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中转开腹手术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90例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操作成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导管置入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导管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提高插管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胃肠减压量、腹部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相比,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均行禁食水、抗感染、抑酸、静脉营养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行胃肠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CT或腹平片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CT或腹平片改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均<0.01)、置管24小时胃肠减压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优于传统鼻胃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48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静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1):70-7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型肠梗阻,配合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48例肠梗阻患者的病史资料,统计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的操作技术,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内镜下48例肠梗阻患者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技术成功率100%,48例患者的呕吐、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梗阻症状不同程度的缓解。咽部不适或疼痛发生于所有病例,其中鼻-肠管阻塞引流不畅8例,经冲洗后导管引流通畅,所有病例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流减压技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时,配合应用肠梗阻导管,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手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型肠梗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急性非绞窄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和观察组(传统鼻胃管),观察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中转手术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变化、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腹痛腹胀缓解率、自主肛门排气率、腹部平片液气平面缓解率)、保守治疗治愈率、中转手术率均显著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有效减轻非绞窄性肠梗阻的压力,具有治愈率高、简单、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抽取25例进行鼻胃管胃肠减压,归为对照组;另25例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归为研究组,以临床有效率、治疗效果相关指标、中转开腹率及引流前(引流前1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小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3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使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的患者为实验组,45例使用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5天内日均胃肠减压量;置管3天后患者腹痛的程度;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时间及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5天内日均胃肠减压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后腹痛、腹胀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中转手术治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小肠梗阻能有效进行肠道减压,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程度,提高急性小肠梗阻的治愈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了13例应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护理经验,包括导管的护理,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护理,拔管护理及健康宣教在内的整体护理措施,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68例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胃管治疗,试验组则采取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70.59%)高,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自主排气时间、住院时间[(1.65±0.31)d、(3.57±0.36)d、(2.39±1.12)d、(6.72±1.28)d]均短于对照组[(2.52±1.46)d、(5.28±1.22)d、(4.64±1.25)d、(9.65±1.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胃镜引导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行胃肠减压治疗急性麻痹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106例急性麻痹性肠阻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比较2组的减压效果、治疗后的恢复时间以及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日引流量、腹围缩小以及腹内压降低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减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阻塞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引导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对急性麻痹性肠梗阻的减压效果优于传统鼻胃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经鼻胃管行胃肠减压的治疗方法;观察组60例,采取胃镜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胃肠减压量、恢复排气时间、腹部病症好转情况、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治疗指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周后,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量平均为960mg,恢复排气时间为3.6d,腹部病症在1.5d内好转,气液平面消失的平均时间为6.5d,治愈率为93%;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依次为420mg、3.5d、5.5d、8.5d,治愈率为6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可以避免老年患者行开腹手术的痛苦,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沈凯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3):37-37
目的:探讨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用以提高肠梗阻导管对老年人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出50例老年肠梗阻病人,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肠梗阻导管治疗和非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患者治疗后的亲身体会。结果:肠梗阻导管治疗组优于非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比常规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好,更容易让患者和患者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15.
急性小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治疗采用单纯胃管置入行胃肠减压术,并禁食、补液以及抗感染、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对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本科于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诊断急性小肠梗阻且经常规胃肠减压治疗无效的25例患者,采用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肛门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大肠梗阻的疗效和治疗特点。方法:通过采用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对18例急性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观察,在其作用机理、治疗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和临床应用等各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对于大肠癌所致的低位肠梗阻,能够在梗阻近段进行结肠减压,在肠道准备后行一期手术切除肿瘤进行吻合,从而避免了造口后再行二期手术(18例治愈16例,治愈率(88.9%)。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治疗大肠癌所导致的急性大肠梗阻(特别是横结肠到直肠),能够避免肠造口后行二期吻合手术,使病人一次性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17.
王建萍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3):82-83
目的在DSA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管前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9例不全肠梗阻患者在DSA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护理资料分析,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该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7例患者充分肠道准备后外科手术治疗,6例患者症状好转后保守治疗,6例患者行肠道支架置入术。结论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可有效缓解不全肠梗阻的症状,为改善患者全身症状赢得时间,并为手术治疗提供充分的肠道准备,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肠导管联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注入治疗单纯性小肠粘连性梗阻的优势及鼻-肠减压管插入方法管理要点。方法:对28例接受鼻肠减压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经鼻肠导管注入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28例患者的呕吐、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非手术治愈。临床成功率89.2%。3例症状没有缓解,经造影检查确认或存在第二梗阻或存在闭袢性的小肠梗阻。X线透视下鼻-肠管顺利插过28例小肠梗阻患者的十二指肠屈氏韧带,成功率100%。结论:应用鼻肠导管插入方法简单,结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注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对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进行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间、治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14±8.37)min,治愈率为94.00%,症状缓解时间为(3.56±1.28)d。结论:针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行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治疗的应用价值较高,导管置入的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术前未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未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30%:术前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100%,两组的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进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整体状况,一期吻合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