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对我国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水平发展的地区差异,从而促进我国各地区卫生服务水平协调发展。主要选择医疗资源投入情况和医疗质量这两个方面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能反映各地区差异特征的几个公共因子,借此了解各地区的优势与差距,并对提高我国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卫生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对健康产出的影响。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卫生医疗综合服务指标,再利用我国各地区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用模型。结果: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能够改善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分地区比较发现东部、中部、西部表现出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卫生医疗服务显著改善了该地区居民健康状况,而中、西部地区卫生医疗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不显著。结论:加大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如卫生人员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增加;注重区域均衡分配,特别是增加中、西部地区投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通过选取10个反映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指标,依据2015年的中国卫生统计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运用聚类方法对各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聚类,结果我国各地区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地区医疗水平差异大致与经济水平差异同步。结论需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因地施策,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方面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地区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分析2012—2022年我国卫生筹资水平及筹资结构的地区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为后相关续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来分析我国卫生总费用地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程度以及新时代(2012—2022年)区域卫生总费用差异的变化特征。结果:2012年以来,各地区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速均高于本地区经济增速;31个省份卫生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对差异在波动中有所收敛,但绝对差距仍然很大;人均卫生总费用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均呈扩大趋势;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绝对差异缩小的同时,相对差异也逐渐缩小。结论: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增速差异明显,建议“适宜增长”与“精准控费”并行;我国卫生投入地区间差距未有改善,尤其是人均投入水平地区差异持续加大,缩小地区差距是一项长期任务;地区间筹资结构差距有所收敛,但差距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6年我国各地区卫生费用水平差异及变化趋势,为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完善各地区卫生筹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来源法卫生费用核算为基础,比较分析地区卫生费用筹资总量、结构和变化趋势。结果:2016年我国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呈上升趋势,均超过4.30%,卫生总费用增速差异较大;人均卫生总费用地区间差距大,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近4倍;在筹资结构上,仍有12个地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高于30%;2020年部分地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存在不达标风险。结论:我国部分地区卫生筹资动员不充分,地区间人群卫生费用利用不均衡;卫生筹资结构存在差距,需加大对卫生筹资公平性的关注;卫生部门应关注卫生系统效率,保障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各地区卫生服务能力分析,推进河南省卫生服务能力均衡性发展。方法利用熵值法测量2014年河南省各地区的卫生服务能力分值。结果各地区卫生服务能力综合评价平均分为0.0358分,郑州市得分是固始县得分的15.02倍;地级市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直管县的主要问题是医疗机构不足;得分在0.04~0.05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西、豫北和豫东地区,0.03~0.04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中地区,0.02~0.03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南地区,0.02分以下的地区主要为省直管县。结论河南省不同地区卫生服务能力不均衡问题突出,直管县整体服务能力低于城市,地级市与省直管县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具特点;相近得分地区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中心城市郑州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7.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  崔红 《中国卫生经济》1999,18(12):62-63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决定了医疗机构不是按区域、人群,而是按部门、地方的隶属关系设置。因此,造成各地区之间卫生资源长期存在着差异,城乡差异更大。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大医院。我国现有44%的城市人口(市人口)享受着全国65%的卫生资源,农村地区卫生资源极其有限,56%的农村人口(县人口)只占有全国35%的卫生资源,老、少、边、穷地区卫生资源情况更差。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区级卫生总费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中国21个省区的卫生费用水平、筹资构成等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卫生筹资特点及地区差异。方法:各地区按照国内卫生费用核算标准方法,利用统一口径收集数据,并进行规范的数据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发现各地区人均卫生费用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呈正相关,但卫生总费用相对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新医改"以来卫生筹资结果明显改善,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不同,对公共筹资不同方式的依赖程度有所差别,政府卫生支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作用更为重要。结论:"新医改"以来,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均快速增长,卫生筹资结构优化。鼓励各地区探索适合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筹资机制,在未来公共筹资的主要模式上做出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妇幼保健服务开展现状,同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后期妇幼保健服务的调整提供基础性参考。方法以2005-2014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妇幼保健服务相关指标为原始资料,对我国及各省市的妇幼保健服务开展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采用TOPSIS和RSR法对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005-2014年全国妇幼保健质量逐年提升,Ci值从2005年的0.018 9上升到2014年的0.989 4。我国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地区差异明显,其中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服务质量较好,西藏、安徽等地较差。结论 2005-2014年我国总体妇幼保健服务水平逐年提升且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但各地区差异明显,部分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和质量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区域公平性进行评价,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集中指数、泰尔指数和集聚度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的集中指数为正数,说明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在0.0090~0.0112之间,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在0.4055~0.4107之间,不公平性来自于区域内。从卫生资源集聚度来看,东部地区大于4,中部地区大于2,说明政府卫生支出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过高;东北地区小于0.9,西部地区小于0.4,表明政府卫生支出地理配置相对不足。从卫生资源集聚度/人口集聚度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于1,说明政府卫生支出相对于集聚人口过剩;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小于1,说明政府卫生支出相对于集聚人口不足。结论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整体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政府财政要继续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各地区要发展地区经济,提升卫生健康事业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卫生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适宜技术推广则是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在服务提供、资源利用、人员素质、保障待遇等方面差距悬殊,深刻分析农村卫生发展滞后的根源。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以下简称村医)队伍建设基本情况,找出制约农村卫生服务发展原因,为促进农村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阆中市843名村医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执业层次、收入情况、卫生室情况、养老状况等。结果村医持证层次差距明显、专业素质偏低、老龄化趋势严重、后继乏力、收入普遍偏低、养老大多无保障、队伍人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结论村医境遇堪忧,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村卫生室及村医的法律地位,让村医实现体面劳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对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变化趋势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现有的有关资料,通过对我国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总结我国农村卫生服务需要及需求变化情况,目的是了解我国农村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现状,为决策部门制定农村卫生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开始,我国调整了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后,个人承担的卫生费用大幅度增长。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卫生等体制性障碍;卫生资源严重短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缺失等原因使得卫生资源在城乡、地区与人群之间的分配与利用不公平性日益严峻。在呼吁各级政府增加公共卫生财政投入比重基础上,推进、深化包括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制度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乡镇、社区基层医院的医疗能力和水平是增强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当前我国一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建设性观点与改进措施。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采访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动态。结果调查地区社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更新,基本上实现了"六位一体"的全方位社区卫生服务;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开展程度不均衡,一些地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缓慢,缺少区域性的综合信息交互共享平台,这些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急需得到进一步改善,以便社区卫生服务朝着"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结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区信息系统还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争取早日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儿科服务提供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儿科服务能力,发现我国儿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城市,对提供儿科住院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出院人次占辖区儿科总出院人次的比例最高(51.2%);2008—2010年不同级别的机构儿科出院人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县区级机构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增长幅度达到16.1%。能提供综合性新生儿科服务的机构中,以市级及以上机构比例最高(70.O%),其次是县区级机构(64.9%),乡级机构最低(16.0%)。23.6%的乡级机构尚不能提供基本新生儿科服务。新生儿死亡病例以发生在县区级机构比例最高(46.3%),其次是乡级机构(32.6%)。新生儿死亡原因以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死亡比例最高。结论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我国儿科医疗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儿科服务能力.需重点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儿科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广,提高其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开展农村健康促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占我国人口70%以上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一直以来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全国第3次卫生服务总调查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在我国农村开展健康促进对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了农民健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在我国农村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促进的具体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努力开创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在WHO的指导下,我国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对强化我国政府的卫生工作职责,提高卫生组织服务能力,促进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初级卫生保健既要传承,又要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进一步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政治基础和政策基础,我们也必须要有新的工作思路,做到与时俱进,掀起新一轮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高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状况,指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制约问题,主要有思想认识无法跟进、服务模式落后、服务对象不够全面、运行机制依然滞后、人才队伍严重匮乏、经费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并提出了要加强政府领导,保证政策落实;努力加强学习,强化观念转变;改革内部机构,完善服务平台;引入竞争机制,组建全科团队;完善考核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全科队伍等加速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