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益管理在大医院门诊检验流程改造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门诊检验室门诊工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目前门诊检验科的建设和流程优化未引起足够重视,使门诊检验成为患者顺畅就诊的瓶颈之一。通过组建团队、项目评估和流程再造,门诊检验患者平均候检时间从35分钟缩短为20分钟,检验环节患者满意率从90.5%提高到95.5%,实现了精益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手术标本处理流程。方法运用精益六西格玛,采用DMAIC改进模式,对影响手术标本处理流程的原因进行价值流图、鱼骨图、因果矩阵分析,找出10个关键因素,从流程再造、信息化管理、处理标准、规范化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标本从离体到固定时间均值由213min缩短为3.1min,手术标本处理合格率由90.7%提高到96.0%。结论精益六西格玛的应用显著增强了医院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有效地优化了手术标本处理流程,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精益六西格玛对 TPR 测量流程改造的效果研究。方法应用精益六西格玛 DMAIC 模型进行 TPR 测量流程改造,观察试点科室改进前后 TPR 测量时间、准确率、差错率等指标验证效果。结果改进前后 TPR 测量时间、准确率、差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可有效提高 TPR 测量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精益信息化健康体检流程管理(下文简称“精益信息化”),优化健康体检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08年4至7月和2012年4至7月健康体检人群,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08年1001人次,2012年1124人次进行两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就体检登记时间、填写检验单时间、整理体检报告时间、人力资源使用情况比较、体检结果完整率来评价该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精益信息化”后,体检登记时间从(250.0±7.7)min/100人次降低到(7.8±0.9)min/100人次;填写检查单时间从(137.0±10.6)min/100人次降低到(26.0±2.9)min/100人次;整理体检报告时间从(702.0±11.7)min/100人次降低到(300.0±12.6)min/100人次;检查结果完整性与准确性由67.0%提高到99.2%;体检人数新增率从17.8%提高到29.4%;“全程数字模式”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461.944,P〈0.05)。结论精益理念可用于健康体检信息化流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条形码技术提高检验流程质量。方法应用检验样本条形码技术,规范并简化检验工作流程,减少人工因素造成的差错,提高检验质量。结果条形码技术在检验科应用一年多来,从采集样本到报告发放的每一个环都用条形码关联起来,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检验流程质量和工作效率,符合ISO 15189管理要求。结论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检验流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具备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检验科信息无纸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全信息彩色条码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检验科的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作者对全信息彩色条码技术的特征、检验流程的无纸化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指出无纸化检验管理系统简化了检验科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机率,并实现了标本的全程质量管理和检验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缩短门诊采血高峰期患者等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精益管理项目团队,调查门诊采血高峰期患者等候情况,通过价值流图找到需要改善的爆炸点,应用5Why法找到根本原因,通过改善布局、制定标准化特殊医嘱处理流程、标准化采血操作流程等,比较整改前后患者等候时间。结果 精益管理整改后门诊采血高峰期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等候时间>15 min的占比均显著短于整改前(均P<0.001)。结论 运用精益管理方法能有效改善门诊采血流程,缩短门诊采血高峰期患者等候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公立医院加强绩效管理的背景下,医院为有效推进检验科的成本管理,2009年重点加强了科室绩效成本考核力度,将检验科成本与绩效奖金挂钩,对检验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检验科成本管理实践中,通过明确成本增长点和成本构成情况,重点控制试剂成本增长,加强申购、入库和领用等环节流程管理,完善检验科二级库房系统,充分发挥LIS系统的作用,将成本合理分配落实到每个实验室,提高检验成本管理精细化程度,可有效控制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优化检验常规工作流程,利用绩效杠杆提升检验科检验效率,缩短标本周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DRG软件,制作项目效率考核指标,抓取实时检验效率以及标本TAT时间,从2022年3月试运行考核方案,2022年6月正式考核,回顾性分析6-8月份效率考核情况,9月跟岗调研从人、机、料、法、环、测几个方面,分析TAT延长原因,优化工作流程,缩短标本TAT。结果:检验效率大大提升,从3月的77.46%提升至10月的88.84%。结论:绩效杠杆下的效率考核能有效推动科室提升检验效率,缩短标本TAT。  相似文献   

10.
LIS中2种工作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改善医院检验科工作流程,剔除工作过程中的短板环节。方法:用条形码工作模式替代传统的工作单号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检验仪器的自动化特性和条形码的快速读取特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通讯,提高标本处理速度和缩短结果回报时间。结果:在处理600个标本情况下,利用条形码工作模式,所需工作人员数量由4人减少为2人,时间由90 min缩短为30 min,TAT时间相比工作单号模式,平均减少30 min;同时,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从根本上避免结果与标本之间对应的差错。结论:在标本数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条形码工作模式能够满足医院对检验科室工作高质量和快速发出报告的要求,使工作人员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结果的审核和确认等关键业务上。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20,(1):60-63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方法在缩短中药房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精益管理的方法与工具分析中药房原有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持续改进。比较实施精益管理前后中药房高峰期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长短变化。并且调查精益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精益管理后,高峰期患者平均取药等候时间由原来的(26. 50±2. 58) min缩短到(15. 90±2. 13) min(P=0. 03);患者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4. 00±2. 15)分上升到(95. 50±2. 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益管理有利于提高中药房工作效率,缩短高峰期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LIS的管理控制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检验科HS的管理控制与思想,为检验科实现信息化提供帮助。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实验室对信息系统的总体要求,论述了HS的整体结构、设计原则、收费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结果:US运行安全稳定,实验室工作流程合理,检验收费规范。结论:检验科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科学设计,全局统筹,才能更好地为检验科服务,实现检验信息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吴云雁  张莉  李萍  王春立  郭灶耿 《现代医院》2023,(6):890-892+896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优化医用织物送洗流程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精益管理项目团队,对医用织物送洗现状进行调查,通过价值流图找到需要改善的爆炸点,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增加必要的设施设备、制定标准化医用织物回收路线图、建立医用织物送洗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常态化培训督导机制纳入考评等改善行动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精益管理医用织物密封存放执行率、医用织物交接合格率、电梯使用合格率、回收车辆消毒执行率、手套使用率、手卫生执行率、口罩使用正确率、科室满意率由1.79%、3.57%、53.57%、48.00%、60.00%、29.46%、40.00%、64.29%,分别提升至100.00%、100.00%、95.89%、98.00%、100.00%、81.61%、96.00%、83.93%,回收平均时间从(153.90±8.05) min下降至(60.30±4.79)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精益管理有利于规范医用织物的回收送洗。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有利于降低甚至杜绝医用织物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改进医院医用耗材的流程,使医院的耗材成本、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达到最优状态.方法:应用改进的DMAIC Ⅱ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改造医院当前的耗材管理流程.结果:医院耗材管理流程改造成功实施,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对手流程改造具有重大的指导性作用,可以考虑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精益管理方法在优化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急诊科195例创伤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观察组,2020年9月—2021年9月175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精益管理优化后的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专科会诊医师到达时间、全身快速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以上指标均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专科会诊医师到达时间平均(5.4±1.4)min、全身快速CT检查时间平均(27.8±5.4)min、抢救室滞留时间平均(51.6±7.4)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5±5.3)min、(44±8.2)min、(86.2±1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1、22.66、37.61,P值均<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74.3%(145/195),明显高于对照组58.4%(102/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检验科生化流水线的运用及其管理对策。方法:本院检验科引进生化分析流水线模式,并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流水线模式在检验科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对流水线模式的管理对策。结果:与传统的单机模式相比较,每日样本量超过1000管的实验室采用流水线模式具有着更佳的效益成本,与传统的单机模式相比较,流水线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抽血样本量、缩短检验周期时间、减少人员成本、减少人工干预而降低差错率、减少生物污染保护操作人员。结论:对于检验科大批量样本处理时,生化流水线模式的应用,具有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成本、减少人为误差等优势,加强对生化流水线的管理,为患者提供及时、可靠、稳定的检验结果,从而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以医院三甲复评为契机,引入PDCA循环,对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率高的问题进行改进。针对危急值项目设置过多,网络报告系统不完善,门诊危急值管理缺陷,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不熟悉报告处理流程等原因,从调整危急值项目及范围,开发网络直报软件,完善门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改进。通过改进,检验科危急值平均每月漏报率从1.04%下降为0,实现了危急值100%上报;检验科危急值平均确认时间从17.9分钟缩短到6.2分钟,为危重患者临床抢救争取了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控制理论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探讨。针对控制理论中的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3种控制类型与检验科在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管理进行了一一对应的深入分析,可为检验科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条形码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并方便病人。方法:检验科将条形码技术贯穿于标本采集、送检、检测及报告回复的整个检验工作流程。结果: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应用于标本的整个分析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分析差错,方便医生和病人获取相关信息。结论:条形码技术是实现检验科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一起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死亡案例进行解析,从明确诊断标准、制定规范举措、畅通绿色通道、促进患方参与等方面进行改进。改进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诊断率提高,就诊至处理时间(DTN)从88.9min缩短至55.6min(P<0.001),患者住院时间由7.9天缩短至4.9天,人均住院总费用减少8 10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精益管理方法,优化专科急危重症诊治流程,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节约住院费用,改善患者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