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及家长幼儿伤害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KAP)情况,探索基于社区的学龄前儿童伤害干预对策。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社区幼儿园3~6岁儿童家长936名,采用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伤害发生情况及家长对幼儿伤害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发生过伤害和未发生过伤害的学龄前儿童家长KAP得分差异。结果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为25.2%,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为跌倒/坠落伤(12.82%)和碰撞/挤压伤(7.59%),主要发生在家里和居住区(16.56%)。家长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低于85分,儿童发生伤害的家长行为得分比儿童不发生伤害的家长行为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可以整合多部门资源,共同改善伤害高发因素。干预既要关注发生率较高的伤害类型,同时也要关注家长监护行为中比较突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药品、电源等危险物品的安置和防溺水方面,从而减少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中区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和流行规律,以及家长对伤害相关的知信行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案例收集方法,调查重庆市渝中区2个社区散居儿童及2家幼儿园2013年内托幼儿童伤害发生的情况和家长知信行情况。由专人统一整理、编码所收集的资料,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审核。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行×列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807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儿童中共有84人(10.41%)在2013年内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其中男孩49例(58.33%),女孩35例(41.67%),男孩伤害发生率略高于女生(x~2=0.357、P>0.05);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跌伤(77.38%)、动物伤(7.14%)、他伤(7.14%);伤害损伤部位主要是头面部(65.48%),其次是上肢(22.62%);家长意外伤害防治知识问答平均得分为(7.54±1.66)分;34.32%的家长很担心孩子发生伤害事故。结论 相关部门应针对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采取有重点的各类干预措施,降低其伤害程度;建立伤害监测系统,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多部门合作,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发现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类型及危险因素,评价意外伤害综合干预的效果,提高伤害
对象的防护意识,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市渝中区以散居儿童
和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为干预对象,监测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对干预前后的散居儿童及学龄前儿童伤害的发
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资料的狋检
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 检验,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组伤害发生率由干预前12.83% 降
至干预后1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513,犘=0.219);对照组伤害率由干预前7.77% 上升至干
预后1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5.285,犘=0.022)。干预1 年后, 干预组伤害防治知识得分
(8.42±0.91)分,对照组(7.35±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狋=11.048,犘<0.01)。结论 健康教
育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有效。
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8 0569 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管理的作用,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减少儿童致残和死亡。方法对深圳市盐田辖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看护人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前后进行儿童意外伤害知信行情况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看护人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认为儿童意外伤害可预防占87.45%,而之后认为意外伤害可预防上升至9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6,P=0.000);看护人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急救知识都知道的仅12.72%,而之后都知道62.02%,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31,P=0.000);看护人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认为儿童意外伤害可致残62.72%,而之后认为可致残上升到87.29%,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62,P=0.000);看护人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认为儿童意外伤害是儿童第一死因占55.92%,而之后认为是第一死因上升到99.3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35,P=0.000)。结论深圳市盐田辖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看护人儿童意外伤害知信行情况不乐观,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很有必要,实践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九江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选取的6所幼儿园中分别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1个班,以抽中班级的所有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由现场调查员指导每位儿童家长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以及过去1年各种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伤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486名学龄前儿童,过去1年内发生意外伤害98例,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0.16%。男、女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4.02%和1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喜静儿童,爱动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24.79%)更高(P0.01)。大、中、小班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3.46%、19.88%和1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照顾时间较多(OR=0.312)和家庭月均收入高(OR=0.184)是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保护因素,儿童爱动的性格特点(OR=2.192)和父母离异(OR=1.891)是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环境是影响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应加强父母的安全健康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2004年幼儿园儿童意外损伤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意外伤害发生。【方法】根据2004年卫生部统一的调查表与调查方法对杭州市4个县市和7个区11所幼儿园437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资料用χ2和χ2趋势检验分析。【结果】杭州市幼儿园意外伤害年发生率达7.32%,各年龄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男童发生率为7.28%,女童7.36%;城市发生率6.75%。农村发生率8.11%,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3岁组入托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10.63%,散居儿童为3.90%,入托儿童明显高于散居儿童(P<0.05)。意外伤害分类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外伤、烫伤、动物咬伤。意外伤害发生地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家中、户外、幼儿园内。【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且主要在园外发生,做好幼儿及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的宣传教育,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原因,为开展学龄前儿童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社区4所幼儿园为伤害监测点,建立伤害登记、报告制度。结果伤害次数发生率为31.44%,其中男童为36.90%、女童为25.47%;男女童伤害次数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0,P0.01);伤害类型前3位分别是跌倒或坠落(12.77%)、撞击伤(6.95%)、暴力伤(3.33%);伤害发生地主要为幼儿园(45.00%)、家(28.80%)、小区(16.80%);伤害发生部位主要是头颈部(57.50%),伤害程度以轻微伤为主(82.90%)。结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开展学龄前儿童和家长安全教育是预防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拉萨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儿童意外伤害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拉萨市城关区1所公立、2所私立幼儿园611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拉萨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6.33%;意外伤害发生类型前三位:摔伤、扭伤、脱臼等(45.97%),动物咬伤(18.55%),烧烫伤(10.89%);意外伤害发生地点前三位为:家(58.37%),校外活动场所(19.59%),公路(10.61%)。χ2检验表明,不同民族、性别、父亲、母亲文化程度、居住楼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民族、性别及居住楼层为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 结论 拉萨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尤其以汉族、男童、居住3层以上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并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和平谷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差异性.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海淀区2 970名和平谷区2 558名0-6岁儿童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率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 共调查5 528例,伤害发生率为8.65%(478/5 528).海淀区0-6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10.54%(313/2 970),平谷区为6.45%(165/2 558).海淀区伤害发生率高于平谷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081,P<0.001).依据年龄、性别和严重程度分层分析:两区高年龄段(3-6岁)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海淀区均高于平谷区(男童χ2=9.145,P=0.002;女童χ2=21.973,P<0.001);海淀区重度伤害发生率为0.13%,平谷区为0.51%,其差异性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55,P=0.012).结论 两区0-6岁儿童的伤害情况均较为严重,应根据城乡伤害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顺义区学龄前儿童发生伤害风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伤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顺义区3所幼儿园,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抽中幼儿园的所有家长进行网络平台线上调查。  结果  学龄前儿童伤害的低、中、高风险评估比例分别59.5%,37.5%和3.0%。学龄前儿童年龄和班级越高,伤害风险评估等级越高(χ2值分别为12.35,12.70,P值均 < 0.05),伤害风险隔代照顾意外伤害高风险(3.7%)高于父母照顾(2.4%); 主要照护人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越高,伤害风险评估等级越低(χ趋势2值分别为11.23,14.10,P值均 < 0.05)。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儿童在烧烫伤风险、中毒风险、其他伤害风险、儿童伤害防范和伤害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6,5.61,4.95,6.15,7.86;9.88,8.39,4.25,6.27,7.55,P值均 < 0.05);不同性别的儿童烧烫伤风险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P < 0.05);不同居住地儿童伤害防范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P < 0.05);不同年龄、年级的儿童在风险来源中的行为监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护人文化程度(大专:B=-2.66,95%CI=-4.69~-0.63;本科及以上:B=-3.80,95%CI=-5.90~-1.70)、家庭年收入(B=-2.82,95%CI=-4.80~-0.84)是学龄前儿童发生伤害风险的影响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在开展学龄前儿童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工作中,着重对家庭收入较低及文化程度偏低的主要照护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对进一步提高儿童伤害风险的预防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因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伤害程度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首次住长治某医院的意外伤害儿童共7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父亲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儿童发生重度伤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0,P=0.040),其中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儿童发生重度伤害的比例最高(43.7%);母亲不同年龄组之间,儿童发生重度伤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6,P=0.015);其中母亲年龄为40岁以上儿童发生重度伤害的比例最高(60.0%);非独生子女中发生重度伤害的比例(46.3%)高于独生子女(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8,P=0.027)。儿童意外伤害程度与伤害转归、医疗费用、患儿年龄、父亲年龄、母亲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亲年龄段高的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程度重的危险性是母亲年龄段低的1.872倍。结论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高、非独生子女家庭使重度意外伤害发生的风险增加。伤害程度越重转归越差,医疗费用越高;患儿年龄段越大、父母亲年龄越大,伤害程度越重。母亲年龄段高是意外伤害程度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予以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9.13%,观察组2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5,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3.54±2.71)分,观察组为(95.33±3.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饮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宁市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4个城区的儿童共2 584例,以问卷形式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现况。结果:在本次调查中,农村留守儿童1 096例,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9.7%,高于非留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P<0.05);留守组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比女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5),7~12岁组比2~6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15);留守儿童组前5位意外伤害依次为:跌倒/坠落(45.6%)、割伤/刺伤(29.6%)、烧烫伤(12.9%)、碰撞/挤压(11.5%)、交通事故(10.4%);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家中(37.5%)、学校(32.4%)、道路上(19.2%),多发季节在夏季(35.6%)及冬季(24.2%);留守儿童发生伤害后有12.3%需住院治疗,约半数儿童需请假休息,治疗费用在2 000元以上占5.0%,以自费居多;留守组再发意外伤害率12.9%,高于非留守组再发意外伤害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负担较大,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意外烧烫伤发生的现状,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贫困县的5所学校共2909名学生(1630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观察法获得该县学龄期留守儿童规模及其在最近1年内意外烧烫伤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该县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4.0%,高于非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41,P0.05);留守儿童意外烧烫伤发生率为5.6%,与非留守儿童烧烫伤发生率(5.2%)无统计学差异(χ~2=0.165,P0.05);各年龄组的意外烧烫伤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64.9%农村留守儿童意外烧烫伤的发生在父母外出务工后,76.9%的烧伤发生在家中,并且63.7%是由自己造成的,在发生原因调查中,由做家务所致的占71.4%。[结论]该县农村留守儿童意外烧烫伤发生现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意外伤害发生的预防干预,以预防和减少该县农村留守儿童意外烧烫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干预对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standard deviation,RDW-SD)的影响,为延缓或杜绝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月对符合标准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维生素D干预,3个月后检测RDW-SD,比较干预前后RDW-SD的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RDW-SD偏高的发生率为13.16%(10/76),干预3个月后为7.89%(6/7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P0.05)。干预前RDW-SD为(44.20±3.11)f L,干预3个月后为(42.72±3.41)f L,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6,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维生素D干预可以降低RDW-SD及其偏高的发生率,补服维生素D可以有效降低RDW-SD,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和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伤害发生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3个区1 087名居民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伤害状况。用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过去1年内伤害发生率为20.33%,男性人群伤害发生率为21.54%,女性人群伤害发生率为18.99%。不同年龄人群伤害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不同职业人群中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9,P0.05),技术工作人员伤害发生率(31.11%)较高。不同性别伤害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P0.05),男性人群因骑摩托车或电动车、体育运动引起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4.20%、8.93%)明显高于女性人群(分别为1.94%、4.46%),女性人群在家庭生活中烫伤、动物咬伤、触电、碰撞等伤害发生率(14.15%)明显高于男性人群(9.98%)。结论重庆市居民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伤害危险因素全面系统地实施人群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对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为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5)。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6.84%,观察组为0.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7.23±3.05)分,观察组为(95.23±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3,P0.05)。结论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中开展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为主题的健康教育,针对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伤害对象的认知行为,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方法以学龄前儿童为干预对象,监测意外伤害,对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方法包括对幼儿老师设计安全课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等。结果干预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低。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家庭中危险因素认知有所提高,改变不利因素的家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低于未改变的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通崇川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评价健康教育对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认知的影响。方法2016年7-8月,对南通市崇川区1200名8~15岁儿童开展意外伤害相关的预防和急救技能培训,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儿童意外伤害防治认知情况。结果南通市崇川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高(45.75%),家庭(30.22%)和学校(18.94%)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儿童在呼吸心跳停止急救,溺水抢救和倒出呼吸道积水,冷热水使用和触电急救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4.61%、38.00%、75.33%、62.17%和80.00%,均高于对照组的27.33%、35.00%、60.33%、49.00%和75.17%;在表皮擦伤、严重出血、烫伤急救的平均得分干预组为(1.88±0.91)分、(1.63±0.90)分和(2.26±1.2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70±0.94)分、(1.45±0.92)分和(1.85±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现场亲自操作与视频观看是儿童最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以现场游戏互动、视频观看、亲自动手操作等体验式的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高了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托幼机构教师对儿童意外伤害认知与需求的现状,寻求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在西城区38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400名教师进行儿童意外伤害认知与需求调查.结果 80.8%的教师知道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43.1%的教师认为模拟现场培训形式效果最佳.平房园所环境的意外伤害发生率高于楼房园所,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8,P<0.001).结论 加强对托幼机构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现场急救基本能力;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