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黄贵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67-3068
目的:为了及早诊治创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探索CT复查的合适时间。方法:搜集颅脑创伤后CT复查时发现迟发脑挫裂伤的CT资料36例,分析发现脑内迟发性出血灶和水肿灶的时间及临床表现。结果:颅脑创伤后7h~48h为迟发性脑挫裂伤形成的高峰,占迟发性脑挫裂伤的83%。结论:颅脑创伤后2d内是CT复查的最佳时机,伤后7d内积极复查CT能及早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史旭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3998-3999
目的:为了及早诊治外伤性脑内迟发性血肿,探索CT复查的合适时间。方法:搜集颅脑外伤后CT复查时发现迟发血肿的CT资料30例,分析发现脑内迟发性血肿的时间及临床表现。结果:颅脑外伤后7h~48h为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的高峰,占迟发血肿的83%。结论:颅脑外伤后2d内CT复查的最佳时机,伤后7d内积极复查,CT能及早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及早诊治外伤性颅内迟发性病变,探索CT复查的合适时间。方法:搜集颅脑外伤后CT复查时发现新病变的CT资料131例,统计分析颅内的新病变和发现新病变的时间。结果: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201个,常见的病变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和硬膜下积液等。接近半数的病变在伤后3天内出现,10天内发现的病变占84.1%。结论:颅脑外伤后3、6、10天是CT复查的最佳时间,伤后10天内积极复查CT能及早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指标。方法 通过对3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者的性别、年龄、影像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损伤程度、伤残程度、临床症状及尸检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于中老年;血肿以对冲部位多见;发现血肿时间以伤后72h内多见;伤后复查CT或系统的解剖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重要价值。结论 本组分析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郑文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209-2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及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例迟发性脑肿出现时间、CT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在外伤后出现症状和体征,首次颅脑CT平扫均未见脑内血肿。伤后0.5h至数小时甚至几天才出现脑内血肿。其中30~60min者4例,1~3h者10例,3~24h者5例,24h以后者1例。首次扫描颅内可未见异常,可见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在脑挫裂伤基础上发展形成。结论多次CT扫描可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常规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友 《安徽医学》2011,32(1):80-82
目的探讨常规CT如何尽早而准确地测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方法搜集常规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9例,对其首次常规CT检查及复查的CT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9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常规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①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②局限性脑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15例。③局部轻度占位效应18例。④颅骨骨折5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与伤后首次常规CT检查表现密切相关,应在24 h以内复查,以6~12 h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通过对忠县人民医院近10年来共收治6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临床严密观察及复查CT,确诊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3例,手术49例,非手术治疗14例,恢复良好31例,重残10例,中残14例,死亡8例,病死率12.7%。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24h内,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是其病理基础,动态临床观察,复查CT,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3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时CT检查正常8例颅骨骨折12例,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28例入院后3小时-6天复查CT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例手术后12小时-7天发现.11例保守治疗,22例手术清除血肿,痊愈20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 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提高救治水平的关健在于加强临床观察,尽早复查CT及时诊断,对有手术指征者迅速清除血肿并给予合理的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40例CT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表现及临床表现特点,年龄4~74岁,中位年龄32岁.均有外伤史.结果 本组40例均有如下情况之一者:伤后3~5天内或术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出现新的局限性神经定位体征和局限性癫痫者13例;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或去骨瓣减压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者10例;颅脑多发复合伤,有内出血、低血压、曾输大量血及液体,血压稳定后意识未见明显好转者3例;伤后经积极有效治疗,病情无改变或进一步恶化;特别有过度换气,脑脊液漏或脑室外引流,强力脱水者4例;有颅骨骨折的病人,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但病情无改善者10例.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证实均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论 有头部外伤史,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或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但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者.应考虑到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可能,应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  相似文献   

10.
迟发性颅内血肿为首次CT扫描时没有明显的影像异常 ,而是在相隔几小时甚至10多天后再次复查时才发现的颅内血肿。我科1998年度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例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6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 ,3例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2例迟发性脑内血肿,1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3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在伤后3h到1d内第1次CT检查未见血肿 ,但在血肿形成处有颅骨骨折,伤后7d左右CT复查发现血肿 ,经手术清除血肿后治愈。1例迟发性脑内血肿伤后4h第1次CT检查未见血肿及脑挫裂伤 ,伤后3dCT复查发现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11.
李理 《中外医疗》2013,32(7):174-17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脑损伤患者82例,其中37例复查证实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为研究组,45例患者复查未出现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CT表现,探讨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的早期CT预警征象。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CT检查显示界面征、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血肿)、颅脑(内)占位效应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首次CT显示颅骨骨折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界面征、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内)占位等对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有重要预警作用,对于有上述征象的患者,必须及时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症状和CT特征的认识及探讨其最佳CT复查的时间。方法:分析总结46例病人外伤后的各种临床症状和迟发性脑内血肿出现的特点以及第一次复查CT检查的时间。结果:46例病人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持续加重,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大部分出现在脑白质或白质与灰质交界处,以颞叶及额、颞叶交界最多,占52%,额叶次之,占39%,均出现在外伤24h之后,以36h左右最多。结论:可疑有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人最佳CT复查时间为外伤后36h左右。对首次CT扫描未发现脑内血肿的病人,若临床症状持续或逐渐加重,应在外伤后36h左右甚至更早地复查CT,可避免漏诊并及早作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3.
符之刚 《海南医学》2011,22(7):106-107
目的探讨CT结合颅骨平片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均行多次CT结合颅骨平片扫描。结果 7例患者入院30min内首次CT有明显血肿,25例患者入院后30min内首次CT均未发现明显血肿;对无明显血肿的患者按12h、24h进行CT检查,18例患者12h再次复查时发现脑血肿存在,5例患者24hCT复查又出现其他部位出血,2例患者24h内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血肿。颅骨平片发现线性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7例,多发性骨折7例,正常2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外伤后24h内,早期CT检查可以出现预警的征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复查CT,及时治疗,而颅骨平片检查骨折程度可作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预警征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CT预警征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CT的预警征象。方法搜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7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头部CT图像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75例患者在24小时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36例发生在6~9小时之间。早期CT预警征象表现有:1)颅骨骨折;2)脑挫裂伤;3)蛛网膜下腔出血;4)早期CT检查时脑挫裂伤不明显,扫描未见异常,但仍有发生迟发性血肿可能。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外伤后24小时内,对于早期CT有预警征象的,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复查CT,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DTIH发病时间、CT影像并讨论其机制。结果 28例DTIH在伤后24-48h发病23例,占81.15%,脑实质血肿25例,占89.29%,发生机制为损伤血管受病理损害引起迟发性出血。结论 DTIH在伤后24-48h复查是及早发现DTIH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征象。方法 对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首次CT检查和复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首次CT检查在外伤后0.5~3.0h,主要CT表现: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25例;脑室、脑池变窄,中线结构偏移20例;硬膜下血肿4例,硬膜外血肿2例。(2)外伤后12~72h复查CT,迟发血肿位于额叶20例,颞叶9例,顶叶3例:血肿直径0.5~5.0cm,其中小于3.0cm者28例。结论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征象及血肿出现时间有其特点,对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53例CT显示脑挫裂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两组,A组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1.0g·kg-1·(6~12h)-1]脱水治疗,B组应用小剂量甘露醇[0.5g·kg-1·(4~8h)-1]脱水治疗.首次头CT后每间隔6h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72h的GCS评分及复查CT首次发现血肿的量.结果两组的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及血肿量<A组(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能有效降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及时动态复查头CT有利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8.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面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0例迟发性脑挫列伤的CT表现。结果:在90使馆这发性脑挫裂伤患者中,主要CT表现为条片状高低密度混杂影,少见征象为点状及细条状高密度,而其早期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5.5%)、颅骨骨折(41.1%)、脑水肿(25.5%)、硬膜外血肿(20.0%)、硬膜下血肿(12.2%)。其好发部位多见于额颞顶叶,占93.3%,少见于枕叶、脑干、小脑、胼胝体、基底节区。结论:迟发性脑挫裂伤其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成比例,其主要CT表现可迟于临床体征,多出现于伤后24-72h。临床应视病情变化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颅脑损伤28例CT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迟发性脑挫裂伤/血肿的l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颅脑损伤致迟发性脑挫裂伤/血肿的CT表现及发生机制。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数小时内首次CT检查未见脑挫裂伤/血肿,复查CT时可见典型脑挫裂伤/血肿,外伤着力点对冲部位脑表面的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为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先兆,脑肿胀及脑室脑池变窄或消失应引起高度重视。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首次CT检查未见脑挫裂伤/血肿,经临床处置后仍处于昏迷状态或症状加重者,应短期复查CT,警惕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33例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按GCS评分、影像学表现、凝血指标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年龄大,GCS评分低,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 h内,院前经甘露醇治疗及CT表现为挫裂伤、颅骨骨折的患者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外伤凝血障碍患者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诸多危险因素相关,动态复查CT能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