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广东地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7月诊断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特征。选择同期诊断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脑干脑炎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进入分析。①临床表现:19例患儿均有发热和皮疹;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肢体震颤(15例),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12例),烦躁和惊恐(8例);脑神经损害多见于单侧脑神经损害(14例),舌咽和迷走神经麻痹(9例)。15例出现呼吸衰竭,3例出现肺出血。②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升高8例;血糖在正常范围;脑脊液压力升高4例。③神经电生理检查:8例EEG异常,14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④影像学检查:3例胸部X线检查提示双肺渗出性病变;15例行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3例头颅MR I检查提示脑干异常信号病灶。⑤转归:2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和循环衰竭,余17例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神经系统症状。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震颤、呼吸节律改变、呼吸衰竭、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饮水呛咳、口角歪斜、舌体震颤、末梢循环不良、交叉瘫及BAEP异常与脑干脑炎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震颤和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和BAEP异常是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436.9,52.2和93.5)。结论外周血WBC、血糖以及脑脊液检查对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手足口病患儿如出现肢体震颤、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等症状,应警惕脑干脑炎的发生。BAEP检查对脑干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及时和规范治疗后大多数患儿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EEG的改变。结果:本组103例中EEG正常3例(2.9%),异常100例(97.1%),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部分出现阵发性尖(棘)波或尖(棘)慢波。结论:EEG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诊断及判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EEG的动态监测对判断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临床病情转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电图(EEG )检查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出院6个月后对EEG异常的50例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结果:51例中50例为异常EEG ,异常率为98%,其中轻度异常17例(33%),中度异常26例(51%),重度异常7例(14%)。规范化抗病毒治疗至少3周,出院半年时随访,17例原EEG轻度异常者中预后差者5例(29%),26例中度异常者中预后差者18例(69%),7例重度异常者预后均差(100%)。3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趋势检验,3组的预后差率与EEG异常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EG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 EEG异常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EEG改变及演变。结果:45例患儿中,男31例,女14例,5岁以下43例。病程4d内初检,42例患儿EEG异常,异常率为93%,EEG异常呈弥漫性改变。复查EEG显示,随着临床好转,EEG趋于好转,但与临床不完全平行。结论:EEG检查是反映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敏感指标,在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及随访中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血清NSE、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4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进行血清NSE、NPY和TNF-α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SE、NPY和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且TNF-α与NSE、NPY水平呈正相关(r=0.4716、0.5184,P〈0.01)。结论:检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血清NSE、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NPY、Hcy和S100β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免疫化学法和酶联法对32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进行了血清NPY、Hcy和S100β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PY、Hcy和S100β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且血清NPY水平与Hcy和S100β水平呈正相关(r=0.4812、0.5984,P〈0.01)。结论:检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NPY、Hcy和S100β水平,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图(EEG)检测在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对57例确诊为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作BAEP、EEG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7例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中,BAEP异常50例(87.7%),EEG异常13例(22.8%)。BAEP与EEG两者的异常率比较,经z。检查,P〈0.01。结论:BAEP和EEG的异常提示皮层下(包括脑干、丘脑)和相关皮层功能受损的可能,其对临床诊断和评价语言听觉功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例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纳入合并脑炎组,另选取同期单纯手足口病患儿41例作为普通组。所有患儿接受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脑电图结果,分析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病情程度与异常脑电图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合并脑炎组脑电图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并脑炎组主要表现为背景活动异常;合并脑炎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脑电图分级呈正相关(r=0.745,P0.05)。脑电图异常程度低,预后好,反之则越差。结论:脑电图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病情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够为患儿的预后康复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50例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EEG检查及跟踪观察。结果:250例患者中EEG诊断界限28例,轻度异常58例,中度异常128例,重度异常40例。EEG大多为弥慢性异常。其中有44例在弥漫性异常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临床伴有抽风发作者EEG出现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等改变(异常率占90.40%)与其他文献报道相符合。结论: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检测在非外伤性昏迷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昏迷患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早期进行双侧正中神经的SEP检测和EEG检查,随访6个月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①26例昏迷患儿SEP11例正常,15例(58%)异常,SEP的异常均表现为皮层电位N20异常,其中6例皮层N20波缺失;26例患儿EEG结果均为异常,其中5例为背景活动低电压,1例为弥慢性0活动,20例为弥漫性8慢活动;②SEP正常的11例中,9例预后良好,2例(18%)预后不良,SEP异常的15例中,14例(93%)预后不良,其中6例死亡,5例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的SEP均严重异常,预后最差。结论:①早期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的预后判断SEP优于EEC;②SEP皮层电位N20波缺失,同时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预后最差;③SEP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在早期判断预后是一种客观、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易惊患儿的脑电图(EE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0例临床诊断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EE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出现易惊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神经系统病变严重程度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350例手足口病易惊患儿EEG异常280例,异常率为80%,主要表现EEG背景活动异常,局灶性阵发性慢波出现及部分出现棘尖波或棘尖慢波,即小儿手足口病易惊患儿的频繁程度与EEG异常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手足口病易惊患儿的EEG分析有助于对其并发神经系统病变进行早期判断,从而有助于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评估脑电图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早期评价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2013年至2014年入住我院感染科病房并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系统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共选取205例,均由市级手足口病专家组确诊,均为血EV71-Ig M(+)。年龄5月~14岁,平均2.15岁,其中男143例,女62例,男女之比为2.31:1。对照组:200例,为我院同期门诊的及其他科室住院的非HFMD的普通病毒性脑炎的患儿。结果 205例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其中195例出现清醒状态下脑电图异常,总异常率为95.12%。对照组异常189例,异常率为94.50%,总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两组重度异常分别为10例(异常率4.88%)及2例(异常率1.0%),重度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D组和对照组患儿皮疹、发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脑炎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重症手足口病脑炎较普通病毒性脑炎更急、更重。脑电图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估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心肌损伤特征,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此类患儿病情监测、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5-2015.9入住我院感染科病房并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系统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共71例患儿纳入分析,均由市级手足口病专家组确诊,均为静脉血EV71-Ig M(+)。分为3组:手足口病肺水肿组共17例,同时期的手足口病脑干脑炎组共21例、同时期的手足口病普通病毒性脑炎组共33例。年龄5月-7岁,平均1.80岁,其中男44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1.63:1。结果肺水肿组与脑干脑炎组浓度值比较,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肺水肿组的CKMB(肌酸激酶的同工酶)比起脑干脑炎组浓度值要明显升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肺水肿组与病毒性脑炎组浓度值比较、脑干脑炎组与病毒性脑炎组浓度值比较,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的浓度值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17例肺水肿患儿死亡7例,放弃治疗5例,脑干脑炎组放弃治疗2例,二者死亡率差异存在显著性(χ2=15.06,P值0.01);而普通病毒性脑炎经治疗后基本好转出院。肺水肿组相较于脑干脑炎组、普通病毒性脑炎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值均存在显著差异,预后也最差。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是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预警指标。伴有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酶学明显升高的手足口病患儿,更易出现顽固性休克、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尤其是肌钙蛋白Ⅰ在正常值3倍以上者,应高度重视,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4.
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症状患儿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的临床表现及与脑电图(EEG)的关系。方法:对38例出现并发癫癎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EEG、头颅MRI及CT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出现癫癎症状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描记中,表现为低至中波幅慢波增多,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者占87%,出现癫癎样放电者占13%,头颅MRI及CT检出继发性癫癎的病灶者分别占80%及50%。结论: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症状时,EE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了解脑功能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seizure,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及脑电图(EEG)检查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继发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及EEG改变.结果 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2周内出现GTCS者21例(70%),发病15-28 d出现GTCS者9例(30%);27例患者脑脊液检查,主要异常表现为压力、细胞数、蛋白增高,脑脊液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12/16;19例(63.3%)头颅MR1异常;患者发病初期EEG均出现异常.结论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患者的诊断、继发GTCS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对新生儿HIE病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脑电图检查表现。结果:69例HIE患儿的EEG异常率为73.9%(51/69);其中EEG轻度异常为44.2%(23/52),中度为42.3%(22/52),重度为13.5%(7/52)。EEG异常率轻度HIE为55.3%(21/38),中度HIE为96.2%(25/26),重度为HIE的EEG全部为重度异常(100%)。结论:脑电图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早期发现窒息缺氧后脑功能异常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监测(A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HIE病例51例,均行AEEG监测,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做近期随访研究。结果:HIE患儿EEG异常率为72.5名。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EEG异常率分别为40%、83.9%、100名,中度及重度HIE与轻度HIEL比较,EEG异常率有极显著性差异。EEG异常程度越重,患儿不良预后(死亡或遗留后遗症)的发生率越高。结论:AEEG能正确反映HIE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可作为HIE的分度及脑损伤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对于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AEEG尤其适用于NICU中不宜搬动的危重患儿,可降低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HIE患儿进行EEG监测并分析不同时间段检查的EEG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EG总异常率为76%(46/60)。监测时间72h内的总异常率为8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82%;72h至15d内的总异常率为7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79%;监测时间15~30d内的总异常率为5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40%。结论:EEG异常程度不但与HIE临床轻重程度有关,还与监测的时机相关。出生后72h内EEG监测的异常程度高,若动态随访EEG异常程度减轻,预后较好;出生72h后EEG监测的异常程度不高,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癫痫、急性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FC)与脑电图(EEG)关系。方法:记录166例8个月至6岁患儿EEG。结果:首次EEG异常率达90%,三天后复查EEG异常率达60%,在出现癫痫症状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描记中,以低至中波幅慢波增多,呈弥散性或局限性异常者居多,出现癫痫样放电占50%,由热性惊厥引起的EEG变化,三天后复查EEG大都好转,部分患儿多次EEG检查出现发作性尖波,6岁后发热引起惊厥的患儿,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在小儿发热引起的惊厥中,EEG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了解脑功能状况、排除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图(EEG)检测在儿童孤独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确诊为儿童孤独症作BAEP、EEG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2例儿童孤独症中,BAEP异常27例(64%),EEG异常13例(31%)。BAEP与EEG两者的异常率比较,经χ^2检验,P〈0.01。结论:研究发现虽然BAEP异常率和EEG的异常率有显著差异,但可以说有部分儿童孤独症存在BAEP、EEG异常是无可置疑的,提示皮层下(包括脑干、丘脑)和相关皮层功能受损的可能,可能与孤独症本身的特性有关,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