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耐多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6种3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筛选出产ESBLs酶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1。结果 71株大肠埃希菌中QacE△1-sul1共检出阳性菌株55株(74.46%),其中多耐模式检出率最高为88.89%(40株)。不同耐药模式中遗传标记基因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酶菌株在不同耐药模式中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产酶菌株中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多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2.
邹永胜  王旭  黄永茂  游春芳  陈枫  钟利  向成玉  陈庄 《西部医学》2012,24(2):227-229,232
目的了解本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及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技术检测受试菌株携带acra、acrb基因的情况;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两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MIC,并对比加入CCCP后MIC的变化。结果 71株大肠埃希菌对三类6种抗生素耐药结果中环丙沙星(CIP)耐药率最高52株(73.24%),氨曲南(ATM)最小30.99%,耐药模式以多药耐药为主(51.11%);外排泵基因acra,acrb在多重耐药菌中阳性率高达91.89%和81.03%;加入CCCP前后多重耐菌株和敏感株的MIC值的变化差值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大肠埃希菌存在明显的多重耐药现象;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是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能够降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多耐药大肠埃希菌的MIC。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Ⅰ类整合子分布,分析I类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标准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test)检测耐药性,PCR方法扩增I类整合酶基因,经电泳后检测扩增产物。\结果 在分离出的408株细菌中,共有246株检出I类整合子,总体检出率为60.3%(246/408),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2.4%(126/202),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6.8%(71/125),阴沟肠肝菌检出率为60.5%(49/81)。整合子阳性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株,亚胺培南对所有菌株敏感。结论 I类整合子对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临床细菌基因水平的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监测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了解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方法 临床分离114株大肠埃希菌经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并检测耐药性,应用PCR法扩增质粒DNA上Ⅰ类整合子,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和DNA测序.将序列结果在GenBank中搜索,确定Ⅰ类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的种类和排列.结果 细菌耐药率>50%,且大多为多重耐药菌(耐受3种以上抗生素).在58株细菌的质粒DNA上检测到Ⅰ类整合子序列,大小约600~3 500 bp,各含1~3个Ⅰ类整合子.整合子中最常见的基因盒为dfrl7(甲氧苄啶耐药基因)与aadA5(链霉素、壮观霉素耐药基因),最主要的基因盒排列为dfrl7-aadA5.绝大多数携带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受,大多数携带链霉素、壮观霉素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对链霉素不敏感.结论 目前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强,并广泛存在Ⅰ类整合子.菌株携带基因盒和耐药表型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基因盒介导了细菌耐药性.细菌的多重耐药率与Ⅰ类整合子的阳性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遗传标记基因(整合子qacE△1、转座子tnpU)、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aac(6′)-Ib基因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qnrA基因分布状况,为临床使用药物治疗感染和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60株,采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菌株中qacE△1、tnpU、aac(6′)-Ib和qnrA基因,MIC法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60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qacEΔ1基因检出率61.7%,tnpU基因检出率7.6%,aac(6′)-Ib检出率为11.7%,qnrA基因检出率3.3%。60株菌中有38株含1种或以上基因,其药敏敏感度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厄它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均为97.4%,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完全耐药。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与耐药基因传递机制整合子和转座子系统密切相关,分离株携带qacE△1、tnpU、aac(6′)-Ib和qnrA基因是细菌呈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提示临床应慎重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大肠埃希菌外排泵AcrAB-TolC在临床株中的携带情况、与耐药的相关性及羰基氰氯苯腙(CCCP)对大肠埃希菌外排泵AcrAB-TolC的抑制作用。方法: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大肠埃希菌临床株对3类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技术检测受试菌株携带acra、acrb基因的情况;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0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比加入CCCP前后MIC的变化。结果:本地大肠埃希菌对6种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现象,氟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0%,耐药模式以双药耐药与多重耐药为主;acra,acrb基因在多重耐药模式中阳性率高达84.6%和80.8%,与全敏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加入CCCP后,10株多重耐药菌对5种抗生素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高下降达128倍,多数由耐药变为敏感。结论:本地大肠埃希菌普遍携带外排泵AcrAB-TolC基因,外排泵AcrAB-TolC可能是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存在主动外排机制,CCCP能有效抑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部分医院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qnr基因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其中产酸克雷伯菌4株)的qnr基因进行筛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系统进行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并采用PCR检测qnr基因阳性菌株Ⅰ型和Ⅱ型整合酶基因.结果 在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中1株为大肠埃希菌,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呈多重耐药性,且Ⅰ型整合酶均阳性、Ⅱ型整合酶均阴性.结论 在所收集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阳性率并不高.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ESBLs,且呈多重耐药性,qnr基因存在于Ⅰ类整合子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学生肠道大肠埃希菌携带第1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所含基因盒的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纸片扩散法对10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PCR鉴定第1类整合子阳性株;PCR产物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97份标本中鉴定出大肠埃希菌76株,其中25株(32.8%)为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合磺胺-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链霉素。25株中有14株(56.0%)鉴定出1类整合子,1 800 bp 10株, 750 bp 4株。PCR产物测序得知1 800 bp整合子携带aadA1-dfrA14-orf基因盒,传递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750 bp整合子携带dfrA14基因盒,传递对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论: 不同种类的1类整合子存在于健康人大肠埃希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盒,决定多重耐药性。 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部分医院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qnr基因流行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其中产酸克雷伯菌4株)的qnr基因进行筛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系统进行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并采用PCR检测qnr基因阳性菌株Ⅰ型和Ⅱ型整合酶基因。结果在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中1株为大肠埃希菌,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呈多重耐药性,且Ⅰ型整合酶均阳性、Ⅱ型整合酶均阴性。结论在所收集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阳性率并不高。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ESBLs,且呈多重耐药性,qnr基因存在于Ⅰ类整合子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我院2011年上半年分离出的147株大肠埃希氏菌药敏及耐药基因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的大肠埃希菌确证实验,采用美国临床检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de,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确证实验.耐药基因采用多重PCR检测鉴定.[结果]147株大肠埃希氏菌,ESBLs菌株有71株,百分比为48.1%.对71株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进行PCR扩增,显示29株CTX-M基因阳性,检出率为40.8%;TEM 基因型菌株25株,所占百分比35.2%;SHV基因型菌株17株,所占百分比23.9%型;OXA基因型菌株11株,所占百分比15.4%.[结论]本地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存在有一定的地域差别,这可能跟不同地区用药习惯用药历史有关.本地区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较高的CTX-M型ESBLs检出率.是本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流行的的主要耐药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ECO)连续分离株整合酶基因阳性率和耐药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56株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检测。结果56株ECO连续分离株中qacE△1—sul1基因阳性35株(62.5%)。结论在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中,Ⅰ类整合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合子使细菌能够很快获得新的耐药基因以适应环境要求。鉴于qac基因在部分医院的高检出率,氯己定预防术后医院感染在我国需要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2.
【立论依据】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研究表明,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和水平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整合子的分布及其携带的基因盒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检测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耐药基因盒,对于控制细菌耐药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设计思路】 本研究通过检测青岛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I类、II类及III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分析整合子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旨在探讨整合子在介导大肠埃希菌耐药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 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设计针对I、II、III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及可变区的PCR引物,PCR检测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对整合酶基因阳性菌株进行可变区基因的PCR扩增,回收纯化的PCR产物克隆至T载体,将筛选鉴定的重组子送往华大基因公司测序,测序结果经在线Blast及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的相关性。 【材料】 78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自青岛市立医疗集团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细菌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CR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pMD18-T载体购自大连TaKaRa公司。 【可行性】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78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氨曲南、头孢曲松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70%;I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为53.89%,其中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类整合子可变区检测出3种不同长度的片段:2株750 bp片段不携带耐药基因盒,8株1 800 bp片段携带dfrA17-aadA5 基因盒,1株1 200 bp片段为aadA22基因盒;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携带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占61.9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基因盒阴性菌株(P<0.01)。 【创新性】 首次研究青岛地区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探讨整合子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变迁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茵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纸片法和VITEK22系统对分离的21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和药敏分析.结果 216株大肠埃希菌标本来源,痰分离出80株(37.04%)、其次为尿液53株(24.54%)、胆汁36株(16.67%)等;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检出率为30.56%(6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曲南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为零.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茵具有多重耐药性,要重视产ESBLs菌株的检测,治疗其所致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中国分离株携带第1类整合子的特征及所含基因盒的种类。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8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中国分离株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监测;制备细菌转接合子,采用PCR技术鉴定第1类整合子,并对PCR产物测序及结果分析。结果:4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对复合磺胺、四环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表现多重耐药,其中2株同时对链霉素和壮观霉素耐药。PCR检测第1类整合子1 000 bp 2株,PCR产物测序1 000 bp整合子携带腺苷酰基转移酶(aadA1)基因盒并存在于7 800 bp可接合质粒上,与sul 1和qacEΔ1基因连锁,分别传递着对链霉素、壮观霉素、复合磺胺和季胺盐类消毒剂的耐药性。结论: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中国分离株可接合质粒上第1类整合子携带的aadA1耐药基因盒是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产生和扩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及其Ⅰ类整合子分布、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与分子进化关系。 方法:采用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检测上述菌株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变区耐药基因盒。采用Clustal X和MEGA软件分析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中耐药基因分子进化关系。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4.2%~100%,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也高达41.6%~62.5%。62.5%(15/24)大肠埃希菌、67.9%(19/28)阴沟肠杆菌、83.3%(20/24)鲍曼不动杆菌检出Ⅰ类整合子,81.5%(44/54)Ⅰ类整合子呈现为4种单条带谱型,其余为3种双条带谱型。Ⅰ类整合子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中存在aac(6′)、sad(3″)、aad(2″)、cat(4′)和dfr(7、A13和15)耐药基因,可分别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根据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序列差异,上述菌株携带的Ⅰ类整合子可分成4个分子进化组。 结论:上述肠道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并携带高含多种耐药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有4条不同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革兰阴性杆菌中检测1类整合子,并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和药敏试验,用PCR方法扩增1类整合酶基因,经电泳后检测扩增产物.[结果]266株革兰阴性细菌中检测出1类整合子66株,检出率为24.8%.主要阳性菌为大肠埃希菌34.3%(24/70)、肺炎克雷伯菌48.1%(26/54)、阴沟肠杆菌30%(6/20)、铜绿假单胞菌15.6%(7/45)、鲍曼不动杆菌4.8%(2/42)、产气肠杆菌20%(1/5).1类整合子阳性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携带1类整合子菌株易表现出对至少4种抗菌素的多重耐药性,其多重耐药率为68.2%(45/66),明显高于1类整合子阴性菌株(28.5%),P<0.05.[结论]1类整合子广泛地存在革兰阴性细菌中,1类整合子对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临床细茵基因水平的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对其多重耐药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临床分离的3 435株产ESBL和非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从2004年的32.41%和17.61%上升至2008年的45.71%和39.17%;与非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相比较,产ESBL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5年间两种细菌的ESBL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表达对包括非β-内酰胺类在内的抗菌药物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本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AGs)的耐药情况,并分析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AGs做药敏试验以及采用PCR技术检测AMEs基因.结果 在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7株(49.33%).产ESBLs菌耐药情况:依次为庆大霉素(78.38%)、链霉素(70.27%)、卡那霉素(62.16%)、妥布霉素(50.05%)、奈替米星(18.92%)、阿米卡星(10.81%).与非产ESBLs菌株比较,除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产ESBLs菌中耐多药模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菌携带AMEs基因检出情况:共检出5种基因,其中以aac(3)-Ⅱ(64.86%)和aac(6')-Ⅰ(45.95%)为主,未检出aac(6')-Ⅱ.除ant(2")-Ⅰ和aac(3)-Ⅰ外,其余3种基因检出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两基因携带率也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 ESBLs的产生可使大肠埃希菌对AGs的耐药情况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PCR检测大肠埃希菌的I类整合酶、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orf51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以肠杆菌科间的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进行基因扩增,SPSS13.0分析其遗传多态性。结果102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中,I类整合酶阳性菌有59株(57.8%),orf513阳性菌有6株(5.9%),ESBLs中的TEM型有91株(89.2%),SHV型有0株,CTX-M型有35株(34.3%)。根据指纹图谱,可以把102株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为82种,经SPSS系统聚类分析,可归为17个大类。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整合酶阳性率较高;整合子和ISCR可以共存;ERIC-PCR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方法对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15株大肠埃希菌和247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测定及其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产ESBLs细菌的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证法,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检出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164株,检出率52.06%,检出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菌158株,检出率63.97%。检出的ESBLs阳性菌株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也在60%以上。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发生率较高,且对多种抗生素呈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及时正确报告产ESBLs菌株,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抑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