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随访观察溶栓疗效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经我院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的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有5例进行溶栓治疗。结果8例患者共有17处肺动脉及分支受累。动脉栓子呈偏于管腔一侧的突起状、不规则状和位于管腔中心的柱状及完全堵塞状态。5例溶栓治疗后有3例栓子完全消失,2例栓子明显缩小。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和治疗随访观察疗效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可望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肺栓塞CT增强肺动脉造影检查中影响亚段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几种因素,优化检查方案,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断的肺栓塞20例,均行CT增强肺动脉造影检查和ECF肺通气/灌注扫描。结果:CT诊断栓塞血管236处,其中亚段肺动脉栓塞42处,经右肘静脉14例,经左肘静脉6例;心率110次/分以上12例,以下8例;呼吸20次/分以上11例,以下9例。结论:CT增强肺动脉造影检查是准确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目前,CT增强肺动脉造影中亚段肺动脉栓塞诊断的敏感性还较低,合理的改良检查方案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4,自引:6,他引:84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着重研究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近期大手术史11例,肺癌1例,不明原因6例。34例均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多层螺旋CT(MSCT)行平扫及造影增强扫描,1次采集4层图像。结果 分析34例共1824支肺动脉分支,其中507支肺动脉分支显示了栓塞,占27.8%。在680支肺段动脉中,246支显示了栓塞,占36.2%;而亚段肺动脉1041支中,141支显示了栓塞,占13.5%。平扫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少1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水16例,胸膜下梗死灶共41个,梗死灶多发11例,单发12例,双肺6例。1例慢性栓塞栓子钙化,极为少见。造影增强后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充盈缺损。充盈缺损有4种表现形式:中心型57支,偏心型160支,附壁血栓131支,完全阻塞型159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先进的方法,可以代替肺动脉造影,可与电子束CT媲美,可能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栓塞CT诊断技术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应用中心性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技术日趋成熟,且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其它影像检查技术,本文对PE的CT扫描技术,诊断标准及影像诊断的其它因素了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有关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使用Stata 15.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篇文献,共2 041支血管节段。Meta分析结果显示,CTA诊断颈动脉轻度狭窄的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和AUC分别为0.93(95%CI:0.86~0.96)、0.98(95%CI:0.96~0.99)和0.99(95%CI:0.98~1.00); CTA诊断颈动脉中度狭窄的合并Sen、Spe和AUC分别为0.87(95%CI:0.80~0.92)、0.96(95%CI:0.94~0.98)和0.98(95%CI:0.96~0.99);CTA诊断颈动脉重度狭窄的合并Sen、Spe和AUC分别为0.92(95%CI:0.87~0.96)、0.98(95%CI:0.95~0....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目的 研究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16层螺旋CT扫描机 (SiemensSensation 16 )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 4 9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层厚 3mm行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 1mm的轴面及多平面重建 (MPR)。比较层厚 3mm、1mm的轴面图像及MPR图像。结果 CT诊断肺栓塞 4 2例。病变共累及肺动脉 35 2支。对于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栓塞 ,三种图像检出结果一致。但对于肺段及亚段动脉栓塞 ,层厚 1mm较 3mm显示率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1mm的MPR较轴面图像显示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 ,应当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PE)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上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PE的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中,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仍是公认的金标准,然而其为有创性检查和具有一定并发症(并发症发病率约4%,死亡率约0.2%),故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螺旋CT肺动脉造影以其高特异性和逐步提高的敏感性正渐渐取代选择性肺动脉造影:Salah D Qanadli等认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能取代肺动脉造影。作者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了2004-10-2006-04经我院MSCT诊断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造影图像,以期增进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并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螺旋CT(SCT)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SCT扫描,观察血栓累及部位、表现形式及其它改变.结果 48例均累及两下肺部分或全部段动脉,血栓向上延伸,36例达中间肺动脉,8例达叶动脉,2例达主肺动脉.中心肺动脉扩张.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表现为段动脉以上中心性充盈缺损及肺动脉扩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hce spiral CT,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肺血管分布及肺内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增强MSCT图像。将受累肺动脉分为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肺叶水平动脉内充盈缺损分为完全型、部分充缺,并观察对比相应区域肺内改变。结果:肺动脉栓塞周围型2例,混合型10例;受累肺叶动脉25支,9支完全充盈缺损,16支部分充缺。随就诊检查时间的延长,部分充缺的比例有所增大。12例中肺内出现实变3例,出现频率为25%,其中1例诊断为肺炎,胸腔积液4例。结论:MSCT可以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确诊。肺动脉栓塞的肺内改变发生率不高且无特异性,要以观察到栓塞的肺血管分布区一致为依据.肺内阴影的定性应结合临床及追随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作用。方法: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 (SCTA)检查,层厚3mm,扫描时间0.8s,对比剂注射速度3.5ml/s,总量100ml,扫描延迟时间15s。结果:16例 共644支,其中134支肺动脉及分支显示了栓塞,占20.8%。228支肺段肺动脉中,有56支显示肺动脉栓塞,占分 析肺动脉支的24.5%。204支亚段肺动脉中37支显示肺动脉栓塞,占分析肺动脉支15.4%。肺动脉栓塞的CT形 态:①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内充盈缺损。中心型充盈缺损17支,偏心型充盈缺损44支,附壁血栓型 34支,完全阻塞型39支。②间接征象胸膜下肺梗死灶,内乳动脉一侧增粗,肺纹理稀少,胸水,肺动脉高压。结论: 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脓毒性肺栓塞MSCT表现,并与X线胸片比较.结果 所有12例患者,X线胸片和CT表现比较,分别见结节(8、12例),滋养血管征(0、9例),空洞(6、10例),楔形阴影(4、7例),局灶浸润影(2、4例),气囊(2、5例)及胸腔积液、脓胸(3、6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0、3例).发现病灶分布在外周或胸膜下分别为8和12例,CT较X线胸片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环绕结节周围,MPR显示结节边缘规整.结论 脓毒性肺栓塞的CT表现多样,但MIP、MPR能更好显示滋养血管征及结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V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7例经64排VCT增强扫描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三维容积成像(VRT)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对血栓的形态、部位、表现形式以及其它相关改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17例共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87处,其CT表现直接征象:中心性充盈缺损(轨道征)9处、偏心性或附壁性充盈缺损26处、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血管截断征)13处;间接征象:肺动脉增宽7例、局限性肺纹理稀疏和肺灌注不均(马塞克征)14例、肺梗死6例、胸腔积液6例、心包积液4例.结论:64排V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肺栓塞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其检出率高,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怀疑PE的患者行CT常规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同时获得单能量肺CTA及碘基物质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及栓塞程度;分析碘基物质图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测量碘含量.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碘含量比较分别采用两样本的秩和检验及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33例患者的碘基物质图密度均匀,CTA未显示PE;19例患者共显示93个栓子,其中肺叶26个,肺段54个,亚段13个.51个栓子为闭塞性,42个栓子为非闭塞性.所有闭塞性栓塞均有灌注减低表现,非闭塞性栓塞中11个显示灌注降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无灌注减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4,P<0.01).正常肺实质区[(1.92±0.54)g/L]与灌注减低区[(0.30±0.20)g/L]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3,P<0.01).PE低灌注区抗凝治疗前[(0.26±0.23)g/L]与治疗后[(0.94±0.50)g/L]的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P<0.01).结论 CT能谱成像可以为PE提供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作为评价病变程度以及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诊断:单层、多层螺旋CT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多层、单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ulti-slice and single-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 and SSCTPA)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明确诊断的83例PE患者的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表现,其中行16层MSCTPA及SCTPA检查者各为23和60例。结果:分析83例PE患者的3548支肺动脉,MSCTPA、SCTPA共显示759支PE直接征象(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95支、部分型充盈缺损230支、完全性阻塞251支、附壁性充盈缺损183支),约占23.3%;其中1885支段以上肺动脉中,MSCTPA、SCTPA分别检出157支和371支PE直接征象,各占32.6%(157支/481支)和26.4%(371支/1404支),经过t检验,t=1.3220.1,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别;1663支亚段肺动脉中,MSCTPA、SCTPA分别检出123支和108支PE直接征象,各占25.0%(123支/492支)和9.2%(108/1171支),t=3.125>t0.01(81)=2.374,P<0.01,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平扫示间接征象共160例次。结论: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MSCTPA、SCTPA对段以上PE的诊断均有效、准确、可靠,而MSCTPA对亚段PE的显示更为敏感,适用于临床对PE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6.
孙仁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5(6):426-42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先行螺旋CT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100 ml,延迟15~20 s和25~30 s行两次扫描。结果:平扫的间接征象:肺纹理稀疏11例,肺梗死灶形成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膜肥厚3例,胸腔积液8例。增强后的直接征象:充盈缺损(附壁性32支,部分性30支,完全性92支和中心性即轨道征15支)和动脉面细小14支。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资料,并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结果:19例患者中,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有8支,叶肺动脉栓塞27支,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56支。偏心型41支,闭塞型38支,中央型8支,附壁环形型4支。结论: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作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2 0例肺动脉栓塞症患者行CT检查并对CT图像进行分析,探讨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9例双侧肺动脉主干栓塞,7例单侧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肺动脉主干及双侧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发生在与段支气管伴行的肺动脉。结论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无创无痛,结果可靠,可作为本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