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笔者以海藻酸钠糊剂为基质配制口腔粘膜溃疡糊剂经临床治疗156例以上,现介绍如下:处方:冰片50g亚甲蓝1.0g硫酸锌5g95%乙醇30~50ml蒸馏水30~50ml海藻酸钠糊剂※加至1000g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胡矾口腔膜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12只家兔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给药组将用于制备胡矾口腔膜的浸膏(含苦矾0.14 g/ml)每次10 ml涂于兔下唇与齿龈之间,面积为5 cm×5 cm,每天6次.对照组同法给予相同剂量的赋型剂.给药24 h后观察与记录家兔体重、皮肤、皮毛和黏膜变化,共7 d.口腔黏膜刺激试验:12只家兔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给药组家兔口腔黏膜每次涂抹胡矾浸膏(含苦矾0.07 g/ml)0.5 ml, 4 h内涂药8次,共7 d,对照组同法给予同体积的赋型剂.观察口腔黏膜涂药部位的局部反应,并对呼吸道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皮肤刺激试验:16只家兔分为4组--完整皮肤组与对照组,破损皮肤组与对照组,每组4只家兔.2个给药组均于家兔背部去毛皮肤处每次贴胡矾口腔膜7片,2个对照组贴无药的赋型剂膜7片,均1次/d,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24 h后,用温水去除残留物,然后于1、24、48、72 h观察皮肤反应.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比较,家兔体重、皮肤、皮毛、黏膜均无异常变化.口腔黏膜涂药第7天,给药组有1只家兔口腔黏膜轻度充血,其余家兔口腔黏膜未见局部反应.组织病理检查示:给药组仅1只家兔鳞状上皮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各有1只家兔于涂药后1 h出现红斑,24 h红斑减轻,48 h消退.结论:胡矾口腔膜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3.
口腔膜剂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华 《安徽医药》2002,6(2):77-77
1 口腔用膜剂处方和应用 1.1 口腔溃疡膜[1]处方:硫酸庆大霉素16万U,克霉唑 1.0 g,呋喃唑酮1.0 g,盐酸达克罗宁0.5 g,冰片2.0 g,醋酸泼尼松0.10 g,PVA17-88 9.0 g,甘油1 ml,糖精钠适量,水60ml,制成1000 cm2膜.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3-07~2006-01,用自制的溃疡药膜治疗咽部及口腔黏膜溃疡78例。处方及制法:聚乙烯醇17~88 20.00g,甲硝唑2.00g,冰片3g,醋酸泼尼松0.04g,盐酸丁卡因0.2g,甘油2.00g,香精适量,蒸馏水160ml。称取聚乙烯醇置烧瓶中,加85%乙醇适量,闭浸泡24h,滤去乙醇,将聚乙烯醇烘干后,置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行配制的口腔洁口净,具有消炎、抗菌、止痛、止血、除日臭、清洁口腔等功效,并可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口腔护理。经临床使用获得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处方:甲硝唑0.4g,醋酸洗必泰0.4g.薄荷油0.5ml.食用香精2ml,乙醇2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二、制法:先将醋酸洗必泰,薄荷油溶于乙醇中,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蒸馏水,然后加入其余成分,最后添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三、临床疗效观察:我院心外科、神经内科、口腔外科患者各50例,其中男90例,女60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岁。用法:用棉签蘸本品擦洗腔,每日3~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实验药物塞克硝唑对口腔厌氧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本试验采用美国国立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推荐的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琼脂稀释法,检测塞克硝唑对6株模式株和参考株及35株口腔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同类药物甲硝唑进行比较。结果 塞克硝唑和甲硝唑对6株模式株和参考株的MIC值分别是0.062-0.5μg/ml、0.125-0.5μg/ml;对35株临床分离株的MIC值分别是0.031-0.5μg/ml、0.031~1.0μg/ml。结论 塞克硝唑与甲硝唑相比体外抗厌氧菌活性相似或略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制备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方法设计试验筛选崩解剂、矫味剂以确定处方,并设计试验筛选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经试验最佳处方为:每千片中各原料用量为盐酸氨溴索30g、微晶纤维素5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g,制备工艺为直接压片法。结论使用试验所得最佳处方制备的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口感好,崩解迅速,矫味良好。  相似文献   

8.
甲硝唑致严重急性过敏性口腔疱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5岁,因急性胆囊炎来我院门诊就诊,自诉无药物过敏史,处方用药为:(1)0.5%甲硝唑注射液(武汉滨湖药业,批号20050402203)100 mL×2瓶:(2)头孢噻肟钠4.0 g+5%葡萄糖250 mL.输注甲硝唑开始后约4 min,患者自诉口腔发苦,继而感觉口腔黏膜大量粟粒样颗粒形成,且逐渐增多增大.  相似文献   

9.
复方四环素口腔膜剂能在口腔灶部位保留较长时间,而不被唾液所稀释。故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将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简介如下:处方:盐酸四环素10g,达克罗宁2g,强的松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 1993年以来 ,应用黄连、地榆、冰片治疗口腔黏膜溃疡 10 0例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中 ,男 2 9例 ,女 71例 ,年龄在 1~5 6岁。病史最短 2天 ,最长 10年。其中复发性口腔溃疡 5 1例 ,创伤性溃疡 2 7例 ,疱疹性口炎 2 2例。发病的部位以唇、颊和舌黏膜多见。1.2 方剂组成 黄连 10 g,地榆 10 g,冰片 (另包 ) 0 .5~ 1g。1.3 煎法 将黄连、地榆捣成粗末 ,加水 15 0 ml煎至 5 0 ml左右 ,倒入干净有盖的小瓶中 ,再加入研末之冰片摇均后备用 ,每3~ 5天换药 1剂。1.4 用法 用消毒棉签将连…  相似文献   

11.
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奚炜  杨柳  张书银  熊长友 《中国药房》2005,16(18):1390-1391
目的:制备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甘露醇为主要辅料制备口腔崩解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溴索含量,并对崩解时限、口感、溶出度进行考查、测定。结果:最佳处方为微晶纤维素50g、甘露醇20g、羟丙基纤维素10g、碳酸氢钠2g;氨溴索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05~0.030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0%,平均RSD=0.71;成品在30s内崩解完全。结论:该制剂具有快速崩解作用,并与市售片等效。  相似文献   

12.
口腔黏膜红斑是指口腔黏膜上边界清晰的天鹅绒样鲜红斑块。红斑属于癌前病变,口腔黏膜红斑不包括局部感染性炎症所致的充血面,应与炎症性红斑相区别。本文就收集到6例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者,男5例、女1例,均为中年人(40~55岁),其中2例自己发现口腔黏膜有红色斑块而来就诊,另4例均在进行口腔疾病检查或治疗中偶尔发现。4例患者口腔黏膜红斑分布在牙龈黏膜、口底、舌腹处,病变较软,鲜红色表面,光滑、发亮,状似“上皮缺失”。病损边缘清楚,稍隆起,且红斑病损区内有散在白色斑点,红白相间,红斑压之不褪色。初诊时,疑为炎性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处方进行优化。方法:参照市售盐酸氨溴索片中主药含量,确定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中主药用量;选用枸橼酸、酒石酸和富马酸3种矫味酸,两两组合,与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一并进行正交试验,以志愿者对苦味、麻和涩等的口感以及崩解时限、溶出度等为指标,确定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的用量以及矫味酸的种类和用量;将阿司帕坦、薄荷粉末香精和苹果粉末香精分别作为甜味剂和矫味剂,根据志愿者服用后的口感评分,确定其用量;以休止角为指标,确定助流剂硬脂酸镁的用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采用常规用量,即占处方的3%。结果:优化处方为:每1000片含盐酸氨溴索30g,甘露醇20g,微晶纤维素40g,枸橼酸10g,富马酸10g,阿司帕坦5g,薄荷粉末香精0.5g,苹果粉末香精0.5g,硬脂酸镁1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g。采用优化处方制备的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口感明显改善,崩解时限和溶出度均符合要求,并与市售盐酸氨溴索片生物等效,起效更迅速。结论:得到了符合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剂型要求的处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与其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方法:设计HP特异的尿素酶C和cagA PCR引物,检测48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口腔黏膜的HP与正常人黏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HP阳性率为81.2%,对照组为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参与了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发生,HP与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全部门急诊处方、处方数量前5位科室、医师的处方分别进行处方评价,并分析处方数量前5位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50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2.90%,注射剂使用率为2.08%,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0.44%,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43.02元;处方数量前5位科室分别为口腔颌面外科、中医黏膜科、急诊科、儿童口腔科和综合科;处方数量排序前4位的医师均为中医黏膜科医师,居第5位的为综合科医师;处方数量排序前5位药品为局部麻醉药2种、中成药2种、含漱剂1种。结论:我院各项处方指标基本正常,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的使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晓露  ;傅旭春 《中国药房》2009,(22):1712-1713
目的:研究正烷基羧酸的理化性质对其经离体猪口腔黏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正烷基羧酸中的乙酸、正丁酸、正己酸和正辛酸作为模型药物,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猪口腔黏膜渗透试验,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浓度并计算渗透系数,同时与经人体皮肤的渗透系数文献值比较。结果:乙酸、正丁酸、正己酸和正辛酸透过猪口腔黏膜的渗透系数分别为2.05×10-5、3.03×10-5、1.66×10-4、1.19×10-4cm.s-1,人体皮肤渗透系数的文献值分别为9.77×10-8、3.47×10-7、3.80×10-6、6.61×10-6cm.s-1。结论:正烷基羧酸的猪口腔黏膜渗透性大于人体皮肤;该类化合物的脂溶性和分子体积等理化参数对其口腔黏膜渗透性的影响明显小于对人体皮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试验组接受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参考组采用西瓜霜喷剂缓解症状,持续治疗一个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和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比参考组总有效率59.38%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替硝唑口腔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鉴湖 《中国药师》2000,3(6):377-378
治疗口腔溃疡病外用给药时,易受唾液及口腔器官活动的影响,药物不易粘附和渗透至局部组织。为此,笔者配制了由几种不同材料载体组成的替硝唑(Tinidazole)口腔膜粘合剂,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且所用材料的缓释性良好。现介绍如下。1 处方 替硝唑3g,丙烯酸树脂Ⅱ号1g,聚丙烯酰胺4g,乙基纤维素2g,甘油2ml,50%乙醇70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2 6 0例 ,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用地塞米松 5 mg/ ml,配平阳霉素 8m g,加 2 %利多卡因 4 ml,按体表瘤体面积每 1cm× 1cm注射 1ml混合液计算计量 ,进行瘤体内注射。每隔 10天注射 1次 ,3~ 5次为一疗程 ,未愈者可重复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经半年至两年的随访 ,治愈 2 0 3例 (78.1% ) ,基本治愈 4 1例 (15 .8% ) ,好转 16例 (6 .1% ) ,有效率10 0 %。结论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口腔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具有疗程短 ,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20.
药物口腔黏膜吸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黏膜给药途径已成为目前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笔者检索国内外文献,简要介绍口腔黏膜的屏障结构和药物吸收途径,进而对口腔黏膜的吸收机理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最终归纳出扩散理论、pH分配学说、黏膜结构变化理论、酶抑制理论、生物黏附理论、解聚理论和新型载药体系等七大理论,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药物口腔黏膜吸收机理的理论,使其系统化;研究和开发新型安全低毒有效的吸收促进剂以及新型载药体系;根据不同的吸收机理,改进促透剂、黏附剂、酶抑制剂等辅料筛选方法,建立合理的处方设计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