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内α颗粒蛋白(CD62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119例T2DM患者纳入T2MD组,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进一步分为有微血管病变亚组和无微血管病变亚组,选择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HLC-723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AU5800型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MPV、CD62P、HbA1c及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MPV、CD62P、HbA1c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微血管病变亚组MPV、CD62P、HbA1c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MPV与CD62P、HbA1c、hs-CRP均呈正相关(r=0.497、0.271、0.229,P0.05)。结论 HbA1c、CD62P、MPV及hs-CRP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CoutterJJ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7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43例,无微血管病变33例)和68例正常对照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MPV、PCT、PDW、PLT高于对照组[(8.9±0.9)flvs(7.9±0.7)fl,(1.7±0.3)%vs(1.5±1.3)%,(15.9±2.5)flvs(17.6±1.0)fl,(201±661)×109/Lvs(241±85)×109/L,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MPV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9.2±0.8)flvs(8.5±0.7)fl,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MPV与FPG呈正相关(r=0.77,0.62,均P<0.01)。结论测定MPV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A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TOSOH 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85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者4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40例]的血小板计数(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HbA1c并与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DR组HbA1c、MPV、PDW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P〈0.01),而PLT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HbA1c与MPV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DR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挪威Nyco CarderⅡ型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85例DM患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39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46例)的HbA1c,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并与32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组HbA1c和FBG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A1c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健康对照者200例,测定常规实验室指标和外周血MPV等血小板参数,分析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中MPV的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组FBG、Hcy、PLT、MPV、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MPV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2型糖尿病患者各亚组间MPV比较,HbA1c高值亚组显著高于HbA1c低值亚组(P0.05),肥胖亚组显著高于非肥胖亚组(P0.05),重度周围动脉病变亚组显著高于轻度周围动脉病变亚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MPV增高,并且MPV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P选择素(P-sel)及纤维蛋白原(FIB)在监测糖尿病及诊断早期血管并发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全自动生化和血凝分析仪分别对146例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16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进行HbA1c、GSP、P-sel及FIB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GSP、P-sel及FI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血管并发症组HbA1c、GSP、P-sel、FIB的水平又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均<0.05)。结论检测HbA1c、GS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控制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P-sel及FIB水平显著上升说明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高度活化、血液高凝程度加剧,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监测糖尿病病情变化及诊断早期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杜国有  顾向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2):1151-1151,F0003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用STA-Com-pact型全自动血凝仪和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高凝倾向,有微血管病变者更为明显,其血浆PT、APTT、TT结果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无微血管病变者(P<0.01),FIB值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和无微血管病变者(P<0.01~0.05);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者血浆PT、APTT、TT、FIB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的变化与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关。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可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凝血活化状态和血栓形成状况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的疗效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测定糖尿病(DM)56例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以探讨其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TL)、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U-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含量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Hcy、U-mAlb及HbAlc含量,并将结果与90例健康对照组相同指标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HbAlc、PLT、MPV、PDW、Hcy、U-mAlb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中,U-mAlb水平随HbAlc的增高而增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P<0.05),2项指标各相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水平增高,PLT、MPV、PDW、Hcy水平随之增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PTL、Hcy、U-mAlb、HbA1c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脂代谢、炎性反应、纤溶功能变化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各组的TC、TG、LDL-C、ApoB、CRP、FIB、MPV、PDW、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ApoA1、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代谢紊乱、炎性反应、纤溶功能变化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并发有血管性疾病的32例糖尿病患者和43例无血管性疾病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58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的PCT,MPV,PDW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LT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血小板4项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观察病情的变化,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0月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2例,设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同期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vWF水平及血小板各参数,观察其差异及HbA1c与血vWF水平、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HbA1c、血vWF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组血小板计数(PLT)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3组中呈逐步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HbA1c与vWF、MPV、PDW呈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vWF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血vWF与血小板各参数可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血小板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培云  罗玮  李澍  朱沁芳  米娜  姜志皛  李国彤 《临床荟萃》2006,21(17):1241-1242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微血管病变[1],而糖尿病肾病是常见而难治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已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血小板参数旨在了解糖尿病并发肾病者与无肾病者及正常人群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之间的差异以及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白蛋白(Alb)排泄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功能全定量特种蛋白金标检测仪、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患者组50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组30例),及46例健康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AT-Ⅲ的水平。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1),AT-Ⅲ水平降低(P<0.01);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较健康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1),AT-Ⅲ水平降低(P<0.01)。结论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AT-Ⅲ等指标,观察其变化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具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测定的意义及关系。方法对67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及UAER,并与20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小板平均体积(11.43±2.00)及UAER(2.07±0.6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69±1.85(P<0.01)、0.97±0.18(P<0.01)和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9.02±1.91(P<0.01)、1.05±0.23(P<0.01);而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血小板平均体积及UA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大量清蛋白尿组MPV(12.29±2.11)显著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10.02±0.90(P<0.01)和微量清蛋白尿组11.08±1.82(P<0.05),微量清蛋白尿组显著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P<0.05)。结论MPV及UAER的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反映糖尿病徽血管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2型糖尿病早期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6例及合并血管病变组37例)和58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有血管病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MPV、PDW、PLT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MPV、PDW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PLT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血管性痛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MPV、PCT、PDW进行测定,同时利用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PG)。结果 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PV、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减低(P〈0.05);PCT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血管病变组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5);PCT测定值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计数减低;糖尿病有血管病变者和无血管病变者虽然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血小板参数包括PLT、MPV和PDW明显改变,提示检测MPV、PDW和PLT数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建卡并定期产检的GT患者5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产检及分娩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t检验比较并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晚期凝血功能的差异,以及GT患者分娩前后凝血功能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分娩前,观察组的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184、-17.277、3.083、3.671,P <0.05);分娩前,观察组的PT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D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60、-3.331、3.412,P <0.05);两组的APT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和冠心病组的PLT、MPV、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血小板4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对临床研究糖尿病并发症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联合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5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8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健康者6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采用果糖胺氮蓝四唑法检测FMN,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采用CHOD-POD法检测TC,采用直接法-表面活性剂清除法检测LDL-C。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均明显升高;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DL-C和TCH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PG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435 2,P0.05),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18 9,P0.05);HbA1c水平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57 3,P0.01)。结论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是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测定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