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12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治疗的疗效.结果 伊曲康唑临床总有效率47.2%(60/127).在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组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66.7%(16/24)、51.6%(33/64)、28.2%(11/39),拟诊组明显低于确诊和临床诊断组(P<0.01).副反应轻微.伊曲康唑对检出茵株,接受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及负荷量给药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茵感染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感染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均显示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IFI的临床确诊困难,延迟治疗又会导致死亡率升高.临床研究显示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死亡率近40% ~ 50%,严重影响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1-4].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参照欧美标准制定了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下称指南),并先后进行了二次修订,提高了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5].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国外指南,经过反复讨论,工作组制定了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笔者就新版指南的主要特点,特别是重要的概念更新,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泊沙康唑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血液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HSCT 19例,2例移植前有肺部真菌病史,从预处理开始口服泊沙康唑600mg/天,至中性粒细胞恢复,之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改为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口服至 75天。结果 19例患者未发生突破性真菌感染,在泊沙康唑使用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毒副反应发生,到随访结束时,17例存活。结论 泊沙康唑对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完善治疗措施,减少真菌感染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法分析住院的老年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20例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原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20例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后总有效率为55%,死亡率为25%。结论真菌感染是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经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危患者,预防治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经临床资料和(或)生物学证实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均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起始剂量为0.1 mg· kg-1·d1,维持剂量为0.5~1.o mg· kg1·d1;静脉滴注时间>4 h;用药时间12~60 d,中位数...  相似文献   

6.
应重视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hen JZ  Fu HY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401-402
传统意义上,真菌感染属于皮肤科大夫的诊治范围,但近年来我们深切体会到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血液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值得高度重视。随着血液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治疗(BMT)的研究开展,使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恶性血液病本身的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手段的发展,免疫力低下的血液病患者不断增多,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各种有效的抗生素的大量问世使细菌感染得到较好控制;与之相反,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血液病患者过去十分罕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生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危及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对伊曲康唑注射剂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IFI进行临床研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5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为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8.
罗伟  冀林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68-4569
由于真菌感染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培养阳性率较低,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使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同时,IFI也是免疫受损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对于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而言,由于接受大剂量的化疗、长时期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等,导致身体机能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而极易患IFI.本文拟观察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临床症状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米卡芬净治疗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同期收治的38例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应用米卡芬净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8例总有效率为57.9%(22/38),确诊、临床诊断与拟诊者有效率分别为75.0%、63.2%、36.4%;38例均未出现临床和实验室不良反应。结论米卡芬净抗菌潜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预防、经验性和抢先抗真菌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机体的一种感染状态,临床表现包括三个类型: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即侵袭性真菌病(IFD).IFD是IFI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近20余年来,随着疾病谱及治疗模式的变化,IF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1].而恶性血液病患者常因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高危因素,更成为罹患IFI最主要的人群.现就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现状和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已知引起IFI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然而非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微生物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约国内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国外相关的标准,制定出适合国人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现予以公布,供国内广大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同时希望广大读者在实施过程中对本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血液肿瘤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生率显著增高,其在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99—2003年,意大利对全国18个血液病治疗中心的11802例患者进行的回顾性调查发现,确诊及高度可疑的IFI占总病例的4.6%;真菌感染占总IFI的64.3%,酵母菌感染占35.7%;  相似文献   

13.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pulmonaryfungalinfections,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恶性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患者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强效抗生素,造成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极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抗真菌治疗疗程长,而多数并发真菌感染者的基础疾病重,对药物耐受性差,老年患者更为突出。我院采用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41例,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总被引:246,自引:1,他引:246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IP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为了规范我国IPFI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美国家的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订出我国IPFI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草案),供国内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恰如沈志祥教授在“关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中指出,“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主要在治疗方面做了较大改动,旨在强调和推动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史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可行性。方法: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均有真菌感染病史,2例肺部真菌感染,1例肺部及肝脾真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病情好转后行异基因HSCT。所选供者均为HLAA、B、DR位点全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使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用MTX加CsA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0d开始使用抗真菌药预防真菌感染。结果:随访1年半,3例患者无白血病复发,1例出现肺部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后好转。余2例真菌感染病灶均稳定。结论:通过控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再次预防,有真菌感染史的急性白血病进行HSCT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日益增高,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伊曲康唑在IFI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部分类型IFI感染的一线选择[1].但是,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IFI患者,伊曲康唑能否应用?是否安全?目前国内外很少报道.我们对15例恶性血液病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IFI应用伊曲康唑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1-2]),对我国原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3])进行了再次修订,继续保留确诊(proven)、临床诊断(probable)及拟诊(possible)的分层诊断体系,并新增加了抗真菌治疗的分级预防和疗效判断标准,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6-02/2009-06住院的72例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其中,男46例、女26例,中位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者使用伊曲康唑,剂量为:每次200mg,静脉滴注,1次/12h;用2d后,每次200mg,1次/d,完成疗程7d以上评价疗效。完成者共53例,疗程为732d,中位数14d。结果 53例完成疗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19例,进步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4.15%(34/53);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14/72),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的症状,均为一过性。结论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IFI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其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