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锁式梭形植骨块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报告采用自锁式梭形植骨块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效果固定。方法 对36例脊髓型颈椎病及颈间盘突出症实施彻底前路减压后,将减压骨窗两端椎体凿出圆台形小槽,然后将梭形自体髂骨骨块上端先放入上端小槽内,牵引头部。下端加力夯入下端小凹窝内。术后用颈椎围领固定。结果 随访0.8~10年,平均5.3年,均无移植骨块移位、脱出。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见植骨块无移位、脱出。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块安全融合。结论 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倒置嵌夹式植骨(简称倒嵌式植骨)方式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术中,以利于固定与融合。方法 对125例颈椎损伤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前方减压后,将骨窗上下端修整成燕尾形槽,然后把自体髂骨的骨块制成梯形,在牵引或撑开器作用下,倒置嵌夹在槽内,完成植骨固定。结果 93例随访6个月~7年,均无移植骨向前脱出和向后移位,术后3个月摄X线片显示椎间高度无丢失、颈椎保持前屈曲度,骨块完全融合。结论 倒嵌式植骨稳定性好,符合脊柱中柱承重的生物力学原理,屈伸不受影响,剪力小,稳定性强,不需内固定,融合质量高,有利于颈椎的稳定性重构和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榫状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制成榫状,使榫状植骨块的突出榫部正好卡在上述小凹槽中。术后用皮革颈围领或石膏颈围领固定。结果:随访0.5~8年,平均4.5年,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一般在术后2~3个月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榫状骨块卡入牢固,增加了骨块的抗旋转与屈伸应力;在术中击入植骨块时或术后,该榫状植骨块不会陷入压迫脊髓,且植骨愈合较快。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减压大块植骨术后可能出现植骨块移位或脱出。文献报道发生率为 2 %~ 10 %。如骨块向前突出明显或一端完全脱出 ,可压迫食管 ,若倒向后方则可能压迫脊髓 ,故应及早手术纠正。自 1989年 7月~ 1997年 3月 ,我院共行各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37例 (长条状植骨 2 0例 ,方块状植骨 10例 ,圆柱状植骨 7例 ) ,其中 3例 (8 1%)植骨块远端完全向前脱出 ,均为开槽式减压长条状骨块植骨者。 3例均在透视下用经皮穿刺顶压法 ,使脱位的骨块大部分进入骨槽 ,然后行头颈胸石膏固定。术后 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操作方法 本方法与颈椎静脉造影法…  相似文献   

5.
颈椎前路减压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拟伤的患皙施行颈椎前路臧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颈椎带锁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41例,平均随访时间2.5年。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级。结论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应用带锁钛板内崮定有利植骨融合和事建颈椎稳定。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杵臼状植骨块的应用1山西阳泉矿务局医院骨科045000山西省阳泉市收稿日期:1995-03-10修回日期:1995-06-14卢献民1吕实川1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植骨是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术后植骨块移位、脱出,合并气管、食管瘘时有发生。根...  相似文献   

7.
Secuplate颈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Secuplate颈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Secuplate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术后进行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23例,占88%。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Secuplate颈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行石膏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路钛板在手术治疗颈椎创伤、脊髓型颈椎病、颈椎肿瘤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前路钛板治疗颈椎创伤与疾病22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13例,颈椎骨折5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颈椎肿瘤2例。结果 本组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3年5个月,平均1.5年,21例植骨块与上下椎体融合(95.5%),1例不融合(4.5%)。无钛板松动断裂、移位,亦无植骨块脱出压迫食道。术后除1例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症状无恢复,其它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优良率86.1%。结论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具有显的优越性,可起到术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行石膏外固定、明显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作用。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5例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颈椎带锁钛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8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5年。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置物并发症,172例患者神经功能提高1~2级,仅12例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应尽早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后应用带锁钛板内固定的价值。方法对5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和颈椎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43例,平均随访时间2a,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感觉、肌力明显恢复,钛板及螺钉无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应用带锁钛板内固定能促使植骨块融合,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Orion负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对颈椎骨折和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固定的效果。方法 对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和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植骨已完全融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内固定牢固,尤其适用于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2.
自的 探讨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11例均为男性,年龄36~65岁,交通事故9例,跌伤1例,头部砸伤1例,病程2 h~14 d,伤后经临床及MRI检查,确诊为颈部中央型脊髓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9例,颈椎管狭窄1例,C_6椎体骨折1例。MRI显示:脊髓单处损伤9例,二处损伤2例。伤后4~20 d手术治疗,9例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2例行颈椎后路减压植骨侧块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平均肌力恢复2~5级,复查内固定牢靠、在位,植骨愈合良好。结论 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是一种以上肢重于下肢为临床特征的颈段脊髓损伤,多见于有颈椎管狭窄等病理基础,临床体检和MRI影像上有表现,一旦确诊提倡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手术尽可能去除致病因素,其他辅助措施则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后路手术以及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钉棒枕颈融合联合复位技术治疗32例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前后路联合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先采用俯卧位,后路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恢复颈椎的序列,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改置仰卧位行前路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Frankel分级除6例A级者及3例D级者外,其余患者均有1~2级提高,其中9例达到E级。32例中有3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29例获得6~32个月随访。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能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颈椎前路环锯法减压术后三种处理方法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环锯法减压后不植骨、自体柱状髂骨植骨及螺柱状颈椎内固定器植入后,三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新鲜青年尸体标本,分别用三种方法处理C5-6段,测量其在1.53nm的纯力矩载荷条件下的稳定性并用相邻椎体间的空间位移和卡当角表示。结果 环锯法减术后,手术节段的稳定性明显减轻。自体髂骨植入后,椎间隙高度升高,伸屈活动度下降,但其稳定性仍比正常时差。螺柱状颈椎内固定器植入,前屈、侧屈和旋转的活动度明显较正常时小,但后伸范围无明显改变。结论 环锯减压后如不植骨有可能不融合或畸形愈合。椎间植骨能明显改善减压节段的稳定性,但手术后仍应采用辅助外固定。螺柱状颈椎内固定器不但能维持椎间隙高度,防止术后畸形,而且有足够的稳定性,术后不必应用外固定。  相似文献   

15.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加CSLP系统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CSLP固定系统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经验。方法 下颈椎前路减压后用自体髂骨植入加CSLP内固定。结果  6 1例患者经 8个月~ 4年随访观察 ,所有的病例植骨均完全愈合。按Frankel分级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颈椎带锁钢板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 ,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 ,生物相容性良好 ,无磁性等优点。只要患者全身状况允许 ,一周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CSLP系统内固定有利于脊髓生理功能的恢复及保持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在三维平板透视系统引导下应用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技术治疗上颈椎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3-10我科收治的11例上颈椎骨折脱位病例,均在术中三维平板透视系统引导下采用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颈椎稳定性均得到即刻恢复,44枚螺钉均在位良好,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任何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无螺钉断裂、松动。结论 在三维平板透视系统引导下经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技术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螺钉置入准确性高,有效防止置钉并发症,力学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是上颈椎骨折后路固定术中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复杂下颈椎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前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22例复杂下颈椎损伤在全麻下行前后路一期手术,先后路减压复位侧块钢板内固定,再前路减压植骨;或者先后路单开门减压,再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8例脱位者达完全复位,受压脊髓得到有效减压。内置物无松动,无断裂,植骨后4个月均骨性融合,无血管、神经、食道、气管损伤并发症。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发生2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复杂下颈椎损伤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胸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行上胸椎肿瘤全脊椎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后正中入路行上胸椎肿瘤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 无术中死亡及脊髓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随访8~18个月,1例转移肿瘤患者术后6个月颅内转移于10个月后死亡,余未见肿瘤复发.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A级2例恢复至E级1例、D级1例;B级1例恢复至D级;C级2例均恢复至E级.所有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X 线片未发现脊柱失稳现象,内固定材料无断裂.结论 经上胸椎后正中入路切除上胸椎肿瘤,创伤相对较小,手术视野显露清楚,内固定容易操作,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是一种切除上胸椎肿瘤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