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Las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Lasp1蛋白在临床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表达明显升高,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Las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2.
口腔鳞癌中Maspin和VEG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array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Masp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别对18例口腔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标本行Maspin和VEGF mRNA含量的半定量测定,应用随机区组设计的F检验和Person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aspin mRNA在口腔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逐渐增加(P〈0.01),且三者之间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VEGF mRNA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依次降低(P〈0.01),且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口腔鳞癌中,Maspin和VEGF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Maspin和VEGF基因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Maspin基因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抑癌作用:Maspin可能通过下调VEGF来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XA1在口腔鳞癌细胞株和30例原发口腔鳞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人永生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HIOEC)相比,Tca8113、TSCC、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mRNA表达降低;Tca8113、TSCC、CAL-27、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蛋白表达降低。30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ANX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癌旁组织降低(p〈0.001)。ANXA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mRNA:P=0.007;蛋白:P=0.006),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ANXA1在口腔鳞癌中表达降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组织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癌中hTRT mRNA的表达及其与PCNA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在口腔鳞癌、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口腔鳞癌标本。结果:正常癌旁上皮、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及鳞癌hTRT mRNA阳性率分别为20%、41.7%、82.7%。PC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hTRT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TRT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TRT与PC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表明hTRT激活细胞多处于高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Galectin-1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升,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口腔鳞癌组织CK19蛋白质与mRNA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蛋白质表达与基因转录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33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K19的蛋白质表达和mRNA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CK19蛋白质和mRNA表达呈正相关,且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组织CK19蛋白质表达阳性率为90,91%(30/33),mRNA水平是癌旁组织的2.21倍。CK19蛋白质和mRNA表达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显著相关。恶性程度越高,两者的表达水平也越高。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CK19蛋白质和mRNA表达上升,并且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CK19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在鉴别组织恶性程度上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检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miRNA-149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口腔鳞癌中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8例口腔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2cm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测miR-149在二者间的表达水平江分析其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TNM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4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现miR-149的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TNM临床分期较晚以及病理分化较差的肿瘤中明显降低。结论:miR-149在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浸润、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有着重要的关系,从而miR-149可能会成为将来判断口腔鳞癌临床分期的一个重要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Livin基因及其蛋白在人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ct和Livinβ及其基因在人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20例口腔鳞癌组织、15例口腔软组织囊肿和10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LivinαmR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2种Livin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口腔鳞癌组织中均有Livi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14例口腔软组织囊肿和10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均可见Livina或LivinβmRNA的表达.3者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但Livina和LivinβmR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口腔软组织囊肿和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和RT-PCR结果一致。结论:Livin可能在人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抗原提呈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30例原发舌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AP-1和Tapas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检测正常黏膜角化上皮细胞及舌鳞癌细胞系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标本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显著下降,并且其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01)。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亦呈明显降低。结论:舌鳞癌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明显降低,可能是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Serine/Threonine kinase15,STK15)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探讨其在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口腔疣状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相应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上述标本STK15基因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口腔疣状癌组织STKl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正常组织,其差异显著(t=2.333,P〈0.05);口腔鳞癌组织STK1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正常组织,其差异显著(t=2.498,P〈0.05);STK15基因mRNA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口腔鳞癌(t=2.199,P〈0.05)。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STK15基因在疣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较在口腔鳞癌中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cyfra21-1含量、组织中CK19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对30例口腔鳞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唾液采用ELISA法检测cyfra21-1含量,其中6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CK19蛋白质表达强度和CK19mRNA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鳞癌患者唾液cyfra21-1含量为(85.95±78.00)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27±40.84)μg/L;口腔鳞癌癌组织CK19蛋白质表达强度和CK19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K19mRNA水平与CK19蛋白质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癌组织CK19蛋白质与唾液cyfra21-1含量也显著相关。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唾液cyfra21-1含量和组织CK19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组织CK19表达升高,对唾液cyfra21-1含量的上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相对表达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用CK19mRNA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31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2^-△△Ct公式计算癌组织相对癌旁组织CK19mRNA相对表达的倍数。结果口腔鳞癌癌组织CK19mRNA水平是癌旁组织的2.21倍,扩增片段特异,CK19mRNA水平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分化越差,水平越高。结论荧光实时定量RT—PCR在口腔鳞癌组织CK19相对表达量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细胞角蛋白17(CK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体外癌变模型、口腔鳞癌细胞株及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CKl7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与永生化HIOEC细胞相比,CK17 mRNA在HB5...  相似文献   

14.
口腔鳞癌与正常黏膜中细胞角蛋白基因1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13,CK1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黏膜中CK13mRNA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3蛋白在OSCC及正常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K13mRNA在27例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黏膜表达下调,平均下调4.2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13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与肿瘤组织之间、高分化OSCC与中、低分化OSCC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CK1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表达调控。CK13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腔舌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角蛋白谱的特点。方法:舌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及正常舌体组织活检标本,提取角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杂交方法对比研究舌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及正常舌体组织中角蛋白谱的表达。结果:舌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出现了单层上皮角蛋白如CK18、19。结论:舌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变异性表达的CK18、19和CK10的不表达,是舌癌发生演变过程的结果,舌癌角蛋白谱的变化与肿瘤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研究肿瘤生物学特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Wei KJ  Zhang L  Yang X  Zhong LP  Zhou XJ  Pan HY  Li J  Chen WT  Zhang ZY 《Oral diseases》2009,15(1):111-11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ytokeratin 17 (CK17) expression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
Methods: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an in vitro cellular carcinogenesis model of OSCC (including a line of 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 cells (HIOECs), a line of cancerous HB96 cells and another kind of cells (HB56 cells) at the early stage of carcinogenesi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CK17 was further validated in vitro (cellular carcinogenesis model and other three OSCC lines) and in vivo (tissues from six healthy persons and 30 primary OSCC patients)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Increased CK17 expression was identified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chromatography in the HB56 and HB96 cells over HIOECs. Western blotting confirmed the increased CK17 expression in the HB56, HB96 cells and other three OSCC lines. Immunohistochemistry confirmed the increased CK17 expression in the cancerous tissues from OSCC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paired adjacent non-malignant epithelia.
Conclusion:  Increased CK17 express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rcinogenesis progression of OSCC; howeve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function of CK17 are encouraged to clear the precise mechanism of CK17 in OSCC.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1L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自噬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1LC3在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6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Beclin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3%和75%;MAP1L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9.79%和62.5%,Beclin1和MAP1LC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Beclin1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2.31%,在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率为38.1%;MAP1LC3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0.77%,在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率为28.57%,Beclin1和MAP1LC3这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Beclin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09%和50%;MAP1LC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和38.89%,这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eclin1和MAP1L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