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起搏器频率奔放( runaway pacemaker )是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频率高于预先设置的频率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频率大都在100-400次/min之间,也可达到1000次/min,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的起搏器功能障碍,可能与起搏器电池耗竭、延迟更换等多种原因相关。一旦发生起搏器频率奔放,及时有效地处理至关重要。本文报道最近成功救治的1例起搏器频率奔放患者,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起搏频率是指1min内起搏器发放脉冲的次数,又称为基础起搏频率(Base Rate)。根据需要可通过程控仪调整、设定起搏频率。非频率适应型起搏器基础起搏频率恒定,频率适应型起搏器随着患者运动量的增加,起搏频率相应增快。单腔起搏器(AAI/VVI)如无自主心搏出现,依据程控的起搏频率发放脉冲。双腔起搏器随自主心房率的变化,可在多种起搏模式之间进行自动转换,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引发心室起搏频率过快的潜在因素。起搏器自动化功能的出现与发展,使起搏频率的变化也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3.
双相电刺激心脏疗法是利用交替阀值脉冲对心肌的作用,使收缩频率变慢。给心脏以人工节律,恢复心脏固有的节律。缩短收缩频率是以心肌的生理特点为基础,把心肌的收缩功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次0.1秒)。脉冲刺激心脏,一则可引起心脏的完全收缩,二则可引起心脏的兴奋(与血液动力学无关的期外收缩),当大量的脉冲输入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患者黄体生成素(LH)分泌的缺陷及其与性征发育的关系,对14例男性IHH患者和5例正常男子每10分钟取血一次,共取24小时,测定LH进行LH脉冲分析,结果14例IHH患者中,2例无LH脉冲,也无青春期发育,睾丸容积均不足1ml;9例LH脉冲频率少(4~13/24h)、幅度低(1.3~2.2IU/L),与正常对照脉冲频率(14~20/24h)和幅度(3.8±2.5IU/L)相比差异显著(P<0.01)。1例患者虽然脉冲幅度(4.2±2.1IU/L)和正常对照无差别(P>0.05),但睾酮水平在14例患者中最低。2例患者以夜间脉冲为主,幅度正常,这种脉冲酷似围青春期儿童。结论(1)IHH患者1.H脉冲特性有较大的差异,而且与性腺发育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2)较频繁的LH脉冲频率是性腺发育的必要条件,而脉冲幅度增高似乎较频率的增多在刺激性发育方面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某些哺乳类动物(包括人类)睾丸通过负反馈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GTH)分泌。GTH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主要是由睾丸的留体睾酮(T)与雌二醇中介的,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已知LH是以脉冲形式由腺垂体释放的,是下丘脑间歇地排放LHRH到下丘脑垂体门脉、并刺激垂体的结果。因此,血中LH脉冲的频率直接反映下丘脑脉冲释放LHRH的频率。在大鼠等去势动物中,  相似文献   

6.
任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48-1449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典型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肾绞痛,甚至可引起肾积水、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1〕。钬激光是目前众多外科手术用激光中最新的一种,为脉冲式激光。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可使光纤末端与结石之间的水汽化,是安全的泌尿系结石手术治疗方式〔2〕。本文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患者黄体生长素(LH)分泌的缺陷及其与性征发育的关系,对14例男性IHH患者和5例正常男子每10分钟取血一次,共取24小时,测定LH进行LH脉冲分析。结果14例IHH患者中,2例无LH脉冲,也无青春期发育,睾丸容积均不足1ml;9例LH脉冲频率少(4~13/24h),幅度低(1.3~2.2IU/L),与正常对照脉冲频率(14~20/24h)和幅度(  相似文献   

8.
张澍 《心电学杂志》1993,12(3):150-153
运动提高心输出量的主要机理是心率增加,理想的生理性起搏除了房室顺序外,还要求有频率反应性,即在运动状态下起搏器的脉冲频率有相应增加。频率应答式起搏心电图的基本表现方式与普通起搏方式相似,其特征是起搏器的工作频率有动态的变化。本文主要讨论有关频率应答式起搏方式的频率变化及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9.
<正> 工作完全正常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在植入病员体内后,至关重要的是起搏器电池的寿命,它不仅决定起搏器的更换时间,也关系到病员的安危。随着起搏器工作时间的延长,其供电电池的电压必然会下降,这将影响起搏器输出脉冲的性能。起搏器的核心部件是脉冲振荡器,当供电电压下降时,振荡器的输出脉冲幅度(或功率)、输出脉冲宽度及其重复频率都会发生变化。凡起博器,输出脉冲幅度的下降和电池电压的下降是成正比的,而其输出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变化与电池电压的下降却不成比例。有的起搏器的电池电压下降30%,输出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慢性顽固性耳鸣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顽固性耳鸣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接受不同刺激方案的TMS治疗。5次/周,2周为1个疗程。A组:治疗频率1Hz,1000次脉冲刺激;B组:治疗频率1Hz,2000次脉冲刺激;C组:治疗频率5Hz,500次脉冲刺激;D组:治疗频率5Hz,1000次脉冲刺激。治疗前后行纯音听阈、运动皮层阈值测定。结果 4组患者经不同频率、不同治疗时间治疗后的纯音测听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各频率的纯音听阈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皮质阈值较治疗前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出现头晕,停止治疗后次日消失;1例出现头痛,停止治疗后次日消失;耳鸣加重1例,停止治疗后次日改善。所有患者未出现与电极接触处头皮灼伤及诱发癫痫发作。结论 重复TMS治疗耳鸣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72岁。起搏器置入术后 2年。图A示房室顺序起搏脉冲信号 ,固定起搏频率 60次 /min ,心房脉冲信号间距0 16s,心室脉冲信号落入QRS波起始部 ,QRS波时间 0 10s。图B :自身心搏频率快于起搏器固定频率时 ,出现窦性心律 ,心率 73次 /min ,P -R间期 0 16s,QRS时间 0 0 8s。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房室顺序起搏心律形成干扰性室内脱节。图 1 A 心房心室顺序起搏伴干扰性心室内脱节   B 窦性心律 ,未见起搏信号讨论 心房心室顺序起搏器在自身心搏频率低于起搏器固定频率时 ,出现心房心室顺序起搏心…  相似文献   

12.
162睾丸网液中一种抑制LHRH脉冲的蛋白样因子(LHRH抑素)[英]BlancMR…Endocrinology.1993,133(6).2953~2459哺乳类LHRH脉冲式释放刺激LH的脉冲释放。LHRH分泌的两种指标即幅度与频率中,后者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起搏器频率奔放是由于电池耗竭、电子元件失效及线路故障等原因,使起搏器的脉冲频率突然增速,可高达基本频率的2倍以上,有时可高达1000次/min。起搏频率可以逐渐增加,也可以突然增加。频率奔放多数情况下为持续异常,但有时为间歇异常,此时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或持续心电监测以明确诊断。起搏器频率奔放可表现为心室起搏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也可由于快速的、低振幅的脉冲信号不能夺获心室,引起心动过缓或心脏停博。因此,频率奔放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的起搏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脉冲信号间断发放和频率下降是起搏器电池耗竭的常见心电图改变 ,较少提及电池提前耗竭时 ,程控脉幅与磁频率、调搏周期与异常“滞后”逸搏周期呈反比关系 ,现报道 1例。患者 ,女 ,因三度 AVB于 1994年 3月植入 CPI VISTA0 44 4单腔心脏起搏器 ,起搏频率 6 0 bpm,脉幅 3.75 V,脉宽0 .5 ms,感知 1.5 m V,不应期 30 0 ms,磁频率 10 0 bpm,98年 12月因晕厥住院 ,经检查心电图改变见图 1,证实为起搏实器电池提前耗竭 ,经更换起搏器后痊愈出院。图 1 起搏器程控脉幅与磁频及调搏周期图 2 脉冲信号丢失心电图  本例图 1 为起搏器程控脉…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72岁.起搏器置入术后2年.图A示房室顺序起搏脉冲信号,固定起搏频率60次/min,心房脉冲信号间距0.16s,心室脉冲信号落入QRS波起始部,QRS波时间0.10s.  相似文献   

16.
<正> 例1 男性,57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于1986年8月8日埋藏AXB-3型VVI起搏器。埋入前经起搏分析仪测试,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术后3小时,起搏频率稳定于71次/分。3个月后,为了解起搏器的感知功能,进行胸壁刺激试验。采用FD-I型刺激仪,脉宽10ms,电压15V,当刺激频率为80次/分时,埋藏起搏器的频率也加快至80次/分,两种脉冲重迭,保持1∶1同步。停止胸壁刺激后,起搏器脉冲频率恢复到刺激前情况。再次用80次/分刺激,重复出现上述结果。将刺激频率提高到90次/分时,则起搏器不发放脉冲,同步现象消失。例2 男性,58岁。因Ⅲ度A-VB于1988年10月30日埋藏AXB-3型VVI起搏器,术前测试频率为  相似文献   

17.
本例12导联心电图部分QRS波群前可见P’波,P’-R间期不规则,尤以向下箭头处明显,且在向上箭头所指处QRS波群后同样可见P’波,以此两次P’P’间期测量可以发现前序P’P’间期规则,频率150次/min,呈现文氏及2∶1房室传导,明确为房性心动过速,食管EB导联同样可以证实。3次宽大畸形QRS波群前均存在钉样起搏脉冲,结合病史可以明确为心室起搏。此外,V3、V4可以发现较小的钉样脉冲规则发放,频率60次/min,除第2次宽大畸形QRS波群的脉冲感知到前-前一次自身QRS波群外,其余脉冲均与自身无关,类似“VOO”方式发放心室脉冲,说明存在心室感知不足。心室脉冲多数落在QRS波群终末或ST段上,使得心室脉冲无法有效起搏心室,但凡远离自身QRS波群的脉冲均能起搏心室形成宽大畸形的3次QRS波群,说明不存在心室起搏不良。  相似文献   

18.
<正> A.起搏频率60次/min(脉冲间期1000ms),R_(1、2、5、6)为起搏心动,R_(3、4)系自身心搏。后者提前发生,被脉冲发生器感知,其计时器复位到“0”,起搏间期重新开始,脉冲推迟发放,在R_4后未出现自身心搏,脉冲发生器便按固有起搏间期(1000ms)发放脉冲,引起心室搏动(R_(5、6))。R_1-R_2、R_5-R_6为起搏间期,R_4-R_5为逸搏间期,两者均为1000ms B.示房扑节律,起搏频率70次/min(脉冲间期857ms)。R_(1、2、4~6、15)为自身心搏,R_(3、10~14)为起搏心动,R_(4、6)升肢上虽可见脉冲信号,但QRS和ST形态与自身心搏形态相同。这是因为脉冲信号落在自身心搏的有效不应期内未  相似文献   

19.
低频脉冲电治疗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患者临床上大多采用留置导尿管排尿,然而长时间的留置导尿极易诱发泌尿系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低频脉冲电治疗常应用频率100 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脑卒中偏瘫、脑瘫、截瘫、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疼痛等疾病[1].以往曾有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报道,但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却鲜有报道.本文尝试运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刺激针灸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患者17年前右室心尖部植入单腔起搏器,9年前更换脉冲发生器,1年前于右室流出道再次植入单腔起搏器。因植入部位不同,心电图表现为2种不同形态、不同起搏频率的心室起搏图形。由于旧起搏器存在间歇性起搏不良的情况,所以出现两个起搏器交替性起搏心室的情况。在两个起搏器相继发出心室脉冲时,心电图会表现出双脉冲情况。针对此患者,将新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调整至70次/分,这种交替起搏心室的情况被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