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曹秀梅  王玉平  王虹 《河北医学》2013,19(3):441-444
目的:回顾分析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规范合理应用中药注射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丹参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病例,提取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病例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过敏史、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及类型、不良反应原因的病例信息,总结归纳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患者个体差异、药品合理使用、药品品质因素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丹参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一般出现在用药中前30min。结论:临床医师应警惕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规范药品应用,降低及避免不必要的药品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与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情况,总结归纳配伍禁忌.结果:针对不良反应与年龄的关系,≤20岁发生率为4.9%,<20-≤50岁为20.1%,<50-≤60岁为31.7%,>60岁为43.3%.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8.50.94)d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反应.结论:临床治疗中,复方丹参注射液伴有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为减少不良反应,必须熟练掌握配伍禁忌,合理用药,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发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出不良反应发生因素。结果①对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后发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手臂血管红肿疼痛、胸闷头晕、局部皮肤反应等。②男性与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意义(P0.05);5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50岁以下患者(P0.05);日剂量600 mg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300 mg患者;疗程5 d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5天以下患者(P0.05);有过敏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无过敏史患者(P0.05);有合并用药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无合并用药患者(P0.05)。③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50岁以上人群、日剂量600 mg、有过敏史及有合并用药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发生不良反应因素与50岁以上人群、日剂量600 mg、有过敏史及有合并用药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封怡君 《中外医疗》2011,30(25):153-153
通过对本院因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正确处理方法,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减少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时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鱼腥草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7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鱼腥草注射液所致132例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成人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成年女性.出现不良反应时间主要发生在注射后30 min内,以静脉给药发生率为最高,与患者有否过敏史无关.结论 正确、合理的使用鱼腥草注射液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500例氨基糖苷抗生素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症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0例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注射液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接受药物的方式(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单用、联用)、不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过敏史、不良反应类型。结果氨基糖苷注射液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接受药物的方式、过敏史都有关系。结论在给患者使用氨基糖苷类注射药物时应该事先进行调查,明确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进行给药。  相似文献   

7.
复主丹参注射液由丹参、降香两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其临床应用广泛,同时其不良反应报告也日趋增多,有些反应较严重,甚至引起死亡.本文对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共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等方面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时应重视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黎丽芸  孙宏慧  谢银均  许本献 《吉林医学》2013,34(17):3368-3369
目的:观察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分别统计我门诊使用双鸽牌一次性普通输液器和一次性精密输液器滴注丹参注射液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使用双鸽牌一次性普通输液管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297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39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能明显减少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袁忞敏 《中外医疗》2016,(25):126-128
目的:探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应用活血化瘀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者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47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与其他药物比较明显,P<0.05;造成不良反应的药物从高至低依次为:舒血宁注射液23.40%,注射用红花黄素17.02%、生脉注射液14.89%、七叶皂苷钠14.89%、丹参多酚酸盐8.51%、血栓通冻干粉6.38%、大株红景天6.38%、丹红注射液4.26%、疏血通2.13%、灯盏花素注射液2.13%;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40例,严重情况7例(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的15例,所有患者均好转。结论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时应用首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并根据不同的药物进行筛查,询问患者过敏史,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分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大剂量复方丹参、中剂量复方丹参、小剂量复方丹参和地塞米松;孵育48h后,提取细胞培养液上清夜,用放免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 结果 大剂量复方丹参组和地塞米松组细胞培养液的上清液TNF-α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大剂量复方丹参组的TNF-α的含量水平明显低于中、小剂量复方丹参组(P<0.05)。 结论 抑制人PBMC分泌TNF-α可能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AS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39例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吸氧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丹参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1.4%),总有效率(91.5%),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讨川芎嗪、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的机理及疗效。研究背景慢性肺心病病程长、病理过程复杂,有研究认为改善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本病的控制。研究方法107例肺心病分为3组:川芎嗪组31例,丹参组35例,联合组(川芎嗪和复方丹参联合静脉滴注)41例。血液流变学检查采用梁氏法。结果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川芎嗪在降低全血粘度低切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方面较单用一种药物作用显著(P<0.01)。结论川芎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新鱼腥草素钠治疗进行期银屑病总有效率高于丹参,尤其在中远期疗效方面较丹参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在短期疗效和中长期疗效方面均优于丹参注射液,可以成为治疗进行期银屑病较为有效的中成药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模拟缺血预适应引起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变化的影响,试图揭示其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兔左心室细胞,按先后顺序,用正常Tyrode液和模拟缺血液以及模拟缺血液加丹参(750 mg.L-1)灌流,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不同条件下动作电位和IK(ATP)前后变化。结果:①模拟缺血液灌流后动作电位时程(APD)复极化的50%(APD50)和90%(APD90)分别缩短(与正常组相比P<0.05,n=12);模拟缺血液加丹参灌流,APD50和APD90缩短更加明显,分别缩短了80.46%和71.87%(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模拟缺血液组相比P<0.05,n=1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值无明显改变;②经模拟缺血液灌流,引起IK(ATP)通道的开放,膜电流显示外向性直线形,发生率为58.33%(7/12,P<0.05)。模拟缺血液加丹参,更容易引起IK(ATP)开放,膜电流曲线完全成为直线,诱发率为91.67%(11/12,与正常组和模拟缺血液组相比P<0.05);③Glibenclimide能使这种外向性直线形膜电流恢复为“N”形,证明这种膜电流为IK(ATP);经丹参作用后,改用正常Tyrode液冲洗,心肌细胞上结合的丹参可以被洗脱以及从模拟缺血液中得到恢复。结论:丹参能产生类似心肌缺预适应的病理生理过程,起到了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效应,这可能是丹参对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具有增强效应电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灯盏花素+丁咯地尔)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维脑路通)各60例。治疗14d测定和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灯盏花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有效率为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率为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降血压等所患疾病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拉贝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拉贝洛尔+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 d,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2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β2-MG、Hcy水平变化情况、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4.87% vs 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12);治疗后2组DBP、S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DBP、SBP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15.760,P<0.001;t=10.708,P<0.001);治疗后2组血清β2-MG、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血清β2-MG、Hcy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t=21.121,P<0.001;t=22.803,P<0.001);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率(23.08%)明显低于对照组(46.15%)(χ2=4.058,P=0.03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与对照组(10.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9,P=0.498)。 结论 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Hcy、β2-MG水平及母婴不良结局率,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病人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 8例病人分为阿魏酸钠组 36例和丹参组 32例 ,分别予阿魏酸钠注射液 2 0 0mg ,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ivgttqd共治疗 10d。结果  2组均能提高疗效 ,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总有效率阿魏酸钠为 83% ,丹参组为 75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阿魏酸钠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丹参组明显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阿魏酸钠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 ,血液微循环变化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9.
吴坚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26-27,30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3月的7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8例和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组)38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及7d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的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电泳指数和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d及7d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的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电泳指数和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因子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改善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促进骨折尽早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介入再通术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以武汉市武昌医院及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自2007年12月-2011年03月间求治的86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通过导丝和微导管对1449条阻塞输卵管进行机械再通,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多种药物,试验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随访6-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结果 术后6-12个月试验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3.61%,对照组术后6-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为60.18%。试验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再度阻塞率、通而不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再通术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丹参注射液对感染性炎症及机械性损伤输卵管内皮的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