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戈壁地域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某部戈壁地域驻训的160名官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根据评定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两次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驻训官兵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消极应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干预前义务兵症状自评量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7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士官(P<0.05或0.01);干预后义务兵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和士官躯体化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戈壁地域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和积极应对能力,对缓解军事训练造成的心身疲劳,培养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沙官兵380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西沙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0名官兵进行心理健康调试。结果:西沙官兵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尤以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居高,6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非常显(P<0.01)。结论:应加强西沙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采取心理保健措施,改善驻岛环境,合理调整驻岛时间,以提高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惠州市外来人员子女在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设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为评估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外来人员子女在读中学生49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19.3%的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问题较严重,与我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向此类学生倾斜,加强多方恧合作,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汽车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应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8名汽车驾驶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汽车驾驶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驾龄〈3a者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3a者(P〈0.05或0.01);驾龄≤5a者人际关系、偏执、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驾龄〉5a者(P〈0.05)。结论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正常人群;驾龄、驾驶技术、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是影响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对驾驶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海训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以集体授课、团体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等方法对某海训部队官兵进行心理干预,1年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该部队官兵进行测试。结果:心理干预后部队官兵多项因子分明显低于军队常模,躯体化、强迫和偏执分明显高于地方常模,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分明显低于地方常模。结论:心理干预对海训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基层部队心理卫生教育要注意卫生部门和政治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愈后。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共187人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158.41±49.56;阳性项目数为42.81±22.45。总均分,阳性项目及9个因子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随机抽取420名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在校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大学生是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其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抑郁、人际敏感、强迫、偏执;高年级、女生、艺术类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行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391名建设银行工作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银行工作人员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偏执因子分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宋旭红 《现代康复》2001,5(4):97-9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应及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问题,促进患者早日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军队干部离退休前后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89名军队离退休干部于离退休前1 a-2 a及离退休后1 a-2 a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分析. 结果入组被试离退休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离退休前(P〈0.05或0.01);女性干部离退休后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离退休前(P〈0.05或0.01);男性干部离退休后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离退休前(P〈0.05或0.01). 结论 离退休对军队干部心理健康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部队要高度重视离退休军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文体活动,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运安保部队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多样化军事行动开展心理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558名执行亚运安保任务官兵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558名官兵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评分T分≥70分检出率为5.02%,其中士兵检出率为4.20%、指挥干部为4.88%、业务干部为8.42%,3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85,P>0.05);士兵组义务兵、一期士官、二期及以上士官T分≥70分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24,P>0.05);业务干部组中不同性别、单位所在地官兵T分≥70分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86、5.42,P<0.05或0.01).官兵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评分与封闭式管理、年龄、文娱活动、专业演训频繁和初次执行>20 d的任务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平时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1);独立相关分析显示,士兵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评分与备勤压力、文娱活动和军龄显著相关(P<0.05或0.01),业务干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评分与获取所需信息、初次执行>20 d的任务、单位所在地和性别显著相关(P<0.05或0.01),指挥干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评分与个人事务、年龄和备勤压力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 亚运安保部队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强度既有客观诱因,又有主观认知因素,在今后执行类似任务时应对不同参与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朱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3):245-246,249
目的 探讨新兵训练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525名参加入伍训练的新兵于入伍训练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针对评定结果在训练期间由军医对新兵开展心理卫生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高的新兵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训练结束后再次对入组新兵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并将两次测评结果与中国新兵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兵训练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04%,症状自评量表除抑郁因子分与中国新兵常模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P<0.05或0.01);训练后新兵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71%,较训练前显著下降(χ2=43.02,P<0.01),其中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但躯体化、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P<0.05或0.01),而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新兵常模(P<0.01).结论 入伍新兵训练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部队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对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156名执勤官兵进行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12个月.于执勤官兵入组第1周末及1个月、6个月、12个月末,采用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量表评定心理应激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执勤官兵入组第1周末,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军常模(P<0.01),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时间的延续该量表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各因子评分不同时点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两比较显示,第1周末,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其他时段,12个月末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1).心理健康教育第12个月末,心理疾患检出率为2.6%,显著低于入组时(17.9%,χ2=20.057,P<0.01).结论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军人常模,心理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训官兵对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官兵在海训期间身心健康保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不同海训时间、参加同期濒海训练不同兵种的官兵及医疗兵站保障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少数海训官兵在对家人强烈思念、相互关心、睡眠与饮食调适、提高训练成绩等方面存在教育需求;海训2个月的官兵与海训1个月的官兵相比体能消耗更大,对爱与归属的需求更为强烈;海训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更大。结论有针对性地对海训官兵进行健康教育,是保障战斗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抗震救灾官兵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抗震救灾官兵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青川县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某部官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心理干预措施;分别于心理干预15d、30d末再次进行测评,对上述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震救灾官兵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前焦虑发生率为14.52%,抑郁发生率为6.9%;心理干预后均随着干预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干预第30d末焦虑发生率为1.90%、抑郁发生率为0.71%,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χ^2=44.353、21.962,P均〈0.01)。结论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部分救援人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减轻或消除救援人员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危机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尽快恢复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60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入组教师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小剂量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后第2周、4周末评定两组教师的焦虑状况. 结果中小学教师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治疗4周末,干预组显效率80.0%,有效率93.3%;对照组分别为53.3%,73.3%.干预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段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比较,干预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中小学教师的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等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维和待命士兵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和待命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379名维和待命士兵设为研究组,同一部队380名士兵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士兵进行测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研究组进行人格维度测定,并与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内、外向性格与人际敏感呈正相关,与抑郁、精神病性呈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呈正相关,精神质维度与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维和待命士兵集训期间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825名部队官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人格诊断问卷评定人格特征,对评定结果进行典则相关分析.结果 共提取了4对典则变量,心理健康状况的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与全部人格特征因子呈正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恐怖、抑郁、偏执、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则与人格特征的依赖型、表演型、强迫型和自恋型呈正相关.结论人格特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