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 MAU)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2017年,在江苏省和山东省的4个调查点开展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终末调查,调查对象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年龄为18~75岁的常住人口。通过24 h尿白蛋白测定法测算MAU,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AU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及其组分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193名,年龄(49.4±12.6)岁,其中男性558人,占46.8%,MAU检出人数为112人,占9.4%,MS者375人,占31.4%。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非MS组相比,MS组MAU患病风险更高(OR=3.188, 95%CI:2.123~4.790),且MS各组分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和GLU升高均与MAU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在对相关因素校正后,与不具有MS组分者相比,具有3、4和5个MS组分者MAU患病风险更高(OR=4.839, 95%CI:2.134~10.976;OR=5.185, 95%CI:2.153~12.487;O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老年性耳聋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8月,于哈尔滨市第九医院耳鼻喉科连续收集165例老年性耳聋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202例听力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听力检测和实验室检查(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代谢综合征组分中,仅甘油三酯的异常比例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在调整前、调整后均与老年性耳聋有关,OR分别为1.69(95%CI 1.09~2.63)和1.96(95%CI 1.08~3.54);其他组分均与老年性耳聋无关联。另外,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所有各种组合中,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组合、甘油三酯与血糖组合、甘油三酯与血压组合,在调整前、调整后均与老年性耳聋有关,调整后的OR分别为5.31(95%CI1.63~17.27)、2.66(95%CI 1.04~6.85)和2.09(95%CI 1.04~4.18)。而代谢综合征与老年性耳聋无统计学关联,调整前及调整后与老年性耳聋的OR分别为1.27(95%CI 0.83~1.94)和0.92(95%CI 0.54~1.57)。而按年龄分层,调整后OR分别为0.89(95%CI 0.44~1.82)和1.49(95%CI 0.67~3.30),仍无统计学关联。结论甘油三酯异常与老年性耳聋有关联,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组合、甘油三酯与血糖的组合、甘油三酯与血压的组合均与老年性耳聋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宁市农村社区18岁以上共1 893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32%,标化患病率为15.10%,男性为19.97%,女性为10.40%,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6,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17, 95%CI:1.072~2.146)、高血压(OR=1.663, 95%CI:1.237~2.236)、TG升高(OR=1.790, 95%CI:1.288~2.487)、肥胖(OR=1.640, 95%CI:1.115~2.413)、代谢综合征(OR=1.433, 95%CI:1.018~2.019)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越多,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越高(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密切相关,积极控制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有助于防止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筛查对象的血压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为新时期高血压早发现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个区共21 496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复杂抽样下一般线性模型分析、Rao-Scott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有高血压筛查对象(自报未患高血压者)13 980名,其平均收缩压为130.6 mm Hg(95%CI:127.8~133.5 mm Hg),平均舒张压为81.3 mm Hg(95%CI:79.6~83.1 mm Hg)。男性平均收缩压[132.5 mm Hg(95%CI:128.4~136.5 mm Hg)]和平均舒张压[83.4 mm Hg(95%CI:81.0~85.7mm Hg)]均高于女性[平均收缩压为128.8 mm Hg(95%CI:126.5~131.2 mm Hg),平均舒张压为79.4 mm Hg(95%CI:77.9~80.8 mm H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5岁组平均收缩压最高,为145.4 mm Hg(95%CI:141.8~149.0 mm Hg),而平均舒张压最高的是45~59岁组,为82.2 mm Hg(95%CI:80.1~84.3 mm Hg)。高血压筛查对象的高血压、正常高值检出比例分别为32.94%(95%CI:27.91%~37.96%)和45.62%(95%CI:42.90%~48.34%),男性高血压比例高于女性(P0.05),75岁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检出率最高,为61.57%(95%CI:52.95%~70.20%)。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1.67,95%CI:1.43~1.95)、高年龄(45~59岁OR=1.53,95%CI:1.22~1.92;60~74岁OR=2.18,95%CI:1.83~2.59;≥75岁OR=5.08,95%CI:4.28~6.03)、现在饮酒(OR=1.30,95%CI:1.04~1.62)、糖尿病(OR=1.66,95%CI:1.30~2.11)、血脂异常(OR=1.45,95%CI:1.28~1.65)和超重或肥胖(OR=1.79,95%CI:1.61~1.98)人群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较高人群(高中或中专OR=0.67,95%CI:0.53~0.85;大专及以上OR=0.62,95%CI:0.52~0.73)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筛查对象的正常高值、高血压检出率较高。需探索多途径、高效的筛查和干预模式,重视高血糖、高血脂、超重肥胖和饮酒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工作中利用GGT水平诊断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方法收集北京市小汤山医院2012年1—12月28 057名体检人群的体检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GT水平与MS相关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将按照GGT水平四分位数法分为13.0、13.0~19.0、19.1~31.0、31.0 U/L 4组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GGT水平与MS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GT水平诊断MS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MS组人群的GGT水平为(40.96±4.17)U/L,高于非MS组人群的(24.10±2.4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48,P0.01);两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调整了性别、年龄和M S其他组分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GT水平与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MS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S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GT 13.0~19.0 U/L组、19.1~31.0 U/L组、31.0 U/L组人群M S发病风险分别为GGT13.0 U/L组人群的1.247倍(OR=1.247,95%CI=1.133~1.374)、2.375倍(OR=2.375,95%CI=2.166~2.605)、4.729倍(OR=4.729,95%CI=4.323~5.173);ROC曲线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GGT水平诊断M 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和0.747,诊断MS的截断值分别为24.5和13.5 U/L,灵敏度分别为0.715和0.806,特异度分别为0.563和0.580。结论 GGT水平与MS及其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GGT水平的升高能够增加MS的发生风险,可作为MS发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郭健    鲁晓涵  金光  金基永  全贞玉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2098-210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 方法 以4 972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胱抑素C,分析胱抑素C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 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ysC、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1);调整年龄和性别后,BMI、SBP、TG、UA、BUN、Cr水平随着CysC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P 趋势<0.01),而HDL和eGFR水平是随着Cys水平的增加而下降( P 趋势<0.01);未调整时,CysC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OR=3.773,95%CI:2.556-5.570),但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不存在CysC水平与MS相关性。 结论 CysC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存在相关性,但受多种混杂因素影响,并不能证实CysC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选择15岁以上人群48633例,其中男性23080例,女性25553例。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建议的标准。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呈正相关,OR值为5.998(95%CI4.799~7.496),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性别、6类地区、教育程度、中重度体力活动时间、吸烟、饮酒后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仍具有统计学相关性,OR值为3.114(95%CI2.432~3.987)。代谢综合征的所有组分中,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最强,且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在个体聚集越多(趋势性检验P<0.0001),患脑卒中的可能性越大。结论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患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关性,为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体检且资料完整的9 561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体重、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和血肌酐(SCr)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Spearma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SUA与MS及其组分的相互关系。结果体检人群中HUA的总检出率为15.68%,男性为19.97%,女性为7.65%。高尿酸血症组(HUA组,1 499例)SBP、DBP、FPG、TC、TG、LDL-C、SCr水平及BMI均明显高于SUA正常组(NUA组,8 062例),年龄、HDL-C及GFR水平明显低于NUA组,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N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UA水平与SBP、DBP、BMI、FPG、TG、TC、LDL-C和SCr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4、0.263、0.386、0.110、0.405、0.143、0.160和0.395),与HDL-C、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1和-0.13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及男性均可使HUA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1.961、2.484、2.184,P0.01);HUA亦是MS的危险因素(OR=1.792,95%CI:1.541~2.085)。结论体检人群中HUA检出率高,且SUA水平与MS各组分关系密切,可能成为MS筛查及风险预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肥胖、血压、血糖、血脂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市小汤山医院2012年的28 057例体检者,年龄(45.61±13.91)岁,其中男性17 268例,年龄(46.81±14.01)岁,女性10 789例,年龄(43.68±13.52)岁。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PDW与MS相关组分之间的关联性,并将研究对象按照PDW四分位数法分为4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W对MS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MS组人群的PDW(12.99±1.84)%高于未患MS组人群(12.8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earson两变量相关分析和控制了年龄及性别后的偏相关分析中,PDW与MS组分中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均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后,PDW的升高与MS发病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结论 PDW与MS及其组分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MS的一个危险因素,为MS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宝鸡市电力系统职工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为电力系统职工综合防治高血压与M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宝鸡市电力系统职工群体为调查对象,收集2019年1—10月在某健康检查中心参加年度常规健康检查资料,根据血压水平情况分为正常血压组(n=642)、正常高值组(n=941)、高血压组(n=526),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血压组与MS及其组分的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在不同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压分组的升高,超重或肥胖、TG增高、空腹血糖受损及MS患病的比例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OR=4.60)、TG增高(OR=1.97)、空腹血糖受损(OR=3.22)及MS(OR=72.0)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宝鸡市电力系统职工高血压具有较高发病水平,且与MS及其组分如肥胖或超重、TG增高及空腹血糖受损等密切相关,应根据其工作性质及特点开展预防性知识教育,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不同组合与冠心病(CH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为CH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8 254名≥18岁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比较各MS组分、组分个数以及组分的不同组合形式与CHD患病的相关性。结果 18 254名≥18岁体检者中,M S患病率为29.83%,CHD患病率为1.05%;M S组分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或糖尿病5个M S组分均为CHD患病的危险因素(均P0.01);MS组分个数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当组分数为4个(OR=3.16,95%CI=1.94~5.14)和5个(OR=4.12,95%CI=1.59~10.72)时CHD患病风险较大;M S组分个数相同时不同组合情况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组分个数为2时,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低(OR=0.06,95%CI=0.02~0.24),血压(BP)+空腹血糖(FPG)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高(OR=4.60,95%CI=1.44~14.69);组分个数为3时,BP+FPG+HDL-C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高(OR=5.08,95%CI=1.15~22.40);组分个数为4时,BM I+BP+甘油三酯(TG)+FPG组(OR=4.38,95%CI=1.03~18.61)和BM I+BP+FPG+HDL-C组(OR=4.33,95%CI=1.20~15.66)CHD患病风险均相对较高。结论M S组分是CHD的危险因素,CHD患病风险随M S组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组分个数相同时不同组合与CHD的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抵抗(IR)与新疆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MS)关系。方法在哈萨克族人群现况调查中,随机抽取MS患者195例和健康者120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检测糖代谢相关指标,采用比色法测定FFA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_IR)。结果MS病例组男性FFA为(0.57±0.22)mmol/L,女性为(0.65±0.24)mmol/L,对照组男性为(0.46±0.22)mmol/L,女性为(0.52±0.17)mmol/L;MS病例组男性HOMA_IR为(5.17±4.89),女性为(3.75±3.37),对照组男性为(1.62±1.29),女性为(2.20±1.53);2组男、女性FFA、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FFA浓度与HOMA_IR的增加,MS患者比例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FA浓度为0.55 mmol/L~、0.69 mmol/L~,对MS的影响分别OR=4.374(95%CI=1.271~15.046)和OR=4.208(95%CI=1.068~16.586);HOMA_IR为3.96~时,对MS的影响OR=8.552(95%CI=2.064~35.428);FFA、HOMA_IR与MS各组分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性别、HOMA_IR等影响后,FFA只与腰围、舒张压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MS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FA可能不是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它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影响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MS及其各组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安市中小学教师高尿酸血症(HUA)流行特征,分析不同尿酸(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集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科接受健康检查的中小学教师3 515人的一般检查[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血压]及实验室生化检查[UA、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资料。根据男女高尿酸诊断标准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与尿酸正常(NUA)组,比较MS及其组分因HUA所致的分布差异;运用四分位数将男女UA水平进行划分,探讨不同性别的UA水平对MS及其各组分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人群UA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1)调查对象中共检出HUA患者690人,粗患病率为19.6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23%,女性患病率为7.3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为(χ~2=98.290,P0.01);(2)HUA组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总胆固醇(TC)、LDL-C、FBG的水平均高于NUA组,HDL-C水平低于N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A水平与BMI、DBP、TG、TC、HDL-C、LDL-C值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 0. 05),其中UA水平和BMI、TG的相关程度最高(r=0.327、0.240);(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是男性肥胖(OR=2.87,95%CI:2.21~2.74)、高血压(OR=1.85,95%CI:1.39~2.46)、血糖异常(OR=5.74,95%CI:3. 64~9.05)、高TG血症(OR=2.66,95%CI:2.04~3.47)、MS(OR=2.58,95%CI:1.87~3.57)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肥胖(OR=6.73,95%CI:3.32~13.64)、血糖异常(OR=8.52,95%CI:0.85~85.38)、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OR=2.67,95%CI:1.17~6.09)、MS(OR=5.05,95%CI:1.39~18.41)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西安中小学教师群体中HUA的患病率较高,MS及其组分患病率均随着U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HUA是MS及各组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该人群中应做好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提升健康理念及行为,减少HUA、MS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宁夏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为防治HUA和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9 356人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尿酸、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量腰围、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HUA与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HUA的患病率为20.0%,其中男性患病率(26.2%)高于女性(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469,P0.01)。MS组的HUA患病率(33.2%)明显高于非MS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760,P0.01)。随着MS组分的增多,研究对象的血尿酸水平和HUA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2.068、1.186、1.184和2.299,P0.01),女性、高空腹血糖是保护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440、0.920,P0.05,P0.01)。结论HUA与MS及其各组分具有相关性,可能成为MS筛查及风险预测的有效指标,及早防治HUA对M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和早期肾损伤的检出情况,分析MetS及其组分与早期肾损伤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华东疗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251例上海地区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0≤eGFR<90ml/( min·1.73m2)为依据诊断为早期肾损伤,MetS根据2017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研究该人群MetS及其不同组分中早期肾损伤的检出情况,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etS及其组分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该地区职业人群MetS和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16.04%和24.86%,且eGFR值在MetS组与非MetS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 =2.967,P =0.003);在MetS及其五个组分中,除高空腹血糖外,余阳性组的早期肾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且随着组分数0~5的增高,早期肾损伤检出率逐渐增高(趋势x2=139.225, P<0.001);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OR=2.407,95% CI:2.184~2.652)、年龄(OR=5.661,95% CI:4.622~6.934)、腹型肥胖(OR=1.177,95% CI: 1.072~1.292)、高血压( OR=1.319,95% CI: 1.208~1.441)、高TG血症(OR=1.403,95% CI: 1.286~1.531)、低HDL-C血症(OR=1.245,95% CI: 1.109~1.397)是早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男性发生风险是女性的2.209倍(95%CI:1.983~2.460);50岁以上人群是≤30岁人群的5.477倍(95%CI:4.448~6.745); MetS的1~5项组分数发生早期肾损伤的风险分别为0.704(95%CI:0.597~0.830),1.124(95%CI:0.826~1.538),1.502(95%CI:1.143~1.843),1.697(95%CI:1.369~2.164),1.913(95%CI:1.234~2.251)。结论 上海地区职业人群早期肾损伤检出率较高,男性、年龄增长、腹型肥胖、高血压、高TG血症、低HDL-C血症是发生早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武进区65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关键变量缺失者、严重肝病患者和GGT异常者,共82 833人纳入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血清GGT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82 833人中代谢综合征患者26 546人,占32.05%。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均逐渐增加(P值均<0.01)。男女均按照GGT水平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在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后,与GGT Q1组相比,男性Q2、Q3和Q4组患代谢综合征的OR(95%CI)分别为1.77(1.63~1.91)、2.79(2.59~3.01)和4.04(3.75~4.35);女性Q2、Q3和Q4组患代谢综合征的OR(95%CI)分别为1.85(1.74~1.97)、2.98(2.81~3.16)和4.64(4.37~4.92)。根据GGT百分位数分布,选取4个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8个市县18岁以上常住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共计调查4879人,18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8%(标化率6.0%)。男性(13.1%)高于女性(10.8%)(P0.05),城市(15.3%)高于农村(9.8%)(P0.01)。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不同婚姻状况和职业间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OR=11.63.95%CI:8.82~15.34),性别(OR=1.80,95%CI:1.32~2.45),红肉摄入过量(OR=0.71,95%CI:0.57~0.89),饮酒中的有害饮酒行为(OR=1.81,95%CI:1.19~2.73)和年龄均与MS密切相关。受检者中患有1种组分占28.3%,以高血糖最高(34.8%);2种组分占18.6%,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糖+血脂异常最高(21.8%);3种以上组分占10.9%,以"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比例最高(30.2%)。因子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血脂异常(LDL-C和TC);高血压和高血糖4个因子对MS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2%,其中肥胖属于首要因素(22.08%)。结论海南省居民MS是以肥胖为首要因子的多种组分综合作用结果,应加强对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为主的综合性慢性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民族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维吾尔族和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1 032例,测量人体基本参数,检测血尿酸(SUA)和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SUA、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维、汉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A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与其他生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1)。维汉两民族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重或肥胖、高血糖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四分位数Ⅲ水平人群比Ⅰ水平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OR=1.48,95%CI:1.01~2.18)。结论 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相关,SUA水平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静态行为的现状及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的关系,为糖尿病患者的有效干预提供措施。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常熟市10 247例糖尿病患者有关人口学特征、静态行为、疾病史等情况展开问卷调查以及血压、腰围等体格测量和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常熟市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41.4%,高血压检出率为82.6%,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4.2%,中心性肥胖检出率为44.2%。糖尿病患者每日平均静态行为时间为(3.36±2.42)h,男性[(3.50±2.35)h]大于女性[(3.26±2.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1)。24.5%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静态行为时间大于4 h。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日均静态行为时间4 h以上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相关(OR=1.223,95%CI:1.112~1.346),并增加血脂异常(OR=1.248,95%CI:1.136~1.371)和中心性肥胖的风险(OR=1.249,95%CI:1.136~1.373)。结论糖尿病患者日均静态行为时间较长,日均静态行为时间4 h以上是代谢综合征以及血脂异常和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应提倡改变静态生活方式,减少其他慢性病的发生,改善糖尿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09年在天津市和平区健康指导中心参加体检的21014名企事业职工为调查对象,进行血尿酸、体质指数、血糖、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患病率的比较,应用方差分析进行均数的比较。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组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1.7%、16.3%、4.8%;女性组各指标分别为14.3%、9.5%、3.4%,男性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群所患随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中不同诊断项目疾病种类的增加,其血尿酸值随之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7.199,P<0.0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出现明显上升趋势(χ2=1022.413,P<0.01)。高尿酸血症组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65.8%、29.3%、43.8%、55.9%,正常血尿酸组各指标分别为40.2%、19.6%、28.3%、28.4%,高尿酸血症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1.987,95%CI=1.811~2.180)、高血糖(OR=1.116,95%CI=1.011~1.232)、高血压(OR=1.250,95%CI=1.138~1.373)、血脂异常(OR=2.355,95%CI=2.155~2.573)均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具有相关性,及早防治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