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超  陈永忠  邹德平  朱再志  许志忠 《西部医学》2011,23(2):278-279,282
目的研究透析和丹参多酚酸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36例MHD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透析加丹参多酚酸盐组,同时将1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组1、2、3个月的血浆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SOD)的水平。结果透析患者的AOPP、M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常规透析组3个月时AOPP、MDA较前增加(P〈0.05),SOD降低(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在1、2、3月时所测MDA、AOPP明显低于用药前以及同时点常规透析组(P〈0.01),而SOD则显著增高(P〈0.01),但3月时AOPP、MD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透析和丹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36例MHD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透析加丹参组,同时1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组1、2和3个月的血浆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和SOD)的水平。结果透析患者的AOPP、M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常规透析组3个月时AOPP、MDA较服药前增加(P〈0.05),SOD降低(P〈0.05)。丹参组在1、2和3个月时所测MDA、AOPP明显低于服药前以及同时点常规透析组(P〈0.01),而SOD则显著增高(P〈0.01),但3个月时AOPP、MD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血液透析可能加重MHD患者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与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透析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将透析患者分为颈动脉硬化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透析患者颈动脉IM T及颈动脉斑块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P<0.05)。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阳性组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及iPTH水平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钙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磷水平、钙磷乘积、iPT H水平呈正相关,高磷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较高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以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42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其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并记录临床及生化数据,在MHD组按颈动脉硬化有无分为硬化组和非硬化组,对两组间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颈动脉硬化产生的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MHD组患者颈动脉IMT值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MHD患者颈动脉IMT与年龄、收缩压、CRP、血磷呈显著正相关,与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收缩压和血磷水平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颈动脉硬化产生与高收缩压和高血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室功能和颈动脉硬化情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8例MHD患者应用彩色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等同时检测肾功、血脂等血清学指标.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28例, IMT、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血磷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左房内径明显高于无钙化斑块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无钙化斑块组.结论 MHD患者存在较高的颈动脉硬化率,且与左室肥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7例在我院常规体检的老年人,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对照组(85例)、增厚组(46例)、斑块组(66例),研究IMT及斑块指标与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增厚组和斑块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收缩压、甘油三酯、尿酸水平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年龄、男性比例、收缩压、甘油三酯、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斑块指数与收缩压、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一定相关性,是评价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85-1187
目的:探讨骨密度改变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内二科住院并行颈动脉超声证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22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210例,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骨密度。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骨密度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异常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检出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0.05)。结论:骨密度改变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预后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4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正常、增厚、斑块组,每组均在住院当天和住院第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取差值作为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指标。结果82例男性脑梗死患者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加,评分的差值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女性脑梗死患者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加,评分的差值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预后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具有相关性,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加,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动脉中内皮功能价值及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本院2008年3月-2012年8月确诊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动脉硬化组,同期选取体检科正常成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动脉中内皮功能各项参数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内皮功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动脉硬化组患者颈动脉总斑块发生率、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组患者内皮舒张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颈动脉中斑块、内-中膜厚度、内皮舒张能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检测能有效评估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中斑块、内-中膜厚度、内皮舒张能力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预防及诊断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氧化应激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67例尿毒症患者(非透析尿毒症19例,MHD48例)和1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炎症、氧化应激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尿毒症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异常,表现为血清CRP、MDA增高,血清白蛋白(ALB)、SOD、GSHPx降低(P均<0.01);MHD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变化更明显,且随血透时间延长而加重;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MHD患者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MDH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变化更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MDA呈正相关(r=0.740),与GSHPx、SOD、ALB呈负相关(r=-0.684,-0.688,-0.924);ALB与GSHPx、SOD呈正相关(r=0.744,0.728),与MDA呈负相关(r=-0.779),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否具影响和预测性的指标是CRP(回归系数b=-1.054,OR=0.348,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这种状态随MHD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可能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