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象比类"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有着鲜明的直观性、表象性、整体性的优点,它为中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假说,在创造新理论的过程中是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恰当运用"取象比类",对激发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以及开拓其中医临证思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文 《光明中医》2007,22(10):8-9
"阴阳平衡"一词,作为一个现代中医学术用语,大家已经耳熟目详了,它广泛出现在与中医相关的学术信息载体之中.但是,"阴阳平衡"一词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的、不准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王仲霞 《北京中医药》2006,25(7):438-440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认识也日趋深入.本文试用现代医学理论从胚胎发育、气体排泄途径、内分泌物质的影响、肠源性内毒素的作用、公共黏膜免疫系统方面进行机理研究,并用中医理论从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并治的治则方面进行临床研究探讨,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通过东西方文化对比认识中医"象"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化中,现象是由物质实体或空间结构决定的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中国文化中的"象"是关于实体、属性和关系的综合概括,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时序特性和物象、具象、意象3个不同层次.在"象"思维引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医五脏是时序模型,而不是解剖实体.  相似文献   

5.
张敬文 《北京中医药》2007,26(7):400-401
张仲景不仅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还对养生康复理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阴阳自和"理论,内涵丰富,认识深刻.文章结合历史背景对张仲景"阴阳自和"观的内涵、渊源、方法和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张敏 《河南中医》2011,31(8):839-840
中医学理论中的"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如整体思维模式中的气一元论,轻器重道的传统观念,认知特点中的主客合一,思维方式中的观物取象,程式化的思维特征等,都对中医"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中医证候实质的认识,应当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中,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不同疾病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着重阐述中医证候的分子基础。这对了解中医证的实质及临床辨证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韩萍  王新陆 《光明中医》2006,21(7):10-12
本文在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脑髓说"及其对癫狂、痫症、中风等病认识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脑主神明"说的科学性,认为此学说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突破,呼吁以此为核心建立藏象学说的新体系,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医脑病学.  相似文献   

9.
"证"概念规范研究源流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雍小嘉  陈云慧  王燕 《光明中医》2008,23(7):1045-1045
"证"是中医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本文回顾了"证"概念规范研究源流,得出中医对"证"概念的阐释事实上仍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中,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基础,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50余年来,人们对气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对气基本属性的探索、对气实质的探索、对次级层次气的相关研究等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对"气"实质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概念众说纷纭、研究思路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等。故针对中医气学研究提出3方面建议:科学评价中国古代哲学之气与中医"气"理论的关系;中医"气"理论应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现代科研方法相结合,并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序列;对"气"实质的研究宜方法多样、思路多途。  相似文献   

11.
"五行胜复"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理论的正确理解与否不仅关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而且直接影响中医临床辨证及治疗。对于"五行胜复"的原因,应当摈弃五行循环论的解释方法,一切从临床出发,注重中医理论的完整性与科学性;用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认识。对于"五行胜复"的正确理解应当集各家之所长:五行既不可无亢,也不可无制;亢而有制则生化有常,亢而无制则必害生命。其中五行胜复之外在表象又有"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有鬼贼"之不同。  相似文献   

12.
痞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大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其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亦多为寒热并行。因此,总是令后学者难以掌握。但如果以字义及《易》理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便可以化繁为简。本文即是依此方法对痞证进行的探讨和研究。痞证取《易经》"否"卦之象,"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否"即为闭塞之义。仲景论述痞证最详,立五泻心汤等方剂,为后学治痞之典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障碍和影响中医信念与中医思维的不利因素分析,提出高等中医教育要培养"铁杆"杏林学子,首先必须确立和坚守中医思维,传道授业坚持不西化,要采取改革课程体系、实行本导制、熟读中医经典、早临床多实践、中西医结合其根应在中、培养多类型中医人才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医者意也”是中医特有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诊疗思想的特点。它重联系.主张在万事万物中寻求关联性,不计较事物间的特殊性,只要“理”通即可;它重视思维的灵活性,使中医诊疗能跳出成规;它重视实践,疗效是其合理性的有力证据。这也反映了中医内在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反佐"属中医反治法,是中医学处方配伍的一种法度,也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一种特殊方法.《景岳全书》是明末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所著.其中针对反佐法进行了专篇论述,篇名曰"反佐论".本文就其内容进行探讨,不当之处,请斧正.  相似文献   

16.
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八法,已成为中医教科书中治疗疾病的经典之法,而"通"法在古医籍中虽有提及,但应用范围不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对中医望、闻、问、切不能发现和明确诊断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明确诊断,为临床辨病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并且于适合中医"通"法治疗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多,可用于疏通经络、"通"腑、"通"乳、"通"窍、"通"月经.  相似文献   

17.
"戴阳"辨析     
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专业术语的规范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目前中医界对戴阳的认识,尚无确切的定义。如《中华医学大辞典》认为戴阳是“阳气上越而面赤也。《中医大辞典》则认为戴阳有两个含义:“戴阳,证名。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为特征,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参之阴盛格阳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表所致”。七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则把戴阳等同于阴盛格阳,虚阳浮越,并把戴阳当作一个具体的证候:“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相似文献   

18.
范晔  张炎 《北京中医药》2006,25(8):499-500
本文从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证候、用药分析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对"脾主裹血"进行了阐述.认为临床诸多出血疾患为脾失裹血所致,并以出血、气虚、脾失健运、失濡等为特点,其中脾失健运症征是脏腑辨证定位标志;气虚和出血现象是病理性质及病理机转标志.提出脾与出血、凝血机制有关;脾虚失运失摄是脾失裹血病证的本质所在,对诸多出血性疾患当思责脾,以此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介宾是第一个对“和法”进行系统性论述的医家。他在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和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对“和法”的概念、适应范围、应用原则和具体方剂进行了阐述。他提出的“和其不和”的立法原则体现了中医整体治疗观念。通过“和阵”的方剂分析可以看出,与成无己提出的“和解少阳”法不同,张景岳运用“和法”具有针对病邪以痰饮水湿为主、重视调气、重视脾胃的特点,大致包括和化痰饮、调和脾胃或肝脾、和气止痛三个方面。其论述对于“和法”范围的拓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后世运用“和法”治疗内科杂病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仁"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德"思想是中医医德的核心,中国历代医家都强调"医乃仁术","仁爱救人"。在古代医家的论述中,"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医道之"仁德"和医者之"仁德"两个方面。剖析和继承中医仁德的优良传统对现代医德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