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森 《中国校医》2020,34(9):678-680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组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提供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以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4%(41/43),与对照组81.40%(35/43)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4,P=0.040);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吸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分别为(2.08±0.20)L、(2.39±0.10)L、(270.39±39.32)L/min,高于对照组的(1.86±0.13)L、(2.21±0.12)L、(289.48±37.48)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3.952、2.307,P=0.014、0.000、0.024)。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6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134例).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持续用药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肺功能,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126/1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4%(109/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量、用力呼气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2.08±0.59)L、(3.67±0.52) I/s、(2.59±0.58)L、(86.5±11.7) mmHg(1 mmHg=0.133 kPa)和(42.1±11.3) mmHg,对照组分别为(1.74±0.60)L、(3.18±0.56) L/s、(2.21±0.57)L、(72.6±12.5) mmHg和(49.0±12.5)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6%(10/134)]明显低于对照组[18.66%(25/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对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50/250 μg,1吸/次,2次/d.试验组28例,在吸入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每个鼻孔各1喷,50 μg/喷,2次/d,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能显著提高ACT评分,患者的FVC、FEV1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比单纯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杰 《现代保健》2013,(19):102-10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指数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93%(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1.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39%(P〈0.05);治疗组患者的FVC、PEF、FEV1、MMEF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数,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及预后,为临床治疗婴幼儿哮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婴幼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单独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芪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F、TV、T-PF、V-PF、V25及V5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黄芪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面罩储雾罐方式给药,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同步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合并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面罩储雾罐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00μg/d);对照组经口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00μg/d)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200μg/d)。之后进行鼻炎症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比较晨起呼气峰流速值(PEF,L/min)。[结果]经16周临床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F=71.22~277.41,P均<0.0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EF均逐渐升高,治疗前后实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79,P<0.009),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49,P=0.19);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鼻腔出血的发生数低于对照组(χ2=4.80,P<0.05),但激素使用量实验组仅为对照组的1/2。[结论]面罩式储雾罐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可同时有效控制儿童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并有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激素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于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丙卡特罗口服液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的患儿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口服液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的患儿60例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量(PEF)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sIg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FEV1、FVC及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EV1、FVC、PEF、PaO2水平升高(P<0.05),PaCO2水平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sIgE水平[(255.85±55.21)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纳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FEV1和PEF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且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孟鲁司特纳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唐丹  梁萍  夏万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6,(23):4405-4408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内源性硫化氢(H2S)表达水平及其与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83例作为发作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31例作为缓解组,健康小儿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H2S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与H2S的相关性。结果 发作组、缓解组及对照组血浆内源性H2S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重度发作低于中度发作,中度发作低于轻度发作,轻度发作低于缓解组,缓解组低于对照组;各组肺功能存在统计学差异,MMEF、FEF25、FEF50及FEF75重度发作组低于中度发作组,中度发作组低于轻度发作组,轻度发作组低于缓解组,缓解组低于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H2S水平与MMEF、FEF25、FEF50及FEF75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 内源性H2S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表达水平降低,并且和小气道功能相关,检测内源性H2S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0月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收治的伴喘息的肺炎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FVC)、肺活量(VC)、呼气峰流速(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100例哮喘儿童资料。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的54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的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入院治疗后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8.9±1.4)d,治疗时间为(7.4±1.3)d;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6.4±0.8)d,治疗时间为(5.2±0.9)d。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75%)、用力中段呼气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滴度肺功能参数,发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以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但其严重程度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2亚型(M2受体)、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及骨膜蛋白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支气管哮喘组,同时选取通过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M2受体、骨膜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ADAM8相对表达量,使用常规通气法测定小气道功能相关指标。对比两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各指标在支气管哮喘组疾病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中的表达,并分析M2受体、ADAM8、骨膜蛋白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M2受体、ADAM8、骨膜蛋白水平[(1.94±0.75)U/ml,(1.64±0.24),(84.65±12.66)μg/L]均高于对照组[(1.31±0.42)U/ml,(0.83±0.11),(70.42±9.12)μg/L],小气道功能指标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肺功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观察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COPD稳定期中重度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48例COPD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评分、肺功能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CAT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联合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9,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治疗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4、4.366、3.156,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与FEV1%呈明显负相关(Spearman 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94、-0.631、-0.618、-0.745,P<0.05).结论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中重度患者不仅能够改善肺功能,而且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浓缩鱼肝油佐治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浓缩鱼肝油.对两组病例进行评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浓缩鱼肝油联合氟替卡松、沙丁胺醇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39,P<0.05).结论 浓缩鱼肝油联合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联合白葡奈氏菌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及对气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加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联合白葡奈氏菌片组)40例。比较两组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流量峰值75(peak expiratory flow 75,PEF75)及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75/25,MMEF75/25)]及气道反应指标[最低激发累积剂量(minimum cumulative dose,Dmin)、最低激发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度儿童哮喘的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随访的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早晚各1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免疫治疗,总疗程为1年。比较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变化、临床控制率及每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剂量。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儿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儿每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剂量为均分布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皮下免疫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机体中的水平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另选取同期于院内进行体检的80例正常儿童,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CD8+百分比均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CD3+、CD4+百分比,CD4+/CD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采用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对照组患者为23.0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采用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实行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管理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科诊治的6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CCAAP管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急性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总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97.06% vs.80.00%,χ2=4.761, P=0.029)。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MEF50、MEF75、CD3+、CD4+和CD4+/CD8+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4(IL-4)显著降低(P<0.05),急性发作率(14.71% vs.50.00%,P<0.05)和并发症发生较低(2.00% vs.10.00%,P<0.05)。结论 CCAAP可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有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小气道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太和医院诊治的90例哮喘患儿,按照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值,将患儿分为两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3个月,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结果 患儿的发病年龄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量、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均无相关性(均P>0.05);病程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量、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48,-0.823,-0.468,均P<0.05).治疗前小气道功能<65%预计值的患儿阳性率(81.1%)明显高于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80%预计值的患儿阳性率(68.9%);治疗后小气道功能<65%预计值的患儿例数(49例)明显少于治疗前(73例).治疗3个月后A、B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值分别为12.8、9.7、10.1、10.5;均P<0.05).结论 小气道功能检测指标在评估哮喘患儿肺功能方面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更敏感,能更准确的评估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