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8)与B组(n=38)。A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B组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存活时间(PFS)、总存活期(OS)、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1%(27/38),高于A组的36.8%(14/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CR为89.5%(34/38),高于A组的50.0%(1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PFS为(16.21±1.32)个月,高于A组的(12.21±1.32)个月;B组患者的OS为(29.21±1.32)个月,高于A组的(23.21±1.3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QOL评分为(81.21±1.34)分,高于A组的(60.21±1.6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4/38),低于A组的23.6%(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效果较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序贯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采用HAIC序贯TAE治疗的2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LBI评分评估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随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TP)和生存时间(OS)。结果 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ALBI评分(-2.29±0.53)与术前(-2.32±0.4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3,P=0.82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4例患者出现Ⅲ级不良反应(3例ALT升高,1例骨髓抑制),其余均为Ⅰ~Ⅱ级不良反应。术后6周ORR、DCR分别为68%、92%,术后12周ORR、DCR分别为72%、88%,中位TTP为271 d(95%CI:115.9~426.0),中位OS为510 d(95%CI:491.5~528.5)。结论 HAIC序贯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紫杉醇(PTX)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35例既往化疗失败AGC患者,以紫杉醇为基础方案进行二线治疗,评价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疾病进展时间(TTP)、PTX为基础方案二线治疗起始时间至死亡时间(TTD)、一线治疗起始时间至死亡时间(OS)及不良反应。结果35例AGC中32例可评价疗效,RR 8例(22.9%),SD 20例(57.1%),DC(PR SD)80%,中位TTP、TTD、OS为4.5、8.8、15.8个月;30例(85.7%)为铂类治疗失败的患者,既往治疗方案对紫杉醇二线化疗疗效无明显影响。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4级发生率约22.9%,其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以紫杉醇为基础方案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AGC,患者耐受性好,疾病控制率高,生存期延长,是很有前景的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曹京旭  李韧  俞立权  苏丹  徐阳  布洁 《武警医学》2015,26(10):988-990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型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GFR-tyrosine-kinase inhibitor,EGFR- TK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2例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给予EGFR- TKI维持治疗。观察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 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CR 3例,PR 7例,SD 18例,PD 4例。有效率 RR 31.3%,疾病控制率DCR 87.5 %;中位PFS 14.9个月(95% CI:11.93 ~17.87个月);中位OS 25.1个月(95% CI:20.8~29.3个月)。全组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治疗耐受良好。皮疹发生率37.5%,腹泻发生率15.6%。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EGFR敏感突变型患者EGFR- TKI维持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发乳腺癌患者57例,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4例为A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12 mg/m2、紫杉醇45 mg/m2,化疗药物采用微导管于肿瘤靶血管局部灌注方式完成,靶血管栓塞材料为Embosphere栓塞微球,栓塞终点为肿瘤靶血管主干闭塞。选择同时段全身化疗患者33例为B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40 mg/m2、紫杉醇135 mg/m2,比较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A组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6个月疾病控制率87.5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2个月;B组6个月疾病控制率63.63%,PFS 9个月,中位OS 20个月;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3),两组间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A组患者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75%(18/24),胸壁疼痛、低热经止痛、退热等对症治疗3d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I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RIAC)对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其中接受I粒子植入联合RIAC(A组)90例,单纯RIAC(B组)68例,全身静脉化疗(C组)98例,观察3组治疗方式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总生存率(OS)。结果治疗后1个月疼痛缓解率在A、B、C组分别为81.11%(73/90)、50%(34/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4,P<0.01)。治疗后2个月评估疗效,ORR分别为48.89%(44/90)、33.82%(23/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5,P<0.01);mPFS分别为9.5个月、6.9个月、4.9个月,mST分别为13.0个月、10.1个月、7.2个月。A组m PFS和mST均较B、C组延长(χ^(2)=27.638、37.891,P<0.01)。治疗后6、12个月OS,A组分别为86.7%、56.7%;B组分别为75.0%、29.4%;C组分别为59.2%、17.3%。A组患者术后出现粒子迁移7例(7.78%),急性胰腺炎3例(3.33%),未出现新增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与单纯RIAC和全身静脉化疗相比,^(125)I粒子植入联合RIAC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FOLFOX4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深度镇静下行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仪进行全身热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60.0%,疾病控制率(DCR)80.0%;对照组RR 27.8%,DCR 44.4%。两组间RR、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Ⅰ~Ⅱ度皮肤烧伤4例,无一例出现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结论采用太空舱全身热疗系统联合FOLFOX4方案进行全身热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ACE、~(125)I粒子植入内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DCRT)中晚期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收治的100例无外科手术指征的中晚期HCC患者资料。根据单盲随机化法分组:A组22例接受TACE方案,B组35例接受TACE+~(125)I方案,C组43例接受TACE+~(125)I+3DCRT方案。比较治疗后三组AFP指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临床受益率(ORR、DCR和CBR)分别为31. 8%、54. 5%、40. 90%,B组分别为62. 9%、80. 0%、68. 60%,C组分别为83. 7%、95. 3%、88. 40%,三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FP指标:A组为(129. 54±37. 33) ng/ml、B组为(84. 97±26. 84) ng/ml、C组为(49. 77±31. 55) ng/ml,三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组m PFS、m OS分别为10. 7、22. 0个月,高于B组8. 5、15. 6个月,高于A组5. 1、11. 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肝损伤、放射性肝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中晚期HCC患者,TACE、~(125)I粒子植入内放疗联合3DCRT方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TACE后口服索拉非尼的44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联合组),和同期仅行TACE的44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介入组)的疗效.疗效判断采用修正后的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观察患者从TACE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期(OS)、不良事件.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评估.结果 随访至2011年1月,联合组24例患者存活(54.5%),20例(含失访)死亡(45.5%);介入组13例存活(29.5%),31例(含失访)死亡(70.5%);两组均没有完全缓解(CR)病例,联合组部分缓解1例、病灶稳定24例、疾病进展19例,介入组病灶稳定21例、疾病进展23例.疾病控制率(DCR)联合组为56.8%(25/44),介入组为47.7%(21/4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9,P=0.393).中位OS联合组为21.0[95%可信区间(CI):14.9 ~27.1]个月,介入组为10.0(95% CI:6.4 ~13.6)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6,P=0.006);中位TTP联合组为11.0(95% CI:8.7 ~13.3)个月,介入组为6.0(95% CI:3.9 ~8.1)个月,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10.437,P=0.001).联合组不良反应主要是手足皮肤反应、食欲下降、发热,乏力、腹泻等;单纯介入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乏力等.其中手足反应、脱发、腹泻的发生率联合组高于单纯介入组(P值均<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1~2级,经对症处理后大部分能够缓解.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较单用TACE治疗能够延长患者OS和TTP,但DCR两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Ⅲa~Ⅳb期局部鼻咽癌患者47例,根据疗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n=29)和B组(n=18)。两组患者均先行DP方案(第1天静脉注射多西他赛80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奈达铂40 mg/m~2)诱导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B组患者静脉注射尼妥珠单抗200 mg,1次/周,共7周;化疗结束3周后,两组患者静脉滴注奈达铂40 mg/m~2,1次/周,共7周。之后,两组患者均应用螺旋断层放疗系统进行调强放疗。随访9~7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有效率、复发率、3年无进展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放疗前,A组完全缓解率为89.7%(26/29)、部分缓解率为10.3%(3/29),有效率为100.0%(29/29);B组完全缓解率为94.4%(17/18)、部分缓解率为5.6%(1/18),有效率为100.0%(1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B组复发率为11.1%(2/18),低于A组的13.8%(4/29);B组3年无进展存活率为88.9%(16/18),高于A组的86.2%(25/29);B组3年总存活率为94.4%(17/18),高于A组的93.1%(27/29)。但两组复发率、3年无进展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黏膜反应、口干、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顺铂(NP)化疗方案联合西黄丸治疗肺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自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肺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取NP化疗,B组患者采取NP化疗+西黄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及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结果 A、B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2.5%(17/40)、37.5%(1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SCCAg水平均低于A组,Th17/Treg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化疗方案联合西黄丸治疗肺鳞癌患者疗效确切,可调节肿瘤标志物及Th17/Treg细胞水平,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CC)门静脉癌栓(PVT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TACE联合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48例。根据PVTT部位,分为门静脉主干癌栓(A型)、门静脉一级分支癌栓(B型)和门静脉二级及以下分支癌栓(C型)。根据粒子是否植入到PVTT内,分为癌栓内直接植入法(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其粒子植入到癌栓周围1.7 cm内的肝实质或肿瘤内,癌栓周围植入组)。比较不同类型PVTT及不同植入方法的癌栓控制率(DCR)、癌栓进展时间(TTP)及患者总生存率(OS)。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TACE及粒子植入治疗。A、B、C型PVTT患者,中位OS(mOS)分别为8、11.5和1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癌栓DCR分别为61.5%、70.8%和72.7%(P=0.548),肝内肿瘤DCR分别为69.2%、75.0%和81.8%(P=0.483);癌栓中位TTP分别为4.5、8和11个月(P=0.030),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5、9和9.5个月。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组的mOS分别为10和11.5个月(P=0.239);癌栓DCR分别为69.2%、68.2%(P=0.591),肝内肿瘤DCR分别为73.1%和77.3%(P=0.502);癌栓中位TTP分别为7和10个月(P=0.276),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8和9.5个月(P=0.089)。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可有效控制PVTT和肝内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癌栓内直接植入法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对PVTT的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全身静脉化学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0例,其中DEB-BACE组40例,静脉化疗组40例。定期跟踪随访,收集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采用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除既往治疗情况和转移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BACE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0个月,化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2,P=0.464)。DEB-BACE组的DCR为67.5%,优于化疗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25);DEB-BACE组ORR也优于化疗组(χ^(2)=11.665,P=0.002)。DEB-B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8.0个月,化疗组为3.0个月。DEB-BACE组6、12和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7.5%、34.0%和3.2%,化疗组分别为30.0%、15.0%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8,P=0.014)。结论 DEB-BACE组的DCR、ORR、mPFS均高于化疗组,表明DEB-BACE在中晚期肺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125)I粒子和单纯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作用.方法 将4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2组:A组22例(~(125)I粒子植入组)和B组24例(吉西他滨静脉化疗组).疗效评价主要指标包括临床受益率、客观肿瘤疗效、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A组为45.5%,B组为8.3%.临床受益率A组为47.1%,B组为25.0%.A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时间为4个月,B组为3个月.两组毒性反应率和并发症率无差异.结论 ~(125)I粒子和吉西他滨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方面均有一定的缓解率,但~(125)I粒子比吉西他滨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注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痛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不能手术切除病灶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成A、B组,A组14例,B组16例.治疗前A、B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sh分级A级均为9例,B级分别为5例和7例(χ~2=0.201,P>0.05);Ⅱ型癌栓A组8例,B组9例,Ⅲ型A组6例,B组7例(χ~2=0.002,P>0.05);A、B两组患者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中位数分别为58.7和70.5 U/L(W=191.5,P>0.05);总胆红素(TBIL)中位数分别为21.4和21.7 μmol/L(W=203,P>0.05);白蛋白(ALB)中位数分别为35.3和37.5 g/L(W=214,P>0.05);甲胎蛋白(AFP)中位数分别为680和873μg/L(W=179.00,P>0.05),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内原发肿瘤灶,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注药治疗门静脉癌柃;B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采用Kaplan-Meier计算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log-rank法检验组间差异.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A组14.0个月、B组4.0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8,P<0.01).患者3、6和12个月的生存数,A组分别为11、10和7例,B组分别为10、3、0例.2组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相比,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注药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伴有Ⅱ、Ⅲ型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胡杨 《临床军医杂志》2020,48(2):206-207,210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北省肿瘤医院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EGFR突变阳性肺癌脑转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5例。A组采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B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记录两组患者6个月、1年存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为72.73%(40/55),高于A组的69.09%(38/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125、SCC-Ag、NSE等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25、SCC-Ag、NSE等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6个月存活率为90.91%(50/55),A组为87.27%(48/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年存活率为69.09%(38/55),高于A组的47.27%(2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6/55),低于A组的27.27%(1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癌脑转移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延长患者存活期,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肺转移瘤动脉灌注化疗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转移瘤动脉灌注化疗途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肺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支气管动脉灌注(BAI)组,15例患者共49个病灶;B组为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肺动脉灌注(PAI)组,20例患者65个病灶,分别行BAI和BAI PAI,在DSA分为有血供和无血供两种,疗效评价用WHO的评价标准。结果A组总有效率(CR PR)为65.3%(32/49);B组总有效率为61.5%(40/6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转移瘤动脉灌注化疗应以支气管动脉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男26例、女14例, 年龄41~82岁), 其中治疗组21例, 行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19例, 行TACE治疗。比较2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 分析2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 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2个月,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16/21)和8/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 P=0.028);DCR分别为90.48%(19/21)和11/19(χ2=4.21, P=0.040)。2组患者AFP均明显下降, 治疗组下降率大于对照组[0.87(0.84, 0.90)与0.66(0.65, 0.67);z=5.42, P<0.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S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肢体ST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6例。A组单纯行R0切除治疗,B组行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存活率及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4个月。B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19.2%(5/26)、23.1%(6/26)、11.5%(3/26),显著低于A组的26.9%(7/26)、46.2%(12/26)、19.2%(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STS功能评分为4~19分,平均14.4分,治疗优良率为73.1%(19/26);B组MSTS功能评分为8~29分,平均24.4分,治疗优良率为84.6%(22/26)。A组MSTS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STS可提高治疗效果,近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射频热疗结合腹腔免疫化疗治疗恶性腹水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晚期腹盆腔肿瘤合并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和腹腔化疗组(C组),于治疗后3~4W评价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ECOG状态评分标准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WHO标准评价毒副作用。结果:单纯腹腔化疗组(C组)近期临床有效率(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33.3%;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RR为52.4%,DCR为52.4%(与C组比较P〈0.05);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RR为70.0%,DCR为85.0%(与B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具有近期疗效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