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支2.5g)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每支2.25g)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疗程均为2支溶解于生理盐水100ml中,Q8h静脉滴注,疗程5~10d,重症患者可延长至14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例,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各36例。其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纳入ITT分析36例,PP分析34例,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纳入ITT分析36例,纳入PP分析35例。疗程结束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6%与94.4%和75.0%与94.4%,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7%和100%。以上结果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1%和8.11%,主要表现为皮疹(经对症处理好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一过性增高及轻度转氨酶升高等。结论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适合国内各生产企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有关物质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ODS(4.6mm×25cm, 5μm);以乙腈-4g/L磷酸二氢钠溶液溶液(2:98)(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nm;流速1.5mL/min。结果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收载的有关物质检查法比较,梯度洗脱方法提高了杂质检出能力,共检出14个已知杂质,杂质分离完全,杂质谱更加完整,能够同时控制二聚体等聚合物杂质。经方法学验证,各杂质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结果方法准确可靠。结论该方法能够全面的反应本品的杂质情况,适合国内各企业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张晓庆  胡苹  李霞  张利斌  刘皋林 《中国药房》2010,(32):3014-3017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滴注,bid,3h后给予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B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滴注,bid。C组给予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治疗3d后,B、C组联用其它抗菌药。3组总疗程为7~14d。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d后,A组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B、C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7~14d后,3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随机临床试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及妇科感染。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剂量为3.75~5g/次,每天3次;对照药: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剂量为3.375~4.5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组入选例数分别为110例和104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8%和93.3%,对产酶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8%和91.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9%和9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6%和6.48%,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对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5.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合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在感染性疾病领域中 ,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是许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被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灭活。鉴于此 ,已有多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问世 ,并已广泛应用 ,如克拉维酸 ( clavulanicacid)、舒巴坦 ( sulbactam)等 ,近年来又研制了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三唑巴坦 ( tazobactam)。哌拉西林 ( piperacillin)和三唑巴坦 ( 8∶ 1 )的合剂 1 992年在法国上市。该合剂抗菌作用强 ,不良反应少见 ,能抑制耐药株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 ,国外用于治疗各系统感染获满意疗效。1 抗菌活性三唑…  相似文献   

6.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安迪泰)为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三唑巴坦的复方制剂,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对5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与哌拉西林钠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唑巴坦/哌拉西林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唑巴坦/哌拉西林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感染模型,观察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结果: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球菌、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聚团肠杆菌、异型构檬酸杆菌、弗劳地构檬酸杆菌和黏质沙雷菌的抗菌活性比哌拉西林强2~4倍。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显示杀菌作用,不同β-H值、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抗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具有较好保护作用,两者疗效相近,对产酶的金葡球菌15,金葡球菌44,大肠埃希菌12,肺炎克雷伯杆菌7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3感染小鼠的疗效明显均优于哌拉西林,对不产酶大肠埃希菌1515感染小鼠的疗效与哌拉西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具有较强和相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三唑巴坦增强了哌拉西林抗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以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4 5g静滴 ,每日 3次 ;对照组 2 0例 ,以头孢曲松 2 0 g静滴 ,每日 2次 ,疗程均为 1 0~ 1 4d。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 1 0 0 %、90 %和 96 7%、75 %,显效率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能高效、安全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临床疗效优于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头孢噻肟为对照药物,共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60例,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组和头孢噻肟组各30例,结果: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组临床治愈率为86.7%(26/30),有效率为93.3%(28/30),细菌清除率为92.9%(26/28),而对照组分别为83.3%(25/30),90%(27/30)和92.3%(24/2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呼吸道细菌的有效和安全性与头噻肟相似,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新型抗菌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现行HPLC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胶束电动色谱技术检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的杂质谱.方法 方法建立过程中分别采用压力辅助-胶束电动色谱和短端进样法对药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筛查,以便得到较为完整的杂质谱和分析目标;为证实分离系统的专属性和有效性,分别采用杂质对照品、半制备HPLC和梯度洗脱HPLC-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杂质谱中的主要杂质进行了确认.结果 采用该方法,9个已知杂质、其他未知杂质、哌拉西林以及三唑巴坦之间均分离良好.新方法可对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的杂质进行更为有效而全面的分离分析.结论 该方法可应用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的杂质谱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87例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7例院内细菌感染早产儿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后,痊愈61例,显效18例,进步6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0.80%;其中6例治疗进步患儿经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痊愈,2例治疗无效患儿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发生不良反应2例(2.29%),其中1例出现少许皮疹,1例出现尿蛋白轻微增高,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安全有效,对难治性、院内重症感染可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噻肟治疗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和头孢噻肟治疗(头孢噻肟组)。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道病原菌检出分布构成;经过治疗后达到进步级别和有效级别疗效的平均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WBC平均复常率;评价两组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监测两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检出的致病菌以G+菌为主,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达到进步、有效的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WBC平均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噻肟均可用于儿童呼吸道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儿童及成人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 年4 月至2018 年3 月使用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的5 176 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年龄分为0 ~28 d,1 ~12 月,>1 ~12 岁,>12 ~18 岁,>18 ~65 岁,>65 岁6 组,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并对患者血细胞减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儿童与成人使用该药的安全性差异。结果:血液系统ADR 总发生率为2.99%,1 ~ 12 月龄婴幼儿ADR 发生率最高,达14.48%,>65 岁的老年人最低,仅1.38%。898 例儿童中有88 例(9.80%)血细胞(NEU、WBC、PLT)减少,15 例(1.67%)3 ~ 4 级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 岁(OR =5.399)是用药后血细胞(NEU、WBC、PLT)严重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在各年龄段儿童患者中血液系统ADR 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成人和药品说明书的报道,尤其是新生儿及1 ~ 12 月龄的婴幼儿,应高度关注其血液系统ADR,加强监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14.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庆 《中国药业》2013,(23):70-72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和哮喘患者淋巴液、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方法 选择6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哮喘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周期为30 d.治疗前后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4、干扰素γ水平.结果 两组血液中CD3+,CD4+,IL-4,转化型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干扰素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CD3+,CD4+,IL-4,转化型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均较联合组高,干扰素γ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中发生哮喘的患儿有5例(16.67%),少于对照组的10例(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可通过作用于患者免疫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Au toscienceKromasilC18柱 ,流动相为甲醇 - 0 2mol·L-1磷酸二氢钠 - 10 %氢氧化四丁基铵溶液 -水 (5 10∶5 0∶8∶432 ) ,并用 10 %磷酸溶液调节 pH为 5 5 ,检测波长为 2 30nm。 结果 :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 ;哌拉西林及他唑巴坦浓度分别在 0 2 44 0~ 1 46 37mg·mL-1和 0 0 317~ 0 190 3mg·mL-1范围内 ,峰面积与浓度 (m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均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17%和 99 0 9% ,RSD分别为 0 43%和0 77% ;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之间的分离度为 14,与其他杂质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结论 :本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 ,可同时测定他唑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陈锐  袁封文 《医药导报》2004,23(3):0157-0159
目的:评价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36例,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对照组32例,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1.0 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 8 h,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90.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1%,84.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3.1%。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17.
潘殿柱  柴文戍  郭莹 《中国药房》2010,(40):3783-3785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试验,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q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bid,静脉滴注,联合左氧氟沙星0.5g,q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相似,但莫西沙星较后者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寻找其发病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搜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另外抽取患者外周血液4份,各2mL,37℃水浴孵育,分别加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液,进行体外试验,测定处理后4h,12h,24h,48h血小板计数变化,实验3次,取平均值.结果 使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d1就可看到血小板减少,停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后血小板1~2d开始上升,3~5d恢复正常,骨髓穿刺等检查未发现骨髓抑制,外周血浆血小板抗体阴性,补体C3下降.体外试验发现血小板下降的程度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剂量成正相关,而空白对照及头孢吡肟对照组的血小板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可逆性的急剧性血小板减少,且为剂量依赖性,其致病机制可能与骨髓抑制无关,可能为直接激活补体C3导致血小板破坏.临床医生应该引起重视,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9.
李欣 《中国药房》2006,17(5):353-354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对分别采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试验组)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照组)治疗80例呼吸道中、重度细菌感染者的效果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成本分别为211.80、165.60元;有效率分别为92.5%、90%(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29、1.84;对照组相对于试验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8.48。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相对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