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显微手术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26例,均发病后3 d内手术,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23例,经额纵裂入路3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GOS评分5分11例,4分9例,3分4例,2分1例,1分1例;术后DSA或CTA复查动脉瘤夹闭满意,载瘤血管通畅。结论 对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并夹闭动脉瘤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4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有脑内血肿患者,术前急诊行CTA检查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均在发病6 h内经扩大额颞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行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术。术后4 h复查头部CT及CTA,了解血肿清除情况和载瘤动脉及其分支通畅与否。结果本组患者术后CT及CTA复查证实,血肿清除率在90%~100%;所有的动脉瘤均被完全夹闭,载瘤动脉均通畅,无误夹血管。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5分者2例,4分者17例,3分者5例。结论对于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的治疗,采用扩大额颞入路早期手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CTA指导破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夹闭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CTA在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6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SAH患者进行术前CTA检查及CTA手术模拟,26例均行翼点入路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以术前CTA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CTA对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断与术中符合率100%,术前CTA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 术前CTA检查和手术模拟对成功夹闭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眶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眶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间采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4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经眶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结果14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由于切下了眶上缘,手术径路的角度下移,可在较小牵拉脑的情况下抬起额底和分离纵裂间隙显露并处理病变。结论应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能以更低的角度,从脑外间隙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可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应用改良颅-眶颧入路处理高位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应用改良颅-眶颧入路处理高位前交通动脉瘤的操作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 采用“双瓣”技术,首先行额颞开颅,取下额颞骨瓣。然后采用“6次切割”法,用气锯分别锯断颧弓根部、颧突、外侧眶缘和外侧眶壁、眶上缘、眶顶,取下眶一颧骨瓣。然后进行硬脑膜内的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本组8例全部采用改良颅一眶颧入路,明显缩短了手术操作距离,对深部的观察角度明显增大,可在避免切除直回的前提下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CT复查未见明显的脑牵拉性损伤,未发生眼球凹陷、眼球损伤及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颅-眶颧入路手术中没有骨质丢失,不需行眶顶重建,避免了术后眼球凹陷的发生。可从解剖上保留直回,避免了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应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处理鞍区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经验。方法采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12例。结果术中显露程度分级均可达Ⅰ-Ⅱ级,CT复查未见明显的牵拉性损伤。肿瘤完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3例。结论改良额眶翼点入路使用美容切口,手术不需行复杂的骨切除,减少了脑牵拉,可很好满足鞍区病变的处理,不失为-种良好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破裂后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手术夹闭22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64排CTA为确诊手段,动脉瘤瘤顶指向在CTA分为5型,向前2例;向下2例;向上10例;向后5例;多方向3例。22例患者24个动脉瘤均行翼点锁孔入路手术夹闭,有3例患者手术夹闭后由于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出院时根据GOS判断预后:恢复优良17例,轻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翼点锁孔入路可以满足大多数前交通动脉瘤病例的手术要求。手术要根据动脉瘤顶的指向个性化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急诊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13 例,术中均先清除部分血肿减压,然后采用经侧裂近端-远端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8 例患者术前行CTA 检查明确动脉瘤,5 例患者直接手术探查发现动脉瘤.结果 13例患者均在血肿清除同时成功夹闭动脉...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18~67岁,平均51岁。27例脑内血肿均经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大脑中动脉瘤1例。本研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处理原则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有24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2例行股动脉穿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行DSA检查确诊动脉瘤后术前准备时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根据GOS分级,本组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7例,Ⅴ级13例。结论某些特殊部位的白发性脑内血肿,有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需尽早行DSA或CTA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术中夹闭动脉瘤并将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继发脑内血肿的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时机、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3-06—2017-06继发脑内血肿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经绿色通道超早期紧急手术夹闭病例资料,分析影响手术和治疗结果的因素。结果 27例继发脑内血肿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入院距手术开始时间2~6h,平均3.5h,额颞扩大翼点开颅,均顺利夹闭动脉瘤,清除血肿。结论以绿色通道和微创理念对继发脑内血肿的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紧急手术夹闭和清除血肿,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的方法、时机、并发症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和多发动脉瘤的处理。方法采用常规翼点及其改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51例,其中1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从一侧入路夹闭;行动脉瘤孤立术2例。结果本组51例均顺利夹闭瘤颈。术中有6例出现动脉瘤破裂,其中2例因动脉瘤无法夹闭而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患者术后死亡,总死亡率1.89%(1/53)。结论显微手术仍具有介入治疗无法替代的优点,早期手术不仅可以降低等待手术期间再次出血的机率,还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纵裂间入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血管病病房自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采用经纵裂间入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 结果 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其中3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8例夹闭动脉瘤颈后切除动脉瘤.所有患者术后1 d及出院时头部CT证实无脑积水和脑组织缺血梗死发生.术后第3天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5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其中2例患者出现额叶精神症状,1周后恢复.本组无手术致残及死亡者. 结论 经纵裂间入路可以充分显露前交通复合体、动脉瘤颈并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同时可以清除血肿,减轻术后血管痉挛,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标准翼点入路、纵裂入路和翼点纵裂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以及显微手术入路选择的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前均行头颅CTA或DSA检查确诊。疾病早期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39例,经纵裂入路34例,联合入路5例。结果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经翼点入路手术的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9例,经纵裂入路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5例,联合入路的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早期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经纵裂入路及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有效且预后良好。根据不同的动脉瘤瘤体指向,合理地选择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积血部位与动脉瘤部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了解积血部位与动脉瘤部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70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瘤86例,大脑前动脉瘤19例,头颅CT均显示前纵裂积血;脉络膜前动脉瘤40例,后交通动脉瘤82例,多数在CT上显示广泛鞍上池积血,病变同侧积血多于对侧;大脑中动脉瘤32例,CT多显示病变同侧外侧裂积血;后循环动脉瘤11例,头颅CT多见鞍上池及脑室系统积血;出血量较大时,除具备上述特征外,积血部位更广泛,特异性相对较小。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积血部位与动脉瘤部位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根据头颅CT所示积血部位可初步判断动脉瘤的部位,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时血管检查顺序的选择及治疗方法的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侧裂区血肿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49岁。12例侧裂区血肿均经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大脑中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大脑中动脉瘤1例。本研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处理原则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有10例经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1例行经股动脉穿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经DSA检查明确动脉瘤后术前准备时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术后1例患者出现脑梗死,经对症治疗好转,3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表现为侧裂区的自发性脑内血肿,很有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需尽早行DSA或CTA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术中夹闭动脉瘤并将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16.
锁孔入路开颅手术(附106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评价用锁孔入路开颅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脑胶质瘤、听神经瘤及直视下夹闭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后交通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于眶上外侧,右颞叶胶质瘤于右颞,听神经瘤于耳后,分别作一直径2.5cm骨瓣,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或直视下夹闭动脉瘤。结果:垂体腺瘤77例中65例达到全切除,12例为次全切除;颅咽管瘤11例、鞍结节脑膜瘤6例、胶质瘤1例及听神经瘤7例,均予全切;4例颅内动脉瘤均夹闭成功。 所有患恢复良好,未发生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锁孔入路,能够安全切除直径在55mm 以下的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以及30-70mm的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听神经瘤,并可直视下夹闭前、后交通动脉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的诊断方法和显微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4例,眼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均经3D-CTA检查确诊并急诊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夹闭术后随访3~18个月,死亡1例,重残1例,中残2例,其余17例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对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并颅内血肿病人应及早确诊并积极采取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42例动脉瘤夹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手术夹闭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对动脉瘤病人手术及围手术期的系统整体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动脉瘤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42例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中,37例治愈出院,2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遗留记忆力减退.1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例为多发动脉瘤、一动脉瘤位于海绵窦段,1例为大脑后动脉瘤合并AVM。结论严格的围手术期和手术治疗动脉瘤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锁孔入路治疗破裂的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眉弓眶上和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36例,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7例。手术均为发病后1~3d进行。结果术中动脉瘤显露良好,36例均成功夹闭,其中2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29例恢复良好,6例轻残,1例死亡。结论锁孔入路可显著减小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良好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