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06-1006
答:正常的呼吸是有节律地进行的,并与人体代谢和外界变化相适应。主要是通过:(1)神经调节: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质、脑桥、延髓和脊髓。①延髓呼吸中枢,有两组神经元群,一组为呼气中枢,另一组为吸气中枢。②脑桥呼吸中枢,其上部呼吸调节中枢的作用是促进吸气向呼气转化,防止吸气过长过深,脑桥中、下部有一长吸中枢,能使吸气中枢过度兴奋,引起长吸式呼吸。③大脑皮质对呼吸的调节,人可以在一定限度内主动控制呼吸的深度及频率。  相似文献   

2.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F0003-F0003
答: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组成下呼吸道。从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仅为气体进出的通道,称为传导气道,不参与气体交换,为解剖死腔。自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囊都附有肺泡,参与气体交换,为膜性气道,是终末呼吸单位,它是肺的基本呼吸功能单位,肺泡则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正答: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管囊及肺泡组成下呼吸道。从气管到终末支气管仅为气体进出的通道,称为传导气道,不参与气体交换,为解剖死腔。自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囊都附有肺泡,参与气体交换,为膜性气道,是终末呼吸单位,它是肺的基本呼吸功能单位。肺泡则是气体的主要场所。——摘自《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相似文献   

4.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81-181
答: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护士进修杂志》2011,(21):1995-1995
答:弥散指氧和二氧化碳分子通过肺泡膜(肺泡-毛细血管膜)的过程。弥散速度与血流经肺泡膜的面积、气体分压及气体溶解度成正比,与肺泡膜厚度呈反比。肺循环短路指由右心室射出的血液流经肺的某一部分,未进行气体交换直接回到左心。正常人每次呼吸气量的1/3达到肺泡,并且与混合静脉血进行气体交换,不参与气体交换的部分称为死腔通气。  相似文献   

6.
呼吸衰竭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分为内呼吸和外呼吸,内呼吸指细胞水平O_2与CO_2的变换,外呼吸指肺内气体的交换。我们日常所谓呼吸衰竭,是指肺不能完成气体交换来保持血中O_2及CO_2正常水平。外呼吸功能是由呼吸系统完成,故呼吸衰竭除肺损害外还可能由脑、呼吸中枢、胸廓、肌肉等疾病所致。呼衰分类  相似文献   

7.
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什么?它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来源于肺泡上皮的分泌型细胞,经电子显微镜观察,证明肺泡内衬有一薄层肺泡上皮,这种上皮细胞有两种形态和功能:Ⅰ型肺泡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完整的最菲薄的面,使气体易于通过气体交换膜面;Ⅱ型肺泡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其板层小体是肺泡表面  相似文献   

8.
呼吸象心跳一样,是生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要了解呼吸各个环节的基本过程。尤其要掌握肺通气和换气的原理。所谓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推动气体进出肺的动力是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压力差。肺通气是靠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节律性舒缩括动的结果。重要的呼吸肌是膈肌和肋间外肌。肺通气还会遇到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肺通气的多少以肺通气量来表示。进入肺泡的气量才有气体交换意义,因此用肺泡通气量反映气体交换效率,肺容量也有很多指标,其中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在临床上常用来检查肺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
肺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叫做肺通气,它的作用是使气体进出肺泡,以便实现肺换气,即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出全部呼吸道的气体总量。但是每次呼吸进出呼吸道的气体并不能都进出肺泡,即肺泡通气量少于肺通气量,这是为什么呢?已知从鼻到细支气管这段呼吸道无气体交换功能,叫解剖无效腔。进入肺泡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分布不均而不能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未能交换的肺泡气量叫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之和叫生理无效腔。正常人生理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近乎相等,约为15O毫升。试想…  相似文献   

10.
机体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细胞和组织的氧供输气体交换,即细胞呼吸。为达到此目的,正常生理上存在两个运输和弥散过程:氧自外界运输进入肺泡(外呼吸)——自肺泡通过气血屏障弥散进入血行——经血液循环运输——微循环网与组织细胞间的弥散交换。二氧化碳则按相反方向向外界排除。心脏停搏后两个运输和弥散过程完全停止,抢救时除建立人工循环外,必须同时建立人工呼吸。因此,在  相似文献   

11.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300-2300
答:其原因和机制有6个方面。 (1)呼吸中枢抑制:能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如麻醉药、止痛剂、安眠药)使用过量,严重缺氧导致的肺泡通气量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缺血、创伤、颅内压增高等.均可抑制呼吸、抑制通气,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2.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人体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氧气,并同时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而完成呼吸功能的结构则称为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从鼻腔,经咽、喉、气管至肺脏,一系列复杂的管道性器官。其中肺虽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但进入肺内并辗转变细的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则仍属导气性结构,一般将进入肺内的各级小支气管直至终末细支气管,习惯称之为肺内  相似文献   

13.
知识角     
机体怎样以呼吸性碱中毒来代偿代谢性酸中毒?答:当[H ]增高时,延髓化学敏感区的CO2敏感细胞、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都受到刺激,因而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大,CO2呼出增多,使血液中PaCO2降低,这种呼吸代偿实际上就是以呼吸性碱中毒来代偿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4.
正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个部分组成,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是脑神经核、神经传导束和网状结构集中的部位,是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所在~([1])。脑干占位,特别是位于延髓部位病变,如延髓呼吸中枢神经元和呼吸传道束受到损害,可产生呼吸功能不全,表现为呼吸不规则、深浅不一、呼吸浅快,严重则呼吸停止等。球麻痹~([2])即延髓麻痹,延髓内的运动神经核团,或来自延髓的颅神经(包括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  相似文献   

15.
知识角     
<正>什么是正常呼吸?答:正常呼吸是比较均匀、无声、规则且不费力的生理活动。一般是在无意识中进行,但有时可随意识改变深度和频率。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婴儿、儿童频率较快。脉搏与呼吸之比约为4∶1,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可影响呼吸频率。每次平静呼吸的气体交换量称为潮气量,正常人约为500~800mL。  相似文献   

16.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概括为电流本身及转换为电能后光和热效应所引起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致命作用,一是造成心室纤颤、心脏停搏;其次是对延髓呼吸中枢的危害引起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理论推导,研究微泡在正常呼吸条件下对机体气体交换影响的可能性。方法依据菲克第一定律、玻意耳定律及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建立微泡内外气体交换数学模型,观察计算机模拟3个不同部位(肺泡微循环、动脉管道、组织微循环)气体交换的动态变化。结果 O2、CO2及N2在3个部位表现出类似的气体弥散过程,肺泡微循环处呈现由外向内的弥散,动脉管道处呈现由内向外的弥散,在组织微循环处呈现为由外向内的弥散。结论正常呼吸条件下,超声造影剂微泡不会对组织微循环的气体交换形成有效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触电死亡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人体触电死亡的因素有三: (一) 电流通过身体的途径;电流直接通过心脏或脑(电量须大),可致心室纤颤及呼吸中枢麻痹;有时即使是较小的电流通过肋间肌或膈肌,亦可使呼吸肌痉挛而造成死亡。对于后者,更需强调积极抢救。有人将人体常见的通电部位与电流通过心脏的多少之间的关系,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知识角     
肺脏的血气交换是如何实现的?影响氧在肺脏弥散的因素有哪些?答: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血气交换是通过气体的弥散作用来实现的,即气体分子由分压高的部位向分压低的部位弥散,分压差的弥散的动力。在肺脏,影响氧弥散的因素有:(1)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氧分压差(氧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命活动要靠呼吸从环境中摄取氧(O_2),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从而获得能量,并将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排放到环境中去。一、呼吸的生理基础人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衔接的环节:①肺和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交换,叫做通气过程,②血液和肺泡中的气体交换,叫做换气过程;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④血液和组织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大气中含有氧(O_2)、二氧化碳(CO_2)、水蒸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