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本文报告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81例,对其诊断,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无创伤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列为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常规方法;腹主动脉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有症状者是破裂前期,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术中应注意手术技巧的改进和防止松钳性休克的发生;术中、术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严密的脑、心、肾监护,防止急性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手术治疗59例,动脉瘤切除50例,手术切除率为84.7%,全组手术死亡7例,死亡率11.9%。  相似文献   

2.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简称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90%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发病于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10:1.腹主动脉瘤的最终结局是破裂,如前壁破裂,死亡率高达90%.手术切除动脉瘤同时重建腹主动脉血流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目前择期手术死亡率低于5%,但对于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的高龄病人,其手术死亡率可高达40%[1],这对于患者心理和生理无疑是十分沉重的打击.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微创、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成为20世纪末各国血管外科和放射介入科医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25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报道了25例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所有病人术前DSA、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瘤体的情况行瘤体切除、人工血管或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手术。结果本组病人手术死亡率16%,无一例出现因腹主动脉阻断而发生主要脏器缺血性损伤的并发症。作者认为,腹主动脉瘤均应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已破裂者或即将破裂的腹主动脉瘤是急诊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8例,女2例;年龄31~82岁,平均65.4岁。所有患者中突发性腹或腰背部疼痛20例,血压下降和(或)休克11例,发病前有明确腹主动脉瘤病史7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CTA或手术探查确诊。1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1例行腔内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2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20%,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存活的16例患者恢复顺利。结论手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有效,早期诊断,急诊外科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人工血管重建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人工血管重建术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38例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其中9例采用直桶形人工血管,29例采用"人"字形分叉人工血管.分别采用保留后壁或完全切断瘤颈的方法吻合近心端,对于远心端根据病情分别吻合在腹主动脉末端、髂总动脉或髂外动脉.重建髂内动脉8支,结扎髂内动脉3支.依据术中测压结果重建肠系膜下动脉11支,缝扎21支.结果 术后死亡1例,于手术后6d发生结肠破裂,14d死于感染性休克;二次开腹止血1例,37例患者痊愈出院,并分别随访3个月~2.5年,1例于术后2年死于心肌梗死.其余患者预后良好,无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和移植血管感染等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血管重建术是腹主动脉瘤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手术设计、手术技巧以及重视并发症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例肾动脉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5~78岁,平均65岁。自知有腹主动脉瘤者7例,有腹部搏动性包块者6例,术前行急诊彩超和(或)CT检查确诊15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情况采取肾动脉下腹主动脉钳夹阻断或腹主动脉腔内球囊阻断,控制出血后行人造血管移植术。结果手术后30d内死亡9例(39%),死亡原因为出血性休克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呼吸循环衰竭2例。结论手术治疗是对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根据术中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阻断破裂口近端腹主动脉以控制出血是手术的关键。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肺部并发症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交流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1年2月至2002年7月我院外科治疗的30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1例.MR1诊断2例。其余27例均经CT确诊。该30例中.腹主动脉瘤破裂6例.行急诊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33.3%);24例未破裂者中.22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和原位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9.1%).另2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人造血管移植术。结论 及早术前诊断.恰当地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治疗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福真 《普外临床》1995,10(3):141-143
  相似文献   

9.
1996年3月以来,我们收治了3例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取得近、远期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外科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主动脉瘤破裂是血管外科最为凶险的疾病之一.起病较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死亡率高.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如不及时进行外科修复治疗,患者24 h内生存率<50%,3个月内罕有生存,总死亡率可达85%~95%.即使能够获得及时手术治疗的病例总死亡率也达45%~50%.尽管随着现代血管外科学及监护学的迅猛发展,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死亡率已控制在3%左右,然而关于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救治成功率仍无重大突破.因此,重视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外科诊疗及围手术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Received for publication on May 6, 1997; accepted on Nov. 6, 1997)  相似文献   

12.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方法总结1999年4月至2005年4月外科手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20例,采用钳夹阻断膈下腹主动脉或Foley氏球囊管腔内阻断瘤颈上腹主动脉后行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应用分叉型人工血管12例,直型人工血管8例。结果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手术30d围手术期死亡率40%(8例),死亡原因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呼吸循环衰竭2例。存活12例,术后合并症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腹泻等共1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随访观察6~60个月,无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以及随访期死亡发生。结论破裂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仍然很高,早期确定诊断,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破裂腹主动脉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合并需外科手术之消化系统疾病(DSD)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自1999年3月至2001年10月6例AAA合并需手术治疗之DSD的处理经验。AAA直径为4.8-11cm,平均7.1cm。AAA和DSD同期手术治疗3例(胆囊切除2例,乙状结肠癌根治1例),AAA腔内隔绝术后行结肠肝曲癌和食道下端癌根治术2例。先行胃癌根治术后行AAA修复1例。结果:食管胃吻合口瘘术后第2天死亡1例,胃瘫1例经治疗30d后胃功能恢复,未发生移植人工血管感染。5例存活,随访6-42个月,平均19个月,无吻合口动脉瘤及支架内漏发生。结论:只要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许可,AAA和DSD可同期手术,反之分期进行,AAA腔内隔绝术可作为该类患者首先进行治疗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腹主动脉瘤100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979年6月至1998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100例,其中肾上型腹主动脉瘤8例,91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涤纶片瘤体包裹术8例,术中死亡1例。结果 14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手术死亡率50%(7例),其余未破裂者手术死亡率3.5%(3/86)。结论 术前诊断和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对腹主动脉瘤应积极择期手术,手术技术和麻醉监护水平的不断改进提高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使腹主动脉瘤手术更为安全、快捷,术后恢复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肾移植术后患者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及复杂型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特殊类型的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治疗,1例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为肾移植术后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为瘤颈成角大于70°,瘤颈长1.6cm,髂动脉严重扭曲。结果 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未发生内漏,术中应用小剂量肝素,减少造影剂,建立稳定的低血压,有效地保证了脑和移植肾血流灌注,防止了脑部再出血和移植肾的功能损害;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通过拉紧两端导丝克服血管扭曲的方法使带膜支架顺利释放,带膜支架成角严重时在成角处加放裸支架。其中1例瘤颈发生内漏,支架0.4cm移位,降压治疗1周后复查螺旋CT血管成像(CTA)内漏基本消失,1例髂外动脉带膜支架成角未及时加放裸支架,术后因成角处血流缓慢出现血栓形成,急诊行股—股搭桥。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腔内隔绝治疗脑出血和肾移植后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1992年6月至1998年6月对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Cabrol手术6例,Bentall手术4例,升主动脉与腹主动脉搭桥转流手术4例。升主动脉夹层缝闭加主动脉瓣成形1例。结果 14例生存,1例Bentall手术左冠状动脉吻合口出血者死亡。结论DeBakey Ⅱ型病人,当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缝合于带瓣管道上有困难时,采用Cabrol手术有其优点-采用1根8mm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应用象鼻技术治疗病变范围广泛的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自1997年12月至2006年6月,应用象鼻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199例,男169例,女30例。平均年龄(45.67±10.73)岁。象鼻技术32例,支撑型象鼻技术167例;其中应用于胸降主动脉141例,升主动脉15例,腹主动脉11例。急诊手术38例。结果 全组平均体外循环(171.68±51.64)min。住院死亡6例,住院病死率3.02%。并发脊髓损伤6例,脑卒中3例,肾功能衰竭4例。结论 应用象鼻技术及支撑型象鼻技术治疗病变范围广泛的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8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7/8,死亡1人.5例植入分叉型支架,2例植入直型支架,1例支架释放不成功.1例术后第2天右髂动脉支架折叠成角,远端血栓形成,给予局部溶栓成功后第3天血栓再次形成,急诊行左股-右股动脉旁路转流术.1例术后第2天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2个月后出现结肠缺血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术中主体支架释放不成功,急诊行开腹手术,取出支架,行AAA修补术,术后第2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死亡)时止,无内漏发生,无支架明显移位及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 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或腹主动脉夹层(AAD)合并腹部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EVAR治疗的AAA(n=14)/AAD(n=3)合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2例于EVAR后接受腹腔镜肿瘤切除术、1例接受开腹肿瘤切除术,4例因心肺功能欠佳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EVAR治疗效果。结果 EVAR成功率为100%,术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1个月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通畅。术后随访1~28个月,期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亦未见AAA/AAD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EVAR治疗AAA/AAD合并腹部恶性肿瘤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总结12例合并甲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结果入院时服抗甲状腺药物在4个月内或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高于正常者6例,于术前半个月至术后2~5d予服用大剂量丙基硫氧嘧啶(600mg/d);术前1d始至术后3~7d予碘化钠0.5~1.0g维持静脉点滴12~24h,术前1次和术后连续3d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1次/d。入院时仍在服药治疗甲亢、服药时间超过4个月、且血T3和T4正常者2例,术前继续原剂量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术后改为丙基硫氧嘧啶鼻饲(600mg/d)2~5d。既往有甲亢病史、经内科规则治疗后治愈者3例,未予特殊处理。11例患者均顺利通过了围手术期。1例患者术前未发现甲亢病史,故未经积极预防甲亢危象处理,术后第2天死于甲亢危象。结论合并甲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经过适当的处理,可限期手术并顺利通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