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脓胸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 方法 总结北京胸科医院1999年1月-2008年底手术切除的112例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全组包括:结核性全脓胸49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全脓胸1例、结核性包裹性脓胸53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包裹性脓胸3例、结核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6例。 结果胸膜纤维板剥脱术67例、胸膜全肺切除术10例、胸膜肺叶切除术4例、胸膜肺部分切除术6例、胸膜纤维板剥脱+胸廓成形术18例,其他手术7例。总治愈率95.0%,手术并发症率12.5%,死亡率0.9%。 结论 患者一旦发展成慢性结核性脓胸应及早外科治疗,手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唯一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法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效果。方法对67例结核性脓胸病人的不同内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除抗痨治疗外,脓胸局部处理分为胸腔闭式引流组(A组)27例和胸穿抽液组(B组)40例。结果A组平均治疗5±3次,平均住院时间20±7天,1年内有2例(7.4%)复发再次入院。B组平均治疗7±3次,平均治疗时间28±11天,1年内有11例(27.5%)复发重新入院。A组操作后合并气胸1例(3.7%);B组出现气胸11例(27.5%)。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脓胸有较好的效果,优于胸穿抽液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胸外科和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78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和手术疗效。 结果 术后肺复张良好67例(85.9%);肺复张较差11例(14.1%),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肺复张。术后发生并发症7 例(9.0%),包括术后胸腔内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药物性肝炎伴水电解质紊乱1例;均经相应治疗痊愈。呼吸衰竭4例,经呼吸机抢救3例成功,1例死亡,病死率1.3%。术后抗结核治疗6个月至2年,1例患者6个月后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好转。术后随访2年,77例患者均好转。 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并发静止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6例结核性脓胸并发静止期肝硬化患者,行结核性脓胸病灶清除、纤维板剥脱术。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肺部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肺功能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总引流量、术后拔胸管时间、术后胸腔感染率分别为(423.6±32.8)ml、 (664.8±49.9)ml、 (5.6±1.2)d、16.7%(6/36)。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为(90.6±8.6)%;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85.0±6.6)%;用力呼气峰流速(PEF)为(72.9±2.7)%;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为(84.7±4.4)%,与术前[分别为(68.9±7.5)%、(63.5±5.6)%、(64.1±3.6)%、(61.6±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7, P<0.01;t=-10.94, P<0.01;t=-13.36,P<0.01;t=-21.14, P<0.01)。36例患者均获得9个月随访,症状消失,34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伤口延迟愈合,局部换药1个月后愈合。无复发患者。结论 手术治疗静止性肝硬化并发结核性脓胸安全性、可行性、疗效均较好,未出现肝硬化活动及结核播散情况,但对于术中渗血及手术引流量值得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肌瓣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瓣手术治疗40例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患者手术技巧和近期及远期疗效。病变位于右侧胸腔28例,左侧胸腔12例,合并胸壁结核10例,合并肋骨结核4例。结果 40例患者中全部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术中复张肺叶后,均有残余空腔,采用肌瓣填充残腔,2例2年后复发,经过治疗后治愈,治愈率95%。结论慢性结核包裹性积液脓胸行纤维板剥脱术后,胸内残腔用带血管肌瓣填充,方法可行,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颈部淋巴结结核外科治疗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17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分析年龄、体重指数、病灶大小、受累淋巴结的分区、是否并发糖尿病以及是否存在耐多药等临床资料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与手术并发症无相关性(P0.05),病灶CT横截面直径≥3cm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3 cm的4.641倍,淋巴结受累达到2组及以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受累1组的4.060倍,耐多药(+)手术并发症是耐多药(-)组的5.594倍;结论病灶直径≥3cm、受累淋巴结区域≥2个及耐多药(+)显著增加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河北地区MCP-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基因-2518A/G和-362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结核性脓胸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结核性脓胸患者500例和健康对照组500例进行MCP-1基因-2518A/G和-362G/C SNPs检测。结果与MCP-1-2518A/A基因型相比,携带A/G和G/G基因型均可增加结核性脓胸发病风险(OR=2.254和OR=8.728)。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无卡介苗(BCG)接种史、体质量指数(BMI)18.5均增加结核性脓胸发病风险(OR=3.309和OR=2.767)。MCP-1-362G/C SNP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MCP-1基因-2518A/G SNP可能与结核性脓胸的发病风险有关。(2)-362G/C SNP可能与结核性脓胸无关。  相似文献   

8.
9.
杨阳  邹俊  张静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766-1767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AE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治疗时机.方法 入住ICU的患者中,选取需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根据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分为30分钟组、2小时组和24小时组,观察每组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后48小时内的再插管率.结果 符合条件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4例,30分钟组的再插管率为81.2%,2小时的再插管率为17.6%,24小时的再插管率为14.7%,30分钟组与2小时组、24小时组相比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2小时组和24小时组的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超过2小时,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再插管率低,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刘颖  戚玉  毕娇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6):652-655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沈阳市胸科医院胸外一病房接受结核性脓胸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治疗的175例男性患者的资料。其中,2016年1—12月收治的75例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作为实施前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采用改善后的术后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作为实施后组。实施前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为65.3%(49/75),明显低于实施后组的84.0%(8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19,P=0.004);实施前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3%(70/75),明显低于实施后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0%,1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29,P=0.010)。对于结核性脓胸术后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大幅提高患者进行术侧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病灶清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并发肺结核外周局限性结核病灶的效果,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安市胸科医院109例结核性脓胸并发外周局限性肺结核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处理肺结核病变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结核病灶清除组(29例)和肺楔形切除组(8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肺漏气发生率、术后漏气至漏气消失时间、带管时间、术后残腔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结果 病灶清除组术后17例出现肺持续性漏气,楔形切除组术后63例发生肺持续性漏气,发生率分别为58.6%(17/29)和78.8%(6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2,P=0.036)。两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分别为(7.2±2.7)d和(8.2±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46)。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2±2.1)d和(15.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34);住院费用分别为(29016.1±2299.7)元和(41617.2±4244.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7,P=0.000)。 结论 肺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并发外周局限性肺结核病变安全、有效,住院费用低于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脓胸外穿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胸科医院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全部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或机化期脓胸(Ⅲ期)患者192例。其中,90例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观察组;102例未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女性、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术前行胸腔置管、术前行内科胸腔镜活检、脓胸为局限性的比率分别为36.67%(33/90)、23.33%(21/90)、47.78%(43/90)、15.56%(14/90)、96.67%(87/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61%(20/102)、11.76%(12/102)、14.71%(15/102)、4.90%(5/102)、78.43%(8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6、4.50、24.80、6.09、14.04,P值分别为0.008、0.034、<0.001、0.014、<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3.50(3.00,4.50)h、300.00(200.00,500.00)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3.50,5.00)h、600.00(400.00,675.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639.00、6692.00,P值分别为0.006、<0.001)。观察组术中去除肋骨62例(68.89%,62/90)、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的M(Q1,Q3)为10.00(8.00,13.00)d、术后住院时间的M(Q1,Q3)为18.00(15.00,18.75)d、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12.22%,11/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例(16.67%,17/102)、8.00(7.00,10.00)d、16.00(15.00,18.00)d、4例(3.92%,4/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U=3065.00、U=3630.00、χ2=4.57,P值分别为<0.001、<0.001、0.012、0.032)。结论 结核性脓胸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将增加手术创伤、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胸壁结核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本院2005~2010年诊治的45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5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入院后,经过综合治疗,病情完全缓解35例,占77.8%,明显好转8例,占17.8%,治疗无效1例,占2.2%,死亡1例,占2.2%.结论 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进行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因各种因素导致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生理评分(AP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APACHE)Ⅱ评分较高、循环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胃肠损害(消化道出血)与短期内死亡率升高相关。恶性病及出现APACHEⅡ相关的疾病为独立的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论循环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提示预后不良,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血气分析)6小时内的相应的指标,合并症的出现、基础疾病的严重性是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致尘肺患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65例六项血清心肌酶变化在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心肌酶。结果呼吸衰竭14例(21.5%)血清谷丙氨酸转移酶(ALT)值、41例(63.0%)血清天门冬谷草氨酸转移酶(AST)值、20例(30.8%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38例(58.2%)血清羟丁酸脱氢酶(HBDH)值均高于正常值上限。结论血清心肌酶谱ALT、AST、CK、LDH、CK-MB、HBDH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心肌酶活力显著增高。呼吸衰竭时这六项酶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临床医师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胸膜内胸廓成型术治疗肺结核术后脓胸的效果。方法1975~2005年间,共78例肺结核术后脓胸病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7例,年龄17~82岁,平均为43.81岁。4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右侧48例,左侧30例,所有病例均行胸膜内胸廓成型术、肌瓣填充术,有8例同期做大网膜填充术。术后加压包扎、全身抗痨治疗、营养支持和常规抗生素治疗。结果:有1例术后发生脓胸心源性休克而死亡,2例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呼吸机支持过渡,1例并发食道瘘,57例术后并发脓胸(和瘘管),需长期换药。Ⅰ期治愈17例,占21.79%,在1975~1985年间有43例肺结核术后脓胸病人接受了胸膜内胸廓成型术,Ⅰ期治疗成功率为27.91%,在1986~1995年间,有26例肺结核术后脓胸病人接受了胸膜内胸廓成型术,Ⅰ期治疗成功率为19.23%,而在1996—2005年间,9例病人接受了胸膜内胸廓成型术,Ⅰ期治疗成功率为0。结论加强围术期的准备和手术技巧,加强年轻一代普胸外科医师对该手术方式的掌握可最大限度地使病人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与病情资料中促进其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入院的OS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与病情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SPSS统计学方法。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指数、吸烟史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咳嗽、咳痰、发热、AHI、LSaO_2、Ts90%、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在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呼吸困难和/或发绀、夜间憋醒、LAT、m SaO_2在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之间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围(OR=1.75)、呼吸困难/发绀(OR=20.01)为OS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OS患者的颈围和呼吸困难/发绀是影响OS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 after esophagectomy have been reported to occur in 15.9–30% of patients and lead to increase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prolonged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and additional medical cos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prevention of PPCs by intensive preoperative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The subjects included 100 patients (87 males and 13 females with mean age 66.5 ± 8.6 years) who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3 patients (53 males and 10 females with mean age 67.4 ± 9.0 years) in the pre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R) group and 37 patients (34 males and 3 females with mean age 65.0 ± 7.8 years) in the non‐PR (NPR) group. The PR group received sufficient preoperative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for >7 days, and the NPR group insufficiently received preoperative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or none at all. The results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to correct for all considerable confounding factors revealed the rates of PPCs of 6.4% and 24.3% in the PR group and NPR group, respectively. The PR group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less incidence rate of PPCs than the NPR group (odds ratio: 0.14, 95% confidential interval: 0.02 ~ 0.64). [Correction added after online publication 25 June 2012: confidence interval has been changed from ?1.86 ~ ?0.22]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intensive preoperative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reduced PPCs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相似文献   

2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及无创通气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回顾性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特点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的策略。方法  2 0 0 3年 4月 2 2日~ 5月 1日 ,12 0例临床符合SARS诊断标准的患者入住北京地坛医院 (SARS专科医院 )的 4个病区 ,30例患者 (占 2 5 % )在病程中出现呼吸衰竭 ,达到急性肺损伤 (ALI)和 (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断标准。 2 8例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主要观察指标 :(1)住院期间的血气分析、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及呼吸频率 ,特别是上机前、上机后 1h及撤机后的结果 ;(2 )放射学检查或临床提示住院后新出现的气胸、纵隔气肿、心包积气及皮下气肿 ;(3)应用无创通气的天数 ;(4 )需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的患者数 ;(5 )患者的病死率 ;(6 )一线医务人员因护理治疗无创通气SARS患者而感染SARS的情况。结果统计 30例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变化情况 ,16例 (5 3% )患者出现CO2 潴留 ,PaCO2为 4 5~ 5 6mmHg ,平均 (4 8± 4 )mmHg。NPPV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SpO2 、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均显著改善 (P均 <0 0 1) ,但pH及PaCO2 的变化并不明显。 18例患者成功撤机 ,应用NPPV的时间为5~ 30d ,平均 (10± 6 )d。除 1例不能耐受BiP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