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治疗方药:以补中益气汤合生化汤加减:黄芪30g,茯苓、桃仁各15g,当归、白术各12g,炮干姜、川芎各10g,升麻、柴胡、炙甘草各6g。有低热者加黄柏、车前子、白茅根各10g,便秘者加大黄6~10g,气虚甚者加党参15g,黄芪量可加大至60g。水煎,每日一剂。治疗结果:30例中、服药1剂而痊愈者12例、2剂而痊愈者16例,3剂而痊愈者2例,总有效率100%。病案举例:梁某,23岁,以初产39周妊娠,产前子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10 8例腰痛皆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70岁 ,以 4 5~ 5 5岁者居多 ,共 77例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1年 ;初发者 90例 ,复发者 18例 ,多伴有白带量多、胁痛、月经夹有血块等症。治疗方法 逍遥散加减 ,柴胡 12 g,白芍 12 g,白术10 g,当归 10 g,茯苓 10 g,煨干姜 10 g,炙甘草 6 g,薄荷 6 g。白带多者加车前子、山药 ,胁痛者加川楝子、青皮 ,月经夹有血块者加茜草、丹参。水煎服 ,日 1剂。治疗 1~ 3周观察疗效。治疗结果 治愈 (腰痛消失 ,1年以上不复发 ) 80例 ,有效 (腰痛减轻 ,治愈后 1年内复发 ) 11例 ,无效 (治疗前后无…  相似文献   

3.
1989年10月至2003年9月,笔者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特发性水肿4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6例中,男12例,女34例;15~24岁10例,25~34岁23例,35~44岁8例,45岁以上5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1年。发病原因尚不明确。2治疗方法药用:桂枝6g,猪苓20g,泽泻、白术各12g,茯苓15g。阴寒水盛者桂枝加至10~12g;面目肿甚者加生麻黄、防风;下肢肿甚者加川牛膝、车前子;腹胀满者加大腹皮、黑山楂;五心烦热者加茵陈、鲜车前草;脾虚者加白术、茯苓;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肝郁者加香附、郁金;肾虚者加川续断、桑寄生;经前加重者加当归、益母草;久卧劳累后加…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本组180例患者均属我院1989年1月~1997年3月门诊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8岁;上环最短时间1月.最长5年。临床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出血症状。B超检查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2治疗方法方用生化汤加减:当归、丹参各15g,川芍、桃仁、炒蒲黄各10g,地榆炭12g,炙甘草6g。血热甚者加仙鹤草15g,黄各129;兼血虚者加阿胶15g(溶化兑人);兼气虚者加党参、白术各159.1剂/d,早晚水煎服,7剂为1个疗程。3治疗结果显效(出血停止,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按期来潮,随访3个月,经期、经量恢复正常者)117例.有效(出血明…  相似文献   

5.
黄玉桂 《河北中医》1998,20(2):92-92
乳腺增生症,中医称为乳癖.笔者依据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自拟疏肝消癖汤治疗本病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治疗76例,均为女性.年龄17~53岁,平均31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11个月.乳房周期性胀痛57例,非周期性胀痛19例,乳房肿块呈圆型(大小不等)者41例,条索状结节者32例,囊性肿块者3例.其中双侧乳腺增生者46例,左侧21例,右侧9例,其中伴有乳腺炎者17例.以上病例均经B超、X线及病理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76例均用自拟疏肝消癖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0g;当归12g,丹参18g,郁金12g,金橘叶10g,全瓜蒌15g,浙贝母10g,牡蛎30g,鹿角霜12g、巴戟天12g,黄芪30g,夏枯草30g,蒲公英30g.加减;气郁甚者酌加青皮、陈皮;气虚酌加党参、白术;痰湿甚者加半夏、茯苓;血瘀甚者酌加王不留行;结节肿块甚者酌加穿山甲、皂刺;热毒甚者酌加银花、连翘.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20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1~3个疗程.服药期间应精神愉快,勿生气,匆过度劳累,避风寒.  相似文献   

6.
固经汤治疗月经过多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连有 《河北中医》1998,20(1):20-21
在妇科疾病中,月经过多属气虚血热证型者临床颇为常见.笔者自拟固经汤治疗46例本型患者,其疗效迅速可靠,现介绍于下.1一般资料46例中,未婚8例,已婚38例;年龄19~40岁者36例,41~45岁者10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者3个月;伴经期超前者12例,经期延长者28例;全部患者均做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月经初起量多色红质粘稠,2~3天后经量虽不减,但经色由深红逐渐转为淡红,质清稀,淋漓不尽达10余日,伴腰酸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色黄白,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嫩红少苔,脉细数无力.2治疗方法2.1固经汤组成生白芍药30~60g,桑叶12~159,黄芪30g,党参15g,山药15g,玄参15g,地骨皮15g.2.2用法日1剂,水煎服.于经前3~4天服3~4剂,多可痊愈.个别不愈者可于经期再服3剂,即可痊愈.愈后为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可将此方用量减半于下次月经前再投3剂.2.3加减伴腰酸痛者加川续断15g,桑寄生15g,  相似文献   

7.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8月 ,笔者运用《兰室秘藏》中之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 2 0例 ,疗效明显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7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半年。肺炎后盗汗4例 ,献血后 3例 ,胃出血后 4例 ,妇女更年期 6例 ,甲亢 1例 ,高血压病 2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当归 9g,生地黄 12 g,熟地黄 12 g,黄连 3g,黄芩 9g,黄柏 6 g,黄芪 15 g。加减 :气血亏虚者加黄精 15 g,并重用黄芪 30 g;口渴甚者加沙参、麦冬、石斛 ;面部潮热者加知母、地骨皮或龟版 ;出汗多者加龙骨、牡蛎、五味…  相似文献   

8.
陈立富  郑林 《河北中医》1998,20(1):18-18
我们自1987年~1996年,我们用益肾活血法,分2期服药,治疗女性不孕症19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9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35岁,平均年龄27.8岁;原发性不孕167例.继发性不孕29例;病程2~3年者166例,4~5年者24例,6~9年者6例;月经初潮年龄12~15岁者82例,16~19岁者114例;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58例,月经愆期者83例,月经稀发者43例(其中2~3个月1次者30例,5个月左右1次者10例,1年左右1次者3例),闭经者4例,崩漏者5例;经量少者83例,经血夹块者106例,腰痛或腰酸者108例,经行腹痛者113例;妇科检查或B超诊断为子宫发育不良者89例.2 治疗方法每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分2期用药.2.1 月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药、川牛膝、熟地黄、小茴香、香附各15g,桃仁、红花各12g,甘草5g.经血少,有块.月经愆期或稀发、闭经者,加三棱、莪术、益母草、大黄、牵牛子、苏木各15g;痛经者加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各12g;腰腹发凉者加炮于姜、肉桂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相似文献   

9.
痛经是一种自觉症状 ,是妇科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以月经期及月经前后腹痛、腰痛 ,甚者剧痛难忍为主要表现。笔者用仙桂汤加味治疗痛经 36例 ,收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 ,均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其中年龄最大者 4 0岁 ,最小者 16岁 ;已婚者 13例 ,未婚者 2 3例 ;病程最长者6年 ,最短者 3个月。经前痛者 9例 ,经后痛者 10例 ,经期痛者 17例。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仙茅、淫羊藿、肉苁蓉、肉桂各 12 g,花蕊石、香附、当归、丹参各 10 g。两乳胀痛者加麦芽15 g,少腹挛急者加白芍 2 5 …  相似文献   

10.
桂枝二麻黄一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4例,女11例,年龄皆在58岁以上。反复发作3年以上18例,2年5例,半年7例,15~30d5例。临床表现为皮肤奇痒,搔抓不解,影响睡眠,检查全部有抓痕及血痂,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局部湿疹样变等继发性损害。舌脉无异常。治疗方法 桂枝二麻黄一汤组成:桂枝12g,白芍12g,杏仁10g,甘草6g,炙麻黄6g,生姜3片,大枣5枚。风热者去麻黄,加金银花15g、黄连4g;血虚者加鸡血藤20g、当归12g;气虚者加黄芪15g;瘙痒甚者加蝉蜕6g、全蝎4g。日1剂,1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治疗结果 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随访…  相似文献   

11.
五虎汤治疗小儿哮喘9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用五虎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 90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9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48例 ,女 42例 ;年龄 6个月~ 2岁者 15例 ,3~ 4岁者 2 6例 ,5~ 6岁者 2 1例 ,7~ 8岁者2 8例。均为急性发病 ,多数患者有发热、咳嗽、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 ,1~ 3天后出现气喘 ,喉间痰鸣 ,动则喘咳加剧 ,似哮喘样 ,有呼气性呼吸困难 ,多数患儿有发作史。2 治疗方法 方药 :炙麻黄 3~ 6g,杏仁 4~ 8g,甘草 3~ 5g,生石膏 10~ 15g,桑白皮 6~ 10 g,细辛 2 g,痰多者加竹茹、瓜蒌 ,哮甚者加白芥子 ,咳甚者加紫菀、冬花 ,寒热往来加黄芩…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88年1月~1995年5月笔者自拟升脉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6年。原发病:冠心病12例,心肌炎5例,心肌病2例,病因不详者1例。心率最快者52次/min,最慢者36次/min,伴窦性停搏2例,窦房传导阻滞4例,快慢综合征2例。短暂昏厥3例,黑朦4例。诊断参照《临床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9)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①西药治疗:氨茶碱片0.1,维生素C片200mg,每日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②中药治疗:自拟升脉汤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20g,麦冬18g,灸甘草15g,忍冬藤15g,蒲公英20g,川芎10g,三七粉5g(冲服)。阳虚甚者加桂枝10g,附片6g;阴虚甚者加沙参15g,玉竹12g,痰浊明星者加陈皮10g,清半夏10g,瓜萎15g;气滞血瘀加扁豆10g,内金12g;便秘者加火麻仁10g,生大黄10g(后下)。上述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症状改善后改为隔日1剂,30剂为1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15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柴胡葛根汤治疗痄腮 6 6例取得了迅速确切的效果 ,故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6 6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38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者 4岁 ,最大者 13岁 ,平均 8.5岁 ;1侧腮腺肿大者 46例 ,双侧肿大者 2 0例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9天 ,平均 6天。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柴胡 10 g、葛根 10 g、黄芩 10 g、花粉 10 g、桔梗10 g、连翘 10 g、石膏 15 g、升麻 6 g、甘草 6 g。高热者加重石膏用量 ,双侧腮腺肿大者加板蓝根 15 g、夏枯草 15 g、青蒿 10 g;大便干者加大黄 6 g。上方随症加味 ,每天 1剂 ,水煎分 3次服用。3 治疗结果6 6例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凉血化淤法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中,11~15岁38例,16~20岁12例;病程3个月以内5例,3~12个月15例,12~24个月30例.全部病例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多数为月经前有短时间闭经,继之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月经频发,周期短;月经不规则,少量淋漓不净或时多时少时出时止,失去规律.均经生殖器官及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因失血过多常伴贫血. 2 治疗方法 出血期以止血为治疗原则,自拟凉血化淤固冲汤加减.生地炭、地骨皮、茜草炭各10g,地榆炭、仙鹤草、旱莲草、益母草各15g,香附6g.出血量多如崩或出血日久伴神疲头晕血虚气弱者加生黄芪30~60g,太子参15g;经色紫黑有大血块或兼有腹痛者加失笑散(包)10g,三七粉(另吞)3g;量少淋漓不尽加阿胶珠、陈棕炭各10g,炙乌贼骨15g;纳差便溏者加砂仁5g,木香6g,神曲10g.水煎分服,每日1剂,出血过多时日服2剂.血止后口服浓缩六味地黄丸8丸,每日3次,连服10~15天;贫血症状严重者,适当给予铁剂或输血.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经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肺炎10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本组101例中,男58例,女43例;年龄6个月以下者26例,6个月至1岁者4O例,1岁以上一3岁者35例;病程最长者1个月,最短者3天。z治疗方法全部服用麻杏甘石场加味:麻黄sg,杏仁6g,生石膏IOg~15g,炙甘草3g,鱼腥草159,黄宏IOg,前胡6g,桔梗6g,地龙3条,本苗子3g~6g。高热无汗者用生麻黄,有汗者用炙麻黄并重用生石膏,咳嗽重者加冬花、紫花,喘甚者重用毒苗子、地龙,唇周紫组者加丹参、桃仁、炮附子。水煎服,2日1剂,病情重者1日1剂频服。3疗效标准及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检查及肺部X线透视正常)gi例,占90%…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3月 ,采用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咳嗽 6 8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6 8例患儿 ,男 36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6岁 ,最小 3岁 ;病程最长 7天 ,最短 12小时。基本方药 :炙麻黄、生甘草各 1~ 3g,杏仁、桔梗、前胡、薄荷各 3~ 6 g,连翘、紫菀、百部各 6~ 9g。加减 :喉间有痰加浙贝、瓜蒌皮 ;恶寒者加生姜、防风、苏叶 ;小便黄少加车前子 ;便秘者加瓜蒌仁 ;肺热甚者加石膏、黄芩、桑白皮。日 1剂 ,加水适量 ,煎 2次 ,早晚分服或少量多次喂服。疗效标准及结果 :痊愈 5 6例 ,其中服 1~ 3剂治愈者…  相似文献   

17.
神经衰弱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起病较缓慢,证候较复杂治疗颇感棘手,笔者从 1986年—2003 年对 50 例神经衰弱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颇为满意,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 50 例,其中门诊 48 例,住院 5 例;男性 22例,女性 28 例;年龄 25~35 岁者 24 例,36~55 岁16 例,56 岁以上者 10 例,病程 1 年以内者 18 例,1年以上者 32 例,全部病例均具有头昏、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多梦、喜 孤癖,记忆减退,烦躁易怒,情绪不稳,食欲不振等表现,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 中医疗法: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 15g、山萸肉12g、淮山 12g、肉炭蓉 12g、茯苓 18g、酸枣仁 3g、柏子仁 30g、白芍 15g、远志 6g、夜交藤 30g、合欢皮30g 水煎,日服 1 剂,15 剂为 1 个疗程。 加减法:阴虚火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者加生地 20g、知母 15g、泽泻 15g,心胸郁闷不舒者加柴胡12g、郁金 15g,胸胁胀满者加佛手 12g,女性患者伴月经不调者加当归 15g,痛经甚者加桃仁 10g、赤芍12...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年以葛根汤为主治疗急性乳腺炎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例均为门诊患者,乳腺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5例,均为局部肿痛而未溃破病例;发于产后1周内7例,1~2周10例,2+~3周3例,5周以上1例;其中部分病例系先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满意而转服中药治疗者。1.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为葛根30g,麻黄10g,桂枝15g,杏仁12g,细辛6g,赤芍12g,丝瓜络15g,甘草6g,大枣30g,生姜3片。发热者加石膏、黄芩;胁肋胀痛者加枳壳、青皮;苔厚腻者加草果仁、槟榔;便秘者加大黄;患处红肿者加王不留行、夏枯草、蒲公英。每日1剂,加水1000ml,煎…  相似文献   

19.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跳通或胀痛、痛有定处、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等特点.笔者运用养血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本病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1岁.其中21~25岁10例,26~45岁21例,46~56岁5例.病程最长者17年,最短者6个月.其中偏头痛23例,前额痛8例,全头痛5例.2 治疗方法2.1 治则 养血活血,祛风通络.2.2 方药 川芎、当归、白芍药、牛膝、葛根各15g,白芷、藁本、蝉蜕各10g,细辛6g,全蝎3g(研冲).2.3 加减法 伴失眠者,加炒酸枣仁30g,夜交藤15g;伴呕吐者,加半夏6g,代赭石15g;兼痰湿者,加陈皮12g:瘀血甚者,加桃仁、红花各10g.2.4 煎服法 水煎服,每日1~2剂,每剂2煎取汁200ml.急性发作期,日服2剂,分4次服;头痛缓解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头风痛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我们收集的36例头风痛患者均来自门诊,男26例,女10例;年龄28~40岁12例,41~70岁24例。临床表现:头顶疼痛,剧痛时头如火灼,如刀割锥刺,耳鸣、失眠、纳呆,手足心热、查头颅CT:未见异常、西医诊断:神经性头痛。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采用中药治疗,六味地黄汤加味:生地20g、山药12g、茯苓12g、泽泻12g、枣皮15g、丹皮12g、白芍15g、川芎9g、当归9g、天麻15g、菊花10g、龙齿25g、黄芪20g。头痛甚者加蔓荆子10g;恶心呕吐甚者加赭石30g、姜竹茹12g;视物昏花者加青葙子15g、决明子15g;耳闷重听者加磁石30g。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本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