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门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致病菌群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怀疑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革兰染色镜检及沙氏平板分离培养,用显色培养基和全自动鉴定仪作菌种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结果经χ2检测,P<0.05,显示二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离出60株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5.0%;其次为滑假丝酵母菌,占13.3%;药敏试验中显示,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和咪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3%、90.0%、81.7%、76.7%和68.3%。结论 VVC的染色镜检容易漏检,其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的敏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假丝酵母菌3种鉴定试验进行比较,寻求快速而准确的假丝酵母菌鉴定方案。方法采用快速假丝酵母菌反应板(Rapid Yeast ID板)、API 20C AUX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 Candida)3种假丝酵母菌鉴定系统对2005年4月至12月我院分离出的211株假丝酵母菌进行了鉴定。结果API 20C AUX、CHROMagar Candida和Rapid Yeast ID板培养鉴定的耗时和准确率分别为48-144h和97.6%(206/211)、24-72h和92.4%(195/211)、28-78h和96.7%(204/211),3种试验对211株假丝酵母菌的鉴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4种常见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采用CHROMagar Candida对临床样本进行培养,根据菌落颜色直接鉴定出4种常见假丝酵母菌,而少数显色不明显或不能显色的菌落再采用Rapid Yeast ID板进行鉴定,必要时选用API 20C AUX鉴定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感染的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临床病人的标本,分析各类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25株,占67.2%;光滑假丝酵母菌32株,占8.6%,热带假丝酵母菌32株,占17.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5株,占2.6%,克柔假丝酵母菌5株,占2.6%。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都存在耐药株,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51.7%。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仍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应加强对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培养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体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白假丝酵母菌分布比例在粪便中最高,占43.6%,咽拭子次之,占26.2%;白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分别为0.06~8、0.125~4、1~128、0.5~1以及1~32μg/mL,耐药率分别14.5%、19.4%、16.5%、0.0%、1.9%。结论对AIDS患者进行多种标本类型的真菌培养可提高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可作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应用真菌显色培养基和ApI-20CAUX鉴定到种,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结果99例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66株(66.7%),光滑假丝酵母菌株20株(20.2%)、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6.1%)、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3.0%)、其它假丝酵母菌4株(4.0%)。99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99/99)、100.0%(99/99)、82.8%(82/99)、85.9%(85/99)和68.7%(68/99)。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主要致病菌,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株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真菌显色培养基和ApI-20CAUX鉴定到种,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结果 99例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66株(66.7%),光滑假丝酵母菌株20株(20.2%)、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6.1%)、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3.0%)、其它假丝酵母菌4株(4.0%).99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索B、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99/99)、100.0%(99/99)、82.8%(82/99)、85.9%(85/99)和68.7%(68/99).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主要致病菌,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株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食物中毒致病因子,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0进行分离鉴定,采用DL-96细菌测试系统进行生化反应及药敏试验。结果:从12份标本中检出4株沙门菌Ⅱ,检出率为33.33%,分别来自2份水样便、1份肥肉和1份夹心油炸豆腐。4株沙门菌Ⅱ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美罗培南等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四环素、美满霉素等均耐药,耐药率达47.37%。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由沙门菌Ⅱ引起的食物中毒,该菌对9种抗生素具有耐药。  相似文献   

8.
酵母样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非处方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等的广泛使用,肿瘤患者、HIV感染者的日益增多,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广泛开展,临床真菌感染迅速增加,并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并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不断产生耐药性,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加强对假丝酵母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对临床感染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重要作用。现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假丝酵母菌鉴定及MIC药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17年来临床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情况和种类分布及对12种药物的抑菌效果,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真菌的分离和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假丝酵母菌的有关要求进行。药敏实验采用扩散法。结果72220份标本共分离8种假丝酵母菌4652株.检出牢6.4%,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是类星形、热带、高里、皱褶假丝酵母菌等,分别占总数的33,7%、20,4%、14.5%、11.1%、10%。7类标本中痰液检出最多,达35%。8种假丝酵母菌对GRIS均耐药,TEB仅部分敏感,大多数热带假丝酵母菌对ECON呈中度敏感。结论临床上假丝酵母菌感染比较严重,且常与细菌合并感染。扩散法药敏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适用于常规实验。  相似文献   

10.
46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酵母菌的感染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但国内对酵母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在方法、材料上尚存在许多不足。1998年1月我科引进了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及ATB-Fungus酵母菌药敏系统(法国Bio-Mérieux)。现报告46株酵母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材料和方法一、样品来源 均为我院1998年1月至1998年12月的病人中尿、分泌物、粪便、咽拭子、痰、血液、脑脊液等1658份标本。二、标准质控菌株 近平滑念珠菌ATCC22019、克柔念珠菌ATCC6258(购自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三、方法 API半自动鉴定系统、API-20CAUX…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白假丝酵母的基因分型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的药敏结果。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白假丝酵母25S核糖体DNA基因的内含子区,可转座Ⅰ型内含子插入片段的数目及大小的不同使得扩增产物不同,根据产物片段大小和数目分型。采用微量稀释法分析白假丝酵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171株白假丝酵母分为3型:A型93株,B型47株,C型31株。B型、C型白假丝酵母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型菌株,对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低于A型菌株。结论白假丝酵母的PCR分型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不同型别的白假丝酵母耐药谱有差异,对治疗中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白假丝酵母分离株的基因型及耐药性。方法对分离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AIDS住院患者的40株白假丝酵母,应用微卫星核心序列引物M13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指纹分型。用微量稀释法分析白假丝酵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PCR指纹分型将所有白假丝酵母分离株分为A、B、C、D 4种基因型,其中A型14株(35.0%),B型16株(40.0%),C型9株(22.5%),D型1株(2.5%)。白假丝酵母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两性霉素B 2.5%,氟康唑22.5%,伊曲康唑15.0%,氟胞嘧啶20.0%,;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株间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AIDS住院患者分离的白假丝酵母主要由3种克隆组成,但无明显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白假丝酵母分离株的基因型及耐药性。方法对分离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AIDS住院患者的40株白假丝酵母,应用微卫星核心序列引物M13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指纹分型。用微量稀释法分析白假丝酵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PCR指纹分型将所有白假丝酵母分离株分为A、B、C、D 4种基因型,其中A型14株(35.0%),B型16株(40.0%),C型9株(22.5%),D型1株(2.5%)。白假丝酵母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两性霉素B 2.5%,氟康唑22.5%,伊曲康唑15.0%,氟胞嘧啶20.0%,;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株间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AIDS住院患者分离的白假丝酵母主要由3种克隆组成,但无明显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白念珠菌烯醇化酶N端基因重组肤段EN01-319P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 选择与人烯醉化酶蛋白a-ENO同源性低的白念珠菌烯醇化酶肤段ENOI-319P,将其编码DNA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肽段的表达.用SDS-PAGE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制备有免疫原性的白念珠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 Fba1)重组蛋白。 方法:以白念珠菌C1标准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法扩增Fba1 DNA序列,与克隆载体pMD18-T连接、测序,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ET28a(+)/Fba1,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融合蛋白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用抗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鉴定融合蛋白,并用确诊为侵袭性白念珠菌病(ICAI)、且抗白念珠菌烯醇化酶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进行抗原性鉴定。 结果:Fba1 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白念珠菌Fab1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可溶性蛋白为主,最终蛋白质得率为7.6 mg/g湿菌。经免疫印迹鉴定,重组蛋白与抗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和确诊ICAI患者血清呈特异性反应,显示出良好的抗原反应性。 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抗原反应性的重组蛋白,为建立特异性诊断ICAI的新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制备白念珠菌烯醇化酶N端基因重组肽段ENO1-319P并检测其抗原性。 方法:选择与人烯醇化酶蛋白α-ENO同源性低的白念珠菌烯醇化酶肽段ENO1-319P,将其编码DNA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肽段的表达。用SDS-PAGE电泳分析,TALON金属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其抗原性用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ICAI)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评估。 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目的肽段,该蛋白可与ICAI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结论:获得了白念珠菌烯醇化酶N端肽段ENO1-319P的基因表达工程菌株,为将此重组肽段用于制备特异性更高的抗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白色念珠菌感染器官分布及药敏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真菌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8年从临床送检的痰、尿、分泌物等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98株,检出率为54%,其中痰标本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77株占70.2%,其次是在阴道拭子检出53株占67.4%;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氟胞嘧啶(92%)、两性霉素(87.9%)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结论白色念珠菌感染越来越多,加强真菌分离及药敏监测,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的检测白念珠菌血清抗体方法,协助临床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方法应用超声粉碎和ConA-Sepharose4B亲和层析法去除细胞壁甘露糖和糖蛋白后,PAGE电泳显示47000部分是主要的胞浆蛋白抗原,用47000~29000或全菌抗原建立ELISA法测血清抗体。结果全菌抗原,80份正常血清75份阳性,40份患者血清37份阳性;47000~29000蛋白抗原,80份正常血清2份阳性,40份患者血清36份阳性。结论检测血清中抗白念珠菌菌丝相蛋白抗体,有助于诊断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山苍子精油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芽管形成初始阶段的抑制作用,为预防由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引起的难治性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血清芽管实验,观察不同浓度山苍子精油对白色念珠菌出芽生长现象的抑制作用。结果 2~5μL/mL的山苍子精油对白色念珠菌出芽生长的抑制率为100.0%,但不具有杀菌作用,0.25μL/mL的山苍子精油对白色念珠菌芽管生长的抑制率为85.0%。结论 2~5μL/mL的山苍子精油可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初始阶段生物被膜的形成,但不能杀灭酵母细胞。0.25μL/mL几乎不能抑制芽管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体外生物膜形成与基因分型的可能关系.方法 选取52株呼吸道白色念珠菌分离株体外黏附生长24 h,用XTT减低法测定其增殖情况.采用重复序列PCR指纹技术分析白色念珠菌菌株基因类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根据黏附生长的白色念珠菌增殖情况,有26株临床株形成生物膜能力"高",其余菌株形成生物膜能力"低".实验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9±0.13,生物膜形成能力"高"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低"的菌株间相似系数分别为0.8±0.14和0.81±0.12.结论 呼吸道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但生物膜形成能力形似的菌株间未出现基因型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