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研究马蹄肾合并肾肿瘤的腹腔镜治疗方法、可行性分析及预后评价。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对2例马蹄肾合并单侧肾脏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肾脏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前经B超、IVU和CT检查明确诊断,手术采用Karl Storz高清视频采集系统、超声刀、双极电凝,Hem-o-lok及其他腹腔镜常用器械共同完成。结果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180、100min,其中马蹄肾峡部处理时间为60、36min;术中出血量约120、180mL。术后绝对卧床2~3d,术后5~7d拔除导尿管,2例患者均未出现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对于符合根治手术条件的马蹄肾合并肾肿瘤患者,首选的治疗仍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然而腹腔镜手术可充分发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术前充分估计变异血管,细致的腹膜后腔解剖,以及妥善处理峡部,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马蹄肾并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2例马蹄肾并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因伴发不同程度肾积水,同时行腹腔镜下峡部离断。结果:2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0ml,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马蹄肾并肾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发于肾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占肾脏上皮恶性肿瘤不足1%, 合并马蹄肾者更罕见, 本文报道1例高分化肾NET合并马蹄肾。患者因左侧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就诊, 增强CT检查示马蹄肾, 左肾肿物, 大小约5.0 cm×4.0 cm, 肿物距峡部约2 cm;峡部有单独血液供应。行腹腔镜根治性左肾切除术, 术中离断峡部, 完整切除肿瘤及左肾。术后病理为肾高分化NET。术后未行辅助治疗, 术后随访15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马蹄肾合并肾细胞癌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马蹄肾合并肾细胞癌的认知水平。方法:报告3例马蹄肾合并肾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影象学特点。3例患者中,2例存在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2例合并结石,其中1例有明显的腰部绞痛病史。2例符合根治手术的病例行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因存在远处转移而仅行生物治疗。结果:2例手术患者随访1年内,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因放弃治疗而于半年内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对于符合根治手术条件的马蹄肾合并肾细胞癌患者,首选的治疗仍为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前充分估计相应的变异血管,细致的腹膜后腔解剖,以及妥善处理峡部,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行马蹄肾峡部离断手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后腹腔镜对4例有症状的马蹄。肾患者行峡部离断手术。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h,术中出血平均80ml,术后1周出院,随访3~13个月,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行峡部离断手术是马蹄肾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19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19例。结果:19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300min,平均165.8min;术中出血15~250ml,平均97.4ml;病理结果均为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18例,嫌色细胞癌1例);术后住院时间6~23d。结论: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是个可选择的新的手术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行肾部分切除术26例,其中T1期肾癌22例,错构瘤3例,重复肾伴结石1例.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0±10)min 出血量50~400mL,平均(90±25)mL 输血1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肾肿瘤患者20例切缘阴性,有2例肾肿瘤部分切患者术后病检报告示肿瘤侵犯肾周脂肪囊,再次行手术肾脏根治性切除.肾恶性肿瘤2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经胸片、B超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行肾部分切除术可行,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 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我们应用单孔4通道(Quadport)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技术治疗3例肾脏肿瘤,1例为右侧中央型4.2cm肾肿瘤,另两例分别为左侧肾下极7.4cm和肾中部4.5cm肾肿瘤。经脐部切口将Quadport置入腹腔,采用5mm头部可弯腹腔镜和标准腹腔镜直器械实施标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例手术均由LESS完成,无加辅助通道、无转标准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完成病例。仔细实施手术步骤,避免过度钝性分离组织造成术中出血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采用Quadport减少了器械间的相互干扰。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5、230、170min,估计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00、150ml。本组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留置引流时间分别为4、3、2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10、8d。本组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切口感染病例。病理结果示肾透明细胞癌2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别为pT1bN0M02例,pT2aN0M01例。本组未见肿瘤侵及肾周围组织。结论 LESS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肾门部肾脏神经鞘瘤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其诊断及治疗选择,为罕见病例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分析1例肾门部肾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查阅文献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术前考虑该患者肾脏肿瘤诊断明确,行后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病理证实为左肾神经鞘瘤。结论:肾门部肾神经鞘瘤为泌尿外科罕见病例,对肾门部肾脏神经鞘瘤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是可选术式。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减少创伤,改善疾病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半肾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马蹄.肾的影像学诊断及腹腔镜技术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马蹄肾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1~47岁,平均33岁.以腰腹胀痛、血尿或尿路感染就诊.病程3~11个月.均经B超、IVU和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均为单侧患肾,左侧5例,右侧2例;患肾IVU均不显影,对侧肾脏显影良好,行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半肾切除术.结果 后腹腔镜马蹄肾半肾切除术耗时110~150 min,术中出血20~55 ml.术后2~3 d拔除切口引流管,切口均一期愈合,3~4 d出院.7例随访2~13个月,患者原有腰腹胀痛、血尿或尿路感染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实验室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行马蹄肾半肾切除术视野清晰、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降低,是治疗马蹄肾的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11.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副肾动脉供血的肾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使用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副肾动脉供血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5例副肾动脉供血的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4例,女1例,年龄22~60岁,平均45岁。其中肾透明细胞癌3例,肾错构瘤2例。肿瘤大小2.2~7.0cm,平均3.2cm。结果: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副肾动脉阻断时间18~38min,平均22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天,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病理检查3例肾透明细胞癌切缘阴性,随访4~2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在其中采用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副肾动脉供血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在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膀胱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8例二次予术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9.1岁,均曾经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行解剖性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取下腹正中4~5cm切口取出标本,行回肠膀胱术13例,输尿管皮肤造瘘术5例。结果:手术时间240~360min,平均300min,其中腹腔镜下操作时间120~180min,平均142min。出血量100~1500ml,平均332ml。2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较多给于输血,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6天。术后随访6~24个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输尿管吻合口狭窄,1例患者术后行局部适形放疗,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IVU检查未发现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或输尿管反流。结论:解剖性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膀胱癌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精确,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好,适于具有较高腹腔镜水平的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切除较大肾脏错构瘤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共15例确诊为肾脏错构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6~59岁.平均39岁.左侧6例,右侧9例.肿瘤直径5 cm×7 cm~16 cm×12 cm,最大直径平均8 cm.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保臂肾单位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5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0(55~95)min,平均热缺血时间 24(13~35)min.平均出血量35(20~6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6~9)天.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一些较大的肾错构瘤患者仍然安全可行,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选择性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早期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11年1月对47例早期肾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恶性病变43例,可疑恶性病变4例。结果:4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5±21.4)min(75~140min),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24±6.5)min(17~40min),平均出血量(160±74)ml(70~600m1)。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透明细胞癌39例,其中1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切缘阳性;肾嫌色细胞癌2例;肾嗜酸细胞瘤2例;肾脏囊性病变4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迟发性出血1例,尿瘘2例。随访1~78个月,平均(32±10.6)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对于腹腔镜技术熟练的操作者而言,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以作为治疗早期肾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手术过程中的一些焦点问题仍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输尿管口电切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17例肾盂或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其中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6例。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 cm范围膀胱壁,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6.9±30.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1±38.6)ml;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51个月,1例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肾盂癌、输尿管癌具有手术损伤小、康复快等优点,且不增加肿瘤种植风险,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其中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3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为90~360(110士11.3)min与l00~t50(100±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后腹腔镜组费时较长;术中出血50~1600(108.6±28.3)ml与70~1100(162.8±40.1)ml(P〈0.05);术后需用镇痛剂8例与32例(尸〈0.05)、术后进食时间1~2(1.3±0.5)天与3~5(3.1±1.1)天(P〈O.05)、术后住院3~7(4.5士1.3)天与7~13(8.8±1.7)天(P〈O.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5~40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球管上段切开取石术46例,其中有29例有ESWL失败史。结石直径10~25mm,平均17.5mm。结果:4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55~16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0ml;术后无漏尿;肠功能恢复时间12~24h;术后2~3天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住院7~8天;随访25例,随访时间6~10个月,患者肾脏积水及肾功能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炎性息肉及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作为微创泌尿外科的手术方法,丰富了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手段;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掌握好手术指征,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对23例肿瘤直径≤4cm的肾肿瘤患者行RLPN,术中采用全层"8"字形间断缝合和免打结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创面缺损,观察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和近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130min;中位数90min;肾脏热缺血时间15~30min,中位数25min;术中出血量50~260ml,中位数80ml;无术中输血。术后病理示所有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7~13d,中位数8d;术后无出血、尿瘘等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二次手术切除肾脏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2(3~24)个月,全部无瘤生存,肿瘤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RLPN治疗肾肿瘤(肿瘤直径≤4cm)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镜碎石取石术一期治疗马蹄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我院采用经腹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镜碎石取石术一期治疗马蹄肾UPJO合并肾结石患者1例。具体方法是采用经腹腔入路,在腹腔镜下先分离出肾盂并切开,然后使肾镜通过腹腔镜穿刺通道进入肾盂肾盏行碎石取石术,再在腹腔镜下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80min。术后21小时肛门排气,5天后拔除腹腔引流管,10天后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通畅,未发现明显结石残留。结论:经腹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镜碎石取石术一期治疗马蹄肾UPJO并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肾、肾上腺病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发现的需手术治疗的57例双侧肾、肾上腺病变患者,均采用了后腹腔镜同期手术。其中包括双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1例,一侧肾囊肿去顶减压、对侧肾癌肾部分切除8例,一侧肾囊肿去顶减压、对侧肾上腺手术12例,双侧肾上腺肿瘤同期手术10例,一侧肾上腺手术、对侧肾癌肾部分切除6例。术中均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实用腹腔后腔扩张器扩张后腹膜腔。结果:57例患者手术全部一次成功。手术时间60-26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量约20~300ml,平均8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6-32h,平均22h;术后住院时间4~12d,平均7d。术中无大出血、休克、周围脏器损伤等意外发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后腹腔镜同期手术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费用,在后腹腔镜技术成熟的基础上,选择性开展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