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惠莉  陈卓 《现代保健》2011,(8):190-191
目的 探讨牙列缺损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修复治疗.方法选择牙列缺损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3例,根据患者余留牙情况、息止牙合间隙等分析,其中9例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4例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随访1年后,11例患者咀嚼有力,12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缓解,12例患者面型美观.结论咬合重建可缓解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咀嚼功能,过渡性牙合重建修复可为永久性牙合重建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老年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方案与效果.方法:选取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老年患者86例,予以咬合重建与固定义齿修复,6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咀嚼与颞下颌关节功能.结果:(3.0士0.5)周后,患者逐渐适应固定义齿修复体,面下1/3高度得以恢复,面部丰满,咀嚼功能显著改善,发音清晰,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消失或缓解,主观感觉良好.咀嚼功能优良率达95.35%,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率由治疗前84.88%降低至4.6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2.16,P<0.01).结论:经过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重建了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老年患者稳定平衡的咬合关系,调整了紊乱的口颌系统,恢复了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的生理平衡关系,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3.
钟斐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0):107-108
目的探讨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的患者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对13例因牙列重度磨耗、深覆合(部分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伴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随访1—24个月,13例患者咀嚼功能、颞下颌关节症状、颜面美观及牙齿磨耗及敏感等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使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的患者进行义齿修复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黄九香 《药物与人》2014,(6):296-296
目的:探讨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固定可摘联合方式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咬合重建的颔位位置,高度。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固定可摘联合方式进行咬合重建修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结果:固定可摘联舍方式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后随访1—2年,患者满意度高,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颞下颌关系稳定,无牙周炎症和颞下颔关系异常。结论: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固定可摘联合方式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可行,疗效值得肯定。需做咬合重建的患者,咬合抬高应根据口颌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机体的适应性,临床冠根比,髁突的位置来综合考虑。抬高后应保持2—3mm的息止牙合间隙,保持良好的平衡(牙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中随机性抽取7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研究组应用k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不同方法治疗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特点.结果:研究组中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采用k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后患者的满意率高达93%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的满意率68%,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应用k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消除咀嚼肌症状,保证面部外形美观等,患者的满意率较高,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朝阳市某医院收治的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咬合重建及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评估患者的咀嚼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永久性修复后6个月和1年时,患者的咀嚼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6.7%和9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颞下颌关节功能D 0级分别为27例(90.0%),26例(86.7%),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评价A级的患者分别为27例(90.0%),25例(8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能促进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主要生理功能的恢复,近远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牙列缺损重度磨耗的病例,用精密附着体进行牙列修复及咬合重建。结果重建后患者配戴舒适,咀嚼功能恢复,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精密附着体对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工作中,部分牙列缺失是常见的,特别是部分患者缺牙后余留牙齿参差不齐,牙列各区均有天然牙缺失,余留牙常伴有龋坏、残冠等牙体硬组织缺损,已不适于作固定义齿修复,但单纯塑胶可摘义齿修复余留牙又无法恢复咬殆功能,拔除余留牙又使义齿失去支抗,给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用铸造全冠连接钢托,支架可摘义齿修复治疗20例,经3年随访,既恢复了咬验功能,又照顾到美观,患者反映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对照组行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5.5%,两组对比(P0.01)。治疗组患者牙齿排列症状,前牙覆牙关系正常,咬合关系好,修复体自然、美观,咀嚼功能完全恢复;义齿修复患者恢复了美观,牙颌功能正常。结论联合正畸与修复可有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恢复患者美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8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可摘义齿进行修复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采用固定义齿进行修复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咀嚼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的应用效果,为牙列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天津河西区口腔医院收治的9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固定义齿组与联合修复组各49例。固定义齿组采用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联合修复组采用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牙列缺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后满意度。结果联合修复组总有效率为95.92%,固定义齿组总有效率为85.71%;联合修复组满意度为97. 96%,固定义齿组满意度为81. 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方案进行牙列缺损修复,其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徐坚 《医疗装备》2022,(4):72-73
目的 探讨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治疗重度磨损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东港市口腔病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度磨损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固定义齿修复治疗,试验组采用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牙列缺损患者中采取固定-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将乐县总医院进行牙列缺损修复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动义齿修复组和固定-活动义齿组各30例,活动义齿修复组给予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固定-活动义齿组给予固定-活动义齿结合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修复前和修复后1年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生活质量。结果修复后1年两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较修复前提高,且固定-活动义齿组较活动义齿修复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龈沟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较修复前降低,且固定-活动义齿组较活动义齿修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修复前降低,且固定-活动义齿组较活动义齿修复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活动义齿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活动义齿修复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降低牙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善基牙条件不良的金属牙合垫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伴有基牙牙体严重缺损和牙周炎的牙列缺损患者72例,采用铸造金属牙合垫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戴修复体后,3,6,12,24,36个月复诊,3年后评价效果。结果采用铸造金属牙合垫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后,增加了义齿的稳定性,咀嚼效率高;远中端残冠、残根及倾斜基牙的保留,不仅防止了义齿游离端下沉,而且减缓缺牙区骨组织的吸收,保护了松动基牙,延长了基牙使用寿命。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基牙缺损和基牙Ⅱ°松动的牙列缺损,行铸造金属牙合垫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为恢复拔牙患者的美观及其咀嚼功能,缩短牙列中缺牙或缺隙的时间,对35位缺牙或正畸患者采用临时义齿修复,共制作43件修复体,收到满意效果。该文讨论临时可摘义齿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事项,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对修复原因所采取的修复方法对修复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3 a 745例进行口腔修复的病例资料,从患者年龄、就诊原因(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修复方法及戴用舒适度、返修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体和牙列缺损分别占47.79%、47.65%,以冠或桥形式修复占56.12%,以可摘局部义齿形式修复占39.30%;女性多于男性;30岁~70岁病例占73.02%,以40岁~60岁人群最为集中;年龄越小倾向于固定修复,年龄越大倾向于可摘修复。复诊次数与戴用舒适度呈负相关;可摘义齿返修率明显高于固定义齿;固定义齿戴用舒适度优于可摘义齿。结论宜及早对牙齿健康采取干预措施,制订更符合牙齿生理状态的修复方法,尽可能使用固定修复,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多数牙缺失,余留牙重度磨损,均能使龈[牙合]高度变短,垂直距离降低,进而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此病在中老年病例中较多见,恢复正常的垂直距离正常的咬合关系是修复治疗的关键,也是口腔修复工作中应深入探讨的问题。现将我科自2003年对54例重度牙齿磨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并进行了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铸造桩核冠在咬合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三名牙列重度磨耗并伴失咬合忠牙共计28个残根残冠的患者,利用牙合垫抬高咬合,观察半年,均无不适。对残冠残根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制作桩核冠,完成牙合重建。随访三年,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名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改善,均未出现颞下颌关节症状。结论提示铸造桩核冠在咬合重建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及修复方法,为预防牙齿损伤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510例口腔患者的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1例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方法,189例中均为固定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204例,上半口义齿修复51例,下半口义齿修复153例,赝复体修复102例;189例固定义齿修复者中,男126例,女63例.结论 活动义齿修复是口腔修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了提高修复质量,应重视咬合重建,积极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对牙列缺失的高龄患者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义齿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用了12例颌弓关系基本正常、部分牙列的牙槽嵴有严重吸收现象、全口牙列基本缺失的高龄患者。患者全身并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采用球帽式固位6例;切削杆式固位2例;金沉积套筒冠固位1例;杆卡式固位3例。结果 采用上述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方式对患者进行修复后、固位条件又不好的高龄患者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方法对义齿进行修复后,其修复效果和修复质量十分好。结论 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义齿效果显著,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