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9年住院患者5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前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n=236),2018年1月-2019年9月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n=279),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病原菌构成比,及集束化措施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分别为14.7%、19.7%;对照组分别为25.0%、30.1%,感染部位均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分别占11.1%、18.2%;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下呼吸道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均以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A)为主,且观察组以上3种病原菌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单间隔离、床旁配备手消毒、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性、隔离衣依从性、诊疗物品专用、环境卫生消毒及院感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ICU防控多重耐药菌(以下简称多耐)医院感染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医院ICU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多耐患者800例,其中400例仅接受常规ICU护理的为对照组,另外400例针对多耐防控采取集束化护理的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以及集束干预措施的防控效果。方法对2012—2014年该院发生MDRO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及集束干预。结果 2012—2014年共检出MDRO1 909株。2012—2014年MDRO检出率分别为30.69%、31.04%、29.40%,床旁干预率分别为81.02%、92.05%、94.23%,临床隔离落实率分别为69.97%、82.98%、93.04%;2012—2014年MDRO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O床旁干预率、临床隔离落实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2—2014年MDRO居前3位的分别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结论通过多部门联动及强化现场督查等集束干预模式,促使MDRO医院感染管理更加规范,临床隔离落实率不断提高,有效预防和控制了MDRO在医院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ICU多重耐药菌的作用。方法选取207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做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为今后在临床上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60例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新生儿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物体表面接触及接触器械采样,以及两组新生儿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住院物体表面接触及器械采样消毒检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继发感染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集束化干预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58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2021年3—8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310例为基线调查阶段(常规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2021年10月—2022年3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275例为实施干预阶段(集束化干预),分析干预价值和效果。结果 试验组出现感染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集束化干预方式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了解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10月入住该院普通外科48 h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2016年1月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结果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 406例,MDRO感染155例(2.42%),感染部位以腹腔(积液、胆汁)(76例,49.03%)和手术部位感染(43例,27.74%)为主。干预前(2015年3—12月)MDRO感染率为2.79%(99/3 549),干预后(2016年1—10月)下降至1.96%(56/2 857)(χ2=4.612,P=0.032)。干预后MDRO病原菌无明显变化,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该院普通外科MDRO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宋洲洋    齐秀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5,(24):4497-4499
摘要: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情况,研究干预措施在控制MDRO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监测方法,对2013年和采取加强手卫生、落实隔离等干预措施的2014年某综合医院MDRO患者进行监测,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2013年共监测MDRO患者370例,其中医院感染207例;采取干预措施的2014年MDRO患者297例,其中医院感染122例。干预后全院MDRO医院感染率由2013年的4.43‰下降为2014年的2.36‰(χ2=31.394,P<0.05),其中ICU、干部科、烧伤科的MDRO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分别由71.83‰、6.34‰和16.34‰下降至42.02‰(χ2=14.638,P<0.05)、1.02‰(χ2=7.440,P<0.05)和1.65‰(χ2=7.327,P<0.05),移植外科、神经外科和其他科室2013年与2014年MDRO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内MDRO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7.51%。结论 加强手卫生、落实隔离措施等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防控MDRO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ICU多药耐药菌感染预防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医院2011-2012年选取ICU治疗中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289例作为对照组,并于2012-2013年选取327例ICU患者为试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治疗结局、患者的感染率、感染发生时间、治疗费用,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65例占22.49%,试验组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48例占14.68%,经过集束干预策略后,感染率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达(19.03±3.22)d、试验组为(11.10±2.89)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考试合格率为100.00%,手卫生依从率≥90.00%,无菌化手术衣穿着率为100.00%,穿刺当天导管维护率100.00%,无菌敷料吸收渗液的24h内更换率为100.00%。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对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显著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12月,我院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进行了监测,全年共监测到33人次多重耐药菌感染,由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无一例因管理不当而发生医院感染。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多重耐药菌(MDRO)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7月1日起对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患者MDRO管理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监测常见MDRO感染/定植患者相关隔离措施的实施情况,2013年4—6月为干预前组,2013年7—9月为干预第1阶段,2013年10—12月为干预第2阶段,比较干预前后各项措施合格率及常见MDRO日感染率。结果 2013年4—12月共检出非重复菌株3 430株。"接触隔离"医嘱合格率干预前为78.14%,干预第2阶段为95.95%;悬挂床旁隔离标识、配置床旁速干手消毒剂、患者佩戴蓝色腕带合格率干预前分别为52.70%、66.89%、87.16%,干预第2阶段均达100.00%。医疗用品及环境消毒、病床安置合格率干预前分别为23.65%、15.54%,干预第2阶段分别为79.79%、77.66%。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依从率以及正确率干预前分别为69.70%、45.76%、76.35%;干预第2阶段分别为90.23%、87.50%、94.58%;干预前及干预后各阶段各项隔离措施实施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阶段、干预第1阶段和干预第2阶段常见MDRO日发病率分别为3.24‰、2.63‰、2.20‰。结论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对MDRO进行监测和干预,各项隔离措施合格率提高,MDRO感染日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采取干预措施对降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9月对我国12个省市46所医院进行调查,其中2013年10月—2014年3月为基线调查阶段(干预前),该阶段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2014年4—9月为实施干预措施阶段(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及防控措施依从性。结果共监测34 081例病例,住院总日数为302 818 d,MDRO医院发病的感染(HOI)1 122例次,HOI例次发病率为3.71‰。各种MDRO以CRAB HOI例次日发病率(2.47‰)最高,各重症监护病房(ICU)以外科ICU HOI例次日发病率(5.55‰)最高。总体MDRO HOI例次日发病率由干预前的3.96‰,降至干预后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干预后呼吸ICU和急诊ICU HOI例次日发病率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后各项防控措施:实施隔离、同种病原体隔离、悬挂隔离标识、手卫生、戴手套、物品专用依从率,以及医生、护士、保洁员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采取MDRO防控措施及对其依从性进行监测,可有效提升各措施的依从性,降低MDRO HOI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探讨预防和控制MDRO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进行MDRO感染监测,分析感染环节因素并采样验证,研究管理对策,实施过程干预。结果该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7 240例,检出MDRO感染213例(1.2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08例,50.70%)和泌尿道(53例,24.88%)为主。干预前(2010年7—12月)MDRO感染率为1.49%(93/6 256),干预后(2011年1—11月)下降至1.09%(120/10 984)(χ^25.07,P=0.02)。干预后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在病原菌的构成比由22.58%下降至10.83%;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构成比由59.14%下降至44.17%;在感染发生的科室中,重症监护室和肿瘤内科的MDRO感染率明显下降(分别为49.02%vs 28.44%,χ^26.47,P=0.01;3.72%vs 1.21%,χ^25.04,P=0.03)。结论准确、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早干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强化MDRO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工及陪护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感染。  相似文献   

14.
褚璇 《智慧健康》2022,(9):75-77
目的 探讨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及防控效果。方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016年12月重新修订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管理制度,归纳总结现行防控措施,评价制度修订前、后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评价防控效果。结果 管理制度修订后,我院2017~2019年度医院感染患者数分别为202例、197例和16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占比依次为8.91%、8.12%和6.26%,均较制度修订前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修订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工作制度,采取多手段加强对防控管理,我院近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s)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8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对MDROs感染的部位及类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探讨临床干预的效果.结果:在本组80例患者中,40例肺炎克雷伯菌,23例铜绿假单胞菌,12例鲍曼不动杆菌以及5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6例呼吸道感染,27例泌尿感染,9例血液感染以及8例伤口感染.所选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预防与控制MDROs感染,防止MDROs的产生以及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评价监测与干预的效果.方法 按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要求,对多重耐药菌MRSA、VRE、CRE、CR-AB、PDR-PA采用前瞻性监测与时时干预,利用x2检验比较两年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干预,2011年与2010年相比,MDRO的绝对数量有所减少,普通科室和ICU的发生率均有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监测和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67-968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临床收治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防控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医护人员疾病知识知晓合格情况、医疗环境消毒达标情况、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1联用药、2联用药、3联及以上用药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提高医护人员疾病知识知晓及医疗环境达标情况,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联合集束化管理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1月开始将MDT联合集束化管理用于ICU MDROs感染的防控,并在实施1年后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2013年)、实施后(2014年)和持续改进后(2015年)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MDROs检出情况。结果实施前、实施后和持续改进后ICU患者中MDROs感染率分别为26.55%(154/580)、17.13%(117/683)、12.01%(77/641),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0,P0.001);ICU患者MDROs总检出率分别为64.44%(154/239)、63.59%(117/184)、43.26%(77/178),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84,P0.001)。ICU主要MDROs为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占44.54%)。结论 MDT联合集束化管理有助于降低ICU MDROs的感染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研制开发和广泛使用,细菌耐药已成为国内外医院感染治疗的难题.多重耐药菌(MDROs)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易造成暴发流行,交叉感染是MDROs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MDROs医院感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引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是评价医院预防控制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学指标.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措施包括:思想上充分重视;建立并不断完善MDROs的监测流程;加强MDROs医院感染患者的管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实施MDROs目标性监测,逐渐完善MDROs监测报告体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感染率.存在问题:有些医院尚未建立有效的MDROs预防控制体系;甚至发生MDROs医院感染时怕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处罚而隐瞒不报;人力、物力资源不足;医院建筑布局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医疗需要;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覆盖面不足等.要想取得良好的预防控制效果,需要医院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降低MDROs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范有序,保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