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慢性肝炎转化为重症肝炎的早期预测。方法:实验研究采用D-半乳糖胺大鼠肝损伤模型,动态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F蛋白(FP)、血清胆红素(SB)、凝血酶元时间(P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的变化。肝脏病理组织变化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与上述各指标利用计算机软件作多元线性相关、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初步探索其间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A,LN,C-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对定和方法回.l对象9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7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56岁按1995-05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下称急性肝炎)3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以下称慢性肝炎)轻度12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肝炎肝硬变20例.1.2方法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轻、中度患者取入院次日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时各一份血清作为急性期及恢复期和活动期及恢复期血清测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GIV)水平,慢性肝炎重度取入院决B及症状明显好转,ALT恢复正常,总胆红素下…  相似文献   

3.
血清HGVRNA阳性病毒性肝炎94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血清HGVRNA阳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全部病例入院后即检测血清AB,C,D,E型肝炎病毒标志及肝功能试验,抗-HGV采用ELISA法,HGVRNA采用RT-PCR法,均由302医院免疫室统一检测.结果在94例血清HGVRNA阳性患者中,单纯HGV感染(单纯感染组)18例,HGV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合并感染组)76例,单纯感染组中以急性肝炎为主(61.1%),合并感染组以HBV+HGV感染最多,占引例(5.3%).51例中,以慢性肝炎(41.2%)及肝硬变(37.2%)为主,单纯HGV感染临床可表现为急、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其中,急性肝炎临床特点为:消化道症状较轻:半数以上有轻-中度黄疸,也可有重度黄疸者;ALT轻度增高;全部病例恢复顺利,合并感染组病情恢复也较顺利.11例重型肝炎,生存率45.4%.HGV与HBV合并感染者中,住院期间,HBsAg阴转率24.0%,HBeAg阴转率62.5%,HBVDNA阴转率55.6%结论单纯HGV感染以急性肝炎为主,亦可见于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合并感染级以慢性肝炎及肝硬变为主,并分析各自临床特点HGV与HBV合并感染时,对HBV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傅煜  李顺天  汤华 《山东医药》2010,50(16):8-9,12
目的研究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6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8例、健康对照者20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重型肝炎组HMGB1水平高于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慢性肝炎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肝炎组HMGB1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P〈0.01)。HMGB1水平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PT水平呈正相关,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HMGB1含量可作为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单扩散方法检测肝病患者113例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急性肝炎组升高,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癌组明显降低,慢性肝炎与正常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呈负相关,与胆碱酯酶(CHE)呈正相关。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测定对肝硬化、重症肝炎的诊断、估计患者病情、预后、转归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水平的改变胡斌,龚鹏飞,倪若愚,罗端德本文作者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单克隆抗体和DOtBlot方法对肝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DGF水平进行初步观察,为临床寻求肝硬化血清学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提供...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白细胞介素-8(白介素-8)在病毒性肝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了慢性丙型、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血清白介素-8的水平,结果四组病人血清白介素-8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P<0.01),而且与各组病人ALT、PT及TB水平呈相关性。提示白介素-8可能与慢性病毒性肝病的发病有关。其血清水平可作为评估病情轻重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代丽华  阎少波 《山东医药》2005,45(29):67-67
重度黄疸型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中,各型重症肝炎及急慢性肝炎中的重度黄疸型[指总胆红素(SB)≥171μmol/L]。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我们用肝乐宁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及探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皮质醇、TNFα含量检测;比较重型肝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差异以及重型肝炎患者中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差异;检测血清皮质醇含量与TNFα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急、慢性肝炎患者,尤以死亡组患者更为明显;血清皮质醇水平与TNF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过去慢性与重型肝炎多为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近年来,随着1989年Kou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取得丙肝病毒成功,并建立EIA检测抗-HCV及PCR检测HCVRNA的实验室方法以来,文献报道大部分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HCV。为了解长沙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的关系,笔者对1426例肝炎患者做了抗HCV调查,现将其中66例抗HCV阳性患者与甲、乙、丁型病毒感染及与慢性和重症肝炎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M)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各型肝病共167例,均为本院患者,其中男126例,女41例,平均年龄38.4岁,167例肝病患者中,急性肝炎24例,慢性肝炎轻度40例,中度30例,重度25例,肝炎后肝硬变48例,正常对照组50例,为我院健康献血员,其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8岁.受检者清晨静脉采血3mL,置-2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放兔测定,由我院同位素室完成.结果经方差分析及t检验等统计处理.结果各型肝病组血清三项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依肝脏受损程度而发生规律性变化,表现为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变依次升高.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除慢性肝炎重度与肝硬变之间外,各型肝炎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血清HA与ALT高低呈正相关,与A/G呈负相关(P<0.01),PCⅢ及LN与ALT、清蛋白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HA,PCⅢ,LN联合检测能很好地反映肝脏损伤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肝脏纤维化的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各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钙水平,探讨其与主要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尿素氮(BUN)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湘雅二医院传染科同日测定的43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钙水平和主要肝功能指标及BUN检测资料,比较各型患者血清钙水平和异常血钙发生情况,并分析血钙与肝功能指标和BUN的相关性.结果:乙型肝炎病例低钙发生率较高,特别是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平均血钙水平低,易发生低血钙.血钙水平与ALT和TBil无统计学相关性,但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与血清Alb水平呈统计学正相关,慢性重度患者血钙水平与PT负相关.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还与BUN负相关.低蛋白血症和PT延长的病例伴有低血钙较常见.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特别是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易发生低血钙,血钙水平与肝功能状态和BUN有一定相关性,低蛋白血症和PT延长的病例应注意低血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层粘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血清层粘蛋白(LN)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放免法)检测126例病毒性肝炎(肝炎)及20例非肝炎组血清LN含量。其中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52例,肝炎肝硬变33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非肝炎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炎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肝炎(中,重度)、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果表明,LN含量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是一项非创伤性诊断肝纤维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CV,HDV感染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几年来,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逐步得以明确,临床上诊断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和重叠感染的报道增加.为探讨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情况及其临床特点,笔者对我院199501/199812所收治的1451例各型肝炎中的246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CV,HDV感染的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80例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活动性肝硬变肝组织病变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在Knodell的乙肝肝组织炎性活性指标(HAI)分类上采用3次密码读片。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血清胆红素(S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A/G)比率,肝内HBsAg,HBcAg检测用PAP法。结果:SB、ALT、AST值随HAI记分值的增高而增高,慢性肝炎,活动肝硬变患者血清A、G的含量及A/G随HAI记分值的增高而变化,结论:HAI能客观定量的反映肝组织病变的程度,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一种实用的病理指标,并有利于微机图像阅片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血清生化重症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检测人工肝治疗前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重症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胆固醇、胆碱酯酶活力,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人工肝治疗后患者血清生化重症指标均明显好转,细胞因子也明显下降,人工肝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人工肝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血清前白蛋白值动态观察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值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采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68例重型肝炎、血清PAB值。结果显示:血清PAB值越低,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随着病程进展,血清PAB值逐渐升高,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病程进展,PAB值明显升高者,预后好,PAB值无升高或继续下降者,预后差,由此可见,动态观察血清PAB值可作为预测重型肝炎预后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8.
抗肝衰复方联合西药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抗肝衰复方对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药物口服和/或灌肠)治疗,100ml/次,1剂/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常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研究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7%。显效率为48.3%,对照组有效率为51.7%,显效率为20.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乏力、上腹不适、恶心、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迅速缓解,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在治疗3个疗程后均少于对照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HBVDNA、HBeAg定量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加速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整体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8,(2):117-122
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效果观察;血清胆碱脂酶和甲胎蛋白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判断的价值;慢性重症肝炎急性肝衰竭肝移植(附3例报告);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的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在慢性重型肝炎时,分别采用FP、FP和FFP混合、FP和Cryo混合应用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时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评价3种血浆成分组合在P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进行PE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检验指标。将52例PE治疗分为3组,分别为FP置换组(19例),FP+FFP置换组(24例,其中FFP占50%~60%),FFP+Cryo置换组(9例,其中Cryo的使用量为10单位),比较3组患者进行PE治疗后凝血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观察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果 3组患者在PE治疗前凝血功能(PT、INR、APTT、)和生化指标(ALT、AST、TBil、TP、Alb)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治疗后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3组患者在PE治疗后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血浆制品组合进行重型肝炎患者PE,置换前后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E可以明显降低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胆红素和ALT及AST含量。应用等量的PE患者体内的血浆后,重型肝炎患者的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