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托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斤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合并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210月首次来我院门诊就诊的H1V/AIDS患苦进行普查,筛选20例符合条件的HIV/HIV合并感染者入组,予以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抗病毒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完成48周观察期的15例患者HBVDNA全部阴转,2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肝功能正常;15例HIV—RNA低于检下限.CD4+细胞计数平均增加(139.72±3.36)个,/μL;肌酐、乳酸均正常,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替诺福韦、拉米大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HBV/HIV合并感染安全、有效,可作为HBV/HIV合并感染患者常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善抗病毒治疗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139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减轻不良反应的症状,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结果经过对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观察,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减轻,能很好地配合抗病毒治疗。结论抗病毒治疗药物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可能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保证抗病毒治疗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84例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不良反应的护理。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乏力、疲倦、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外周神经炎,脂肪再分布,药疹和神经系统症状。认为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加强不良反应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乙肝病毒基因(hepatitis B deoxyribonucleic acid, HBVDNA)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97.78%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07)。治疗后,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V-DNA阴转率(77.78%)高于对照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HIN耐药基因型对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499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耐药基因型并与数据库比对,同时检测样本病毒载量与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对耐药基因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99例研究病例中,成功扩增测序409例,发生耐药181例。发生耐药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未耐药患者,且CD4*绝对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未耐药患者。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II)和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NRII)相比蛋白酶抑制剂(PI)更易发生高度耐药。同时,耐药患者具有更高的病毒载量。结论南京地区AIDS患者的总体耐药发生率较低,但耐药患者中多重耐药及高度耐药比例较高。在诊疗过程中,应监测临床指标,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先选择高耐药屏障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14-1515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7例艾滋病孕产妇。甲组给予AZT+3TC+LPV/r方案,乙组给予AZT+EFV/NVP方案,并与未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丙组进行对照,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丙组新生儿HIV阳性率(40.00%)显著高于甲组(4.34%)与乙组(3.4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在病毒载量水平、血浆病载下降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情况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艾滋病母婴传播应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HIV病毒,阻断母婴传播,有效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20例艾滋病病人经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晚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重建的可能性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用开放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例接受由1种HIV蛋白酶抑制剂和2种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组成的HAART的HIV-1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2个月时,分别测定病人对巨细胞病毒和结核菌抗原的特异性CD4^ T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结果 经1年的HAART,20例HIV病人的血浆HIV载量平均下降了1.51g拷贝/ml,CD4^ T细胞计数平均上升63个/μ1。开始HAART前,仅有4位患者对特异性抗原有反应,治疗1年后有10例患者重新恢复了对特异抗原的免疫反应(P<0.001)。与无免疫应答者相比,免疫应答者血浆HIV载量显著减少,并持续维持,CD4^ T细胞计数明显增加。结论 HAART治疗能够恢复艾滋病病人CD4^ T细胞抗机会病原体的免疫功能,这种恢复与治疗前已破坏的免疫功能严重程度无关,而取决于治疗后CD4^ T细胞增加的幅度、病毒复制被控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51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情况。方法:纳入51例符合治疗标准的初治患者,采用国家标准抗病毒治疗一线方案和卫生部统一提供的免费药物,通过对服药后半月、1月、3月、6月、12月的时段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并比较不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治疗后的增长情况。结果:治疗12月后,各方案组疗效无差异,不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长有显著差异。毒副反应为肝损伤、过敏性皮疹,消化道反应为主。结论:HAART可显著的抑制体内HIV病毒的复制,重建机体的免疫功能,缓解患者病情,有利于存活期的延长。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滋病期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10例住院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支持、健康宣教、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 护理措施保证了住院期间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艾滋病症状缓解。结论 对艾滋病期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提高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0.
胡塔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3539-3541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44例和研究组256例。对照组接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研究组接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病毒载量、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88.52%)(P<0.05)。治疗后,研究组HIV病毒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及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治疗艾滋病,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抗病毒治疗在阻断艾滋病传播流行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报告: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流行模式呈多样化[1]。从1981年艾滋病首次被发现至今的30年间,人类在艾滋病疫苗、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抗病毒治疗等领域都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2.
13.
罗向阳  李栋方 《新医学》2006,37(1):18-19
1引言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所致,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对HIV感染有肯定疗效,但均不能根治,因此,儿童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病毒载量,改善患儿免疫状态及防止机会性感染。以下就儿童抗HIV的治疗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叶海琳  梁月新 《护理研究》2014,(14):1742-1743
<正>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形成的一种疾病,以免疫系统的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老年艾滋病是指60岁以上的艾滋病病人。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青壮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的主体,在人们的思想中认为艾滋病是年轻人的病,但是由于老年人生活环境的特殊性,留守老人中有与配偶分居或者丧偶的、或是退休后感空虚的、生活发生了改变等原因,所以近年来我国老年艾滋病发病率上升[1]。一方面由于其机体功能减退,感染艾滋病后,病情来势凶猛,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心理负担重,若处理不当,给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以免疫系统损害和各种机会性感染与相关肿瘤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还无法治愈,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多采用综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患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对门诊及住院的98例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进行依从性情况的调查,对依从性较差的49名患者及家属进行依从性干预。结果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CD4+细胞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能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林玲  袁建新  易会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7):1018-1019+1033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分别联合替诺福韦、齐多夫定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齐多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00 cells/μl CD4+T细胞计数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50 cells/μl CD4+T细胞计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82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皮疹的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皮肤护理、水疱护理、饮食护理等,认为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引起皮疹的发生率较高,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度过药物不良反应的不适期,保证抗病毒治疗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邱华 《当代护士》2014,(6):91-92
总结了142例门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药物副作用、依从性、异地和合并其他疾病就医困难和失访问题,认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并不相同,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和分析云南省开展扩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探索实践,讨论存在的问题,为持续开展扩大抗病毒治疗提供建议。方 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以及文件的回顾分析以及部分的现场调查。结果云南省2011年开始扩大抗病毒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点扩展到乡镇级增加服务可及性、政策强化扩大覆盖面、药物方案的优化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等等方面的实践,使得低CD4人群的覆盖面增加、高CD4人数入组比例增大从而每年新入组人数持续上升,初步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的抑制较好以及病死率下降。结论目前云南省扩大抗病毒治疗初期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持续和深入开展扩大治疗还需要下定决心解决某些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