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管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中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在10%左右,而吻合技术不佳是导致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院采用改良的连续缝合法重建胆道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经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1999年2月至2004年2月,我中心采用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术施行原位肝移植236例,96例采用置“T”管引流的胆管间断吻合;39例采用未置“T”管的胆管间断吻合技术;101例采用未置“T”管、前壁间断后壁连续的胆管吻合。结果全组术后32例(13·3%)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胆管狭窄24例(10·0%),胆漏6例(2·5%),胆管结石2例(0·8%)。3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7%、15·4%和7·9%,其中肝门部/肝内胆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8·3%,2·6%和1·0%。第3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和胆管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20例胆管狭窄患者接受放射和/或内镜介入治疗,其中单纯吻合口狭窄治愈率90%,肝门部/肝内胆管狭窄治愈率60%。结论弃用“T”管的胆管前壁间断后壁连续的吻合方式能显著减少胆道并发症;非缺血相关性胆管吻合口狭窄和单纯肝门部胆管狭窄应首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肝移植胆道重建方式一直存在争议。近年传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受到胆管端端吻合的挑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以上两种不同胆道吻合方式进行PBC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53例PBC行肝移植术,其中7例(3例术后病理为意外胆管细胞癌,4例为部分肝移植)被排除。18例行胆管端端吻合,28例行Roux-en-Y吻合,两组均无胆漏发生。端端吻合组和RY吻合组分别有2例(11%)和1例(4%)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4.
改进供肝处理方法减少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供肝处理方法,以减少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方法供肝处理进行如下改进:(1)肝门游离仅达胃十二指肠动脉下缘,不游离其上方的肝蒂结构;(2)修整供肝时暂不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本身的断端;(3)修整供肝时暂不切除胆囊,待供肝植入、肝动脉重建后切除。共行99例肝移植,患者的原发病,58%为良性肝病,42%为肝癌。供肝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分别控制在5min和16h以内。胆道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其中5例放置T管。观察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例(4%,4/99)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10d发现胆道吻合口漏;1例术后5个月胆道内有胆树形成;1例为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为左肝管狭窄。改进前的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1.6%(5/43)。结论通过改进供肝的处理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供肝胆道血液供应,显著减少术后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10.
ERCP和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ERCP和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4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比较ERCP和PTC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首选ERCP介入治疗31例,3例操作失败(9.6%);PTC介入治疗16例,均操作成功。胆道吻合口狭窄和非胆道吻合口狭窄ERCP和PTC介入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73.3%、77.7%和23.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和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可以将PTC介入技术作为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