然后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分析并发症. 结果 43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48 h内均明显缓解.VP组椎体高度无明显改变,KP组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的丢失分别由术前的(13.6±2.3)mm和(9.2±1.4)mm减少至(4.7±1.5)mm和(3.4±1.1)mm(t=2.85,3.27;P<0.01),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4.4°±5.2°矫正至9.5°±4.7°(t=3.21,P<0.01).1例一侧术中穿刺管内出现脑脊液,该侧当即停止手术.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3~28个月,平均13个月,SF-36评分由术前(187.5±10.3)分恢复至术后(376.4±15.9)分(t=4.36,P<0.01). 结论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迅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更有效地恢复脊柱序列.  相似文献   

11.
Sky骨扩张器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8例共9个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例7个椎体,脊柱转移瘤1例(T7),椎体血管瘤1例(L1)。术前术后行VAS评分,测量手术前后各病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42min;失血量平均每例约为20ml;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3.2ml,术前的VAS评分平均为7.8分,术后第1天平均为3.1分,术后1周为2.6分,术后1个月平均2.5分,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8.21mm,术后为20.52mm(P<0.01);术前骨折椎体中线的平均高度为14.23mm,术后为19.43mm(P<0.01);术前骨折椎体后缘的平均高度为23.98mm,术后为24.59mm(P>0.05)。术后CT检查发现椎体后缘少量渗漏和椎间隙骨水泥渗漏各1例,均无临床症状;1例患者出现椎体后缘渗漏,术后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后于术后5d大便功能恢复,术后1周小便功能改善。结论: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较安全,近期疗效较好,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Sky)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适应证及其技术优势。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ky治疗74例(8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16例附加后路USS固定融合。按照Genant分级:一级29个椎体,二级41个椎体,三级17个椎体。新鲜骨折46例,陈旧性骨折28例。术前VAS评分8.7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第3天的平均VAS评分为1.4分(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脊柱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0.9°恢复为平均12.4°,疗效满意。结论Sky椎体成形术对新鲜和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适用,该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骨扩张器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共59个椎体压缩骨折和椎体肿瘤破坏的患者,应用Sky骨扩张器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扩张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scale,VAS)、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9个椎体均单侧经椎弓根基底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均有明显缓解,VAS术前平均为(8.03±0.27)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3.0±0.32)分,术后1个月VAS平均为(2.8土0.22)分。术前病椎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7.36±1.28)mm。术后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22.13±0.69)mm,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3.0~5.0mL,平均4.6mL。骨水泥沿椎弓根针道反流2例,均无临床症状;渗漏到椎管内1例(1个椎体).2d后出现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渗漏率为1.7%。结论Sky骨扩张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转移瘤骨质破坏,可迅速缓解疼痛,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高度,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和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作为强化椎体的充填材料,采用椎体成形术和膨胀式椎体成形器(Sky)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以下4种方法治疗:椎体成形术 PMMA(15例17个椎体),椎体成形术 CPC(13例16个椎体),Sky后凸成形术 PMMA(8例8个椎体),Sky后凸成形术 CPC(9例10个椎体)。根据患者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计算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椎体后凸角度和恢复率,并采用VAS(vasual analogscale)进行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Sky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角度恢复率优于椎体成形术。椎体增强材料充填剂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椎体成形术与Sky后凸成形术手术时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术前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充填PMMA者优于充填CPC者,术后6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PMMA和CPC强化椎体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和椎体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5.
SKy骨扩张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X线片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24例,俯卧位下行SKy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术前、术后X线片上伤椎前缘及中线高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VAS疼痛评价标准:术后1d0分5例,1分11例,2分7例,3分1例。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17.85±2.45)mm,术后为(20.75±1.45)mm。后凸畸形纠正范围较术前恢复15°~27°。24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椎体均无复发,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SKy骨扩张器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151,自引:5,他引:146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0年5月~2002年6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30例56椎,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的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手术过程包括经双侧椎弓根或椎弓根旁置入两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以及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分析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术后48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的丢失分别由术前的(13.6±2.3)mm和(9.2±1.4)mm减至术后的(4.7±1.5)mm和(3.4±1.1)mm,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3.4°±5.2°矫正至术后的9.2°±4.7°。1例患者术后发现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侧方软组织内;1例1侧术中穿刺管内出现脑脊液,当即停止该侧手术。此2例患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新型微创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恢复脊柱序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进行编织囊袋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功能恢复及疼痛状况,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对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编织囊袋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奥斯威斯特里残疾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前和术后30d对患者的骨骼功能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术后患者伤椎cobb角、前缘高度变化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ODI评分及VAS评分[(41.58±2.69)分、(8.73±1.06)分]均明显高于术前[(9.68±1.85)分、(2.54±0.8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Cobb角度为(13.86±1.63)mm、(14.43±1.76)mm、(27.54±1.82)°,术后为(24.52±2.46)mm、(23.59±2.10)mm、(10.63±1.7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编织囊袋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的脊柱功能,减少骨折损伤所带来的疼痛,避免骨水泥的渗漏,显著提升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可行性、疗效及椎体高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法PVP治疗的3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并46节重度压缩骨折椎体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前接受二维CT及MR检查。术中采用单侧跨中线穿刺,注射骨水泥前摒弃椎体骨静脉造影。术后1日复查二维CT。于CT矢状面图像测量椎体高度,并比较PVP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中央和后缘的高度变化。结果 36例患者采用单侧跨中线穿刺治疗全部成功,椎体前缘、中央、后缘恢复高度分别为(2.37±2.10)mm、(2.61±2.21)mm、(0.23±0.44)mm。随访1~29个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无效(NR)例数分别为27例、8例、1例,总有效率为97.22%。结论改良法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可行、有效,可提高压缩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5月-2008年10月应用Kyphon球囊扩张系统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8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2例,女11例;年龄80~87岁,平均83.2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共17个椎体骨折。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为(8.8±1.6)分,术后24h为(2.2±1.3)分,随访期末为(2.3±1.5)分,术前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14.60±1.25mm,术后244h为23.30±0.92mm,末次随访时为22.50±0.35mm;伤椎后凸角度术前平均为30.40±1.75°,术后24h为12.30±1.10°,末次随访时为13.51±0.5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Sky骨扩张器系统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12例骨质疏松症17个压缩性骨折椎体,采用Sky骨扩张器行单侧经椎弓根椎体扩张,扩张高度为14mm,注入医用骨水泥.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测量压缩椎体和后凸畸形恢复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随访患者胸腰背部疼痛恢复情况.结果 每个椎体手术时间(52.4±28.7)min(23~90min),骨水泥注射量为(5.4±1.0)ml(3.5~7ml).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术前VAS评分为(7.6±1.8)分,术后1天为(2.8±1.1)分,术后3天为(2.6±1.2)分,末次随访时为(2.2±1.0)分.术前椎体前缘高度(13.8±5.3)mm(压缩49.1%±19.1%)、中线高度(9.9±4.6)mm(压缩39.8%±18.4%),术后椎体前缘高度(16.6±4.8)mm(压缩59.1%±17.2%)、中线高度(15.2±4.0)mm(压缩60.6%±16.9%),手术前后单椎体后凸Cobb角为22.3°±8.5°和12.5°±6.4°.1例少量骨水泥渗漏入椎间盘,未出现临床不适,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采用Sky骨扩张器系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