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6岁.因体检发现肝左外叶占位病变1月入院.否认外伤及肝炎病史.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无肿大,无叩压痛,无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示肝左外叶一8.9 cm×8.7 cm×5.8 cm大囊性暗区,边界清晰,内可见网状回声.CT检查示肝脏不大,左叶外段区有三角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低密度影无强化,其内未见血管影显示.低密度影边缘光滑规则,未见结节状影突起.腹腔及腹膜后未见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肝左外叶见8.7 cm×7.3 cm×5.4 cm大弱回声区,边界清楚,有厚约3 mm不均匀包膜回声,肝包膜与弱回声区包膜相延续,内部回声不均匀,呈网状,间有许多散在的斑片状强回声,伴慧尾征,未见确切血流信号,后方回声稍增强,加压可见轻度变形,但见不到内部光点漂动现象.左肝叶内门静脉"工"字形结构及左肝静脉向右轻度移位,肝静脉、门静脉末稍不向弱回声区伸展.以"肝左叶囊性占位性病变,血肿?"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肝左外叶一巨大囊性占位,约9 cm×5 cm×7 cm大,表面肝色泽正常,下段边缘增厚,表面呈血管瘤样改变.余肝未见异常.考虑为肝血管瘤并瘤内出血.决定行肝左外叶切除术.常规游离肝周韧带,切除肝左外叶.手术顺利.解剖标本发现囊内为鲜红色血性液体,约300 ml,排尽血液后,见标本无明显囊腔存在,内为海绵样结构.术后经过良好.病理报告: 肝海绵状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2.
左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上腺囊性病变,常无临床反应,多为查体时偶然发现。我院于2007年6月收治1例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18岁。因上腹部不适行超声检查时发现左肾上腺囊性区有一个囊肿,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无外伤和突发上腹剧痛史。查体除左上腹轻度压痛外无其他异常发现。血皮质醇、醛固酮、24h尿儿茶酚胺含量测定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正>肾上腺淋巴管瘤(adrenal lymphangioma)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1]。国外自2000年以后方开始有专门的文献报道,国内的文献报道亦多为个例报道。故目前对其病因及诊治方式尚不明了,通常认为肾上腺淋巴管瘤属于无功能的肾上腺囊肿范畴。本单位近期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67岁,因"间断性右侧腰腹部隐痛不适2周余"于当地医院就诊,行CT平扫发现肝脏  相似文献   

4.
总结分析17例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该病的影像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显示,肾上腺淋巴管瘤的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与一般的囊肿相似,但囊腔密度略高于单纯性囊肿,部分病例囊壁可见钙化,少数可显示腺瘤样表现。本病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对于肿瘤最大径≥4.0 cm、有内分泌功能、可疑恶性,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推荐手术...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40岁发现腹腔肿物2年,腹部疼痛半月于2010年1月5日入院.曾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于胃左后方探及—约5.9 cm×7.7 cm ×8.0 cm椭圆形阴影,考虑为腹腔假性黏液瘤;未做治疗.半月前出现腹痛,伴腹泻1次,无恶心呕吐.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上腹部饱满,全腹部轻压痛,以左上腹为著,轻度反跳痛,无肌紧张,于左上腹可触及—肿物,直径约8 cm,质硬,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小,无明显触痛.  相似文献   

6.
胃海绵状淋巴管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9岁。因上腹部疼痛伴发热3d,于2002年8月6日入院。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并向背部及左腰部放射,伴发热,体温38.9℃,有恶心、无呕吐和腹泻。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及CT均发现上腹部胰尾后方至胃大弯处有一较大肿物,考虑为“腹膜后恶性肿瘤”,给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入院时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腹平坦,左上腹及上腹正中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辅助检查:CT发现腹膜后胰尾后方至胃大弯有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约12cm×8cm。B超显示:于胰尾部后方,腹主动脉左外上方可见11.3cm×8.7cm囊实…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血管淋巴管瘤临床罕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4岁,因右上腹隐痛一周入院。一周前进食后感右上腹疼痛不适,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约10分钟后自行缓解;5天前上述症状再发,疼痛牵扯到右腰背部,仍无畏寒、发  相似文献   

8.
肢体海绵状淋巴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40.0±13.2)(15~65)岁。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诊治时影像学检查发现11例,腰痛2例,腹痛2例,乏力1例。CT检查病变为肾上腺囊性或囊实性...  相似文献   

10.
胃浆膜面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63岁。5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痛,每次持续0.5~2h,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此后患者在进食物过多时右上腹痛、腹胀症状加重;经饮食控制与对症处理后好转。半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与呕吐,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查上腹部CT示:上腹部肿块,腹膜囊肿可能。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11.
小肠淋巴管瘤四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由一些与淋巴系统不连通的淋巴组织起源的良性肿瘤,是一种先天性病变,每12000个出生者中发生1例。可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状淋巴管瘤3种类型,常常发生在颈部或肩部。发生在小肠的淋巴管瘤极为罕见,我院自1988-2006年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7岁,以“高血压1年余,发现左肾上腺占位2d”为主诉入院。患者近1年来发现血压高,185~160/100-90mmHg,偶尔伴左侧头部酸痛不适,自服降压药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肾区无叩痛。既往史: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K、Na、Cl正常,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皮质醇、24h尿VMA均正常。彩超:左侧肾上腺区可见5.1cm×4.6cm大小的边界清、低回声肿物。CT:平扫左肾上腺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以囊性为主,  相似文献   

13.
右肾上腺原发性囊性淋巴管瘤伴钙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3年前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右肾上腺有一黄豆大小囊肿,于2004年11月5日入我科求治。入时院CT检查示右。肾上腺有囊性占位性病变,直径约3.0cm。平素血压正常,无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胸部平片正常。于入院后第4天在全麻下施行右。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术中于右。肾上腺偏内侧见一直径为3.5cm囊性肿物,内有深褐色透明液体,将其完整切除。病理检查显示纤维囊性壁组织,呈多房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3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病理证实7例为肾上腺淋巴管瘤,5例为肾上腺血管淋巴管瘤;随访11个月~12年9个月,肿瘤无转移和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心悸、出汗、血压升高、腰痛等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诊断,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报告15例小儿肢体海绵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15例均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其中7例复发,复发者中2次手术治愈4例,3次手术治愈2例,另1例已4次手术仍复发。复发病例中有2例曾在复发后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无明显效果。复发部位均位于原发部位或原发部位的边缘。复发时间于术后2~6个月。本组病例提示手术是治疗肢体海绵状淋巴管瘤惟一有效方法,但复发率较高,再次手术仍可获得痊愈。避免复发的经验是设计切口要足够大,术中仔细区分肿瘤与脂肪组织不同的质地感。  相似文献   

16.
小肠淋巴管瘤致肠梗阻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发生在淋巴系统的较为少见的肿瘤。按照Wegner分类方法,淋巴管瘤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及囊状淋巴管瘤。小肠淋巴管瘤在临床上少见,我院曾收治1例,男,13岁,因中下腹疼痛伴呕吐5d入院。5d前患者因饱食后运动出现中下腹隐痛不适,逐渐加剧并出现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样液体,无腹泻、发热等,到当地医院救治(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遂转入本市红十字医院。腹部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行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治疗3d,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并加重而转入我院,因当时病情危重,在我院未行腹部B超和立卧位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17.
18.
阴囊淋巴管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囊内淋巴管瘤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53岁.因"发现左侧阴囊肿块1周"于2006年5月6日入院.入院前行抗感染治疗,局部无明显改善.既往阴囊部对称,左侧略大.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侧阴囊睾丸下方扪及一约8 cm×6 cm×5 cm肿物,质地韧,有弹性,伴触痛,边界与睾丸尚清楚,不活动,无明显波动感,透光试验(-).辅助检查:尿常规,RBC 3~5个/HP.生化全套、血常规、X线胸片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2 7岁。因左上腹肿块 10年。半年来肿块明显增大入院。体查 :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膨隆 ,脾于左上腹肋缘下 16cm处扪及 ,表面不平 ,中等硬度 ,无明显压痛。肝于右肋缘下 2cm处扪及 ,质软。血红蛋白 130g/L ,白细胞8 0× 10 9/L ,中性 0 70。B超示脾肿大。全麻下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脾巨大 ,形状不规划 ,表面有团块状突起 ,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 ,肝脏未见病变。切除脾大小为 30cm× 17cm× 10cm ,重 15 0 0g ,表面尚光滑 ,质地较脆。病理诊断 :脾海绵状淋巴管瘤。讨论 脾脏淋巴管瘤很少见 ,是脾良性肿瘤之一 ,可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髂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总结诊疗经验。结果:患者行腹腔镜下行左肾上腺切除术·未发生任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需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