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消化道平坦型病变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2例消化道平坦型病变行EMR,术前均常规行内镜超声检查筛选病灶,术后所有病例均留标本行病理检查,并内镜随访.结果:102例中除3例恶性肿瘤病检提示病灶切除不完整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99例均一次性完全切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不良并发症,1年内复查未见复发征象.结论:EMR是一安全、有效、实用的内镜技术,不仅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可提高病检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结合i-Scan染色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Scan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检查,观察食管下段近贲门处黏膜,于异常黏膜所见处靶向取活检,与病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经i-Scan染色,依据镜下特异性表现符合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结合病理检查确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结论通过i-Scan染色可初步诊断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并且可以发现许多白光下不易发现的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形态、部位、病理改变等与恶变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行结肠镜检查的53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内镜下发现大肠息肉158例,共282枚息肉,其中男121例,女37例,大肠息肉检出率为29.4%。腺瘤性息肉170枚,炎性息肉74枚,未做病理38枚;直径0.5 cm以下占55.3%;位于升结肠19.5%,横结肠20.2%,降结肠11.7%,乙状结肠30.1%,直肠18.4%;随访1年,4例复发,复发率为2.5%。结论大肠息肉以男性多见,腺瘤性为主,直径0.5 cm以下常见,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患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部位、息肉大小及病理类型,对所有息肉均应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情况,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一2015年1月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20例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2010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肿瘤进行病理分类及分级.结果 20例患者年龄55.5±10.6(35~77)岁.其中病变位于胃13例,十二指肠7例,病变最大直径为0.2~2.5cm.内径下表现为息肉样隆起、半球样黏膜下隆起及黏膜糜烂.所有病变均行内镜下治疗,包括电凝电切4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0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6例,1例患者ESD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活检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病理分级19例为NET l级,1例为NET 2级.随访5~34个月无转移及复发.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结肠巨大息肉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14年5月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2cm结肠巨大息肉患者187例(201枚巨大息肉)临床资料。结果 201枚巨大息肉中经內镜黏膜切除186枚,其中57枚细长蒂息肉行全套器高频电凝切除,90枚粗长蒂息肉金属钛夹夹闭蒂根部后圈套器高频电凝切除,39枚短蒂息肉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溶液后一次性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或分片黏膜切除(EPMR)。并发症:即时出血22例,延迟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氩气喷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治愈)。无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结肠巨大息肉内镜下切除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敏  刘晓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720-1721
目的:探讨放大肠镜下大肠息肉染色及切除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靛胭脂对大肠息肉样病变部位进行染色,然后用放大电子肠镜观察记录腺管开口形态,进行活检及电切后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染色后放大肠镜观察共发现85枚息肉,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1%。肠镜下对81个良性病变进行了同步微创治疗,并为决定其他4个病灶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实时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正确细致的护理和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患者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病理类型及在不同解剖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搜集一般临床资料并计算息肉检出率.将患者根据年龄分层,分析<50、50~60,60~70,≥70岁患者的息肉检出情况;计算各种病理类型息肉的比例及在各解剖部位的分布;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息肉伴发癌变的情况.结果 2010年共行结肠镜检查7117例,内镜下诊断息肉2614例,内镜下息肉检出率36.74%,患者男女比例2.1:1(1760:854),年龄2~92岁,平均59.3岁.患者根据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内镜下息肉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7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最高达55.24%.对息肉病理类型进行的分析显示,组织学诊断为息肉患者1372例,2058枚息肉.腺瘤性息肉在结直肠息肉中占84.16%(1732/2058),其中管状腺瘤占75.35%(1305/1732).对息肉解剖部位进行的分析显示,1287枚(62.54%)息肉位于左半结肠和直肠,771枚(37.46%)位于右半结肠;腺瘤中1039枚(59.99%)和非肿瘤性息肉中249枚(76.39%)均分布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在息肉的恶变情况病理变化方向,7.0%(96例)的患者在发现息肉时已伴发癌变,腺瘤占癌变息肉总数的96.9%,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达43.33%.结论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镜检查最常见的阳性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是结直肠息肉的筛查重点.在结肠镜检时应对结肠进行完整检查,重点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结直肠息肉的主要类型是腺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对内镜下诊断为息肉的病变均应进行组织学检查,明确性质,警惕癌变.  相似文献   

8.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早期癌变8例内镜下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早期癌变在内镜下治疗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放大大肠镜与黏膜染色技术观察黏膜pit分型,发现LST早期癌变,并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对LST早期癌变进行治疗且随访疗效。结果 8例LST早期癌变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占75%;病变大于30mm以上者占75%;放大内镜下病变pit分型以Ⅳ型为主,占75%;病理形态以绒毛状腺瘤癌变为主,占62.5%,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为主,占75%(m sml占87.5%)。8例早期病变均进行EMR,一次性完全切除成功,其中EMR和内镜下分片黏膜剥离切除术(EPMR)各4例。平均随访20.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局部残留、复发及转移。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早期癌变多为黏膜内癌,内镜下行EMR是一种有效的或可能治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70岁,慢性便秘10余年,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及其他中成药通便,偶有腹胀,余无其他主诉。近10年每年体检,各项血生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多次CT、MRI及全身 PET/CT检查,均未发现体内占位性病变。2008年,首次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呈褐青色花纹,貌似蛇皮,血管纹理模糊,发现淡粉色息肉7粒,直径0.2-0.3 cm,当即钳除并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结肠黏膜固有层大量色素沉着,结、直肠多发性绒毛状腺瘤性息肉。临床诊断:结肠黑变病( MC);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内镜检查观察分析消化道隆起病变的部位分布情况。结果本文135例患者经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发现其中病变位于食管72例,胃61例,十二指肠2例。按照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其中平滑肌瘤56例,超声内镜表现为椭圆或梭形,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有低回声包膜;间质瘤28例,超声内镜表现为低回声,回声可不均匀;囊肿17例,超声内镜表现为无回声,均匀,边界清,压之变形;脂肪瘤9例,超声内镜表现为均质高回声,边界清;异位胰腺8例,超声内镜表现为不均匀中高回声,边界清;外压病变7例,超声内镜表现为来源壁外,胃各层结构完整;息肉5例,超声内镜表现为低回声,来源于黏膜层,管壁各层结构完整;疣状隆起4例,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1例。所有患者均经EMR、ESD或手术病理证实,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5.19%。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显示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起源层次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并能提示隆起性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肠镜、共聚焦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发现的直肠息肉早期癌变应用IT刀、HOOK刀进行ESE治疗。结果9例直肠息肉早期癌变全部完整挖除,所有挖除病变术后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中出血量平均60ml,发生ESE穿孔3例,均经金属夹夹闭修补成功。结论ESE是治疗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近2年内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的46例共47个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病变的检出及处理情况。方法记录所有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镜下大体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的pil形态.46例LST患者中,42例共42个病变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1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2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病变,1例行透明帽辅助EPMR切除病变,3例行单纯高频电热圈套切除术切除病变。结果 LST检出率: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0.8%。病变分布:47个LST病变中,直肠22个.乙状结肠10个.降结肠7个.横结肠4个,升结肠2个,盲肠2个。内镜下病变大体分型:颗粒均一型25个,结节混合型12个,平坦隆起型8个.似凹陷型2个。Pit形态:Ⅱ型pit2个,Ⅱ型 Ⅲ1型pit8个,Ⅲ1.型pit9个,Ⅳ型pit28个。病理形态:绒毛状腺瘤28例,均伴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其中7例有局部癌变(6例m癌,1例sml癌),但根部无癌残留;增生性息肉2例;管状腺瘤11例,10例合并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局部癌变(m癌);锯齿状腺瘤(Serrated腺瘤)6例。结论 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肿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探讨病变大体分型和表面形态与病理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2002年12月-2004年12月共完成结直肠肿瘤EMR手术58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8岁),共计70个病变,对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术后内镜随访1~23个月。结果70个病灶均为完全切除,除3例发生可控制出血外,未发生其他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病理报告:3个病灶为早期癌,53个为腺瘤伴1~3级异型增生,其余14个均为炎性增生。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EMR可作为治疗黏膜层及黏膜下浅层早期大肠癌或癌前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超声内镜(EUS)诊断与内镜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12月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EUS结果高度怀疑直肠类癌且病变<1.0cm的患者进行内镜切除。术后明确病变切除是否完整,切除完整后于病变切除创面边缘取材4~6块同时送检。术后病理评价EUS诊断准确率,分析病变侵袭性状况,以及内镜完整切除率。随访观察每半年1次,复查肠镜及肝脏超声。结果共纳入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27例,均为采用EUS筛查高度怀疑类癌且具有内镜切除指征的患者。内镜切除均取得成功,病理证实类癌符合率92.6%(25/27),1例考虑为间质瘤,1例考虑为颗粒细胞瘤。25例类癌患者随访观察33.7±12.5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 EUS在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在评价内镜切除指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治疗1.0cm以下直肠类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消化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黏膜下病变的种类及层次,在内镜下行ESD共57例,切除全瘤组织行病理切片明确病变性质。结果所有57例黏膜下病变均成功切除。病理示间质瘤40例(70.1%),囊肿2例(3.5%),平滑肌瘤8例(14.0%),胃黏膜下血管瘤1例(1.8%),胃异位胰腺5例(8.8%),胃早癌1例(1.8%)。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一致率达94.7%(54/57)。结论 ESD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较为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指导价值。方法 56例EGC患者事先行EUS检查后,行EMR或ESD治疗,作为研究组;未行EUS检查的32例行EMR或ESD治疗的EGC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EUS对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情况,比较两组病灶切除情况、手术并发症、5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56例患者经EUS检查后,发现m癌36例,sm癌20例;与病理结果对照,m癌诊断符合率94.4%,sm癌符合率90.0%;无论是EMR还是ESD,研究组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非治愈性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5年内复发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5年存活率(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P〈0.05)。结论 EUS有助于EGC患者EMR或ESD适应证的选择,能指导术者对切除范围的了解,保证切除效果和安全性,提高了EGC内镜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肠息肉679例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息肉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 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在3 680例肠镜检查者中,发现大肠息肉679例,其中男468例,女211例,检出率18.45%; 好发年龄以30~69岁为主,占80.41%;炎性、增生性、腺瘤性、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分别占33.87%、32.11%、31.37%、1.77%、0.59%;息肉部位分别为直肠34.18%、乙状结肠23.12% 、降结肠14.96%、横结肠12.13%、升结肠11.49%、盲肠4.11%.679例大肠息肉患者中有30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4.42%.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分别为5.88%、4.21 %、23.08%.息肉直径≤1.0 cm,无癌变发生;1.1~1.9 cm息肉,癌变率4.24%;≥2.0 c m息肉,癌变率21.37%.结论 3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年龄大于50 岁为危险因素,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常见;左半结肠、直径≥2.0 cm息肉、绒毛状腺瘤容易癌变 ;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切除,并应建立良好的随访机制,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与碘染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023年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149例,进行胃镜检查,对发现的原位癌、高级别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进行NBI与碘染色,分析NBI和碘染色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 149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病变150处,普通白光检出病变42处,其检出率为28.00%。NBI检出病变124处,检出率为82.67%。碘染色检出病变150处,检出率为100.00%。NBI与碘染色对食管黏膜内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普通白光检查(P<0.05),NBI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与碘染色结果比较,P>0.05。NBI和碘染色分级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以Ⅱ、Ⅲ级为主,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Ⅰ级为主。结论 较之普通白光内镜,NB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轮廓,发现早期病变,且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现率与碘染色相当,在门诊应用内镜对食管早癌进行机会性筛查,可首选NBI观察,再对发现的病变进行碘染色,可在提高筛查效率的同时,减少早期食管癌漏诊。  相似文献   

19.
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562例患者(胃肠道息肉393例,疣状胃炎122例,Barret食管5例,消化道出血42例),以观察其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350例直径小于5mm的消化道息肉经APC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直径大于5m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43例,38例于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均无残存病变,黏膜修复好,另5例黑斑息肉综合征经治疗后内镜下表现明显好转;42例消化道出血中41例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122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116例内镜表现完全恢复正常,治愈率可达95.08%。联合高剂量质子泵抑剂(PPI)治疗5例Barret食管患者,6个月后内镜及病理检查示3例恢复为鳞状上皮,12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结论APC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息肉、消化道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Barret食管、疣状胃炎等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尤其对广基(直径小于5mm)扁平息肉、疣状胃炎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罕见大肠平坦型病变并锯齿状腺瘤2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指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大肠的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指大肠的一类特殊病理形态的腺瘤,其成瘤上皮成分有明显增生,使腺管或绒毛呈锯齿状外观,类似于增生性息肉样改变,或腺瘤成分与增生性息肉成分同时存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