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CT平扫对头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0例主诉为头痛的门诊患者的颅脑CT平扫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及分析阳性结果的临床价值。结果在510例头痛患者中,478例诊断结果为阴性,32例诊断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6.3%。结论大多数头痛患者CT表现是正常的,其价值有限,但对极少数头痛患者及时发现病变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与16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已接受MR-DWI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在临床中的相关数据。结果:MR-DWI组对脑卒中的检出率为35例,16排螺旋CT检查组对脑卒中的检出率为18例;MR-DWI组对脑卒中的检出率均高于16排螺旋CT组(P<0.05);MR-DWI检查的准确率为87.50%,特异度为80.00%,灵敏度为67.50%,16排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为45.00%,特异度为30.00%,灵敏度为37.50%,MR-DWI检查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均高于16排螺旋CT检查(P<0.05)。结论:MR-DWI和16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MR-DWI的检出率更高,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64排CT诊断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所接受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60例患者在临床中均需应用常规的40排CT检查与64排CT检查,根据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结果对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检出率与准确情况加以分析。结果:64排CT相较于传统的40排CT检查而言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该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误诊率与漏诊率相对较低,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排CT用于诊断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该诊断方式的准确率较高,可为患者的后续诊治提供影像学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12年6—12月45例行CT泌尿系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45例病例中,泌尿系结石15例,感染性病变8例,泌尿系肿瘤5例,腹膜后肿瘤压迫肾脏1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膀胱、输尿管瘘1例,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13例,膀胱憩室1例。所有病例均得到手术或临床证实。结论:128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对病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能显示病变与毗邻周围组织关系以及病灶血供,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中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X线与CT在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当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临床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临床诊断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检查当中,CT检查对于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率,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益民 《现代保健》2014,(20):129-131
目的:探讨影像分析(CT与X线)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9例,均对其进行CT和X线检查。对两组检查的结果、影像学特点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行CT检查,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7例,占总人数的86.5%,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2例,占总人数的13.5%;患者行X线检查,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7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2例。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T和X线图像特征明显。患者经CT检查发现8例伴有其他并发症。结论:影像分析可以有效地诊断急性胰腺炎,但是CT检查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诊断,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工作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多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优势进行评价。方法:抽取胸部外伤患者43例,对其采取X线平片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为肋骨骨折32例,可疑骨折者6例,正常者5例。经多排螺旋CT检查证实肋骨骨折40例,后全部经手术证实,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较X线检查高(P<0.05)。结论:采取多排螺旋CT技术对肋骨骨折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治疗的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每组24例,对照组使用X胸片进行检查,观察一组使用常规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二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对三组的检查阳性率和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1.67%,诊断的准确率为70.83%,观察一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核时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在应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时经62排螺旋CT展开检查,对该检查方式所获诊断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7月10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应用62排螺旋CT展开检查,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判断螺旋CT的检出率,分析该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及疾病类型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病理检查结果可以看到,100例疑似阑尾炎患者中,共计91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其余9例为其他急腹症疾病,经62排螺旋CT检查结果可见,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86例,其他急腹症患者共计检出9例,其余5例为漏诊,其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4.51%(86/91)、100.00%(9/9)、95.00%(95/100),Kappa为0.756,一致性检测结果良好。依据病理结果分析62排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疾病类型的检出情况可见,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治疗中应用62排螺旋CT展开检查,可明确疾病的具体情况,依据不同病理征象,可明确具体患病类型,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影像学检查中几种也是因素对检查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各科室患者在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过程中发生的检查误差或者检查质量不高的患者9倒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检查质量的特殊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改善检查质量的方法。结果:9例患者中,造成影像学检查失误或者质量不高的因素包括:患者合并有特殊病史3例、检查不及时2例,检查不全面1例、患者的检查配合度不佳2例、影像学检查医生的专业水平问题1例,以患者合并特殊病史草成影像学检查质量不高的情况所占比例最高(33.3%),显著高于其他因素,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患者的病史、检查时的配合度、检查时间、检查项目以及医生的水平和态度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出现检查失误或者检查质量不高的情况,要通过针对性控制措施的实施,从病史询查、心理护理、以及影像科医生专业素质、相关理论知识的提高等影像科主动服务入手,严格控制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的不良因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先进行CT检查,再进行MRI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采取两种诊断方法后,CT诊断,T1 21例、T2 18例、T3 4例、T4 3例,MRI诊断T1 33例、T2 24例、T3 6例、T4 5例,结果显示CT检查的符合率为57.50%,MRI检查的符合率为85.00%,CT检查符合情况与MRI检查符合情况差异比较明显,MRI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在膝关节损伤中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实际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诊断技术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同时对CT诊断技术检查、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和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MRI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损伤采用磁共振成像方式进行检测,可改善本疾病的诊出率,从而有效对仪器呈现的损伤类型和疾病临床特征进行诊断,为拟定具体的治疗方式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根据。  相似文献   

13.
杨景泓 《现代保健》2014,(17):27-29
目的:对比分析放射影像技术中普通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80例,按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组应用螺旋CT扫描进行疾病诊断,对照组应用普通X线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异物检出率,在异物征象观察中,将全部患儿分别进行螺旋CT和X线检查,并根据检查方式将其分为螺旋CT组和X线组,对比两组异物征象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在异物征象观察中,螺旋CT组异物征象(纵隔位置改变、支气管阻塞、肺气肿、肺炎)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X线而言,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准确率高,并能准确判断出异物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伴随病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核磁,脑电图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起病形式复杂多样,多急性起病以头痛,发热最为常见。辅助检查中脑脊液异常率明显高于脑电图,头颅核磁。结论:以头痛,发热急性起病患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做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最佳的检查手段。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所用的检查方法及每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检出率为100.0%,行CT检查的患者检出率为70.0%。结论:对于多发性硬化的患者,临床上使用磁共振呈像的检查方法对比CT检查的检出阳性率更高,且对于病灶的情况显示更为清晰细致,对临床进行该疾病的有效检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出血CT诊断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共计50例,对其头颅进行CT检查,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检查结果做出分析诊断。结果:经过详细检查和分析,通过CT检查,出血量〈10mL的患者共计16例,10mL-30mL的患者共计28例,〉30mL的患者共计6例。在全部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共计28例,丘脑出血共计15倒,小脑出血共计4例,脑桥出血共计3例(P〈0.05)。结论:脑出血CT诊断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集制定给予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肿瘤骨转移患者5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X线扫描、螺旋CT扫描.观察患者的骨转移瘤显示情况。结果:使用螺旋CT对肿瘤骨转移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螺旋CT检查对肿瘤骨转移中肋骨,胸骨,四肢骨和头颅骨的检出率较高,螺旋CT检查有助于临床初筛,是检查肿瘤骨转移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2例P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腰椎穿刺脑脊液鹾力低于60mmH2O(1mmH2O=0.0098kPa),严重者为负压,多数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头颅CT显示脑室狭小,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局部脑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为可逆性。结论体位性头痛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为PIH的特征性改变,其可逆性可与其他疾病鉴别,脑脊液漏可能为PIH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MRI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23例患者均有MRI检查,其中有16例还有CT检查。分析23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AI发生于以下部位:肼胝体6例,皮髓交界处7例,脑白质7例,脑干6例,基底节5例,小脑3例,脑室5例。多发病灶共19例。23例DAI患者中20例为交通伤。本组DAI伴其他脑伤者18例。CT检查难以发现病灶的小脑、脑干和肼胝体等处(9/23),MRI均可以清晰显示。结论MRI对发现DAI的诊断价值较大。CT检查难以发现在小脑、脑干和肼胝体等处的病灶,MRI可以清晰显示。但是CT发现合并的颅骨骨折优于MRI。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疑似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92例患者,临床采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诊断,统计联合诊断效能。方法:自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本院所收患者中选取92例疑似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均行MRI、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结果,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结果:92例疑似病例经病理检出阳性51例、阴性41例;CT检出阳性45例(真阳性42例),阴性47例(真阴性38例);MRI检出阳性46例(真阳性44例),阴性46例(真阴性39例);MRI+CT检出阳性51例(真阳性50例),阴性41例(真阴性40例)。MRI+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符合率(97.83%)、灵敏度(98.04%)相对单独诊断均较高(P<0.05)。结论:MRI联合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符合率高,灵敏度高,可减少漏诊,可被临床治疗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