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环硅酸锆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高钾血症的疗效。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高钾血症患者,接收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进行分组,将评分≥15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4例),施以经典降钾治疗方案;观察组(44例)则为评分<15分的患者,实施环硅酸锆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12 h、24 h、36 h、48 h时的血钾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降钾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的血钙、血磷、心率、血压测定值均低于用药前,血红蛋白测定值高于用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低血钾发生率(0.00%)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高钾血症患者实施环硅酸锆钠治疗安全有效,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可有效控制血钾浓度,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AIDS(MHD-AIDS)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为生存期预判及MHD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7年5月122例MHD-AIDS患者,采集登记透析前基线资料,并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分别采用乘积限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率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MHD-AIDS患者生存率随时间下降,其中半年生存率最高,为68.6%,3年生存率最低,为35.4%。多因素分析表明正常体重、MHD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保护因素。结论 MHD-AIDS患者要加强MHD管理,减少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现况,分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14例透析患者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困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25.2%~83.6%,其中发生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皮肤干燥(83.64%)、瘙痒(76.64%)、易惊醒(65.89%)、口干(65.89%)和乏力(64.95%),严重程度排在前5位的是入睡困难(1.67±0.73)、性兴奋困难(1.47±0.70)、性欲减退(1.44±0.69)、易惊醒(1.44±0.60)及口干(1.39±0.63),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较肾盂肾炎组症状困扰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某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定量受试者整体评估(MQSGA)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合并疾病、透析时间、透析频 率等资料,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度(BPV)升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改善预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BPV是否升高分为高BPV组(BPV≥5.8%,54例)与低BPV组(BPV<5.8%,7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BP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高BPV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低BPV组,服用钙通道拮抗剂患者占比显著低于低BPV组,超滤量、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PIBWG)、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高于低BPV组,透析时间显著长于低BPV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高超滤量、高PIBWG、高LVMI、透析时间长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BP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03、1.514、3.174、3.661、3.371,均P <0.05),服用钙通道拮抗剂为保护...  相似文献   

6.
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血液透析病人中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约3%-60%,本文拟从膳食摄入分析、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和SGA评分等方面,对血透病人的营养作一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钙磷代谢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6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钙磷代谢异常发生情况,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钙磷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156例MHD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发生率为37.1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透析时间≥2年、 GFR<60 mL/min、有糖尿病史为MHD患者发生钙磷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透析时间≥2年、 GFR<60 mL/min、有糖尿病史为MHD患者发生钙磷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对上述危险因素重点关注并予以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饮食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海安市3家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食品素养问卷、肾脏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和Champion健康信念模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75例MHD患者饮食素养总分为(44.92±6.21)分,计划与管理、选择、制作态度维度得分分别为(20.34±4.75)分、(8.91±1.66)分、(5.27±2.5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治疗依从态度(β′=0.674)、健康信念(β′=0.583)、文化程度(β′=0.442)、居住地(β′=-0.287)、透析龄(β′=-0.561)是患者饮食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从提高患者饮食治疗态度入手,增强患者健康信念,针对文化程度低、居住地为农村、透析龄长的患者给与针对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饮食素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觉质量情况及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透析室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不同年龄(〉60岁组和≤60岁组)、不同透析年限(〈3年组和≥3年组)患者PSQI评分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①60岁以上患者与60岁以下患者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及SPQI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透析〉3年和〈3年的患者在SPQI量表中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患者透析年限、年龄、贫血及透析的充分性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透析前年龄、血压、原发病、早期诊断和晚期诊断、血清白蛋白(Alb)等因素对其累积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行CHD的患者115例,要求Kt/V>1.2,回顾性分析年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晚期诊断和早期诊断、透析前血压、Alb、心胸比例(CTR)等因素与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15例CHD患者中平均60岁以上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原发病为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下降(P<0.01);晚期诊断与早期诊断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对累积生存率呈正相关,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P<0.01);血清Alb与累积生存率呈明显正相关,Alb≤35 g/L组较其他组(35 g/L50%的CHD患者的预后不良;血Alb低于35 g/L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极低,提示营养支持在CHD患者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压透析心理状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患者88例,收集相关资料,行因素分析。结果:社会支持评分(42.1±9.1)分,客观支持(8.8±3.9)分、主观支持(25.8±4.4)分、支持利用度(7.5±2.3)分;应对评分中积极应对(1.7±0.4)分、消极应对(1.8±05)分,抑郁(SDS)量表评分(66.5±11.3)分,无4例、轻度28例、中度40例、重度1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透析时间、医疗费用支持方式成为抑郁独立风险因素,OR比分别为2.14、0.19、0.38。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获得社会支持度较高,但获得的支持多来自于主观因素,应对疾病态度较消极,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抑郁,又以中度、重度抑郁为主;年龄越小、透析时间越长、自费比例越高,抑郁程度越重;应关注年轻、透析时间较长、自费患者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 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行MHD的151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1例MHD患者中,138例(91.4%)患者对于新冠疫苗的了解来源于新闻;84例(55.6%)患者认为MHD患者更需接种新冠疫苗;97例(64.2%)患者表示愿意接种新冠疫苗;认为新冠疫苗安全(OR=5.702,95%CI:1.769~18.379)、新冠疫情对按时进行血液透析的影响持续存在(OR=0.659,95%CI:0.437~0.993)、认为透析人群比普通人群更需要接种新冠疫苗(OR=25.244,95%CI:9.021~70.639)是MHD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对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较高,临床上可加强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增强该类人群的接种信心,同时建议尽快落实该类人群的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丽玲 《医疗装备》2021,(11):167-16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行动静脉内瘘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感染9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8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市3所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衰弱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及临床痴呆评估量表对认知衰弱进行筛查,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的相关因素。结果 1 2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认知衰弱255例(20.99%),非认知衰弱960例(79.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897)、年龄(OR=1.751)、人均月收入(OR=1.658)、透析龄(OR=2.210)、并发症(OR=1.965)、SDS评分(OR=1.782)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肌酐(Scr)为保护因素(OR=0.994)。结论 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透析龄、并发症、抑郁及Scr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认知衰弱的独立因素。应多加关注以上患者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认知衰弱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90年2月至2002年2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长期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0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分析找出死亡的预测因素,对Cox回归分析显示有意义的观察项目根据临床目标值大小将患者分成两组,然后通过Gehan法对各因素两组间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10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考在随访期间,共死亡22例(15.3%),存活88例(84.7%),其中5年累积生存率为79.91%,10年累积生存率为64.36%。透析开始时的年龄(P<0.001)、透析前血尿素氨(BUN,P=0.004)、透析前血肌酐(SCr,P=0.001)、钙磷乘积(P=0.019)及尿素清除指数(KT/V,P=0.001)为死亡预测因素,其风险比(HR)分别为:1.107(95%CI:1.049—1.168)、0.951(95%CI:0.918—0.984)、0.727(95%CI:0.599—0.883)、1.025(95%CI:1.004—1.046)和0.013(95%CI:0.001—0.161)。各因素两组间存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比较,P=0.0006;BUN≥28.6mmol/L组与<28.6mmol/L组比较,P=0.04155;SCr≥884 μmol/L组与<884μmol/L组比较,P=0.0146;钙磷乘积≥40组与<40组比较,P=0.0464;KT/V≥1.30组与<1.30组比较,P=0.0215)。结论:透析开始时的年龄、维持透析3个月时透析前BUN、SCr、血浆钙磷乘积及KT/V为死亡的预测因素,其中年龄、钙磷乘积为死亡的危险因素,透析前BUN、SCr、KT/V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血液透析技术在我国广泛运用,但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却较低,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低体力活动是患者生活质量和死亡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本文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医护建议,以便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该院诊治的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估疲乏状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诊疗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学历、婚姻、月经、睡眠、照顾者、原发病、并发症、医疗保险、血红蛋白、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透析次数、透析史,通过统计学分析判断以上各因素是否为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PFS-R条目均分为(5.13±1.02)分,处于中度疲乏状态,其中无/轻度疲乏19例(14.6%)、中度疲乏86例(66.2%)、重度疲乏25例(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1~60岁、有月经、睡眠时间<8 h/d、照顾者为其他人员、有并发症、有医疗保险、C-反应蛋白>8 mg/L、透析次数≥3次/周、透析史≥36个月的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PFS-R条目均分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睡眠、并发症、C-反应蛋白、透析次数、透析史是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处于中度疲乏状态,其疲乏状况受年龄、月经、睡眠、并发症、C-反应蛋白、透析次数、透析史等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疲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薛龙  童利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80-2881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能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184)、透析时间(OR=1.536)、高血压(OR:2.940)、心脏病(OR=6.030)为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OR=0.752)、血清白蛋白(OR=0.708)、血钙(OR=0.004)则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越大、透析时间越长、高血压、心脏病、低血红蛋白、低血清白蛋白、血钙浓度低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及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对我院肾内科行血液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初始和进行综合个体化治疗6个月后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特点及控制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初始较6月后在血白蛋白、透前肌酐、磷、体重增长率、降压药剂量、收缩压、舒张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钠潴留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透析不充分也是透析前影响收缩压的危险因素,合理调整透析方案,合理使用降压药,有效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