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护理工作改革,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改变了护理工作单纯执行医嘱而忽视病人要求的护理模式。实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关键。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抓好健康教育,是落实整体护理后病人反应较为满意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护理本科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护理本科生的生活事件特点,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本科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评研究。结果护理本科生近1年内发生频率较高的生活事件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或错怪,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不同性别间比较,女生大多数生活事件的应激量大于男生;不同年级间应激量也存在差异。结论在校护理本科生的生活事件有其自身特点,护理本科教育中,应根据护理本科生发生频率较高的生活事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本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肺癌护理的研究热点及前沿主题,为今后开展肺癌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肺癌护理”为检索词,检索自中国知网建库至2022年3月7日的核心数据库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我国肺癌护理核心文献为289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①对肺癌患者化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护理;②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③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和护理。研究的前沿领域总结为四类:①研究内容为肺癌患者的化疗护理、免疫抑制剂护理、睡眠相关护理、并发症的护理、优质护理、呼吸道的护理;②研究对象为肺癌危重患者、肺癌后肺切除患者;③研究方法为横断面调查、个案护理、干预研究、方案构建;④重点应用领域为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相关问题。 结论 肺癌护理涉及面广,应制定肺癌化疗患者护理团体标准,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小英 《护理与康复》2008,7(8):601-602
总结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及合并症护理,通过,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刘春华 《妇幼护理》2023,3(20):4894-4896
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角膜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负性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 角膜炎患者 64 例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组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 组施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不良情绪,疼痛程度和认知度。结果 研究组的 SAS、SDS、VAS 评 分低于较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认知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护理用于病毒性角膜炎 患儿,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的情绪和认知度,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总结放射性脑病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头痛呕吐的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等。认为对放射性脑病患者做好积极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秀卿 《妇幼护理》2022,2(9):2071-2075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腹泻患者 62 例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床症状消失和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症状评分,家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 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家属心理状态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 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能快速改善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 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探讨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12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调查;并使用SPSSl0.0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应用Spearman‘s相关分析法分析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关系。结果 (1)本组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得分均值为132&;#177;18,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均值为67&;#177;10。(2)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总分值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6,P&;lt;0.01)。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各项目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活动受限程度和治疗满意程度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55.R=0.39,r=0.34,r=0.32,P<0.01),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绞痛发作情况无相关关系(r=0.19,P&;lt;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影响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蒋雪梅  颜爱英  伊永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81-2681,2683
护理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而对肿瘤患者的护理应是一个随疾病发展而变化的过程,需随时进行心理、精神、营养、皮肤和静脉动态的护理评估,给予耐心、周到的护理关怀,以促进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浅析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预防、保健,康复的复合形式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健康教育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我们应如何在整体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这就为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健康理念,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1]。这一工作模式,使护理人员的角色由传统的生活照顾和治疗的协助者,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护理的实施者。建立新的护士角色,实施新的护理模式,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有效质量达到92.7%,对照组生活有效质量为74.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从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田秀杰 《现代护理》1998,4(1):38-38
系统化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程序为核心,系统的,躯体和心理的整体护理。护理工作要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渡和转变。新的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医疗吸务质量作为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的生死安危的大问题。人的生活越好,越是追求满意的生命质量.然而,相当多的患者对护理工作不甚满意,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护士自身素质差。许多护士根本没有全新的护理观念,工作上还是过去的老一套,护理工作只能完成打针、发药等处置工作,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改善COPD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的符合入选条件的COPD患者62例,实施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氧疗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睡眠护理等内容的延续护理,调查患者在出院前和实施延续护理2个月后的自我护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延续护理2个月后,COPD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较出院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05)。结论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水平,值得在临床和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患者拒绝生活护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4—9月78例患者拒绝生活护理的原因,为制定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拒绝生活护理的患者进行非结构化访谈,了解拒绝生活护理的原因。结果患者担心多收费、患者习惯家属照顾、护士评估结果与患者自理能力存在偏差、护士提供基础护理时机不灵活以及环境因素是患者拒绝生活护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政策宣传;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正确全面评估患者,按需护理;加强服务细节管理有利于患者提高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张玉雯 《妇幼护理》2022,2(11):2623-2625
目的 为提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护理质量,探讨疼痛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20 年 09 月至 2021 年 09 月收治的 82 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 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 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改善疼痛症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良好的临床推广 性。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化产科护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FCMC),用“待产-分娩-恢复房间”(LDR)替代产妇需多次转移的传统模式,以先进的护理模式和国际标准装备为产妇提供全程跟踪服务。近年来,本院引入家庭化护理模式,将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精神疾病护理是以精神病学知识为指导,以一般护理学的理论原则为基础的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护理服务对象罹患各种精神疾病,此类疾病多病程冗长,迁延不愈,患者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发生严重障碍,甚至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着家庭与社会的生活秩序。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理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全面的人文化护理服务,使患者充分享受照顾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