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探讨我科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对策.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收集我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病历,通过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积极与医生进行配合抢救,针对各种症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迭9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疾病之一.只有及时有效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合理使用药物,完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性期病情变化快,发病初期的病死率较高,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拥有先进监测设备和专科护理人员的CCU病房(coronary care unit),能准确迅速的诊断病情,及时施行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CCU的规范护理、整体护理和有重点、有计划的护理对于AMI患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我院CCU收治的190例AMI患者的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细心、严谨的病情监护、观察及护理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总结。结果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护理显效46例,好转3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内科心血管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因此做好精心的观察病情变化,在细心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舒适护理策略.方法 通过对影响AMI患者不舒适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对217例AMI患者制定最佳的护理策略并实施.结果 与结论对AMI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护理措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80例心梗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62例治愈,15例好转,3例死亡,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有效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夏月玲  张雪梅  朱影 《医学信息》2006,19(5):793-793
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我院2003年12月以来收治AMI 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对其进行观察护理、系统护理、生活护理、心里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96例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88例好转出院(占91.7%),8例死亡(占8.3%),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过程中,除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外,仔细认真观察病情和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及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了55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护理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早期溶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对55例病人进行了溶栓前后的护理.结果 经治疗护理,临床治愈50例,3例做支架治疗,2例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时和溶栓后给予严密观察,细心护理,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的效果和护理手段.方法 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重建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结果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全部成功,但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心脏骤停而死亡.结论 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能挽救患者生命,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9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左心衰竭的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是28.9%,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4.4%,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的合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内急救与护理,为今后临床抢救该类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分析我科2014年1月~6月共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急救情况。结果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院内急救后经监护送入心内科或ICU病房,无1例死亡。结论准确的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加强心理护理能取得患者家属配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心梗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心律失常,往往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心梗死亡率的关键。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心电监护,对出现的心律失常者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55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48例,临床治愈45例;出现心室颤动7例,4例及时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3例抢救无效死亡。本组心律失常均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周内,尤其是发病24小时内,出现最多。结论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心电监护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及时发现、明确诊断、指导抢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表情、姿势、态度及气质等诸多方面来改善和影响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驱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卧床期间的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对42例老年心梗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便秘,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其中有12例5天内未解大便,用药后排便,其余30例血压稳定,均无便秘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预防便秘的各种护理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证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miRNA表达异常,通过转录后水平参与MI及其并发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新的生化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下文中,我们首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miRNA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排便意愿,以便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排便意愿的调查,最终获得195例有效问卷,采用自制排便意愿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1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92例(98.46%)患者习惯蹲位或坐位的排便方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更倾向于选择入厕排便187人次(83.85%),倾向于床旁入厕的共31人次(13.90%);且112例(57.44%)患者认为床上排便的方式对自身影响很大,更有34例患者宁可不排便;131例(67.18%)有拒绝床上排便的想法,急性心肌梗死114人次(59.69%)是患者拒绝床上排便的主要原因排便习惯的改变。结论 床上排便方式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诸多不愉快的住院体验,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床旁或入厕排便有极大的意愿请求。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妥善监护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排便意愿及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科紧急溶栓的观察及护理,寻找更好更安全的转运时机及方法.方法 对我科16例进行急诊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患者中有13例溶栓治疗取得成功,安全转入病房行进一步治疗.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溶栓时,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在适宜的时机,利用合理的方法转运至病房,能够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对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发生、预防及护理.方法 分析总结我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经验.结果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员进行呼吸循环监护,及早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做到早期治疗.结论 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病员循环监测及呼吸道管理等重点环节的观察及护理,控制危险因素,可预防或延缓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袁秀娥 《医学信息》2010,23(13):2217-22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发生、预防及护理。方法分析总结我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经验。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员进行呼吸循环监护,及早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做到早期治疗。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病员循环监测及呼吸道管理等重点环节的观察及护理,控制危险因素,可预防或延缓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