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分析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测定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OP)和非骨质疏松组(NOP),比较2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rinary microalbumin,mAlb)、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NOP组比较,OP组年龄大、病程长,BMI,FINS,ALP低,HbA1c,mAlb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ALP,mAlb呈负相关,与BMI,FINS呈正相关.结论 高龄,糖尿病病程长,低MBI,FINS水平,高ALP,mAlb水平是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后骨密度(BMD)的改变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早期防治CKD并发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年龄65岁以上非透析的CKD住院患者,根据2002年K/DOQI指南CKD的定义及分期系统分为CKD 1~2期组、CKD 3期组和CKD 4~5期组。记录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法测定腰椎及股骨BMD。根据受试者的BMD值将CKD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非OP组),对比两组CKD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钙、磷及骨钙素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30.4%,OP组与非OP组比较,女性比率大,BMI及维生素D水平低,血清降钙素水平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绝经后女性和低BMI是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其中,绝经后老年女性和低BMI的老年患者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各种代谢因素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系。方法:将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结果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组(66例)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组(116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体质量、身高、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P=0.014),病程越长(P=0.000),合并高血压(P=0.003)和体质量指数(BMI)异常(P=0.033),餐后2h血糖(P=0.046)以及糖化血红蛋白(P=0.008)控制不佳,容易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其中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糖化血红蛋白均和下肢腓肠神经感觉波幅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高血压情况以及餐后2h血糖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发病年龄、病程以及血压、BMI和血糖控制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24例年龄≥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质正常组和骨密度降低组(包括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其中骨质正常者40例,骨密度降低组84例。对这两组患者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钙(Ca)、血磷(P)、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25-羟基维生素D[25-(OH)D_3]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密度降低组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比例(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糖尿病病程、BMI、HbA_1c、P、25-(OH)D_3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糖尿病病程、低BMI、高HbA_1c、高P、低25-(OH)D_3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昆明地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602例,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医疗系统生产的LunarProdigy骨密度仪测定所有患者腰椎L1~4、左右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1)仅有年龄、BMI、其他疾病及运动能够进入多元回归模型,以上4项因素的OR〈1,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2)体质量偏胖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低。(3)非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超重与体质量正常的腰椎骨密度有差异,体质量偏胖的腰椎骨密度偏高。结论BMI是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的重要预测指标,体质量偏胖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低,超重或肥胖是骨质疏松的一项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年龄≥60岁)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91例(甲状腺结节组),非甲状腺结节组111例(对照),收集患者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性别、BMI、TC、HbA1c、BMI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脉压、收缩压、腹围、吸烟史、HDL、TG、FBG、2hPBG在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显示:性别、年龄、TC、HbA1c、BMI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老年女性、肥胖、胆固醇升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相关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ucosylated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分析,以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患者中,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平均空腹血糖、平均HbA1c犤(11.9±3.1)mmol/L,(9.9±1.3)%犦与未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犤(9.3±2.2)mmol/L,(8.7±1.0)%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3,2.09,P<0.05);合并与未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平均病程、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8,2.33,P<0.05)。结论:高血糖、低BMI和病程长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玉坤  李俊敏  谭宓  王彬  王燕 《临床荟萃》2006,21(14):1003-1007
目的测定河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改变及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1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匹配的对照组的腰椎及双侧股骨骨密度。结果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密度在第1腰椎,女性右侧股骨大转子、粗隆间及右侧股骨平均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为(0.875±0.192)g/cm2vs(1.038±0.288)g/cm2,(0.579±0.979)g/cm2vs(0.637±0.109)g/cm2,(0.880±0.115)g/cm2vs(0.949±0.165)g/cm2,(0.767±0.100)g/cm2vs(0.823±0.137)g/cm2,均P<0.05;女性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与非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升高,分别为(8.38±2.50)mmol/L vs(5.20±0.27)mmol/L,(13.17±3.86)mmol/L vs(6.70±0.40)mmol/L,(7.29±1.12)%vs(5.94±0.16)%,均P<0.05;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男性r=-0.603,P=0.043;女性r=-0.461,P=0.016)、HbA1c(男性r=-0.690,P=0.041;女性r=-0.436,P=0.021)呈负相关,与BMI(男性r=0.654,P=0.043;女性r=0.413,P=0.028)呈正相关,女性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还与年龄(r=-0.457,P=0.016)、绝经年限(r=-0.561,P=0.003)呈负相关,与雌激素(r=0.384,P=0.039)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易发生骨质疏松;血糖控制不良、低BMI和病程长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对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及血糖控制现状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72例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72.22%,血糖控制未达标率为27.78%;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BMI)、文化程度、职业、饮酒史、饮食习惯、服药情况、运动情况、疾病认知程度、急慢性并发症、接受过糖尿病教育及血糖监测频次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BMI)、运动情况、急慢性并发症及血糖监测频次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的因素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体质量(BMI)、运动情况、急慢性并发症及血糖监测频次是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也提示了糖尿病管理是一个具有综合性、持久性及系统性的工作,因此更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以不断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现状,减少和延缓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老年糖尿病(DM)合并骨质疏松(OP)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为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指导方向。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230例,分为OP组和非OP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DM病程,空腹血糖(FBG)、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腰椎骨密度、全髋骨密度水平变化,以及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是否饮牛奶、饮咖啡,每天是否运动大于30min。进行T2DM合并OP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OP组100例,非OP组130例。OP组骨密度(BMD)、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OP组,而年龄、病程、FBG、BUN、BMI、OC水平高于非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P、PTH、血钙、血磷、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龄、病程长、低BMI、血糖控制不良、高OC、低25(OH)D、不饮牛奶是T2DM合并O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高龄、病程长、低BMI、血糖控制不良、高OC、不饮牛奶、低25(OH)D的T2DM患者更容易发生O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冠心病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把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有重症冠心病,作为试验组;另外30例只单纯有2型糖尿病,作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病程及不良嗜好等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血压、血糖、24h尿蛋白、胰岛素、血脂、尿酸等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舒张压及总胆固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并发重症冠心病组的吸烟率、病程、体质量指数、空腹及饭后2h血糖、收缩压、胰岛素、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2型糖尿病并发重症冠心病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与吸烟、病程、体质量、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及尿酸和尿蛋白等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尽早给予干预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及恶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多数研究认为1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较为普遍且严重,而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正常人相比是否有差异目前仍有争议.以不同病程、不同体质量为条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骨密度变化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5-01/2006-01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97例,年龄65~76岁;糖尿病病程1~360个月,体质量指数(25.14±2.89)kg/m2,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对试验及治疗均知情同意.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其他疾病及偏瘫、长期卧床、局部制动等患者.②试验方法:依据亚洲和中国2002年体质量指数标准分为正常体质量(n=20,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超重(n=45,体质量指数:24.0~27.9 kg/m2)和肥胖(n=32,体质量指数≥28.0 kg/m2);按照糖尿病病程分为≤10年和>10年.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同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2~4)、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华氏三角区的骨密度测定.③实验评估:通过测定数值确定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根据97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以不同体质量分组分析,以不同病程分组分析,以是否有骨质疏松分组分析.参照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针对白人妇女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9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以不同体质量分组分析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各部位骨密度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腰椎、大转子部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以不同病程分组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分组后各部位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以是否有骨质疏松分组分析结果:对骨质疏松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体质量指数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随体质量指数增加而增加,与糖尿病病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OP)的影响因素。方法老年糖尿病组150例,老年正常对照组100例,并对老年糖尿病OP组及非OP组分别测定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24h尿蛋白及计算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OP发病率老年糖尿病组为57.33%,老年正常对照组为41.00%(P<0.05).BMI血清白蛋白,餐后顾之忧2h胰岛素,老年糖尿病OP组显著低于非OP组(P<0.001).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OP组均显著高于非OP(P<0.05).结论上述4种因素为老年糖尿病OP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定量CT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研究对象同时接受双能X线吸收定量法(DXA)和定量CT两种方法分别检测腰椎骨密度和体积骨密度,根据DXA测量的椎体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C肽(FCP)及餐后2 h 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血清骨钙素(N-MID)、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维生素D、肌酐等指标的差异并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较男性高(46.4% vs 29.3%;χ2=8.319,P=0.012);骨质疏松组年龄、病程、HbA1c、PTH、CTx较非骨质疏松组高(P<0.05),骨质疏松组BMI、N-MID、TP1NP、维生素D较非骨质疏松组低(P<0.05);CTx与2hPG呈负相关(r=-0.165,P<0.05);TP1NP与FPG(r=-0.224)、2hPG(r=-0.191)呈负相关(P<0.05);N-MID与FPG(r=-0.280)、2hPG(r=-0.183)、三酰甘油(r=-0.293)、HbA1c(r=-0.238)呈负相关(P<0.05);维生素D与病程(r=-0.224)呈负相关,与BMI(r=0.167)呈正相关(P<0.05)。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年龄(r=-0.371)、HbA1c(r=-0.173)、病程(r=-0.230)呈负相关(P<0.05),与BMI呈正相关(r=0.231,P<0.05)。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年龄、病程、BMI、HbA1c、PTH、CTx有线性回归关系;定量CT与DXA检测方法相比,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3%,定量CT诊出率较DXA高(P<0.05)。 结论(1)糖代谢和骨代谢有相关关系,血糖控制不佳,骨形成减少;(2)女性、高龄、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BMI在一定范围适度增加为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3)年龄、HbA1c、病程、PTH、CTx、BMI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依次增大;(4)定量CT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51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骨质疏松分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组(n=151)和非骨质疏松组(n=365),分析所有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两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25羟维生素D[25(OH) D]、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钙(Ca)、血磷(P)、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51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者占68. 41%(包括严重缺乏);不足者占24. 81%;充足者占6. 78%。糖尿病骨质疏松组年龄、病程、Hb A1c、TC、TG高于非骨质疏松组,25(OH) D、FIns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病程增加、Hb A1c升高及维生素D缺乏是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随年龄增长、病程增加和Hb A1c升高,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透析(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136例MHD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其补钙治疗效果分为优良组(n=84)和不佳组(n=5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分析影响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合并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症情况、补钙前骨密度T值检测结果等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优良组年龄、女性比例、合并糖尿病率、MHD时间、治疗期间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熬夜)比例均显著低于不佳组,每日步行运动量则显著高于不佳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MHD时间、每日步行运动量、治疗期间吸烟、酗酒、熬夜等是影响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高龄、女性、合并糖尿病、MHD时间长、治疗期间吸烟、酗酒、熬夜等均为影响MHD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日运动则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退伍军人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成都地区1 677例60岁以上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分析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压、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和腰围等危险因素.结果①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的患病率分别为23.85%和2.50%.②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而IGT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与非高血压患者比较,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8.45%和17.54%(P<0.005).④糖尿病的检出率随BMI及腰围的增大而逐渐上升,BMI分层和腰围分层与糖尿病患病率呈非常密切的正相关(r分别为0.944和0.901,P<0.0001).结论在具有相同生活条件的老年群体中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上升的趋势依然存在.老年人空腹及餐后血糖升高与年龄有直接关系.老年群体中糖尿病患病率还与高血压、体质量超重、向心性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双C强化治疗模式下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 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C治疗方案,提取动态血糖监测中当天9 pm~次日6 am的血糖数值,同时记录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造成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尿白蛋白(UA)、空腹血糖、晨起皮质醇是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BMI、FCP、UA与2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与年龄、病程、BMI、FCP、UA有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晨  周晓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310-43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u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分析,以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患者中,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平均空腹血糖、平均HbAlc[(11.94&;#177;3.1)mmol/L,(9.94&;#177;1.3)%]与未合并骨质疏松患者[(9.34&;#177;2.2)mmol/L,(8.74&;#177;1.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3,2.09,P&;lt;0.05);合并与未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平均病程、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8.2.33,P&;lt;0.05)。结论:高血糖、低BMI和病程长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1例T2DM住院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1~4椎体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根据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40例、骨量减少组68例、骨质疏松组43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T2DM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ALT、空腹血糖、血清肌酐、TSH、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尿病病程均为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糖尿病病程、BMI为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应关注糖尿病病程较长及BMI较低的T2DM患者,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