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式细胞仪法用于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和血小板交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和血小板交叉试验。方法 利用血小板抗体阳性、阴性血清探寻FCM法实验条件,血小板经血清致敏,洗涤后,加入荧光标记鼠抗人IgG反应,由FCM获取和分析。52人次正常人血清经FCM法检测后,统计界定正常值范围。1份阳性血清经9个稀释度倍比稀释,分别用FCM法和固相ELISA抗体筛选法检测。31名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分别用FCM法和抗原捕获酶免分析法(MACE)进行102人次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结果 FCM法检测正常值为荧光强度比值R<1.156,9个稀释度的阳性血清检测表明,FCM法最高可检稀释度为86.67,固相ELISA法最高可检稀释度为56.34(抗-HPA)和67.25(抗-HLA)。102人次血小板交叉结果显示,FCM法和MACE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CM法可用于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和血小板交叉配血,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法对4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联合测定了PAIgG、PAIgM、PAIgA,并与正常组(30例)测定值比较,结果表明:三次免疫指标均高于正常测定值,其敏感性达93%,联合检测可提高ITP的阳性率至89%~100%,该法特异性强,阳性检出率高,重复性好,快速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适于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长期依靠血小板支持治疗的患者,常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es,PTR)。其免疫性因素主要为HLA抗体、HPA抗体等。Doughty等报道,44%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其中88%是与非免疫性原因有关,单独非免疫性原因占67%,另21%与免疫性原因共同存在。血小板抗体存在于25%的PTR患者中,国内对PTR患者血小板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仍缺乏足够的研究。笔者采用美国GTI-MACE1试剂盒,通过ELISA方法对PTR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鉴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42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39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PAIgG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关系。结果ITP患者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A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IgG阳性的ITP患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均明显高于PAIgG阴性的患者(P<0.01;P<0.05)。结论PAIgG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存在密切关系,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虞容  单筠  何吉  金蕾  傅启华  严力行 《检验医学》2003,18(2):111-112
目的分析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并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23例临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人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鉴定.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80例(35.87%),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阳性75例(33.63%),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抗体阳性1例(0.45%),同时含有HLA和HPA抗体者4例(1.79%).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抗体以HLA抗体为主;针对不同抗体,可采取不同方法选择血小板供者.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并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对 2 2 3例临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人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鉴定。结果 血小板抗体阳性80例 ( 3 5 .87% ) ,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抗体阳性 75例 ( 3 3 .63 % )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HPA)抗体阳性 1例( 0 .45 % ) ,同时含有HLA和HPA抗体者 4例 ( 1.79% )。结论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抗体以HLA抗体为主 ;针对不同抗体 ,可采取不同方法选择血小板供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因素及其对临床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1项单中心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的血浆标本,对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均采用固相凝集法),根据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小板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的输注疗效。从HIS6.2.0和临床用血全过程管理系统3.0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与临床信息、用血数据,包括患者年龄与性别、病种、输注血小板与红细胞量,分析患者年龄及性别、所患疾病(种)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分布情况、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血小板)史的相关性。同时现场观察血小板输注过程。结果 本组共纳入316名血液病患者,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主[59.5%(188/316)];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共输注血小板1 671 U、[1~17(5.3±3.1)]U/人,红细胞1 896 U、[0~38(7.8±4.6)]U/人;血小板抗体检出(阳性)率26.9%(85/316),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血液病患者输注血...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输注患者相关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认为 ,血小板输注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出血 ,近年来在临床上的使用日益普及 ,但是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加和输注量的增多 ,部分患者出血倾向又重复出现 ,甚至更加严重 ,而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导致PTR的原因复杂 ,目前不甚明了 ,但是可能与免疫性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有关[1] 。为进一步了解其中可能的原因 ,我们对血小板输注治疗的 5 2例患者 ,进行了血小板相关HLA抗体 (HLAAb)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HPAAb)检测。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血小板输注组 :5 2例。男 2 3例 ,女 2 9例 ,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概率及配合型输注血小板疗效,以探索临床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多次输用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采用PAKPLUS试剂盒进行血小板抗体鉴定,并在血小板输注前行交叉配型试验,筛选配型试验阴性的供者进行输注。结果观察组102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者18例,阳性率17.6%。对其中的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交叉配型试验,有8例能筛选到配型试验阴性的相容性供者进行输注,观察血小板校正增高指数(CCI)值达到了预期效果。另1例患者未能筛选到相容性供者,因病情急,只能选取配型试验反应较弱的供者并加大输注剂量,观察CCI值仍然低于预期值。结论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较好地解决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比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2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9例; 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后输注的 1 h和24 h 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输注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恶性肿瘤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探讨血浆TM与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及转归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夹心法检测56例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浆TM水平;并动态观察28例治疗前后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结果肿瘤组血浆TM水平(5.41±2.87)ng/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3.29±0.66)ng/mL(P<0.01);分层分析发现:早期患者血浆TM水平(3.36±0.23 ng/mL)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随病情进展,血浆TM水平进行性升高(Ⅲ期组4.20±0.66;Ⅳ期组6.69±3.41 ng/mL)(P<0.01)。动态观察17例,治疗后血浆TM水平(3.56±0.60 ng/mL)比治疗前(5.26±1.59 ng/mL)明显降低(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与肿瘤的进展呈正相关,监测其水平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病人临床化疗的全方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 ,对化疗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1 心理护理通过 10 0例化疗病人的社会心理分析 ,其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 ,心理反应也各异 ,开朗稳定型只占 2 % ,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 ,个别甚至出现角色行为异常 ,30 %病人对治疗持怀疑态度。在护理中我们应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 ,耐心向病人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 ,可能出现的反应 ,优化病区环境 ,关心体贴病人并及…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323例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323例恶性肿瘤患者介入化疗期间的术前准备、常见术后并发症和护理对策.归纳出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了解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牛战琴  段海毅 《护理研究》2001,15(6):336-337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 ,这一类恶性肿瘤对化疗敏感 ,预后较好 ,侵蚀性葡萄胎的 10a存活率达98%以上 ,绒癌也可达 80 %~ 95 % [1] ,甚至单纯化疗可以得到根治。但各种化疗药物均有一定的副反应 ,有的病人常因副反应的出现无法继续完成化疗 ,影响疾病的治愈率 ,甚至死于副反应引起的并发症[2 ] 。副反应是无法避免的 ,而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如精心的护理 ,可使病人安全地渡过化疗期及恢复期 ,从而提高治愈率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 10 7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15.
介绍323例恶性肿瘤患者介入化疗期间的术前准备、常见术后并发症和护理对策。归纳出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了解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荆州市中医医院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是否有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19年6月184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结果:①月份中,5月份死亡频数最高,占14.67%(27/184),圆统计分析示r<r0.05,患者死亡时间没有月节律.②四季中,以春季死亡频数最高,占29.89% (55/184).③24小时中,存在两个高峰,分别为22:00-22:59、9:00-9:59,分别占6.52%(12/184).④时辰中,巳时死亡频数最高,占10.87%(20/184).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18.
超声热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导使用美国Sonotherm - 10 0 0型超声热疗治癌系统 ,配合放疗治疗 78例晚期恶性肿瘤过程中 ,护理在热疗前、中、后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强调该疗法对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和副作用不容忽视 ,防治副作用、注重心理护理是保证热疗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左旋门冬酰胺酶 (L -ASP)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基本药物之一 ,它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缓解率及长期存活率。随着L -ASP的广泛应用 ,其毒副反应亦逐渐显现 ,且为人们重视。 1997年 7月—2 0 0 3年 5月我院有 5 1例患儿应用L -ASP治疗 ,现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938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5.07%;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其构成比为55.9%;肿瘤本身所致的免疫降低,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以及多数肿瘤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等均是易感因素。结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加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采取综合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