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翟波  何强 《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3):20-21
目的 报告一组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方法 36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儿经右腋下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修补术,其中直接缝合19例,自体心包片或Dacron片,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修补17例,2例合并PAPVC、1例合并小室缺,同期矫治,其中18例有中度肺动脉高压。结果 手术经过及恢复顺利,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脑气栓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右膈神经麻痹,于术后1周恢复。术后2天即可离床活动,6-10天出院。全部随诊,随诊时间1月-1.5年,所有患儿心功能良好,心内畸形矫正满意。结论 ①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②只要操作合理,不会出现气栓等并发症。③由于右侧开胸微创手术限制了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范围,仅能用于切开右房能完成的部分手术,如应用正中切口则该方法可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④该方法存在着术野显露欠佳,回血多,吸引增加,血液成份破坏增加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右胸小切口心内直视下心脏不停跳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经右胸小切口心内直视下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18例。方法取左侧卧位,右侧抬高45~60°,取右腋下或右前外侧小切口,长约6~8cm,经第四肋间进胸,在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下直视修补ASD7例,VSD9例,ASD+VSD2例。结果本组无死亡,手术时间[(120.56±15.54)vs(180.43±33.13)],CPB时间[(33.8±13.2vs(74.74±35.83)],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5.83±0.69)vs(9±1.74)],胸腔引流量[(163.56±43.95)vs(234.78±48.98)],术后住院天数[(7.17±0.69)vs(10.91±1.72)],均明显减少,与同期一组23例经前正中切口进胸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修补ASD、VSD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取右外侧第4肋间人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50例,室间隔缺损4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21—5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35min,6—12d出院。结论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右腋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既使先天性心脏疾病得到根治,又可达到损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美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治疗经验。方法 自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们采用微创右腋下小切口,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5例,其中房间隔缺损21例,室间隔缺损12例,法乐氏三联症2例。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均治愈。结论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暴露好,手术失血少,时间短,损伤轻。术后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  相似文献   

5.
邱取珍 《淮海医药》2000,18(2):140-140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的新方法。本方法仅在浅低温下完成,不用心脏停搏液,对心脏不产生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恢复,并发症少,本组病例经精心监护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为我院1998年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36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6例。16例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右进胸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2手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术前常有恐惧心理,思想负担重,…  相似文献   

6.
赵永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77-178
目的:在基层医院中开展经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会,并对比右胸小切口与正中切口的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者13例,行右经胸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其中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8例,房间隔缺损合并鸡胸采用右经胸直视手术1例,正中切口手术患者未选择,仅选择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合并胸部畸形正中劈开胸骨术后对比。13例手术均采用右侧腋下第3肋间进胸,行房室间隔缺损直视下修补手术。结果:术后引流量少,术后胸廓畸形无加重,无心脏功能及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结论:右侧腋下经胸小切口,行简单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隐蔽性强,有较好的美容效果。此方法在基层心胸外科医生中逐步推广,但要注意提高手术技巧及患者的选择。此方法不适合较复杂的心脏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2002年4月,18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全组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12.8岁。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鼻温维持在34℃左右,均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术后恢复顺利。无脑气栓发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不阻断升主动脉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手术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并发脑气栓1例,3 d后神志恢复;肺炎2例.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对内环境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该术式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高原条件下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对31例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和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2-38岁,体重9-46kg。9例ASD均施行直接缝合术,VSD中8例直接缝合,14例行补片修补术。结果:术后均未出现低心排、灌注肺、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12天均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以明显减轻或避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虹  严中亚  郑理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24-1325
目的总结房间隔缺损(房缺)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下修补的经验。方法171例房缺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并行循环,收紧上下腔静脉套带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维持在(33±1)℃,均在心室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术后血液动力学平衡,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无心律失常,无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术后住院天数减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下修补房间隔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方法简单易行,心肌保护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在高原地区行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 13例心脏病患在常温、深浅低温停跳与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通过血气分析调整电解质平衡、加大给氧、药物处理等技术,保护患的心、肺、肾等功能。结果13例患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顺利完成,术后患无肺水肿、低心排出量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肾功能不全、气栓栓塞等合并症。结论 在海拔3658米高原地区开展房、室缺修补术、瓣膜置换术、腋下小切口心脏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胸骨正中切口,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手术不涉及主动脉瓣的患者,采取不阻断升主动脉的方法保持心肌有氧灌注,在并行循环或心室颤动下进行心内手术操作。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 ̄2007年10月,76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心脏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全组男48例,28女例,平均年龄(35.65±1.34)岁,平均体重(40.61±3.72)kg。病种包括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6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5例,房间隔缺损36例,法洛三联征2例,肺动脉瓣狭窄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全组均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无脑气栓发生,全组无死亡。结论不阻断升主动脉,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用于心脏病治疗,心肌保护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游庆军  蒋锡初 《江苏医药》2005,31(11):854-855
目的 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19例10kg以下婴幼儿VSD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膜周部VSD15例(78.9%),漏斗部VSD4例(21.1%),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3例(68.4%),VSD合并主动脉导管未闭1例(5.3%),VSD合并主动脉缩窄1例(5.3%)。全组患儿均在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儿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致死,病死率5.3%。结论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避免心肌灌注损伤,术后恢复快,适用于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病例。合理的病例选择、熟练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术期处理、术中注意彻底排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不同入路创伤,疗效,愈后以及临床指导。方法 对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左腋下小切口;4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鲁三联症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36例瓣膜置换,法鲁四联症,心脏粘液瘤等患者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36例及胸骨正中切口4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左腋下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相比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创伤、痛疼程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组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组相比:创伤、体外循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疤痕等,有不同程度差异。3.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相比:创伤、出血量、住院天数、胸廓畸形、疤痕程度也有差异。结论1.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具有切口小、不去肋骨、出血少、不输血、创伤轻、不放胸腔引流管、痛疼轻、恢复快、刀口隐蔽、美观等优点。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小、无骨损伤、体外循环时间短、出血少、心脏不停跳、心肌损伤轻、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3.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出血少、胸廓稳定、恢复快、切口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应用微创小切口开展心脏手术34例,其中室缺修补术19例,房缺修补术9例,二尖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直视分离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心脏停跳手术25例,心脏不停跳手术9例,手术死亡率2.9%,本文讨论手术切口,右腋下及右腋前外小切口优点,手术适应症及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空搏下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6.
范萌  李光日  魏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93-194
目的探讨右腋下直切口入路,不停跳下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膜部小缺损(室缺直径小于0.5cm)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右腋下直切口入路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矫治术及室间隔膜部小缺损(室缺直径小于0.5cm)21例。结果术后发生血红蛋白尿2例,切口感染1例;肺膨胀不全3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1~6个月随访无残余分流。结论右腋下直切口入路不停跳下矫治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膜部小缺损(室缺直径小于0.5cm),不破坏胸廓的完整性、切口隐蔽美观、恢复快等优点,右腋下直切口入路可安全有效地施行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8年2月期间经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30例,手术均经右腋下小切口进入胸腔,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平均转机(35.6&#177;17,9)min。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个月心功能评价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结论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有效,心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42例,男84例,女58例;年龄2岁1个月至32岁,平均年龄7.4岁。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26例(干下型9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3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二次开胸止血1例,肺不张1例、残余漏1例。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形式随访6~82个月,1例室间隔缺损出现小型残余漏,其他患者无异常。结论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是心脏直视手术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有创伤小、失血少、切口美观等优点,可扩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创伤小、花费低、痛苦少已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应运而生 ,使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这种手术方式。它不仅缩小了手术切口 ,具有一定的美学效果 ,而且术后恢复也快。我院自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6月共实施微创心内直视手术 4 2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患者 4 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2 2例。年龄 14~ 5 8岁 ,体重 30~ 6 2kg。手术方式包括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8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6例 ,二尖瓣置换术 11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 7例。手术方法 :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创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方法 10例病人经右腋下小切口第4肋间进入胸腔,建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无气栓及脑部并发症,无心律失常,无残余漏等,术后7天拆线出院.结论 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切口美观,创伤小,有利于心肌保护,对于有良好的心脏解剖知识及熟练的心脏外科技术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