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秉贵  周占祥 《解剖学报》2001,32(1):83-85,T005
目的 了解胚泡着床前后妊娠昆明系小鼠卵巢、输卵管及子宫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分布。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LSAB法。结果 妊娠2~5d小鼠的卵巢内,黄体细胞上有iNOS的阳性表达;输卵管粘膜上有iNOS的分布,肌层则为阴性;妊娠2、3d的小鼠子宫内,阳性标记主要出现在子宫内膜上皮以及子宫内膜中的了宫腺上皮,内膜基质细胞为阴性;妊娠4d的子宫内,子宫腺及蜕膜部分均有iNOS的分布,妊娠5d时,在小鼠胚泡的表面也检测到了iNOS的存在。结论 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在其卵巢、输卵管及子宫内均有iNOS的存在,提示iNOS在小鼠胚胎早期发育及着床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胚泡着床前后妊娠昆明系小鼠卵巢、输卵管及子宫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的分布。 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 L SAB法。 结果 妊娠 2~ 5 d小鼠的卵巢内 ,黄体细胞上有 i NOS的阳性表达 ;输卵管粘膜上有 i NOS的分布 ,肌层则为阴性 ;妊娠 2、3d的小鼠子宫内 ,阳性标记主要出现在子宫内膜上皮以及子宫内膜中的子宫腺上皮 ,内膜基质细胞为阴性 ;妊娠 4d的子宫内 ,子宫腺及蜕膜部分均有 i-NOS的分布 ,妊娠 5 d时 ,在小鼠胚泡的表面也检测到了 i NOS的存在。 结论 小鼠胚泡着床前后 ,在其卵巢、输卵管及子宫内均有 i NOS的存在 ,提示 i NOS在小鼠胚胎早期发育及着床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姜黄素组,用卵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哮喘小鼠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干预可显著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组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哮喘小鼠(P0.01)。结论姜黄素可降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iNOS表达水平,提示姜黄素对于哮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调节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许波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56-159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分子,它参与免疫调节和宿主防御反应.一氧化氮的生成主要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调节,然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调节机制及信号通路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5.
孙秉贵  周占祥  邓泽沛  王淑一 《解剖学报》2001,32(4):361-364,T016
目的 检测SA-30抗原免疫后妊娠小鼠子宫内免疫细胞的变化,以了解SA-30免疫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SA-30免疫后的小鼠子宫内CD4^+、CD8^+及CD57^+阳性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 妊娠第3d时,和对照组小鼠相比,SA-30免疫后的小鼠子宫内CD4^+、CD8^+及CD57^+细胞均明显增多,阳性细胞在子宫肌层和内膜都有分布,而对照组小鼠子宫内的阳性细胞只限局于肌层,内膜中没有。结论 SA-30免疫可以诱导妊娠第3d小鼠子宫内的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可能对早期胚胎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额叶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大鼠额叶损伤后不同时间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经Nissl和H.E.染色观察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伤后iNOSmRNA和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伤后12、24h创伤区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创伤区及周边iNOSmRNA的表达3h开始上升,24h达到高峰;伤后iNOS阳性细胞数量也增多,伤后3、6h主要由神经细胞表达iNOS,在12、24h主要由巨噬细胞表达iNOS,而72、120h则主要由胶质细胞表达iNOS。上述结果说明大鼠额叶锐器伤后iNOS的表达增加,iNOS阳性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经CT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证实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及分光光度法进行血浆ET、N0及iNOS水平检测.结果:按超声结果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程度分为:I期14例,II期23例,III期26例,I、II、III期ET、iN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三组间比较,Ⅲ期ET、iNOS水平显著高于I期、Ⅱ期(P均<0.01);NO含量显著低于I期、Ⅱ期(P均<0.01),而Ⅱ期NO、iNOS及ET水平与I期比较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无斑块组比较,有斑块组ET、iNOS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P<0.01);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ET、iNOS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NO、iNOS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明显变化,iNOS处于高水平,而N0处于低水平,NO、iNOS水平与患者病变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乳癌中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0例乳癌中e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 :eNOS和iNOS阳性在乳癌中表达率分别为 75 0 %和71 7%。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eNO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6 7%和 83 3 %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 2 2 ,P >0 0 5) ,而iNOS在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 3 %和 90 0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9 93 ,P <0 0 1 )。结论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高表达 ;iNO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夹闭大鼠腹主动脉下段造成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4h再灌注8h组(I/R)、Sham+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组和I/R+AG组.后两组于再灌注2h或相应的假手术时间点给予舌静脉注射iNOS阻断剂-AG,前两组给予等量溶剂处理.分别以North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NOS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硝酸还原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NO代谢产物NO-2/NO-3含量的变化;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检测肺组织学变化和肺组织湿重和干重之比(wet-to-dryweightratio,W/D)的变化.结果I/R组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和炎症细胞(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聚集等病理变化.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中MDA含量、W/D以及NO-2/NO-3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Northernblotting检测显示I/R组肺组织中iNOSmRNA表达增强,免疫组化检测,可见I/R组肺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增强,阳性颗粒几乎遍布所有肺组织.与I/R组相比,I/R+AG组肺组织中NO-2/NO-3含量、MDA含量以及肺组织W/D均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明显减轻.Sham组与sham+AG组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讨论本实验结果显示大鼠双侧后肢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肺损伤的发生,同时伴有肺组织中iNOS表达和NO生成增多,应用iNOS阻断剂-AG减少NO生成,可显著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肺损伤,表明肺组织中iNOS的诱生以及NO的过量生成具有损伤作用,参与介导了此种肺损伤的发生.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组织中iNOS表达的上调以及NO的过量生成参与介导了此种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结扎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存活1、3、5、7、14、21、28 d后取腰4~6脊髓节段冷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iNOS的表达变化,同时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检测14 d组中央管周围iNOS和神经肽Y(NPY)的共表达.结果:根据免疫阳性产物灰度值,损伤侧脊髓前角iNOS表达1 d明显升高,21 d达高峰,28 d接近正常,损伤后1~21 d损伤侧脊髓前角与对侧和正常组免疫阳性产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损伤侧脊髓后角1 d iNOS表达增强,其他各组未见明显变化;损伤后中央管周围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3 d尤为明显,28 d恢复正常,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14 d组iNOS和NPY在中央管周围共表达.结论:iNOS可能参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及伤后神经性痛的凋节.  相似文献   

11.
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占祥  邓泽沛 《解剖学报》1998,29(2):207-212,I016,I017
为了认识生殖周期中子宫巨噬细胞的分布,用F4/80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子宫巨噬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显示,间情期子宫内膜中有大量巨噬细胞,动情前期数量略有减少,但子宫系膜三角区出现较多巨噬细胞。动情期子宫内膜中有少量巨噬细胞,动情后期显著减少。在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系膜三角区中均有较多巨噬细胞,妊娠1d的子宫内膜中巨噬细胞数量很少,妊娠7d的子宫蜕膜中则消失。妊娠14d子宫的壁蜕膜组织中有少量巨噬细胞,在子宫肌间偶见,基蜕膜与子宫腺区中未见巨噬细胞。妊娠18d子宫中,壁蜕膜中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子宫腺区也有少量,同时子宫系膜基部可见许多,但基蜕膜中未见巨噬细胞。产后1d子宫中,巨噬细胞在内膜中数量极多,子宫肌间可见成簇分布。产后3d子宫内膜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其内仍有许多巨噬细胞。实验结果提示:子宫巨噬细胞在妊娠早期数量减少可能与胚泡着床有关;分娩前后子宫巨噬细胞的增多可能与产后子宫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2.
SA-30抗原在小鼠睾丸、附睾、精子及早期胚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秉贵  周占祥  邓泽沛 《解剖学报》2000,31(2):167-170,I014
目的 检测SA-30(sperm antigen-30)原在小鼠精子发生、成熟、获能及受精后的分布变化。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结果 SA-30在小鼠睾丸内的各级生精上皮均有分布,尤其是造近管腔的精子细胞染色最深;附睾各段的上皮细胞也有SA-30存在,而且主要集中在核上区;在附睾头和附睾尾的精子,SA-30主要分布在顶体区,两者我明显区别,获能后的精子顶体区有阳性染色外,尾部和顶体后区也出现  相似文献   

13.
大鼠子宫妊娠期的植物性神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应用组织化学、电镜和生物化学测定,对大鼠子宫妊娠期的植物性神经变化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妊娠期的进展,大鼠子宫壁中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数量明显减少。子宫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减低。NE含量以ng/g组织湿重表示,对照组为194.79±62.85,晚期妊娠组为78.56±30.48,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电镜观察表明,晚期妊娠子宫壁中的轴索数目明显减少,并可见“固缩型”和“空虚型”的退行性变的神经终末支。大鼠子宫神经和平滑肌的间隔,文献报告属紧密接触型,二者间距小于20 nm。本观察结果表明,大鼠子宫神经平滑肌间隔仅有20%属紧密接触型,大部分神经肌肉间隔在100 nm以上。妊娠期紧密接触型的比例更少。本文还对子宫妊娠期植物性神经变化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表达的观察,研究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影响的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Wistar大鼠30只,10只为正常组,10只为假手术组,10只为模型组(去卵巢组)。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进行ERα、ERβ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ERα在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子宫的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肌细胞核均有表达,其中以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图像分析表明,模型组腺上皮ERα表达较其他2组弱。2.ERα在去卵巢子宫中未见明显表达,只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腺上皮细胞核中表达,且较ERα表达弱。结论卵巢切除后明显影响大鼠子宫ERα、ERα的表达,尤其对ERα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妊娠大鼠植入期子宫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大鼠植入期子宫组织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大鼠妊娠植入期子宫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LIF在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肌细胞中均出现强阳性反应.结论 LIF在胚泡植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营养素在小鼠脾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神经营养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神经营养素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进行小鼠脾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神经营养素的免疫反应均存在于脾内,但分布特点各不相同。NGF主要分布于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外层、边缘区(MZ)和红髓(RP)的巨噬细胞样和淋巴细胞样细胞;BDNF除具有与NGF相似的分布特点外,还见于脾淋巴小结生发中心的淋巴细胞样细胞;NT-3则存在于白、红髓的网状细胞样细胞。这一结果提示,脾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均可能产生神经营养素,并提示不同类型的神经营养素对免疫系统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发泡期小鼠卵母细胞与卵细胞间以及卵丘细胞之间存在细胞连接,卵丘细胞的突起伸入卵母细胞内,细胞突起存在类似于鞭毛的9+2结构,这使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成为结构和功能上的整体。生发泡破裂后卵细胞出现吞噬现象,其意义不清。排出极体处的细胞膜微绒毛消失,其下方是中期纺锤体,此区域可能为第二极体的释放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大鼠胚泡植入前后子宫中的分布与表达,以探讨IL-18在胚泡植入过程中可能的生理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图像分析法.结果 IL-18在胚泡植入前后子宫均有表达,其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或蜕膜的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及子宫基质细胞或蜕膜细胞,子宫肌层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有微弱表达.与非妊娠大鼠相比,妊娠大鼠子宫IL-18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随着妊娠的进行,子宫IL-18的表达逐渐递增,并且IL-18在胚泡植人后期的表达显著高于植入前期(P<0.05).结论 IL-18可能参与胚泡植入,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有关,在妊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