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例,实验组24例,两组均参照临床指南,使用敏感抗生素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加压排尿的方法,实验组使用间歇导尿术,治疗时间为两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容量、排尿后残余尿量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膀胱容量、排尿后残余尿量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膀胱容量(401.9±29.3ml)明显高于对照组(350.3±2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尿后残余尿量(48.2±6.3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7.5±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术能够明显增大膀胱容量、减少尿潴留,对于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恢复膀胱功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脊髓损伤伴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伤后4周给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和对照组(伤后8周给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观察排尿功能指标,检测血清中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出现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时的膀胱容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3,t=6.352,t=7.214,t=6.896,t=6.752;P<0.05);血清NGF、NTF及BDNF含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1,t=5.273,t=8.832;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膀胱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瑞婷 《现代保健》2013,(21):67-6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65例,分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情感护理、膀胱自控排尿功能训练等,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3、6及9周不同时间段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周时两组患者自控排尿能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干预护理后第6、9周,观察组患者自控排尿能力明显改善程度,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早期排尿功能的康复训练,有利于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膀胱排尿能力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范李  杨述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7,9(9):1160-1162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损伤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Allen打击装置制成脊髓损伤(SC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实验组(在脊髓损伤节段注入IGF=1),2组分别在4个时相点(脊髓损伤后6、12、24、48h)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GDNFmRNA在损伤脊髓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Tarlov评分法测定各组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结果:脊髓损伤后的4个时相点,实验组GDN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损伤脊髓的修复。并且上调损伤脊髓段GD-NF的表达,其可能是IGF-1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实施定时定量饮水及定时导尿的护理,从而减少患者间歇导尿次数,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方法将60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观察组实施我科制定的饮水计划饮水,对照组按照常规制定的饮水计划饮水。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实施定时定量饮水及定时导尿,比以往的普通饮水法及间歇导尿恢复膀胱功能更迅速,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更高,实施饮水计划对恢复膀胱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影响。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叩击法排尿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24小时排尿次数、留置导尿时间、膀胱恢复情况(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而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升高,其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24小时排尿次数均降低,而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者住院天数明显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用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细菌计数、膀胱容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细菌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尿路感染,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骨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初产妇,随机分威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专人于产后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照组给予普通宣教。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3月、6月随访,通过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12周治疗组膀胱颈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12周治疗组SULPO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能有效的减少产后骨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情况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过程和结局。结果:观察组顺产率79.17%,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顺产产妇产后出血量低于剖宫产,Apgar's评分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顺产产妇产程时长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妇产后早期恢复、改善分娩结局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鸥  宋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03-103,105
目的 探究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脊髓损伤而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病人,均来自2009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接收诊治病人,随机分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管理,观察组行间歇性导尿术.两组均给予规律饮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感染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且残余尿量(97.16±8.35)少于对照组(328.38±18.53).结论 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增加膀胱容量,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患者满意度极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康复科就诊的60例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次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膀胱管理方案。护理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恢复到Ⅰ级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恢复到Ⅲ级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应用膀胱管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现代保健》2011,(12):11-12
目的观察食管贵门痛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EN组给予肠内营养,PN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膻情况。结果EN组术后8天PA水平高于PN组;TBIL、GGT均低于PN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于PN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PN纰,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PN组的29.17%(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求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及家庭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以降低医疗及护理成本,避免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储留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自我间歇性导尿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进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测定、实验室尿沉渣测定以及细菌计数评价。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后指导,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自制评分量表。从两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的角度,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对照组采取常规留置尿管护理,出院后进行常规护理教育。结果两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h尿沉渣检查、细菌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WBC数量、细菌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重建十分有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早期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接诊的53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0.0%、总有效率92.3%显著优于对照组40.7%、85.2%,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观察组患者括约肌功能恢复时间(6.2±1.9)d、肢体肌力恢复二级以上时间(11.2±2.8)d、下床活动时间(13.8±3.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1±3.2)、(19.2±4.6)、(23.9±5.6)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早期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就标准肠外营养(对照组)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预后比较。结果观察组饮食、肠道排气功能、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a^+、ALB、K^+、Ca^2+等生化指标无差异(P〉0.05)。结论胃肠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病程,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安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十二指肠营养管促进患者恢复及防治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方法:12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早期经静脉予以营养支持。术前、术后监测两组患者的体重、氮平衡、血浆白蛋白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对比体重(t=0.546,P〉0.05)、血浆白蛋白(t=1.42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氮平衡(t=2.421,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t=2.134,P=0.001)和住院费用(t=0.56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营养管可明显改善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孙莉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240-241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9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循症护理干预后肾功能及免疫功能转归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症护理干预能促进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转归,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唐亮 《药物与人》2014,(6):246-246
目的:探讨肛裂术后便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6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4%),且差异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d内首次排便、排便费力、大便硬结、有肛门堵塞感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术后便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双福 《现代保健》2012,(28):146-14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梗死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分别治疗4周后对比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首次康复时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4周后,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4.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在病情适合后立即给予专业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